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9290725 上传时间:2022-06-06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ppt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染病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Epidemiology of Infectious Disease l Epidemiology) 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江洪波江洪波2022-6-61 研究研究传染病传染病在在人群中人群中发生、流行发生、流行过程过程 (发展)(发展)及及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并,并制定制定预防、控制和消灭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传染病的对策和措对策和措施施的科学。的科学。2022-6-62 内内 容容传染病流行趋势传染病流行趋势传染病传染过程传染病传染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预

2、防与控制计划免疫及其评价计划免疫及其评价2022-6-63(一)传染病流行史(一)传染病流行史 20 20世纪初以前,传染病是导致人类世纪初以前,传染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死亡的主要疾病主要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麻危害的传染病有鼠疫、天花、霍乱、麻风、白喉、梅毒、斑疹伤寒、疟疾、狂风、白喉、梅毒、斑疹伤寒、疟疾、狂犬病、肺结核、流感等。犬病、肺结核、流感等。2022-6-64鼠疫鼠疫 第一次大流行:公元第一次大流行:公元6 6世纪,持续了五六十年,世纪,持续了五六十年,流行高峰期每天死亡上万人,死亡总人数近一亿。流行高峰期每天死亡上万人,死亡总

3、人数近一亿。 第二次大流行:公元第二次大流行:公元1414世纪,欧洲死亡两千四百世纪,欧洲死亡两千四百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占其总人口的一半。国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占其总人口的一半。 第三次大流行:第三次大流行:1919世纪末(世纪末(18941894年),死亡达千年),死亡达千万人以上。万人以上。 2022-6-65公元公元165165180180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年,罗马帝国天花大流行,1/41/4的人口死亡。的人口死亡。6 6世纪,欧洲天花流行,世纪,欧洲天花流行,1010的人口死亡。的人口死亡。171

4、7、1818世纪,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世纪,天花是欧洲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亡人数高达死亡人数高达1.51.5亿。亿。 2022-6-66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20202022-6-67全球控制传染病的成就全球控制传染病的成就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全球传染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由分比由1919世纪的世纪的50%50%60%60%下降至下降至2020世纪世纪中后期的中后期的10%10%以下以下(但(但19951995年回升至年回升至30%30%左右)左右)全世界消灭了天花(全世界消灭了天花(19801980年)年)正在向消灭正在向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努力脊髓灰质炎的目标努力有

5、效地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多种有效地控制了麻风、白喉、鼠疫等多种传染病传染病2022-6-68(二)(二)传染病流行的新动向传染病流行的新动向 一九九三年一九九三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暴发宣布结核病全球暴发根据根据WHOWHO公布的公布的20152015年全球年全球结核病报告,结核病报告,20142014年结核病在年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夺去了全球范围夺去了150150万万人的生人的生命,估算全球命,估算全球20142014年有年有960960万万新发结核病病例新发结核病病例中国中国20142014年估算的新发肺结年估算的新发肺结核人数为核人数为9393万,位列印度万,位列印度(220220万)和

6、印度尼西亚(万)和印度尼西亚(100100万)之后,为万)之后,为全球第三全球第三结核病结核病1.再再燃燃传染病流行趋势传染病流行趋势2022-6-6919611961年由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引起的大流行,波及五大洲年由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引起的大流行,波及五大洲140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多个国家和地区,患者350350万万19921992年,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发病年,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发病1010余万余万19971997年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乌干达报告病例年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乌干达报告病例 11,335 11,335例,肯尼亚报告病例例,肯尼亚报告病例10,10810,1

7、08例例 霍乱霍乱2022-6-610在面临危险的在面临危险的2525亿人中,每年有亿人中,每年有5 5亿多人罹亿多人罹患严重疟疾,并且有患严重疟疾,并且有100100多万人因该病的影多万人因该病的影响而死亡响而死亡, ,绝大多数为绝大多数为5 5岁以下的儿童岁以下的儿童 。疟疾的问题在非洲尤其严重。在那里,所疟疾的问题在非洲尤其严重。在那里,所有儿童期死亡中,有五分之一(有儿童期死亡中,有五分之一(20%20%)是由)是由疟疾造成的。疟疾造成的。 疟疟 疾疾2022-6-6112.2.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自自20世纪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新发现和确认的传染病有年

