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8913458 上传时间:2022-06-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视界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项目大概情况1.1项目名称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2承办单位陕西凤鸣百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1.4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市岐山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1.5发展形式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

2、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当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1.6编制根据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2.有关建筑、构造、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1.7建设条件1、场地岐山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

3、部,北接麟游县,南连太白县,东与扶风县、眉县接壤,西同凤翔县、陈仓区毗邻。东起七里河,西到凤鸣沟,南自瓦房沟,北至孟家山,介于东经1073310755,北纬34073437之间,南北长53.5千米,东西平均宽30.5千米,总面积856.45平方千米。县城东距省会西安市136千米、扶风县城26千米,东南距眉县县城36千米,西距xx市70千米、凤翔县城25千米,西南距陈仓区47千米,北距麟游县城56千米。地质构成秦岭中高山区位于五丈原以南,组成物质为前震旦纪花岗岩及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位于周公庙、崛山沟以北,其组成物质以分水岭为界,北为石灰岩及二迭纪砂页岩;南为奥陶纪石灰岩。全区大部为黄土覆盖,

4、太白山、凤凰山、莲花寺、野狐岭、铁橛山一带则岩石裸露地表,出露厚度250300米,呈厚层状,外表有岩溶及风化现象,走向西北,倾向西北或东北,角度4060。渭河及支流阶地、洪积扇组成的堆积区洪积扇地区:位于岐山山脉以南,横水河、湋水河以北俗称北原及秦岭北麓曹家乡的四原、五丈原镇的二、三原。海拔高程,后缘至前缘750650米。渭河及支流阶地区:渭河北侧只要一级阶地,面宽2.5千米左右;南侧有一、二级阶地,平坦较窄,0.52千米。一、二级阶地高差1015米左右,呈陡坎相接。黄土原区位于渭河阶地两侧,山前洪积扇前缘,即五丈原、碛雍原和七里原。渭河南岸可能由于阶梯断层所致,构成了梯状古地貌,至今仍呈阶梯

5、黄土原地貌景观。地形地貌岐山县地貌复杂多样。北依岐山,南接秦岭,中部为山前洪积扇平原、黄土台原及河谷阶地,呈“凹字形。南北狭长,东西较窄。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部原区被横贯东西的横水河、雍水河、湋河、渭河及由南往北流入渭河的石头河、麦李河切割,构成5个残原,2个川道,3个河谷。构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山区占总面积38%,原区占50%,川道、河谷占12%。境内最高点石楼山海拔2160米,最低点龚刘海拔495米,相对高差1665米。山区岐山山区千山余脉,俗称北山。面积222.677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26%,海拔9601651米。本区山峰林立,沟壑纵横,主梁呈西北东南走向,起

6、伏明显,深山山势陡峻,浅山梁脊较宽,多属直斜形斜坡,坡面黄土覆盖厚薄不一。主要山峰从东向西有:首阳山、岐山、铁橛山、三龙山、崛山、独山、四方山、莲花山、神农山、北太白山、天柱山、书卷山、凤凰山、五将山。秦岭山区。境内为秦岭北麓浅山地带,海拔5502160米,面积102.7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12%。本区山高,谷深,坡陡,石多。深山一般海拔12001800米,坡度大于35,浅山海拔8001200米,坡度较缓,在2530之间,山前丘陵地带海拔550800米,总趋向是向北倾斜。区内主要山峰从西到东有:石楼山在、西凉庐山、棋盘山、东凉庐山。原区原区428.22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50%。因受河流

7、切割,自北向南分为北原,七里原、碛雍原、五丈原和二、三、四原5个原面。北原位于岐山南麓,横水河、湋河以北,为山前洪积扇,东宽西窄,西北高,东南低,坡度310。东西长约28.5千米,南北宽约11.3千米。区内有4条沟壑,自西向东为:fo指沟、砚瓦沟、龙尾沟、马尾沟。七里原位于横水河与雍河之间,东西长5千米,南北宽3.5千米,由凤翔县伸入,在县境内断头,总体为“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东三面均为凸凹不齐的原边,斜向河谷。碛雍原又名碛石原,位于渭河与湋河上游名雍水河之间。西自千河,东至川口,在县境内西自马江乡史家凹,东至枣林乡罗局,长20千米,南北宽约5千米,呈长方形。五丈原位于棋盘山北麓,南连秦

