专题:气象物候.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294324 上传时间:2022-06-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气象物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专题:气象物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气象物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气象物候.ppt(3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气气 象象 物物 候候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初读课文,分析结构初读课文,分析结构 提示:这篇说明文介绍的是如何看云识提示:这篇说明文介绍的是如何看云识天气。试按天气。试按“总总分分总总”的结构将课文分的结构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从云的形状上可以看出天气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研讨主体部分,思考问题研讨主体部分,思考问题 1 1、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关系的特点是、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什么? 天空

2、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而“低而厚密的云层”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 2、第二部分分三个层次,具体是怎样划分的?、第二部分分三个层次,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第一层(2):说明云的形态、高度与天气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第二层(3-5):说的是如何通过云彩的形态来判别天气。 第三层(6):介绍如何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来推测天气的变化。 云的种类云的种类云的形状特点云的形状特点位置位置天气的情况天气的情况卷云卷云像羽毛像羽毛 像绫纱像绫纱最高最高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地面,天气晴朗卷积云卷积云像鳞波像鳞波很高很高一般不会带来雨雪一般不会带来雨雪积云积云像棉花团像棉花团

3、20002000米左右米左右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高积云高积云像羊群像羊群20002000米左右米左右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卷层云卷层云仿佛白色绸幕仿佛白色绸幕高高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高层云高层云像毛玻璃像毛玻璃低低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雨层云雨层云布满天空布满天空更低更低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开始下降连绵不断的雨雪就要开始下降积雨云积雨云高大的云山高大的云山20002000米左右米左右马上就会下暴雨马上就会下暴雨三读课文,填写表格三读课文,填写表格 思思 索索 质质 疑疑 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一文中说一文中说“云能够帮

4、助我们识别阴晴风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雨,预知天气变化”,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如通过观察晕、华、虹、霞的位置,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色彩,形状,预测天气情况。你认为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法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这种凭经验测天气的方法是有价值的。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进步,测天气的科学技术手段越来越发达,设备越来越先进,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对诸如航空航天等人类活动而言,需要这种尽可能精确的气象

5、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象预测。但是运用高新技术测天气,成本也很高,同时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看云识天气看云识天气”依据的是相依据的是相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对可靠的经验,这种方法简明易学,对诸如农事或出行等对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天气的要求,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卫星测天气体现的是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高科技的进步,而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生活的基本常识,两种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方法的服务作用不同,所以并不矛盾。 写写 作作 特特

6、点点 1 1、文章始终抓住云的特点加以说明。、文章始终抓住云的特点加以说明。 2 2、本文说明顺序有条不紊,脉络分明。、本文说明顺序有条不紊,脉络分明。 3 3、语言通俗、准确。、语言通俗、准确。课课 后后 作作 业业 课外收集有关农谚,说说它揭课外收集有关农谚,说说它揭示了怎样的生活规律,以便课堂交示了怎样的生活规律,以便课堂交流。流。 专题气气 象象 物物 候候 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农谚,说说它揭示了怎样的生活规律。 课课 堂堂 交交 流流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初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 提示:课文可分为提示:课文可分为4 4个部分。从具体、生动的个部分。从具体、生动的物候

7、景象说起,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物候景象说起,条理清晰地说明了物候现象的特征、成因和意义。成因和意义。 第一部分(第第一部分(第1 13 3段),从四季的自然变化说段),从四季的自然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第二部分(第4 45 5段),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段),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生产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第三部分(第6 6101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这是文章重要的说明内容。来临的四个因素,这是文章重要的说明内容。 第四部分(第第四部分(第111112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段),说明研究物

8、候学的意义。意义。 二读课文,研讨问题二读课文,研讨问题 1 1、阅读第一部分,试给、阅读第一部分,试给“物候学物候学”下一个定义。下一个定义。 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的一门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的周期性现象与气候的关系的一门学问。学问。 2 2、为了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都运用了、为了介绍物候观测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都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怎样的说明方法,举例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例句略)列数字、举例子。(例句略) 3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哪四个因素,其语言标志是哪些词语。些词语。 “纬度纬度”、“经度经度”

