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岗位应知应会内容.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9027904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岗位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各岗位应知应会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岗位应知应会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岗位应知应会内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各岗位应知应会内容一、划线应知应会1、应知1划线的基本概念及作用。2划线常用工具和量具的名称、用处及使用方法。3划线基准的选择。4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的方法和步骤。2、应会1对中等复杂零件的划线工作会选基准,能正确地使用工具,掌握正确的划线方法。2独立完成箱体的划线工作如定子壳体或减速箱等。二、锯、錾削应知应会1、应知1錾削应用范围,錾削工具及用处,錾削方法及注意事项。2锯切的应用范围,手锯的构造,锯条的特点及安装,锯切方法及注意事项。3锉削的应用范围,锉刀的种类及用处,锉刀的选择,锉削方法及安全注意事项,锉削零件尺寸及形状精度的检验。2、应会1能正确的地使用錾子和手锤,錾削简单平面。2能正确使

2、用锉刀,会锉削平面及圆弧面,加工面基本平整,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会使用钢尺检查工件平直度。3能锯割圆柱形工件或角钢。三、钻削应知应会1、应知1台钻、立钻、摇臂钻的构造特点,钻削时的切削运动主运动、进给运动,各种钻床的应用范围和所能到达的精度和粗糙度。2麻花钻的组成、切削部分的几何形状,扩孔钻、锪钻及铰刀的特点。3钻床常用的附件种类和用处。4镗床的构造,运动形式,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5钻孔、铰孔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应会能独立在钻上完成孔加工零件的操作选择刀具、装夹工件、调整机床。四、工作现场1、严格根据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2、工作中时刻注意安全占用过道需要立警示牌,工件轻

3、拿轻放,码放整洁,不能随意堆放。3、工作完毕及时清理现场卫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1、通透焊嘴应用铜丝或竹签,禁止用铁丝。2、根据工件的厚度,选择适当的焊炬、割炬及焊嘴、割嘴,避免使用焊炬切割较厚的金属,应用小割嘴切割厚金属。3、焊、割炬进行接头连接时,必须与氧气带连接牢固,乙炔进气接头与乙炔带不应连结太紧,以不漏气并容易接插为宜;对老化和回火时烧损的管带不准使用。4、使用乙炔切割机时,应先放乙炔气,再放氧气引火。5、工作地点要有足够清洁的水,供冷却焊嘴用。6、短时间休息时,必须把焊、割炬的阀门闭紧,不准放在地上;较长时间休息或离开时,必须熄灭。10、操作焊、割炬时,不准将

4、管带背在背上操作;禁止使用焊、割炬的火焰来照明。11、使用经过中,如发现气体通路或阀门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消除漏气后才能继续使用。12、管带通过人行通道时,应加罩盖,注意与电气线路保持安全距离。13、焊、割场地必须通风良好,在容器内焊、割时应采用机械通风。14、氧气带、乙炔带要严格分开,不能互换使用。15、焊、割炬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熄火时先关氧气阀,后关乙炔阀。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16、氧气瓶、乙炔瓶、管带上及焊、割炬上都不准附有油性物质。17、作业结束后,必须将氧气瓶,乙炔瓶上的开关关牢;清理场地、灭绝火种,消除焊件余热后,切断电源。18、乙炔瓶使

5、用和存放时,应保持直立,不能横躺卧放,以防止丙酮流出,引起燃烧爆炸;一旦使用卧放的乙炔气瓶,必须先直立20分钟后再使用。19、不得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20、禁止单人肩扛氧气瓶;在无防震圈或气温10下面时,禁止用滚动方式搬运氧气瓶。21、氧气瓶、乙炔瓶不应放空,瓶内必须留有余气;氧气瓶内应留有不小于0.1MPa表压余气,乙炔瓶必须留有0.050.1MPa表压余气。22、根据现行标准规定,使用的氧气胶管为蓝色,乙炔胶管为红色。23、在气焊、割操作时,应配戴护目镜。24、开启乙炔气瓶瓶阀时应缓慢,不要超过一转半,一般情况只开启四分之一转。25、禁止用棉、麻绳或一般橡胶等易燃物作为氧气减压

6、器的密封垫圈。26、减压器的泄压顺序:先关闭高压气瓶的气阀,然后再放出减压器内的全部余气,放松压力调节杆使表针降到零位。27、氧气减压器低压表定位标准0.3-0.5MPa;乙炔气减压器低压表定位标准0.03MPa。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1、焊接工作地点应保持枯燥,禁止洒水;下雨、下雪天气禁止露天电焊;在潮湿地带工作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铺有绝缘物品的地方并穿好绝缘鞋。2、焊接工作进行时,不得将焊件压在电线或胶管上。3、焊接操作必须采取防止触电、高空坠落、瓦斯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安全措施。4、焊接现场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油类、木材、氧气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5、电焊机工作前要

