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情感.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9659325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声乐艺术情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声乐艺术情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声乐艺术情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声乐艺术情感.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声乐艺术情感 一、歌颂情感的体验具有理解性与选择性 1.歌颂情感的体验具有理解性。 歌颂者通过对唱词的描写去体验情感,要精确深刻地理解歌曲,主要是要驾驭歌颂的思想实质,对此,歌颂者必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精确把握情感基调:歌颂者对唱曲情感的体验是通过对词曲的理解来进行的,能否精确深刻地理解歌曲,最重要的是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每首歌曲都有它的情感基调,是热忱赞颂、哀痛哀怨还是喜悦激烈等,都要从歌曲的字里行间和曲调的旋律发展中去把握。只有把握好歌曲的情感基调,才能真正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才能使歌声情真意切。其次,情感处理应细腻有分寸:驾驭歌曲的基调以后,围绕总的基调,对唱词和旋律逐字、逐句、

2、逐段进行细致地分析,从而达到深刻理解作品的全部内容。把歌曲中的喜、怒、哀、乐等心情自然地融入到歌声中,无“斧凿痕迹”。听完一首歌,让人感到主调清楚,感情丰富,色调明显,具有迷人的魅力。驾驭好情感的分寸,在歌颂中非常重要。有一句名言:“当你在全身心歌颂时,要切记,留下一根神经限制自己。”这句话恰到好处地说明白歌颂时运用情感要有分寸,歌颂时要有饱满的心情,既要夸张又不能过火。要想使自己的演唱声情并茂,有良好的分寸感,就要在平常多视察生活,多琢磨,多观看老艺术家的表演,逐步使自己找到歌颂的分寸感。 2.歌曲情感的体验具有选择性。 我们知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爱好和气质对情感的体验也是不同

3、的。详细来说,演唱者对唱曲形象和角色是有选择性的,歌颂者对角色和艺术形象寄予了个人的情感色调,从而使歌曲的艺术形象融入了个人的魅力和性格特色。老一辈歌颂家郭兰英演唱的民歌和才旦卓玛演唱的民歌,都有她们对曲目独特的情感体验,歌曲的艺术形象寄予了个人的情感,从而使歌曲的艺术性表现出个人的性格和魅力。所以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性格、气质等特点去选择作品,切不行盲目。 二、歌颂情感的心理特点 情感是人类很多心理现象中不行缺少的一个方面,是基本的心理过程。乐记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所动,物使之然也。”这里的“心”就是“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受“物”即外在事物的影响。情感是对客

4、观世界内部感受的反映,人们在相识世界的过程中,随着各种各样的看法不断出现喜怒哀乐的体验,全部这一切构成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歌颂艺术是歌颂家把情感呈现给观众,使情感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歌颂家是运用声音把比较抽象的艺术情感转化为人们可感知的东西。 1.歌颂情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亲密的关系 歌颂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也就是说情感的产生受外部世界的影响。老一辈声乐教化家周小燕先生在谈到她演唱长城谣时说:“我们国家在日本侵略者的奴役下,人民遭遇着苦难,这激发了我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这首原为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后因“八一三”抗战爆发,影片停拍,但插曲却因为周小燕的演唱而流传至今。从

5、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周小燕的演唱之所以质朴自然、感情真实,与她在生活中的体验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学习专业学问的同时,尽量多体会人间的各种情感,多接触社会,丰富自己的阅历和学问面。拥有主动开朗的心胸,我们才能感受和品尝到喜悦、哀痛、思念、离别、豪放等心情。试想,一个对生活麻木不仁,对“美”麻木不仁的人,怎么能演唱好歌曲呢?正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才能感受到一些优秀作品的真正内涵,并使歌颂情感与生活情感达到一样。 2.歌颂情感和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区分 生活中的真情实感是艺术创建的源泉,但生活不等于艺术。创建“情感”艺术时,必需对现实生活加以处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艺术家在创作一首作品时,是基于对

6、现实生活的体验,最终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因此,歌颂情感是对人的生活情感的浓缩和升华,是感性情感转化为理性情感。人们生活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自然的反映,而歌颂艺术的情感是建立在对作品情感内涵体验的基础之上的,要求歌颂者不仅能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而且还要远远超出个人生活局限以获得更为广袤的情感体验。歌颂家之所以使歌颂的情感达到挥洒自如、改变有序的境界,是因为他把生活中的真情实感经过提炼、升华,并与歌中的情感内涵融为一体,产生了艺术化的情感。歌颂艺术情感虽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歌颂家对情感的表达和体会是敏锐的。 三、歌颂情感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任何一首声乐作品,都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必定具有其特

7、定的风格。歌颂家力求从历史的角度把握作品的风格,使作品风格真实完备地加以再现。对唱曲历史风格的精确把握和再现,是对历史特性的敬重。然而,歌颂者所处的时代精神会影响到他们对历史作品的处理,他们会不自觉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用当代的眼光去谛视作品,并且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加以丰富和补充。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要对作品做出新的说明,从而使歌颂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让歌颂情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我们生活的时代的共同美感和感情,我们现代人对唱唱艺术的共同的感受,可作为歌颂家的标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美学真理,即使是同时代的人所寻求的美学真理也不相同,在歌颂情感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上,人们所持的观点也是不

8、相同的。但有一点是我们必需坚持的,那就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结合。我们要在历史性和时代性之间寻求结合,歌颂情感和风格要有利于歌颂者特性特长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心民族高校出版社,2004. 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1018. 4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018. 5(英)柏西布克.音乐家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1011. 摘要:声乐艺术的情感,是歌颂家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体验的情感,并使这种情感通过歌声表达出来,同时使观众也体会到这种情感。艺术表现的目的就是传达思想、表达情感。无论哪一门艺术都是运用各种手段,来表现社会、时代和人的情感的。 关键词:情感选择情感理解情感基调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