9、、“高下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古今的差异异”四个因素。四个因素。“首先首先”、“第二第二”、“第三第三”、“此此外外”。 4 4、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研究物候学具有怎样的意义。 “首先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其次是是为了预报农时,其次是“对于安排农作物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区划很有参考价值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利用来引种植物,“也可以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虫害。利用来避免或减轻虫害。思索质疑思索质疑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兼用了平时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一文兼用了平时说明和生动说明两种方法来说明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阅读这篇文章的第一法来说明大

10、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阅读这篇文章的第一段以后,想一想:了解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段以后,想一想:了解气象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有什么关系?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如何运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现象?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的第一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练地描绘的第一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简练地描绘了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由于农业生了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由于农业生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如产主要是农作物种植,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条件,如温度、水分、湿度、阳光等等,它的种植、生长、收获等又需温度、水分、湿度、阳

11、光等等,它的种植、生长、收获等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而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又需要不同的要不同的外部条件,而不同的农作物的生长特性又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所以可以根据气象物候情况作出判断,安排农业生外部条件,所以可以根据气象物候情况作出判断,安排农业生产。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物候的来临受一定的客产。物候现象体现着气候变化的规律,物候的来临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有它的基本表现,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观因素影响,有它的基本表现,只要掌握了这些规律和变化,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就能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 写作特点写作特点 1 1、本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本文

12、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2 2、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走访身边的老人,了解本地的物候现象。 专题气气 象象 物物 候候京口瓜州一水间,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明月何时照我还。 原文原文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直为斩楼兰。大意大意 到了五月,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到了五月,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

13、花,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折杨柳的笛声,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的剑,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首句言首句言“五月天山雪五月天山雪”,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已经扣紧题目。五月,在内地正值盛夏在内地正值盛夏 ,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但是,李白所写五月却在塞下,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在天山,自然,所见所感也就迥然有别。天山孤拔,常年

14、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拔,常年被积雪覆盖。这种内地与塞下在同一季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节的景物上的巨大反差,被诗人敏锐地捕捉,然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而,他没有具体细致地进行客观描写,而以轻淡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之笔徐徐道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无花只有寒无花只有寒”。“寒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字,隐约透露出诗人心绪的波动,何况寒风之中又传来风之中又传来折杨柳折杨柳的凄凉曲调呢的凄凉曲调呢! !春天在边春天在边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疆是看不到的,人们只能从笛曲之中去领受,去回味。回味。折杨柳折杨柳为乐

15、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在这里,诗人写苦。在这里,诗人写“闻折柳闻折柳”,当亦,当亦包含着一包含着一层苍凉寒苦的情调和悠悠思乡之情层苍凉寒苦的情调和悠悠思乡之情。他是借听笛。他是借听笛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来渲染烘托这种气氛的。 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古代出征要敲击钲、鼓,用来节制士卒进退,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五、六两句,写的正是这种情况。语意转折,已由已由苍凉变为雄壮。苍凉变为雄壮。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诗人设想:自己来到边塞,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就在天山脚下,整日过着紧张的战斗生活。白天在钲、鼓声中行军

16、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天在钲、鼓声中行军作战,晚上就抱着马鞍子打盹儿。这里,打盹儿。这里,“晓战晓战”与与“宵眠宵眠”相对应,相对应,当是作者有意在当是作者有意在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概括军中一日的生活,其其军情军情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之紧张急迫,跃然纸上。“随随”字,摹状士卒字,摹状士卒的令行禁止。的令行禁止。“抱抱”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字,描绘士卒夜间警备的情况。二句情况。二句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写的是士卒的生活场景,而他们守,而他们守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边备战,人人奋勇,争为功先的心态则亦尽情流露出来。流露出来。尾联尾联“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7、借用典故借用典故。斩楼兰:据斩楼兰:据汉书汉书傅介子传傅介子传:“汉代地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这里是借用傅这里是借用傅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介子慷慨复仇的故事,表现诗人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直直”与与“愿愿”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字呼应,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出,自有夺人心魄的艺术感召力。思索质疑(三)思索质

18、疑(三) 李白李白塞下曲六首塞下曲六首(其一)一诗中(其一)一诗中“五月天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山雪,无花只有寒”一句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农历一句会引起我们的注意。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白居易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也是,说的也是高低气温差异。查阅资料可以从地理资料、气象资高低气温差异。查阅资料可以从地理资料、气象资料、旅游资料、文学作品中去找,如有条件,可以料、旅游资料、文学作品中去找,如有条件,可以直接在网络