8、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新发现和确认的传染病有40多种:多种: 疾病以往在人间疾病以往在人间可能不存在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如,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如艾滋病,艾滋病,SARS等;等; 疾病在人间早已存在或可能早已存在,疾病在人间早已存在或可能早已存在,近年来才被发现和认识近年来才被发现和认识的传染病,如军团病,莱姆病等;的传染病,如军团病,莱姆病等; 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人们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但并疾病或综合征早已在人间存在,人们对其有一定的认识,但并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未被人们认为是传染病或或一直没有确定其病原体一直没有确定其病原体,近年发现了,近年发现了这些病原体并

9、予以确认。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或萎缩性这些病原体并予以确认。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或萎缩性胃炎;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宫颈癌等胃炎;人乳头状瘤病毒引起宫颈癌等2022-6-612 艾滋病艾滋病2.2.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全球艾滋病疫情 始于1981年; 截至2014年底,全球3690万(3430万-4140万)例HIV/AIDS; 2014年的新发病例200万(190万-220万) 全球性流行2022-6-613 艾滋病艾滋病2.2.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新发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2022-6-614 中国艾滋病疫情 始于1985年 截至2013年底,HIV感染率约为0.33

10、% 报告存活的HIV/AIDS有43.7万例(HIV26.3万例,AIDS17.4万例) 总体低流行,部分地区或人群高流行 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 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 疯牛病是由一种朊蛋白或疯牛病是由一种朊蛋白或朊病毒(朊病毒(prion proteinprion protein)所)所致。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致。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如英国、瑞士、丹麦、法国、(如英国、瑞士、丹麦、法国、加拿大等)都有发生,我国尚加拿大等)都有发生,我国尚无疯牛病发生的报道。疯牛病无疯牛病发生的报道。疯牛病对人类的威协主要是对人类的威协主要是致死性致死性和和不可治疗性

11、不可治疗性。2022-6-615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SARS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波及波及3232个个国家和地区国家和地区, , 共共8438439 9例,例,死亡死亡812812例例)SARS2022-6-6162022-6-617全民动员抗击全民动员抗击SARSSARS2022-6-618人感染禽流感人感染禽流感2022-6-619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亚型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中某些

12、亚型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过程传染过程(infectious process)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2022-6-620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病原体病原体 (pathogen) 是能够引起宿主致病的各类微生物和寄生虫宿宿 主主 (host) 在自然条件下被传染性病原体寄生的人或其 他动物 2022-6-621感染谱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 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指机体感染了病原体后,经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过传染过程,所表现出的轻重不轻重不等等的临

13、床表现。的临床表现。 2022-6-622隐性感染隐性感染轻型感染轻型感染死亡死亡重症感染重症感染无症状与体征无症状与体征有症状与体征的疾病有症状与体征的疾病2022-6-6232022-6-624 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过程,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过程,即病原体从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2022-6-625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三个环节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2022-6-626(一)传染源(一)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source of infec

14、tion)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指体内有病原体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2022-6-627 传染源传染源 人人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病人病人动物动物受受感感染染的的动动物物2022-6-628健康健康临床前期临床前期临床期临床期(13年年)生物学生物学病理学病理学症状症状体征体征求求医医诊诊断断治治疗疗结局结局死亡死亡0危险危险行为行为HIV+AIDS窗口期窗口期 (3个月个月)潜伏期潜伏期( (810年年)传染期传染期2022-6-629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判断患者受感染时间, 追踪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和医学

15、观察期限确定免疫接种时间评价预防措施效果潜伏期长短还可影响流行特征2022-6-630传染期(传染期(communicable period)定义: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定义: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流行病学意义:流行病学意义: 决定传染病病人隔离期限 影响流行特征2022-6-631病原携带者(carrier)是指没有任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能排出病原体原体的人。2022-6-632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携带者的职业、卫生习惯、生活环境和携带者的职业、卫生习惯、生活环境和社会活动范围社会活动范围

