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课件.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9771523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课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课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悟诗情诗意,学写作方法,激发对祖国诗歌的酷爱。 3、读王维其他作品,感受诗人的情怀。 课前沟通:谈话入手,了解诗人背景信息。 教学过程: 一、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1.板书课题,解题,质疑。 (1)今日我们要学习王维所作的一首古诗,来,齐读诗题。诗题是古诗的眼睛。谁来说说,透过诗题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2)再看诗题,你觉得这首诗里会写什么内容? 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过渡】这是同学们的猜想,古诗的内容真的如你们所想吗?快拿起课文纸来读读这首诗,先看看能不能把它读正确。 指名读,相

2、机理解:“浥”。 (1)这里面有一个字,“浥”,知道它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首诗里有一些多音字,也要读精确。当不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时,可以通过字义来推断。 (3)古诗只读正确流利是不够的,谁来试试看能不能读出诗的节奏? 3.解决问题,体会送别之情。 过渡:读了这么几遍,大家觉得诗里描写的跟你从前想的一样吗?有没有王维送别元二的环境描写?哪两句诗呢?有没有写他们送别时的情景?(生答) 接下来看你们能不能结合注释,把对诗句的理解变成一幅画面。 (出示学习提示,指名读)大家自由地读读古诗,先读古诗和注释,边读边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跟同桌沟通一下。(三分钟) (1)刚才看同学们学得很投入

3、,肯定都读出了自己的理解,也有了自己的感受。真好!先来看看他们送别时的环境,谁把自己读出的画面讲给大家听? 【客舍】【朝雨】客舍干净,杨柳鲜亮,驿道清尘不扬这漂亮的景色都融入了作者的诗句中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还有谁情愿共享你读出的画面? 【柳色新】说到柳,老师想到了古代折柳送行的习俗。【生读:汉代长安城东郊有一条河叫灞水,河上有一座桥名“灞桥”,人们在这座桥上送别亲友,要折下桥头的柳枝送给行人,这就是所谓折柳赠别。因为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 所以古人看到柳,即生离别之情。请看:【课件】 这柳,在张籍的诗里出现过:【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这柳,在白居易的诗

4、里出现过:【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这柳,出现在李白的诗句里:【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柳,自然也出现在王维的诗句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几千年来,这柳不知见证了多少次离别,可真是“世间离别情万种,巧借杨柳诉心声”啊!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在古诗中很常见,叫做寓情于景。 (2) 我们接着沟通,从后两句诗里,你读出了怎样的送别画面呢? 【相机理解“更尽”】在同学们的描述中,我看到了两位挚友频频举杯共饮,不忍分别的画面。多少留恋与不舍,都化作这醉人的美酒之中!同学们请看,当时阳关以西【出示课件】渺无人烟,满目的凄凉。岑参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的:十日过沙碛,终朝

5、风不休。马在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后两句引读) 渭城这里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却是风沙漫天; 渭城这里生气勃勃,安西那儿却是满目荒芜; 渭城这里有饮不尽的家乡水,听不完的家乡话,到了安西却是举目无亲,难觅乡音。 (3) 从繁华的渭城到荒芜的安西,要走3000多公里,200多个日日夜夜,这一路的辛苦劳顿、孤独落寞,王维是深有体会的,因为他也曾经出访过安西。这是一段资料,请你来读。 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大逸战胜了土蕃,唐玄宗命王维以鉴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王维去过安西,他深知安西自然环境的恶劣和与邻国间斗争的残酷,所以在送别元二时,他的内心应当是揉合了多种情感的。假如你是王维,在

6、挚友元二临行前 ,你想对老挚友说些什么呢? (4) 千言万语说不完,一切尽在美酒中。 带着王维的留恋,女生一起读。【女生读】 带着王维的祝愿,男生一起读。【男生读】 好一个“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啊!来,我们一起吟诵全诗,为元二送上一程!【齐读】 (5)【读得字字含情,真令人感动!】就在与元二分别六年后,王维去世了,渭城一别锤炼出了千古名句,竟也成了两人的永别。消息传到安西,当元二再次读起王维当年为他所作的这首诗,心中肯定有别样的情感。让我们试着背诵这首诗,来纪念两人那深厚的友情吧! 这首诗里,王维借杯中的美酒表达了对挚友的深情,这就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二、拓展读诗,