8、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千米,北部宽1千米,南北长2.5千米,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二、三、四原南连秦岭浅山,东为麦李河,西为同峪沟,北临渭河川,呈瓠形台原,依高差不同分二、三、四三个原面,俗称三、四原。二原海拔612626米,三原654663米,四原700744米。原间高差3040米。川道、河谷川道、河谷共102.77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12%。渭河川道位于碛雍原南,渭河两岸。东西长约7.2千米,南北宽约2.5千米。川道除沿河有部分滩地外,大部为渭河两岸一级阶地,地势平坦。石头河川道位于五丈原东,东至眉县界,南至斜峪关,北至渭河,长15千米。南窄北宽,南高北

9、低,相对高差170米,地势平坦。横水河谷位于北原与七里原之间,西北东南走向。宽约0.5千米,大部为两岸一级阶地,高差12米。雍水河下游与横水河汇合后称湋河谷位于碛雍原北,七里原、北原之南,东西走向,横穿县境中部,西高东低,上窄下宽,长约33千米,两岸一级阶地宽约0.5千米。麦李河谷位于五丈原与三、四原之间,南北长5千米,东西窄狭。气候特征岐山县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春季3至5月大地回暖,降水增加,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日较差大,易出现寒潮、大风、霜冻和春旱天气;夏季6至8月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大,光照充足,但因地形和热力作用的差异,降水分布不均,夏初和伏天多旱,后期常有大风、暴雨、

10、冰雹出现;秋季9至11月,初秋阴雨连绵,气温缓降,湿度较大,光照减少,后期秋高气爽,气温猛降,干旱少雨,季风显著,大陆性强。冬季12月至来年2月气候严寒,枯燥少雨。日照岐山县全年日照平均2066.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47%,8月日照时数最多,为213.6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1%。9月日照时数最小,为142.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8%。气温岐山县年平均气温为11.9,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4.9。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1.8,年较差为26.7,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7.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41966年6月19日,年平均最低气温7,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61977年1月30日。降水岐山县地

11、处东亚季风区内,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干湿季节分明,旱涝时有发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和降水变率都较大。四季降水分布为:冬季降水最少,为18.4毫米,占年降水量3%;春季增加,为144毫米,占年降水量23%;夏季降水量最大,为268毫米,占年降水量42%;秋季降水量为201毫米,占年降水量32%。风岐山县盛行东南风,西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为2.3米/秒。9月至来年5月是系统性天气下的锋面大风,强度大,时间长,危害较轻;68月是热力作用下的雷雨大风或阵性大风,伴有暴雨、冰雹,强度大,时间短,危害大。水文大概情况岐山县境内河流均属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西自蔡家坡老堡子村入境,东至该镇桃园村出境,流

12、长9.6千米。年过境流量39.8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26.39立方米/秒,境内年自产径流量484万立方米。石头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南自落星乡沿南爱和平村东侧入境,北流入渭,流长15.1千米。年过境流量4.61亿立方米,平均流量14.61立方米/秒。麦李河:起源于曹家乡秦岭浅山,北流经高店镇东侧汇入渭河,全长13千米,年产径流量1550.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49立方米/秒。同峪河:为岐山县和陈仓区界河,起源于曹家乡苇园沟,沿曹家乡、五丈原镇西境北流入渭河,全长3.5千米,年产径流量318.5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1立方米/秒。湋水河:由横水河、雍水河于大营乡河交村汇合而成,横水河西由凤鸣镇

13、孙家河村入境,雍水河西由孝子陵乡河北堡入境,汇合后东流,于枣林乡香房村入扶风县境,流长共33.5千米,年产径流量1824.0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58立方米/秒。七星河:起源于祝家庄、京当两乡的岐山南麓,南流经青化乡于赵家村入扶风县境汇入湋水河。境内流长7千米,年产径流量642.3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2立方米/秒。苜蓿河:起源于祝家庄乡岐山,北流至交界入麟游县汇入漆水河,境内流长4.5千米,年产径流量145.7万立方米,平均流量0.05立方米/秒。土壤类型岐山县土壤类型主要有塿土、黄土、褐土、潮土、水稻土和沼泽土6大类,15个亚类,33个土属,78个土种。自然灾祸岐山县主要灾祸性天气有大风、干热风、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及霜冻等。2.供电所在地区电力供应充沛,本项目用电由所在地变电站提供。3.通讯所在地邮电通讯发达,可直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已覆盖全区,特快专递、电子邮件、电子邮箱方便迅捷。文档视界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