16、防疫措施防疫措施2022-6-633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受感染的动物作为传染源 人类罹患以人类罹患以动动物为传染源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的疾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统称为动物性传染病(zoonosis),又称),又称人兽共患病。人兽共患病。2022-6-634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鼠疫、狂犬病以动物为主的人兽共患病:鼠疫、狂犬病 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以人为主的人兽共患病 :人型结核:人型结核 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人兽并重的人兽共患病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 真性人兽共患病真性人兽共患病 :牛绦虫病、猪绦虫病:牛绦虫病、猪绦虫病 2022-6-635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人与受感染

17、动物接触的机会人与受感染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和密切程度受感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受感染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病传播环境中是否有适宜该病传播的条件的条件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和生活人群的卫生知识水平和生活习惯习惯2022-6-636( (二二) )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route of transmission )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中所经历的全过程。全过程。2022-6-637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2022-6-6381.1.经空气传播经空气

18、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飞沫传播经飞沫传播(droplet infection)经飞沫核传播经飞沫核传播(droplet nucleus infection) 经尘埃传播经尘埃传播(dust infection)2022-6-639经空气传播的经空气传播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传播广泛,发病率高传播广泛,发病率高少年儿童多见少年儿童多见冬春季节高发冬春季节高发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在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发病呈现周期性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居住拥挤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发2022-6-640

19、2.2.经水传播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三、传染病流行过程三、传染病流行过程一般肠道传染病经此途径传播一般肠道传染病经此途径传播经饮用水传播经饮用水传播经疫水传播经疫水传播2022-6-641经饮用水传播的经饮用水传播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病例分布与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供水范围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一致,有饮用同一水源史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除哺乳婴儿外,无职业、年龄及性别的差异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如水源经常受污染,则病例长期不断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停用污染源或采取消毒、净化措施后,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流行即可平息20

20、22-6-642经疫水传播的经疫水传播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病人有病人有接触疫水接触疫水史史发病有地区、季节、职发病有地区、季节、职 业分布特点业分布特点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大量易感人群进入疫区 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可引起暴发或流行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加强个人防护、对疫水 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采取措施等可控制疾病 的发生的发生2022-6-6433.3.经食物传播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 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主要为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少数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方式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方式霍乱弧菌霍乱弧菌2022-6-644食物传播的食物传播的流行

21、特征流行特征病人有病人有食用相同食物食用相同食物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的历史,不进食者不发病患者的患者的潜伏期短潜伏期短,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一次大量污染可致暴发流行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停止供应污染食物,暴发或流行即可平息2022-6-6454.4.经接触传播(经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直接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direct contact infection) 没有外界因素参与下,传染源直接与易感者接触而导致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indirect contact infection) 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

22、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用品所造成的传播。2022-6-646经间接接触传播的经间接接触传播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一般很少造成流行,多以散发为主,但可形成一般很少造成流行,多以散发为主,但可形成家庭及同住者间的传播家庭及同住者间的传播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流行过程缓慢,无明显的季节性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人群中发病较多中发病较多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及严格消毒制度后,可减少病例的发生少病例的发生 2022-6-6475.5.经节肢动物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23、 )是以节肢动物作为媒介所造成的传播,又称为虫是以节肢动物作为媒介所造成的传播,又称为虫媒传播。媒传播。机械携带传播机械携带传播: :通过接触、反吐或随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食物或餐具,感染接触者。生物性传播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后,在其体内经过发育、繁殖,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或完成其生活周期的某阶段后(外潜伏期),才能感染易感者。2022-6-648经节肢动物传播的经节肢动物传播的流行特征流行特征地区性地区性季节性季节性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职业及年龄分布特点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一般无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2022-6-6496.6.经土壤传播(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