7、感受诗人情怀。 1.读相思,感受诗人的柔情。 (1)同样是“借物抒情”,我们再来轻声读读王维的这首相思,结合注释,看看作者借助什么事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借助红豆表相思之情。 (2) 【课件出示红豆图片】这就是红豆。(生读:红豆产于南方,传闻古代有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相思子”。唐诗中常用它来关合相思之情。)提起“相思”,许多人立即想到了男女之间的情爱,而这首诗,又叫江上赠李龟年,是王维赠与挚友李龟年的,表达的是挚友之间的相思之情。 (3)来,请男生读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一起感受王维对挚友的惦念。 (4)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读

8、了王维的两首送别诗,在你的心里,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重情重义、珍惜友情 看,大家品着诗句,渐渐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2.读送刘司直赴安西,感受诗人的豪情。 王维不但擅长借物抒情,也擅长直抒胸臆,这在他的边塞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来看他其中的一首边塞诗。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蒲桃逐汉臣。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1) 大家先看看能不能借助注释把诗读通,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同学沟通。 谁情愿来读一读这首诗? (2)老师也来读一读,请同学们细致听,看哪一句诗人表达的情感最剧烈? (3)唐代吐蕃强盛,每争安西,中国常与之和亲,以公主嫁吐蕃,大损国威。最

9、终一联王维希望刘司直出塞建功立业,弘扬国威。同学们,这哪里是在送别呀,分明是在抒发自己保家卫国的豪情呀!(板书:直抒胸臆) 3.读鸟鸣涧,感受诗人的闲静。 同学们,王维不仅擅长借助生活中常见的杨柳、美酒、红豆等事物,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他也会慷慨激扬地抒发剧烈的报国之念。不过,世人对他最高的评价则是公认为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人物,我们来看他写的这首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默读这首诗,想想从古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环境清幽,作者的心也无比地安静,轻轻地再读这首诗,看你能从哪个字里读出诗人内心的安静? (3) 老师很惊奇,“花

10、落月出鸟鸣”这些不都是动态的景物描写吗?怎么大家感受到的却是宁静、安静呢?谁来说明一下?(是的,这种写法叫做“以动衬静”) (4)仅仅20个字,诗人抓住了桂花,明月,山鸟,流水等事物,为我们呈现出一一幅“鸟鸣山更幽”的画面。 你看,【轻音乐起】【课件出示】桂花飘落,明月(怎么样?)升起,山鸟啼鸣,流水歌颂。空山的夜晚是那样的宁静。 千年以前,王维就在这春山里,看桂花柔柔地飘落,看明月(怎么样地升起?)渐渐地升起;听山鸟低低地啼鸣,听流水缓缓地歌颂。诗人的内心是那样的安静。 今日,我们读着这首鸟鸣涧,眼前仿佛看到了桂花从枝叶间柔柔地飘落,看到了明月从夜空中渐渐地升起,耳边似乎听到了山鸟在树林中低

11、低地啼鸣,听到了流水在山谷里缓缓地歌颂。我们的心中如此的沉静。 【引导学生说完之后,师生对读】在沉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 【小结】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我们不仅读懂了这首诗,还读出了一幅清丽静谧的画面。难怪苏轼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总结升华,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 同学们,短短的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件出示)王维的送别诗、边塞诗和山水田园诗,感受了诗人别样的情怀。王维的诗作存世400余首,【课件出示】我们今日所学的四首诗在他的创作生命中,只是沧海一粟,假如同学们想更深化地了解王维,那就在课下接着走进他所描绘的诗歌世界,走进他的诗意人生。 送元二使安西古诗课件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