19、上输入相关词语搜索。(注:可以是直接在网络上输入相关词语搜索。(注:可以是“天山天山”,也可以是,也可以是“祁连山祁连山”) 原文原文凉州词凉州词 王之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大意大意 黄河的滔滔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白云深黄河的滔滔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白云深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孤寂的城处,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一段孤寂的城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墙;你们何必吹奏那怀乡的折杨柳折杨柳呢,呢,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从来吹不到玉门关外,只有黄沙白草,春风从来吹不到这儿。这儿。

20、 王之涣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唐诗人的广阔胸怀。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出来的一般。 次句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一片孤城万仞山

21、”,写塞上的孤城。,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恰好是折杨柳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古人有临别折柳

22、相赠的风俗。“柳柳”与与“留留”谐音,谐音,赠柳表示留念。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赠柳表示留念。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折杨柳曲调时,就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折杨柳曲调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哪有杨柳可折!说“何

23、须怨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何须怨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思索质疑(四)思索质疑(四) 有可能是有可能是“河河”与与“沙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黄沙直上白云间”过于直白,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法的句法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之句,可谓异曲同工。文学是可以发挥想像的,可以虚构、夸张、可谓异曲同工。文学是可以

24、发挥想像的,可以虚构、夸张、移用。移用。 竺可帧先生认为这是将竺可帧先生认为这是将“黄沙黄沙”写成了写成了“黄河黄河”之故,之故,“沙沙”与与“河河”草写时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错。这种说法草写时的字形很相似,容易出错。这种说法也有后来发现的唐人抄本为证。竺先生曾为之感慨,也有后来发现的唐人抄本为证。竺先生曾为之感慨,“中国中国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与文豪往往不思想从来最占有势力的是诗人与文豪,但诗人与文豪往往不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的。顾事实而顾自己的便利的。”(利害与是非利害与是非 1935 1935年)年) 施蛰存认为,如果说凉州不在黄河边上因而肯定施蛰存认为,如果说凉州不

25、在黄河边上因而肯定“黄沙黄沙”也有问题。因为也有问题。因为凉州词凉州词是谱唱是谱唱凉州曲凉州曲的歌词,其内的歌词,其内容本来不限定描写凉州城。王之涣此诗只是写一个边塞上的容本来不限定描写凉州城。王之涣此诗只是写一个边塞上的戍城,戍城,“孤城孤城”是泛用,并非特指凉州的,那么连这第二句是泛用,并非特指凉州的,那么连这第二句也得否定了。(也得否定了。(唐诗百话唐诗百话) 原文原文塞下曲塞下曲 卢纶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骑逐,大雪满弓刀。大意大意 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月黑风高的夜晚,大雁惊起高高地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逃。将军

26、正飞,敌军趁着夜色偷偷地溃逃。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要率领骑兵追击,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将士们的弓箭刀枪。满了将士们的弓箭刀枪。 塞下曲塞下曲为汉乐府旧题,属为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横吹曲辞,内,内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容多写边塞征战。原共六首,蘅塘退士选其四首。这是卢纶组诗这是卢纶组诗塞下曲塞下曲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中的第三首。卢纶曾任幕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府中的元帅判官,对行伍生活有体验,描写此类生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活的诗比较充实,风格雄劲。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备率兵追敌

27、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月黑雁飞高月黑雁飞高”,月亮,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单单于夜遁逃于夜遁逃”,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偷偷地逃跑了。“单于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 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欲将轻骑逐欲将轻骑逐”,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

28、;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雪,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最后一句“大雪满大雪满弓刀弓刀”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是严寒景象的描写,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性和将士们奋勇的精神。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月黑雁飞高”的情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诗没有写冒雪追

29、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 思索质疑(五)思索质疑(五) 华罗庚教授在教学和研究中一向倡导质疑精华罗庚教授在教学和研究中一向倡导质疑精神,他经常告诫学生神,他经常告诫学生“要多动手,多动脑筋。凡事要多动手,多动脑筋。凡事问个为什么问个为什么”。他说:。他说:“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但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前人的结果。但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他他针对唐朝诗人卢纶的针对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