24、ransmission ) 指易感人群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了被病原指易感人群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体污染的土壤所致的传播。 主要是一些主要是一些肠道寄生虫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蛔虫、钩虫)和能形成和能形成芽胞芽胞的细菌(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的细菌(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所致的感染。菌)所致的感染。 经土壤传播传染病的意义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经土壤传播传染病的意义主要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的在土壤的存活时间存活时间、人与土壤的、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接触机会以及个以及个人的人的卫生习惯卫生习惯和和劳动条件劳动条件等。等。2022-6-6507.7.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ia

25、trogenic transmission ) 输血、生物制品或药物受污染引起器械、针头、采血器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引起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播。2022-6-6518.8.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vertical transmission) ) 指病原体通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或称母婴传播。播。或称母婴传播。经胎盘传播经胎盘传播 上行性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传播分娩时传播2022-6-652多途径传播多途径传播 许多传染病可

26、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许多传染病可通过一种以上途径传播,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以哪一种途径传播取决于环境环境和和病原体病原体的特的特征。征。艾滋病的传播艾滋病的传播2022-6-653思考总结思考总结? ? 常见传播途径的主要流行特征常见传播途径的主要流行特征(三间分布、流行强度)?(三间分布、流行强度)?2022-6-654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流行强度流行强度 食物食物 升、降快升、降快 与致病食物与致病食物 无明显无明显 爆发爆发 持续时间短持续时间短 分布范围一分布范围一 差异差异 多见多见 夏秋多见夏秋多见 致致 饮水饮水 升、降较

27、快升、降较快 与污染水源与污染水源 无明显无明显 爆发或爆发或 持续时间稍长持续时间稍长 供应范围供应范围 差异差异 流流行行 夏秋多见夏秋多见 一致一致 空气空气 升、降快升、降快 传染源周围传染源周围 儿童多见儿童多见 爆发或爆发或 持续时间短持续时间短 的人为主的人为主 流行流行 冬春多见冬春多见常见传播途径的主要流行特征常见传播途径的主要流行特征 (一)(一)2022-6-655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流行强度流行强度 接触接触 升、降较慢升、降较慢 传染源周传染源周 可有差别可有差别 散发、可散发、可 持续时间较长持续时间较长 围的人

28、围的人 有聚集有聚集 无明显季节性无明显季节性 疫水疫水 有季节性有季节性 地区性地区性 职业性职业性 散发散发、爆、爆 发、流行发、流行 节肢节肢 有季节性有季节性 地区性地区性 职业性职业性 散散发发 动物动物 疫区儿童多发疫区儿童多发 流行流行 一般无人一般无人传人传人 常见传播途径的主要流行特征常见传播途径的主要流行特征 (二)(二)2022-6-656(三)人群易感性(三)人群易感性 (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程度称为称为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人群的易感性大小取决于人群的易感性大小取决于易感者在人易感者在

29、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群中所占的比例。 2022-6-657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病原体的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病原体的侵入和传播的抵抗力称为侵入和传播的抵抗力称为群体免疫力群体免疫力。免疫屏障免疫屏障 人群中存在较多的对病原体有免疫力人群中存在较多的对病原体有免疫力的个体,使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减弱。的个体,使传染病的流行强度减弱。2022-6-658易感易感全部易感全部易感传传染染源源2022-6-659免疫免疫1/31/3免疫免疫传染源传染源2022-6-660影响人群易感性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升高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新生儿增加 易感人口迁入易感人口迁入 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免疫

30、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免疫人口死亡免疫人口死亡 2022-6-661影响人群易感性影响人群易感性降低降低的主要因素的主要因素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 传染病流行传染病流行2022-6-662传染病流行图传染病流行图获得免疫者获得免疫者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携带者携带者患者患者2022-6-663(四)疫源地及流行过程(四)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疫源地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infectious focus) 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新病例或新感及的范围称为疫源地(即新病例或新感染可能出现的范围)。染可能出现的范围)。 较小的疫源地称为较

