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832793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严鑫华 (琼州学院中文系,海南五指山市572200) 摘要:本世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语文教化有喜有忧。本文就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前言 本世纪新课标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课堂由讲堂变成了学堂,由“一言堂”教学模式向“群言堂” 教学模式转变;老师由权威变成了参加者,老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课堂由集中营变成了消遣场,等等。 新课标实施到现在出现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这除了与新课标实施时间太短、教化体制有关外,很重要在于我们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创新太“新”了。于是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反思是特别必要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提高老师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的教学有必要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反思。 一、语文教学内容重人文性,轻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什么?许多老师认为,语文教学的内容不外乎是一篇篇课文而已。其实则不然,教的和学的是一篇篇课文,但是课文并不是我们所要教和学的内容,其实课文只是我们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而已。 (一)重人文性 新课标对语文的性质做了科学的阐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看法和价值

3、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化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原来的面目。正是在这个理念下,于是就出现了广阔语文老师把语文教学注入鲜活的人文性,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语文课堂一改往日的沉闷枯燥,变得丰富多彩。现在的语文课上更多的是拥有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可以说语文教学的人文教化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轻工具性 传统的语文课上,语文老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裂,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在新课程下的教学,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

4、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笔者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减弱基础内容,淡化语文基础学问。课堂上特殊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学问教学,几乎或者甚至根本没有提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关注“工具性”就违反了课程改革的精神。他们一味地强调让学生空泛探讨课文内容,把语言文字上的必要训练视为保守。看似他们的课堂教学热喧闹闹,教学形式改变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尝的画面,观赏不到对美丽精彩文段的必要

5、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 语文课程的最基础的语文学问被忽视了,比如,语法学问无论在老师实际的教学中,还是在各种教学评价中都没有涉及,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遇到困难。再如,在鉴赏诗歌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听不到老师对好词好句的分析,老师强调学生从诗的意境上把握。试想,假如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假如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学问的驾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

6、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减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志向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语文教学方法重学习方式,轻语文学习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老师对学习方式的关注热忱日益升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成为老师们的上课的法宝,他们改造“喻”与“导”,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提倡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变“灌输式”为“对话式”,提倡探究学习与发觉学习。传统教学中单一的“师生”关系扩展为“师生”、“生生”、“生本”多向关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敬重,潜智潜能得到发挥,语文教学的面貌面貌一新。但我们却

7、使语文课更远离语文味。 比如一位老师对鲁迅的祝愿的教学设计,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从他杀、自杀、意外死亡的角度来探究祥林嫂的死因,最终得出祥林嫂是他杀。我们不否定这位老师的课改意识,也不怀疑他对于引导学生的探究意识的设计,但是我想说的是假如我们这样来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那么语文课堂也就成了训练刑侦实力的场所,语文味也就荡然无存了。众所周知,学习方式的变革促使了教化进步,提升了学生的基础学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各个学科有各自自身的特点,假如我们为强调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语文学习本身的内涵,那么这就显得舍本逐末了。 此外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背后其实也隐藏着很多问题。很多新方法、新方

8、式有其名无其实,有些只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而已。笔者分析认为详细表现在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自主:学生太过于主动,老师不能一味被动,适当时候也要主动,该主动时就应当主动。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机会,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充裕的时间。学生原来是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可以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支配汇报次序,自主确定汇报方式。可是我们要不得不考虑以下问题。 语文老师要考虑到学生在学问阅历以及个体的差异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弱化老师的主导作用,应刚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支配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时,应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敬重学生的选

9、择,让学生的特性潜能得到发挥;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老师事先要有所预料,努力去引导,以保证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探究:有些老师把对话教学等同于问答教学,两三个问题一问一答便是对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生探究教学。 探究学习关注的不是探讨成果、学习水平的凹凸,而是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和探讨方法的多样性,强调学生会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学会处理反馈信息,更加注意探究过程。探究性学习肯定要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关注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围绕自己感爱好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实践活动,解决问题。 (三)合作: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合拼”学习,三

10、五张桌子课堂上简洁拼凑就是合作,没有真正形成所谓的课内与课外合作。 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的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而言,以互助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它利用课堂教学中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在语言沟通的过程中、在思维火花的碰撞中,对所探讨的问题有更明确的相识,获得学问,感悟方法,与此同时获得极大的情感满意,从而实现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并不断地充溢自己,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敏捷地加以指导,以实现合作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以上三个方面假如没有引起我们一线语文老师关注的话。势必会造成很多语文课表面上

11、热喧闹闹,然而却无多少实际效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肯定要知道:高品质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肯定是自主学习,并不是全部的学习领域与学习主题都要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寻求一种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各种实力的发展。 三、结尾语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取得了新的成果,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对此,我们的语文老师须要的不仅仅是埋头苦干,更须要的是作为一位教化工作者的理性的反思。只有冷静地反思得与失,辩证地相识利与弊,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走出目前的教学太“新”的尴尬,迎来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化部 全日制义务教化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

12、S北京:北京师范高校出版社,2001年7月 2钟启泉 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3王文彦,蔡明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其次版)M北京:高等教化出版社,2006年6月其次版 4饶从满,王春光反思型老师与老师教化活动初探J东北师范高校学报(哲社版),2000,(5) 5王志生,顾朝阳关于语文课改的辩证思索J 陕西教化(理论版) 2006, (12) 6李海林 评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非理性倾向J中学语文教学,2006,(2) 7耿彪拨开云雾,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J新课程探讨老师教化,2008,(8)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反思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多媒体语文教学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