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汽化和液化.pdf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9922376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汽化和液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学设计汽化和液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汽化和液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汽化和液化.pdf(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汽化和液化 教学设计授课题目汽化和液化选用教材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参赛选手授课时数1 学时参赛学校指导教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位于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二章物态变化的第二节。通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状态,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多在 1314 岁,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动、喜欢动手实验,鉴于这一点,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

2、习积极性;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将知识点以实验或创设情境的方法直观的呈现出来,对他们理解知识帮助很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了解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过程中吸热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会比较的研究方法。通过探究蒸发吸热,学会和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列举大量的生活实例,可以感觉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相关,产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的情感。通过交流,能够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液体沸腾、蒸发时的特点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

3、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述,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通过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教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汽化这一新概念通过提问生活现象中的问题使学生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蒸发快慢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对汽化和液化的过程有一定认识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学法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并观察了解水的沸腾现象和特点通过讨论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通过归纳总结及设计表格对蒸发和沸腾二者的异同有进一步认识教具学具多媒体计算机、 PPT课件、酒精、温度计、烧杯、烧瓶、铁架台、酒精灯、纸锅等。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黑板上用酒精写上“ 液体 ” 两个字 ,一会儿酒精不见了,向学生提问:黑板上的 “ 液体”

4、 跑到哪里去了?通过对该问题的讨论从而导出蒸发和汽化的概念通 过这种 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入新课,可以引起 学 生 的 好 奇心,激发学习兴趣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新课教学一、蒸发的概念和特点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以及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蒸发过程吸热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刚洗过澡,身上的水还没擦干时,为什么觉得很冷?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和解答得出蒸发吸热的结论。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猜想:先让学生自己猜测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并让他们思考哪些现象可以验证这些因素会影响蒸发的快慢2、验证猜想:通过三个关于晾衣服的问题“冬天晾衣服和夏天晾

5、衣服哪个更容易干?”“衣服折起来和撑开来哪个干得快?”“衣服放在有风处和无风处哪个干的快?”分别得出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表面气体流速有关。3、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然后教师加以补充和完善,给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结论三、沸腾的概念提问: “水烧开后会变成水蒸汽,同样是汽化现象,与蒸发有何不同?”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导出沸腾的概念。四、观察水的沸腾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水的沸腾1. 在活动前提出三个要求:(1)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2)观察沸腾时水的温度是否发生变化(3)记录数据,并描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通过讨论自己总结出概念,可以对概念有更深刻的映像。让学生对生活

6、现象中的问题有 进 一 步 的 认识,同时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让学生自己猜想假设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探究活动。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贴近生活,让学生积极思考,得出结论。根据生活经验 找 出 新 的 问题,发现沸腾与蒸发的不同。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可以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也可以提高学习积极名师精编优秀教案2.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包括温度,声音,水中的气泡等)3. 汇报实验数据和现象,绘制水的沸腾图像4. 分析图像,得出结论: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不变,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100 停止对水加热,水停止沸腾可见,沸腾

7、需要吸热五、沸点知识1、向学生介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2、演示“纸锅烧水”的实验,并通过解释纸锅为什么不会被点燃,得出液体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变化的结论。3、向学生介绍一些其它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液态铁2750 甲苯111 液态氧-183 液态铅1740 水100 液态氮-196 水银357 酒精78 液态氢-253 亚麻仁油287 液态氨-33.5 液态氦-268.9 六、总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在学生对蒸发和沸腾都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蒸发和沸腾有哪些异同点,并绘制表格。学生总结归纳完之后, 老师给出自己列出的表格

8、, 让学生对比,看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归纳完整。蒸发沸腾共 同点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性;另一方面,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的沸腾的特点。通过演示实验,引 起 学 生 好 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个过程可以加深学生对蒸发和沸腾两个概念的理解,同时通过对比,可以防止学生混淆二者的发生条件和特点。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区别液体表面发生汽化在任何温度下都可发生缓慢的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气流大小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汽化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剧烈的汽化影响沸点高低的因素:液面上气压的大小七、液化在学生对汽化已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液化是汽化

9、的逆过程,让学生自己定义液化的概念, 及液化是放热的过程。演示模拟大自然中“雨”形成的实验。告诉学生汽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2)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液化过程,帮 助 理 解 和 记忆。巩固反馈提出三个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加以解释, 以达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1、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外壁为什么会有一层水珠?2、仙人球的叶子为什么是针状的?3、为什么牙医检查牙齿前要将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提 问生活 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 际 问 题 的 能力。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布置作业1、物质由变的现象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两种,即和。2、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

10、点是100,当水的温度为 100时,水()A、一定沸腾 B、一定不沸腾 C、可能沸腾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_ 。4、小明在游泳时发现,从水中出来时感到冷,风一吹更冷,这是因为从水中出来后,身体表面的水份在蒸发时要从身体上,因此比较冷。有风时,使水的蒸发,更快地从身体,因此感到更冷。5、煮鸡蛋时,小明和小华分别把水加热沸腾后,小明继续用大火加热,小华改用小火加热并保持水的沸腾状态,请问谁先把鸡蛋煮熟?谁的做法较好些7、请你列举出两个有实用价值的液体蒸发吸热的应用实例。( 拓展探究 ) 8、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水加热。当水沸腾时,用打气筒向烧瓶中打气,水还会沸腾吗?若水沸腾后,撤去酒

11、精灯,略等一会,再用抽气筒向外抽气, 又会出现什么情况?课后做一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同学们可以先进行猜想再用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补充资料 ) 习 题 由 易到难,依次考察了概念的掌握,知识点的应用,以及拓展探究。板书设计第二节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4、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汽化:液态气态(吸热)(1)液体温度液化:气态液态(放热)(2)液体表面积2、沸腾(3)液体表面气体流速沸腾:一定温度下;5、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1)降低温度;剧烈的汽化现象 . (2)压缩体积3、蒸发:任何温度下;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缓慢的汽化现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