31、小的疫源地称为疫点疫点,较大的,较大的疫源地或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称为疫源地或若干个疫源地连成片称为疫区疫区。2022-6-664影响疫源地范围的主要因素影响疫源地范围的主要因素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染源的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传播途径的特点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周围人群的免疫状态2022-6-665疫源地消灭的条件疫源地消灭的条件传染源不存在传染源不存在传播途径被切断传播途径被切断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受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未受感染感染2022-6-666流行过程(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 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需要传染源、

32、传播途径及易感的过程,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人群三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连接。 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疫源地构成了传染病的流行过程。2022-6-667(五)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五)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气候地理地理土壤动植物 2022-6-668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政治、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饮食、济、文化、宗教、饮食、卫生、风俗等卫生、风俗等战乱战乱难民潮难民潮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城市化、人口爆炸和流动人口城市化、人口爆炸和流动人口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

33、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2022-6-669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2022-6-670策略: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策略: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作的方针,如基本原则、主要策略和组织作的方针,如基本原则、主要策略和组织机构等。机构等。措施: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措施: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骤和计划。动方法、步骤和计划。 正确策略正确策略合理措施合理措施 预防效果预防效果2022-6-671(一)策略(一)策略预防为主预防为主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 加强人群

34、免疫加强人群免疫 改善卫生条件改善卫生条件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预预防防接接种种2022-6-672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加强传染病的监测 常规报告:甲、乙、丙三类共常规报告:甲、乙、丙三类共3939种种哨点监测:艾滋病、流感、慢性病哨点监测:艾滋病、流感、慢性病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2022-6-673(二)措施(二)措施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 2022-6-674报告种类报告种类 甲、乙、丙三类,共甲、乙、丙三类,共3939种种责

35、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血机构均为责任报告单位;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1. 1. 传染病报告传染病报告2022-6-675法定报告传染病法定报告传染病2022-6-676 甲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共2 2种。 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共2626种。其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36、。 丙类传染病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共1111种。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2h2h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 :24h24

37、h2022-6-677报告方式及时限报告方式及时限 (1 1)对病人的措施:)对病人的措施:五早五早(早发现、早诊断、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肺炎、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人必须在病人必须在指定场所指定场所进行进行隔离观察、治疗隔离观察、治疗其它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可在其它乙类传染病疑似病人可在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指导指导下下治疗或隔离治疗或隔离2.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针对传染源的措施2022-6-678(2 2)对病原携带者的措施)对病

38、原携带者的措施 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对病原携带者应做好登记、管理和随访至病原体检测理和随访至病原体检测2 23 3次阴性为止。次阴性为止。 2022-6-679(3 3)对接触者的措施:)对接触者的措施:检疫检疫(留验留验:即隔离观察。对甲类传染病和乙:即隔离观察。对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接触者接触者医学观察医学观察:对其它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对其它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的接触者应实行医学观察接触者应实行医学观察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应急接种和药物预防2022-6-680

39、(4 4)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对动物传染源的措施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对危害大且经济价值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予焚烧、深埋应予焚烧、深埋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传染源:对危害不大且有经济价值的动物传染源:隔离治疗隔离治疗预防接种和检疫预防接种和检疫2022-6-6813.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消毒:消毒: 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致病性微生物的一种措施。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 2022-6-682 预防性消毒预防性消毒 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和物品施行消毒。2022-6-683 疫源地消毒疫源地消毒 对现有或曾经

40、有传染源存在的场所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消灭传染源排出的致病性微生物。 分类分类 随时消毒随时消毒 终末消毒终末消毒2022-6-684随时消毒随时消毒 当传染源还存在于疫源地时所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终末消毒 当传染源痊愈、死亡或离开后所作的一次性彻底消毒,从而完全清除传染源所播散、留下的病原微生物。2022-6-685 杀虫杀虫 是使用杀虫剂(insecticide)杀灭有害昆虫,特别是外环境中传递病原体的媒介节肢动物。2022-6-686免疫预防免疫预防药物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个人防护 4. 4. 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针对易感人群的措施 2022-6-6875. 5.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

