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鉴赏与花文化.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123368 上传时间:2022-06-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卉鉴赏与花文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课程论文姓名:张超楠学号:22114114专业:社会141成绩:2016年6月比拟视角下的中日菊花文化【摘要】将中日菊花纳入比拟视角下进行分析,两国社会、历史、以及思维方面的差异,致使中日菊花文化有同有异;中日菊花生于两地却同根同源,符号特征具有代表性且存在差异,中日两国菊花文化与本国居民生活的联络广泛。【关键词】菊文化中日比拟一、导语菊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花。菊花自古名称很多,有“日精、“节花、“延年、“阴成、“周盈、“帝女花等别称,并有“延寿客之谓。菊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陶思炎,2020。从菊花种植、菊花酒酿造等技术层面到与菊花相关的风俗、信仰和人

2、格象征等精神层次,共同构成了中国独特的菊花文化,中国菊文化传入日本,遭到日本社会、历史思维的影响,构成了不同的特点。二、中日菊花同根同源菊花在我国自有文字记载约有3000余年的悠久历史。中国传统的源远流长的养菊、赏菊、品菊、咏菊和画菊的人文操行,培养了世人的雅洁情操、品德修养和民族气节,并使菊花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秦汉以来,菊花文化已发展成为以人和国家社稷为中心,具有闲情文化、多功能性和泛人文观的特点,并与儒、释、道三家思想交互融合,进而使“菊花文化现象上升到哲学的“菊花情结并富含意味隽永的审美品味。盛唐时期是日本接受中国菊文化的关键时期,它也是中国大唐文化向世界传播的关键时期。学界对日本

3、接受中国菊文化的传播方式有不同讲法,或以为菊花经朝鲜传入日本;或中国菊花是从唐代开场直接传入日本的,或菊花是随日本接受中国传入的fo教、盆栽等一起加以接受的,菊花在进入日本后其空寂的风度遭到了日本皇室和各路文人墨士的青睐。菊花始生长于中华大地,“季秋之月,菊有黄华先秦典籍(礼记月令)里曾提起菊花;“菊有黄华,北方用以准季节,大概黄花开时节候不差。江南地暖,百卉造作无时,而菊犹不然必待霜降草木黄落而花始开。宋代(全芳备祖)曾这样记载记载;秦汉代(神农本草经)把菊花列为上品,称其能“轻身利血气、耐老延年;泰山太守应劭著的(风俗通义)讲:“渴饮菊花滋液能够长寿;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也讲:“饮菊

4、花酒令人长寿。;唐代李商隐曾讲:“暗昏暗淡紫,融融治治黄;自先秦始,菊花从一种记录时令的花卉,秦汉时发现其实用价值,将其作为饮食和烹饪使用,晋唐时代,菊花开场田园种植,并从饮食药用逐步向观赏转变,宋代第一部菊艺专注(菊谱)记录了35个菊花品种,元朝杨维祯著(黄花传)中又增加至136种;明代菊花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其品种也不断增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有900多种。日本菊花和中国菊花虽生两地但实属一家,可谓同一种源,同样娇艳,同样地给人以美的享受王莲,2020。三、符号象征不同在日本,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也称菊花节。嵯峨天皇弘仁二年(813)在此日宴请臣下,并令文人赋诗,赐菊酒,君臣共赏金菊、共

5、饮菊酒。在日本的诗歌集(怀风藻)中,还记录着关于日本奈良时代的诗歌:“菊浦落霞鲜,莫谓沧波隔、“倾斯浮菊酒,愿慰轩蓬忧、“沾兰白露未催臭,泛菊丹霞自有芳。后来,重阳赏菊风俗一直为日本皇室贵族以及士大夫所延续。到了江户时代,菊花在日本民间得到发展,各地出现了菊花会等活动,也是以品评菊花为主要目的。日本平安时代,有君子美德象征的中国菊花符合遭到中国儒家“德治思想影响的日本天皇的政治要求,传讲的菊花具有能使人长生不老的神奇气力,又符合日本天皇所需要的固有的神权信仰。菊花在日本首先得到了天皇贵族的认可,菊花被作为皇室的符号象征。国情不同,民俗不同,菊花在我国的符号象征不同于日本。菊花的黄色在我国是最珍

6、贵的颜色,延续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一直秉持黄为正,黄色为尊贵色,且这种思想一直延续至今;菊花在中国有着独特的文化符号象征,“不畏风霜向晚欺,独开众卉已凋时。明高适(晚香轩)菊花绽放于百花凋谢、风霜瑟瑟之时,铁骨傲姿,高洁淡雅。古代文人在及物究理、艺物比德的文化传统影响下,经常把菊花作为君子高尚的品德的象征。避世独立的道家隐逸思想只是菊花精神品格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菊花又隐含了儒家文化中固执追求、积极进取的入世精神。“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宋朱淑真(黄华)菊花自开至谢,花朵始终抱枝而不落,文人从菊花涉变不伤的审美特质中找到了他们坚守气节的现实根据。四、中日的菊花与生

7、活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邑露掇其英。可见东晋时菊花既能食用,又可供观赏。故家菊出现后,其引种栽培得到了推广;到了唐代,菊花的栽培已是很普遍了,栽培技术中出现了嫁接方法,为以后盆栽艺菊奠定了基础。唐代诗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中吟有“满园花菊郁金黄。萧颖士的(菊荣篇)中记载:“采采者菊于邑之城,采采者菊于邦之俯,采采者菊于宾之馆。从诗文中皆可看出,菊花在唐代已被广泛的栽植于庭院、府城以及宾馆之中,不过此时主要为地植。菊花不仅为士大夫所欣赏,民间百姓也广为种植。这一方面是由于菊花兼备实用、食用、饮用以及药用与观赏价值;另一方面,菊花相对来讲栽培容易,播种或利用扦插繁

8、衍,就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可供观赏的植株,而且菊花的生物适应性广,南北方都可栽培。能够讲,菊花在其文化历程的一开场,就是为中国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所接受和喜欢的花卉。当代中国与日本有关菊花在生活中的利用可谓大同小异,菊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而且药食兼优,有良好的保健成效,菊花茶是使用菊花为原料制成而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花语是各国、各民族根据各种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点、习性和传讲典故,赋予的各种不同的人性化象征意义,中国和日本菊花的花语是清净、高洁等。参考文献:1徐习文.论日本对中国菊文

9、化的接受J.东疆学刊,2020,01:13-17.2周俊玲.嫁得西风晚更奇中国古代诗歌中的菊文化意蕴J.社科纵横,2007,01:79-81.3姚红宇,姚宏,马春萍.菊文化与时髦走向J.当代园艺,2021.4侯敏,吴泽华,王月平.讨论中国“菊文化J.当代园艺,2021.5阎艳.“菊的文化意义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2003(3)6戴思兰.中国菊花与世界园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7周武忠.中国盆景艺术鉴赏J.中国园林,1997(5)8谢建明,王莲.日本樱花、菊花人文涵义的审美精神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9张佳梅.试析菊花与日本文化的关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