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366687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及管理成本受到挑战,使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理念、方式和效能更趋向人性化的价值观。传统工业经济中以职位为导向的工作设计不适应快速多变的环境变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提升人的综合能力为基础,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工作设计新框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正是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而出现的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研究人力测评培养、人力使用与交流、人力管理与开发的现代新兴管理学科。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尚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我国直到90年代中期

2、才导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才首次招收了此专业的本科生。近年尽管有一些学校相继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但本科毕业生很少,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企业用人需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一方面我国要全面推动人才强国战略,开展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新时代企业实施人才战略、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随着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建设已成为社会共识,并逐步走向规范。(二)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我院现有会计、物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与保险等专业

3、,在管理类专业方面的教学已有多年历史,专业建设上始终坚持以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经济管理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过硬的实践技能和职业道德思想,作为经济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一整套完善的教学计划和办学经验,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奠定了良好的办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设在我院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系现拥有一支数量充足、规模适当、结构较为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3人,讲师18人,会计师2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6.55%;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35人,在读硕士8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62.07%;山东省高校中青年学术骨干带头人1人。高级职称教师平

4、均年龄41岁,骨干教师平均年龄36岁。近几年来,共承担各类教学科研课题5项;出版专著、教材21部;在各级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97篇,获各类奖励40项;有31人次参加了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有3人在国家级及省级学会中担任理事以上职务。我院现有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2间、会计电算化实验室2间、保险金融实验室2间、市场营销实验室2间、国际贸易实验室2间,同时学院正在积极筹备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室,为学生创造更优越的实训、实习条件。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院管理科学系已与全省范围内的大批企业建立了校企共建关系,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了庞大的学生实习基地网,包括中国重汽集团、济南钢铁集团、将军集团、小鸭集团、苏宁电器

5、、山东澳信集团、日照港务局、邹城热电厂、临沂恒源热电厂、莱芜钢铁厂、胜利油田等。这些为学生的学习和实习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专业定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从20世纪50年代的劳动经济学专业发展而来的,是研究如何在组织中进行行之有效的人员配备,以保持组织长期的竞争力的应用性科学,是工商管理学科重点发展的本科专业。本专业按照学院确定的教学型普通本科学校的办学定位,以工商管理、经济学等理论为基础,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流程设计为专业发展方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能在中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层政府机关从事与人力资源

6、管理有关的基层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和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能在型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机关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四、基本要求1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人格健全,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2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社会学和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释人力资源管理

7、现象和预测人力资源管理业务发展的能力,具备从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政府部门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人力资源管理前沿信息和资料信息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领域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6了解和熟悉会计学、统计学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相关知识;了解和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7具有较强的英语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的能力;8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五、学制、毕业资格及授予学位(一)学制全日制修业4年。(二)毕业资格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

8、修满规定的最低总学分150学分,取得毕业资格。(三)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的学生,经本人申请,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经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七、主干学科经济学、工商管理八、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经济法、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员素质测评、培训与开发等。1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管理学原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树立现代管理思想观念,掌握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培养管理意识

9、和创新意识,具备一定的分析与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管理概论部分。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管理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管理原理与方法。二是管理职能部分。通过阐述管理过程中的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职能的概念、性质、内容、目的、结构特点,以及执行职能的方法、技术、手段和应遵循的原则,介绍管理的一般技能与运用。2课程名称:微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 学时:64 学分:4课程简介:微观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的配置,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其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本

10、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和假设、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和外在性与公共物品等。通过对以上理论的研究,为市场主体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提供解释和指导。3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 课程代码: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本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企业经营决策的宏观经济环境,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均衡理论、

11、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政策理论等。4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 课程代码:学时:51 学分:2.5课程简介:管理信息系统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明确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信息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及组织实施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论,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与开发方法,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测试、维护与评价,信息系统的管理与测试,决策支持系统。5课程名称:会计学基础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会计学基础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侧重于帮助学

12、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奠定扎实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会计的涵义、对象、核算方法、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设置、借贷复式法、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等基本方法;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6课程名称:统计学原理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统计学原理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运用统计数量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特征,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为宏、微观经济管理和决策提供统计支持。主要内容包括:统计学的发展、研究对象、基本概

13、念;统计调查方案制定;统计资料整理;综合指标分析;动态数列分析;指数分析;抽样调查与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等。7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代码: 学时:32 学分:2课程简介:经济法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经济法律法规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含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等基本原理,侧重介绍公司法律制度、内资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以及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市场运行法律制度。8

14、课程名称:市场营销学 课程代码: 学时:48 学分:2.5课程简介:市场营销学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市场营销学的发展,把握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架构和营销理论的发展前沿。主要内容包括:营销基本理论,市场环境分析,营销战略规划,营销策略,营销管理以及市场营销理论的分化与最新发展。9.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的形成、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的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理论和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引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