41、施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紧急措施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停工、停业、停课停工、停业、停课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封闭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水源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公共饮用水源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对出入疫区的人员、物资和交通工具实施卫生检疫卫生检疫 2022-6-688 计划免疫计划免疫(planed immunization)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是指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有计划、有组织地利

42、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2022-6-689(一)预防接种(一)预防接种 (vaccination)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 是将生物制品(抗原或抗体)接种到机体,使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2022-6-690预防接种的种类预防接种的种类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自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 指将疫苗接种到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预防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疫

43、苗(疫苗(vaccine)是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经理化因素处理后,使其失去毒性但保留抗原性所制备的生物制品。2022-6-691 疫苗种类疫苗种类v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v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v 类毒素类毒素 v 亚单位疫苗亚单位疫苗 v 重组疫苗重组疫苗v DNADNA疫苗疫苗 2022-6-692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zation) 将含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制剂注入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而受到保护。 此种免疫见效快,但维持时间较短,主要用于疫情发生时的紧急预防或治疗。v 免疫血清:免疫血清: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使用v

44、 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预防甲肝、麻疹 2022-6-693被动自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passive and active immunity) 指在注射指在注射免疫血清免疫血清的同时注射的同时注射疫苗疫苗, 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使机体在迅速获得特异性抗体的同时,产生持久的免疫力。生持久的免疫力。 被动自动免疫是疫情发生时用于被动自动免疫是疫情发生时用于保护保护婴幼儿接触者婴幼儿接触者的一种免疫方法。的一种免疫方法。 2022-6-694( (二二) )计划免疫方案计划免疫方案 计划免疫的目标是使易感人群中相计划免疫的目标是使易感人群中相当大部分的人在当大部分的人在生命的早期生

45、命的早期,即在有暴,即在有暴露于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之前就能获得露于病原微生物的可能性之前就能获得免疫接种。免疫接种。2022-6-695月月(年)(年)龄龄卡介卡介苗苗乙肝乙肝疫苗疫苗脊髓灰脊髓灰质炎质炎活疫苗活疫苗百白破百白破混合制混合制剂剂麻疹麻疹疫苗疫苗出出 生生初初 种种第一次第一次1 月月 龄龄第二次第二次2 月月 龄龄第一次第一次3 月月 龄龄第二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一次4 月月 龄龄第三次第三次第二次第二次5 月月 龄龄第三次第三次6 月月 龄龄第三次第三次8 月月 龄龄初初 种种1.5-2岁岁加加 强强4 岁岁加加 强强6 岁岁加强加强加强加强(百破百破)加强加强2022-6-69

46、62022-6-697免疫程序免疫程序 根据疫苗的生物学特性和免疫效果、相应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对公众的危害程度和国家或地方对传染病控制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制订。 接种疫苗的接种疫苗的种类种类、顺序顺序和和要求要求 某种疫苗的初次免疫月(年)龄、针次间隔和加强免疫的时间 如需同时接种两种以上国家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几种疫苗混合吸入1支注射器内接种。 2022-6-698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的途径与剂量接种的途径与剂量 疫苗禁忌症疫苗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反应预防接种的反应 冷链冷链2022-6-6992022-6-6100( (三三)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免疫效果评

47、价指标免疫效果评价指标 抗体阳转率抗体阳转率= = 抗体平均滴度抗体平均滴度 抗体持续时间抗体持续时间%100疫苗接种人数抗体阳转人数2022-6-6101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流行病学效果评价指标 疫苗保护率疫苗保护率= = 疫苗效果指数疫苗效果指数= =%100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接种组发病率对照组发病率2022-6-6102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计划免疫管理评价指标 建卡率建卡率 使用WHO推荐的两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1218个月龄儿童建卡情况,要求达到98%以上。 接种率接种率= = 冷链设备完好率冷链设备完好率= =%100某疫苗应接种人数数按免疫程序完成接种人%100某设备装备数某设备正常运转数2022-6-61032022-6-6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