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908778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23 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 分) 羞怯( ) 匍 f( ) 收敛( ) n( )待 禁 g ( ) 温驯( ) 怂 yng( ) 蹒( )跚 惩( )戒 qun( )伏2、填空(10 分)(1)_,多不接世,_,将复何及。 (诫子书 )(2)_,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 )(3)子曰:“贤哉,回也!_ ,_,_,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十二章)(4) 夜雨寄北中中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 (5) (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寄托

2、了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_,_。 3、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双胞胎不仅在长相上大相径庭,有的连脾气喜好也都差不多。 B.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时吃月饼更是怪诞不经。 C. 经过抢救,遭遇严重车祸的市民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然处于昏迷状态,神采奕奕地躺在病 床上。 D 现年岁的里森在酿成大祸畏罪潜逃后,于月日在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被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 分) A. 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产生了分歧,一致决定按照原有的规定处理。 B. 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

3、 C. 我们读一本书,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D.他今日的表现与平日完全截然不同。 5、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猫一文的作者是郑振铎先生,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B.动物笑谈节选自所罗门王的指环 ,作者是康拉德劳伦兹,澳大利亚动物行为学家、科普 作家。C.狼选自聊斋志异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文学家。 D.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号义山,唐代诗人。 “寄北”指的是寄给兄长的书信。 6、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顾野有麦场 元方入门不顾 B 投以骨 可以为师矣

4、C 夫君子之行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 意暇甚 意与日去 2 2、阅读(阅读(5151 分)分)(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一)阅读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4 4 分)分)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A、 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这首诗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感悟。C、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D、这首诗抓住一鹤凌云这一事物进行描绘,展现了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翾浮的开阔景象,体

5、现 了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8、诗歌的一、二两句用到了_ 的写作手法,表达作者 的心情(2 分)(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31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 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

6、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9. 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1)狼不敢前 (2)屠暴起 (3)盖以诱敌 (4)狼亦黠矣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 分) (1)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_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_ 11. 屠夫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3 分)_ ( (三三)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问题。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文后问题。(19(19 分分) ) 春燕来归 赵可法 春暖花开,桃花粉了,垂柳绿了,春水涨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燕子飞回来了。看着眼前寻寻 觅觅,似曾相识

7、的小精灵,让我想起了儿时对燕子的记忆。 我家老屋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几排高高低低的电线穿行而过。清晨或傍晚,燕子们常像约好 似的,如列队的士兵齐刷刷地在电线上站成一排,小黑点像音乐简谱里一个个跳动的音符。 燕子喜欢将巢穴搭建在附近农户房屋的木梁上,好亲近人类。掏燕窝,捉燕子,捣燕窝是我儿时的乐趣。每当大人们不在家,燕子飞出去的时候。我总会搬一张椅子,上面放张小凳,燕巢便伸手可及了。不当着燕子的面捣毁燕窝,燕子是不会记恨的。来年花开的时节,燕子还会一如既往地飞回原来 的地方建巢。在我家西边的池塘边,会看见燕子飞来飞去,用嘴衔着潮湿的泥土与软草茎。不几日,一 个崭新的碗形的灰褐色燕巢建成了。看着

8、燕巢,我常常感觉特别好奇,光滑滑的房梁,燕巢是怎么搭建 上去的,总想一探究竟。 大人们说燕子很辛苦,不准我逮燕子,捣毁燕巢。他们还讲,燕子是有灵性的,燕子住哪家搭窝, 这家人必有好报。我们庄就有户人家,原来只有女主人一人喜欢燕子。有一天傍晚,燕子却迟迟不肯回 巢,围绕女主人叽叽喳喳地啼个不停,燕子带领主人到达孩子昏迷出事的地点,孩子被及时发现而得救。 一家人非常感激燕子,从此都喜欢上了燕子。2009 年春天,我回故乡探亲,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 偶能见到田 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一样的燕子, “嗖”地一声从我眼前 掠过,像是飞行表演