7、接好地线。6、禁止两台电焊机同时接在一个开关上。7、移动电焊机时,应切断电源,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焊机。8、严禁在运行中的压力管道、装有易燃易爆物的容器和受力构件上进行焊接。9、在容器内施焊时,容器上必须有进、出风口,并设置通风设备;容器内的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焊接时必须有人在场监护;严禁在已喷涂过油漆或胶料的容器内焊接。10、焊接预热件时,应设挡板隔离预热焊件发出的辐射热。11、禁止在机床上补焊工件。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12、高空焊接时,必须挂好安全带,焊件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监护。13、接地线及手把线都不得搭在易燃、易爆和带有热源的物品上;不得接在管

8、道、机床设备和建筑物金属构架或铁轨上;绝缘应良好,机壳接地电阻不大于4。14、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时须用摇表进行检查,其绝缘电阻不得低于0.5M,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15、电焊钳握柄必须绝缘良好,握柄与导线连结应牢靠,接触良好,连结处应采用绝缘布包好并不得外露;不得用胳膊夹持焊钳。16、去除焊缝焊渣时,应戴防护眼镜,头部应避开敲击焊渣飞溅方向。17、在负荷运行中,焊接人员应经常检查电焊机的的升温,当超过A级60、B级80时,必须停止运转并降温。18、工作现场时刻注意安全,工作完毕切断电源,清理现场卫生后方可离开。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1、自用中频炉、造型机、混砂机

9、及其辅助设备的名称、规格、构造、使用规则和维护保养方法。2、常用工具、工装、量具、辅助工作及各种仪器、仪表的名称、规格、用处、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中频电源、浇包、负压沙箱、真空泵、吊装工具等3、常用铸造材料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的种类、名称、性能及材料的主要成分与铸件质量的关系。原材料钢材、回炉料钢材、废料、脱氧剂、覆盖剂等4、一般铸造工艺知识,铸造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经过。5、常用浇冒口的种类、作用和位置的选择和铸件质量的关系,知道怎样打渣和如何挡渣效果对铸件质量提高的方法。6、能够识别铸件的常见缺陷种类气孔、夹杂、包砂、缩沉及产生的主要原因。7、浇包种类及修包材料的名称、成分、性能、用处和配置方

10、法。8、炉前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9、一般故障的预防和排除方法,紧急事故的应急预案处理方法。10、操作者定时检查中频电源、炉体、冷却水循环的完好工作状态。11、停炉后必须保证2小时的水循环炉体冷却时间。12、工作完毕及时清理工作现场卫生,保障通路,工具整洁。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抛丸机操作应知应会文件编号:第1页共1页1、熟悉抛丸设备的构造、性能及个传动系统的情况,润滑部位,电器操作等操作维修方法。2、使用的钢丸要保证清洁、枯燥、无杂物。3、定时检查抛丸机易损件的磨损情况,发现损坏及时报修更换。4、根据规定时间对润滑部位进行润滑保养,经常检查工位密封,避免钢丸飞出。5、工作前先

11、打开通风除尘设备。6、作业时操作者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离开必须停车。7、工作前检查通风除尘系统良好,工作后及时清理粉尘。8、跑完工件、产品要轻拿轻放,码放整洁,不可堆放太高,以防滑坡。9、关机前先关抛丸,再关闭除尘器。10、工作结束时及时清理周围地面的漏丸,避免人员滑到。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热处理工应知应会内容文件编号:第1页共1页1、操作者应熟悉设备的构造、性能、安全操作程序。操作时应注意放火、防爆、防烫、防触电,了解有关救护知识,会使用消防器材。2、工作中不得任意离开工作岗位,临时离开应向代管人交代清楚。3、工作前应检查电气设备、仪表和工具、抽风系统能否完好。4、工件进入

12、油槽要迅速,淬火槽周围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5、高温作业,使用吊车电机应防爆,钢丝绳应经常检查,定期更换。6、废液、废料应分类存放,统一回收和处理,禁止随意倾入下水道和垃圾箱,防止污染环境。7、进行热处理时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入炉工件、工具应枯燥。8、大型热处理炉是采用机械来输送工件,使用前必须检查机械关键传动部位有无烧损、腐蚀,机械运行轨道上有无障碍物;工件堆放高度和宽度能否超过规定,堆放平稳与否。工件出炉卸车时,应注意防止烫伤和砸伤事故。9、工作完毕后应作好工作场地及设备清扫工作,填写工作记录。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更改标记处数签字日期中频炉的现场检查主要包括下面这些步骤:1、检查绝缘地势板、橡皮绝缘垫能否有损坏。冷却系统不得渗漏、堵塞;炉膛烧损,减薄超过规定时,不准开炉。2、检查中频炉体如炉衬、感应器、冷却水管、炉子的倾动机构能否正常。3、检查变频装置、电源、水源能否正常,指示仪表、各操作开关能否正常。当然,在进行中频炉的现场检查时所用的诸如铁钳、浇包等必须枯燥,浇包预热800-950目测浇包内部呈暗红色为宜。这些小细节,也是很值得留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培训材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