30、塞下曲中中“月黑雁高飞月黑雁高飞”一句,也写下几句诗:一句,也写下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他的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原文原文惠崇惠崇春江晚景春江晚景二首(其一)苏轼二首(其一)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意大意 竹林之外,有三两技桃花争相开放,竹林之外,有三两技桃花争相开放,春江之上,鸭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春江之上,鸭

31、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息。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芦芽还很短,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时节啊。 这是一首题画诗。为元丰八年(这是一首题画诗。为元丰八年(10851085)所作。)所作。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写诗是艺术,画也是艺术,而题画诗则是诗画兼备,写好是不大容易的。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好是不大容易的。题画诗既要符合画意,又要自出机杼才是上乘之作。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杼才是上乘之作。苏轼这首题画诗就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

32、与原画相得益彰。益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头,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据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据诗意,惠崇这幅画是诗意,惠崇这幅画是“鸭戏图鸭戏图”,“春江水暖春江水暖”用用“鸭先知鸭先知”来加以表现,令人击节称叹。诗人在这里来加以表现,令人击节称叹。诗人在这里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移情于物,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

33、现地表现了出来。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后者是出于诗人的想象。遍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地蒌蒿,芦苇刚刚吐芽,点出正是江南二月。诗人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以之做烹,正是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以之做烹,调佐料的河豚,合情合理。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调佐料的河豚,合情合理。河豚生活在近海,每到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春季江水上涨的时候,便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然后再游回到近海。江边人捕捉后,便拿到市场上然后再游回到近

34、海。江边人捕捉后,便拿到市场上去卖。这句虽离开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去卖。这句虽离开画面,但仍写春江,题画而不拘泥于画。这首诗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泥于画。这首诗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再现了“春江晚景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所不,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思索质疑(六)思索质疑(六)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1 1、资料没有关于鸭对温度敏感的记载。苏轼看到、资料没有关于鸭对温度敏感的记载。苏轼看到画中有鸭,故说画中有鸭,故

35、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鸭是水陆两栖,。鸭是水陆两栖,在作者看来,它体会冷暖要比水中鱼敏感。在作者看来,它体会冷暖要比水中鱼敏感。 2 2、鸭有御寒的本能,对水温变化又十分敏感,所、鸭有御寒的本能,对水温变化又十分敏感,所以只要春回水暖,自然就以只要春回水暖,自然就“先知先知”了。了。 3 3、桃花在春天开放,蒌蒿、芦芽和河豚都是江南、桃花在春天开放,蒌蒿、芦芽和河豚都是江南春天的美味,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钱钟春天的美味,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钱钟书认为,本诗前三句写惠崇画中的事物,末句写的是苏书认为,本诗前三句写惠崇画中的事物,末句写的是苏轼心里的想像。因此

36、苏轼看到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轼心里的想像。因此苏轼看到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河豚欲上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4 4、“河豚欲上河豚欲上”也可以理解为也可以理解为“春江水发,河豚春江水发,河豚向上游向上游”。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这是从物候学角。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这是从物候学角度作的解释。度作的解释。 根据根据3 3、4 4两点,诗意可以理解为:看到了蒌蒿满两点,诗意可以理解为:看到了蒌蒿满地、芦芽发出短芽,就想到(可以和这两种菜一同煮的)地、芦芽发出短芽,就想到(可以和这两种菜一同煮的)河豚正在溯江而上。河豚正在溯江而上。理解默写:理解默写:1 1、李白

37、、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塞下曲六首(其一)表达戍边将士的表达戍边将士的爱国热情的诗句是:爱国热情的诗句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 2、凉州词凉州词中勾勒山川的雄伟气势,突出戍守中勾勒山川的雄伟气势,突出戍守者处境孤危的诗是:者处境孤危的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万仞山。3 3、卢伦的、卢伦的塞下曲塞下曲敌军是在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月黑雁飞高”的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大雪满弓刀”的情景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下准备追击的。4 4、苏轼、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不仅写出了一诗中不仅写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给人以启迪的诗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给人以启迪的诗句是: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正是河豚欲上时”是是诗人的想象之景。诗人的想象之景。5 5、王之涣王之涣凉州词凉州词中,抒写戍守将士离愁的诗中,抒写戍守将士离愁的诗句是:句是:课课 后后 作作 业业 背诵这四首诗,并默写一遍。背诵这四首诗,并默写一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