9、。母亲告诉我,现在到处是砖瓦房,燕子少了,看不到燕子来了,不知道燕子在什 么地方搭窝。想起母亲的话,回忆儿时对燕子的愧疚,我的心中怅然若失。 有一次,我站在二姐家临街的商店门前,眼前忽然一亮,无意间瞥见雨篷下有盏吸顶灯,被一块 黄褐色的燕窝包裹着。燕子巧妙地利用吸顶灯与天棚之间仅几公分的间隙,借助吸顶灯不会掉下来的支 撑,搭建起了自己的爱巢。燕子夫妇竟然利用这个罅隙的地方筑巢,可谓用心良苦!看着飞进飞出的老 燕,张着黄色小嘴叽叽喳喳嗷嗷待哺的毛茸茸雏燕,心中油然而生一种久违的亲切。 来年燕子们又飞回来了,在雨篷吸顶灯下又筑起了自己的爱巢。有一天傍晚,我去商铺买东西, 看见了这样的一幕情景。一只

10、雏燕不知是初学飞行,还是母燕喂食不小心的缘故,竟从窝里掉了下来,却再也无力飞回。 “宝宝(二姐家五岁的孙子),去找一个竹竿来,把小燕子弄上去。 ”二姐连忙吩咐。 只见宝宝乐滋滋地从厨房后面拖来了一根细竹竿,递给奶奶,又忙不迭地跑去伸手抓小燕子。惊 慌失措的雏燕,显然是受到了惊吓,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好长时间才舒缓过神,扑棱着翅膀挣扎起来, 只见它细细的小腿紧紧地抓住竹竿,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身体歪斜着,晃动着。二姐小心翼翼地挑 起竹竿,将雏燕送回窝门前,充满了感激,叽叽喳喳叫嚷欢迎雏燕回家。1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表达效果? (3 分) 偶能见到田野里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低飞,体态轻盈,翅膀像剪刀

11、一样的燕子, “嗖”地一声从我眼前 掠过,像是飞行表演。_ 13燕子引领庄户女主人找到昏迷的孩子的情节,在文中有何作用?(3 分)_ 14从文中“看见到处是青砖青瓦的二层楼房,有木檩条木梁的房子早被拆迁” ,一句可引发我们怎样 的思考?(2 分)_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木刻猴子 林文义小时候,常常看见祖父在把玩一件小东西:一整块黄杨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群像。猴子有三只,做 出三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一只双手掩着耳朵,一只双手遮着眼睛,另一只则显得十分心虚地捂住自己 的嘴巴。祖父似乎很钟爱它,常常独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里,无限怜爱地抚摩着它。 有一次,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头上,

12、翻来翻去地看。没什么意思嘛,就是一块木头,刻成三个猴 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没有发条,不像机械、铁皮做成的猴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叮叮咚咚地打鼓敲钹。没什么好玩嘛!我翘着小嘴巴,把木刻猴子还给祖父。 祖父把我抱起来,指着木刻猴子对我说:“阿公跟你说,这三只猴,是你阿祖给阿公的。这三只 猴就是跟我们说,非礼勿听、非礼勿看、非礼勿说唉,你还小,不会懂,就是常常听人讲的有耳 无嘴啦。 ”那时,我六岁,祖父的话,我听不大懂,但“有耳无嘴”这句话,却印在了心里。 隔了一年,祖父死了。沉默寡言的父亲把木刻猴子摆在神案上,不知道是纪念逝去的祖父,还是 要提醒些什么。 念高中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 么事,我和母亲

13、发生了争执,我的嘴快,说了一大堆气话。母亲 泪眼汪汪的,侧过头去,看着神案上那个木刻猴子,悲愤地说:“看到你阿公留下来的木猴没?你爸爸 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你们警惕,不要乱讲话,你阿公以前常常讲有耳无嘴 ,你难道忘记了?” 时间流水般逝去。有一次,父亲静静地和我说话,我从来不曾看过像他那般谦和、诚恳的父亲。 他似乎内心有某些隐痛,却又尽力掩盖:“这个时代,谨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论,不要妄加 评断,平平安安过一世就可以了。 ”说着,他从神案上把那三只木刻猴子拿下来,充满深意地说:“你 看看这三只猴,不听、不看、不说,这是有道理的,独善其身嘛”父亲叹了口气。他们那个黯然的 年代,沉默成为他们

14、一生的座右铭。 我说:“像这三只木刻猴子,不听、不看、不说,这样一个人,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独善其 身,这是多消极的借口!” 父亲苦笑,淡淡地说:“唉,以后你慢慢会晓得的。 ” 又是几年过去了,在不断的历练中,我慢慢理解了父亲。我竭力要保持一点点纯真的自我,但我 发现,虽不甘愿,自己却也逐渐向世俗妥协,时时处在自我的撕裂中。 父亲离开以后,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里。这个从曾祖父传给祖父,由祖父传给父亲,再由父亲交 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给我的后代,是不是还要告诉他们“有耳无嘴”?我觉得我不能 这样,我要他们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们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别人。 点起一把火,我把