15、作、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与创新等内容。10课程名称:组织行为学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系统权变的方法,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解释、预测和影响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主要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及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个体行为及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各种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群体动力、群体决策、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及群体沟通;领导的行为,领导应具备

16、的素质及培养和提高等。11课程名称:薪酬管理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侧重于帮助学生全面认知薪酬的要素,掌握薪酬管理的流程,了解如何制定薪酬策略,掌握薪酬管理系统设计的实战术。主要内容包括薪酬难于管理的原因,薪酬体系的作用,薪酬的要素,薪酬体系改革的目标,薪酬体系的关键因素,确定薪酬的总政策,薪酬市场调查,岗位价值评估,薪资结构的回归分析和福利的内外部对比,企业整体薪酬结构设计和薪酬制度建立等。12. 课程名称:绩效管理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绩效管

17、理目标设定与绩效目标分解、评估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绩效管理的核心原理、技巧、方法、工具;考核目标的设立、分解、落实;数据化绩效考核的运作程序及设计方法;目标管理与数据化绩效考核结果相配套的激励方案设计等。13. 课程名称:人员素质测评 课程代码: 学时:51 学分:3课程简介:人员招聘与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员工招聘的基本流程和人员素质测评的原理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招募、甄选、录用和上岗引导等基本概念和基本流程;素质测评的技术原理(测评的误差分析、测评的信度分析、测评的效度分析和测评的项目分析);素质测评的方法(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技术、其他素质测

18、评方法和素质测评的质量分析)等内容。14. 课程名称:培训与开发 课程代码: 学时:32 学分:2课程简介:培训与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侧重于帮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基本原理、最新理念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人力资源开发的概念;人力资源开发的起源与发展;学习理论与人力资源开发环境的构建;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培训与开发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传统的与新兴的培训技术媒介;新员工入职培训与领导力开发;培训与开发项目评估;培训成果转化;职业开发和组织发展与人力资源干预等内容。九、实践教学环节及安排(一)实践教学环节的构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主要实验(或实训)课程:薪酬体系设计,绩

19、效管理实训报告,人力资源素质测评,管理软件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集中性实践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答辩。(二)实践教学环节安排:1主要实验(或实训)课程通过薪酬管理实验课、绩效管理实验课、人力资源素质测评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和ERP软件操作来完成,安排在各学期随课程教学进度进行,重点加强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各项专业技能的训练。2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安排在第二学期中间,目的使学生对某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有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感性认识。实习场所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时间为1周;实习内容主要是初步了解企事业单位是如何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20、的,了解人力资源部门具体业务是什么,了解其主要业务流程。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写出初步了解社会的体会和感受,计1学分。(2)生产实习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中间,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的基础理论加深理解,培养学生将其在课堂所学的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实习场地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时间为1周;实习内容主要是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业务并且能参与进去。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实习报告和学年论文,计1学分。(3)绩效管理课程设计绩效管理课程设计安排在第六学期期末考试之前,目的是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企业具体岗位的绩效管理方案的设计,提高学生

21、进行岗位绩效管理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习场地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时间为1周;课程设计内容是到企业具体岗位进行实习,编制岗位说明书,设计岗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岗位的绩效计划,对本岗位进行绩效考评的组织实施,对岗位绩效考评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等。完成绩效管理课程设计报告,计1学分。(4)毕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综合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内容深度要深、研究问题的范围要小,要深入企业实际。一般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指导,时间为4周。实习结束后学生应提交一份实习报告,计4学分。(5)毕业论文与

22、答辩毕业论文与答辩安排在第八学期。给出一组选题或学生自主选择与专业相关的题目,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毕业论文及答辩任务,计10学分。3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具体安排如下:(1)大一、大二暑假期间,要求学生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参考个人的专业兴趣,坚持点面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分散活动方式,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社会实践论文或调研报告,计1学分。(2)大三暑假期间,组织若干支由老师带队、学生参与的高水平社会实践团队,选取实践课题,有针对性地赴省内各地开展实地调研,形成高质量、有建设性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计1学分。4第二课堂及创新

23、第二课堂与创新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学生取得创新成果所获得的学分,记创新学分并计入总学分,合并后最高计入4学分。创新成果的记分原则上按以下要求进行:(1)学科竞赛:参加校级学科竞赛获奖者,计1学分。(2)学生科研: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计1学分。(3)技能证书:学生在校期间凡获得国家或省统一考试的计算机、普通话考试等级证书者,计1学分。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优秀者或通过六级考试者,计1学分;学生获得助理人力管理师3级资格证书,计1学分。(4)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计1学分。十、学时与学分分配课程类别学分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所占总学时比例公共基础必修课4582460422033.50%专业基础必修课396636125126.90%专业必修课254183318717.00%公共选修课812812805.20%专业选修课812812805.20%集中性实践教学213000012.20%第二课堂与创新40000合计15024611803358100.00%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