15、这个木刻猴子烧成灰烬。 15.阅读全文,完成下表。 (5 分)对待“木刻猴子”人物行为情感观念“祖父”(1)(3)顺从传统“父亲”摆上神案纠结(4)“我”(2)不满(5)16.第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你从中读出了父亲怎样的矛盾心理?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3 分)_ 17.细读第段,分析划横线的“撕裂”一词的内涵和表达效果。 (3 分)_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6(6 分分) ) 材料一: 我国古代用农历计时,用阳历划分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把五天叫一候,3 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为 72 候 24 节气。 材料二:厉害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联合国教科文

16、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 2016 年 11 月 30 日下午将中 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列 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 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也是大自然的语言,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 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防感冒”的谚语,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 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相传,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也反映了

17、典型北方气候特点。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 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 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春秋时期的 著作尚书中就已经对节气有所记述,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了。材料四: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还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如“霜降”一般在阳历 10 月 23 日左右, 意指这一节气的来临,大地将产生初次结霜的现象。但在我国南方的福建省南部、海南省等地区,全年 无霜。而在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北方地区的初霜,则常早于这个时间

18、。18.结合材料分析二十四节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色彩“的原因有哪些。(2 分)_ 19.请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清明”这一节气的认识。(2 分)_ 20.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春秋时期人们已经能用土圭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 气。 B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知,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C二十四节气由我国劳动人民独创,不仅反映了季节的变化,还具有指导农事活动的功能,对人民生 活有广泛的影响,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D我国古代把 5 天叫一候,3 候为一气,称节气,全年分 72 候

19、24 节气,这种用农历划分的二十四节气, 早在淮南子中就有完整记载。 (四)名著阅读(四)名著阅读(5 5 分)分) 21.在“真假美猴王”这一情节中,假扮悟空的是_。(1 分) 22.请简述“三借芭蕉扇”的情节。 (4 分)_ _ _ 三、写作(三、写作(3030 分)分) 23.我们每天都和家人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 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1.qi 匐 lin 虐 锢 xn 恿 pn chng 蜷2. 遂成枯落 备受穹庐 淫慢则不能励精 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何当共剪

20、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3. D 4.C 5.A 6.C 7.C 8.对比 乐观开阔9. 上前 突然 大概(原来是) 狡猾10.(1)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刀。(2)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户面前。11.抛弃侥幸心理,坚定斗争的决心善于利用有利地势、善于把握时机对敌神勇、果断、谨慎12.通过比喻修辞手法以及动作描写,刻画出了春燕轻盈矫健的身姿,表达出了作者对春燕的无比喜爱之情。13.突出主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告诉我们春燕是极有灵性的,只要你用心善待它,它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回报你。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14.人类在自

21、身发展的同时,应该与动物和谐相处。15.“祖父”的行为:常常把玩(抚摩)“我”的行为:烧成灰烬(付之一炬)“祖父”的情感:钟爱(怜爱)“父亲”的观念:屈从传统(向世俗妥协)“我”的观念:否定传统(不顺从传统、抛弃传统、反抗传统) 。16.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既想以自己的经历提醒儿子谨言慎行,又不愿强行扭曲儿子的矛盾心理。17.内涵:是向世俗妥协,还是保持纯真的自我?表达效果:强烈表现出“我”内心的痛苦,形象有力。18.我国地域广阔;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19.【示例】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 2 000 多年历史。 “清明时节雨纷纷

22、” ,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在现代人眼里, “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便,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20.D21.六耳猕猴22.唐僧师徒路过火焰山,为借铁扇公主(铁扇公主(罗刹女罗刹女)的芭蕉扇,孙悟空前往翠云山。铁扇公主因,家仇,一扇将他扇到小须弥山。悟空在灵吉菩萨处得到定风丹。二借宝扇,被扇不动,变成虫子随茶水进入公主肚中,只逼得假扇。悟空假扮牛魔王骗出真扇后,又被化作猪八戒的牛魔王骗回。悟空与天将恶战牛魔王,收服牛魔王,铁扇公主终于答应借扇。扑灭了火焰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