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介绍和教学建议[1].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86254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介绍和教学建议[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介绍和教学建议[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介绍和教学建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介绍和教学建议[1].ppt(4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介绍和教学建议卢丹丹 一、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介绍与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材,在保持总的编写体例的基础上,针对小学语文学习最后一个学期的实际情况,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新的设计: 1、较多的增加了阅读课文的比例 在前五个单元安排了11篇阅读内容,超过了精读课文的篇目(10篇); 此外,在综合学习中编排了8篇; 古诗词背诵10首; 综合复习9篇; 总阅读篇目达到38篇。 这样编排一方面有利于针对高年级学生语文能力有较大发展的特点,通过一篇精度的学习,带动几篇阅读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六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增加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学生在不依赖别人的阅读

2、实践中,充分运用自己的语文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2、在保持总的体例原则下,每一组课文的具体设计更加灵活多样。导语导语课文课文精读精读略读略读词词语语盘盘点点口口语语交交际际习习作作回回顾顾拓拓展展交流平台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日积月累展展 示示 台台课外书屋课外书屋成语故事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趣味语文 其中:第一、第三、第五组基本形式和编排的体例不变。 第二组,以一篇精读课文通过阅读连接和独立阅读的形式连续安排了几篇阅读材料; 第三组,为外国名著单元,通过两篇精读课文,带动两部外国名著的阅读 鲁宾逊漂流记和汤姆历险记 名著的阅读又通过 故事简介 精彩片段 这样两部分来安排。通过这样两部分内

3、容的学习,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有关的故事著作的主要内容,又有利于吸引学生从课文中走出来,把阅读的领域拓展到整部著作和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有利于完成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 3、在导读中更加突出“写”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组: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第二组:学习本组课文,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 第三组: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第五组:学习本组课文,要把握主要内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还要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4、进一步加强了综合训练内容的编

4、排 第六单元设计了以“难忘小学生活”的综合学习。 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 前一部分侧重于阅读和查阅资料 后一部分侧重于说、写作、制作等综合活动 教材的最后部分安排了综合复习的内容,训练内容和要求涉及了查字典、理解词语、阅读、习作等各种语文能力。 连续9次的训练内容,有利于从整体上综合整理检视学生的语文能力,查漏补缺、促使学生知识结构的系统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素养。 5、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材重点做了五次安排: 前四次基本上都要求口语交际与习作相结合,有的先交际后写作;有的先写后交际。 难忘的第一次 写民风民俗 我的理想 关于自我保护的事情 第五次是引导学生编辑习作选 从内容的整理、目

5、录的制定、编者的话到封面的设计都提出了要求和指导。 更加突出了习作与阅读相结合、习作与口语交际相结合,激发学生更加自主的表达、努力完成课标关与第三学段关于习作的要求。 二、关于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的建议和注意的问题 这个学期是语文学习第三学段最后的阶段,要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扎扎实实的完成各部分语文教学的任务。 一)关于精读课文的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教学要求: .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

6、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1、要认真理解课后问题,用课后问题指导学生学习。 例如: 第一课: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 第二课:朗读课文,说说种树人的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六课: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这

7、些课文后面的第一道题,一般都是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要引导学生按照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严格要求,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凡是需要学生通过感悟、比较和分析,需要反复揣摩品味完成的任务,一定要使学生充分经历相应的过程,使学生切实受到应有的训练。 例如 第六课4题:把下面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中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发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经过比较你就会发现: 课文是围绕“高高兴兴、热热闹闹过春节”来写的; 梁实秋的过年是围绕不喜欢过年的情绪来写的; 斯妤的除夕是围绕“忙碌”来写的; 因为感情不同,所以无论从观察,还是词语的选择、叙述的过程都有很大的不同。 总

8、之,要认真分析每一道题编者的设计意图,尤其要弄清楚每一道题承担的训练任务,然后引导学生按照问题的引导,阅读课文,发展语文能力。 2、要突出重点,长文短讲。 要深入研读教材,准确的把握重点。 要根据重点设计好问题。一般说,问题要少要精,宁缺勿滥。 凡是课后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全面深刻的感悟理解课文的,就不要另外设计问题。如果你认为需要进一步设计的,一定要从整体出发,设计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 你认为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篇文章是把小女孩非常悲惨的生活与十分美好的愿望联系在一起去写的,哪些描写给你留些深刻的

9、印象?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突出重点要注意有取有舍,凡是非重点的就要舍弃,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一定不讲。 突出重点还要注意与单元导语提示的内容相结合,使训练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性。 3、要注意抓联系,在联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学科是一门联系非常强的学科,从一定意义上说,不抓联系就学不好语文。 需要抓的联系很多: 中心与重点词句的联系 人物行为表现的联系 事情发生发展的联系 情况与人物行为的联系 上下文之间的联系 外表与内心的联系等等 要根据不同的文本,根据课文不同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学习体会。 例如:凡卡 可以引导学生把凡卡的信连起来从中体会他的生活状况;再把他写信时当时当地的情况与

10、他的联想连起来,就能进一步体会这个孩子悲惨的境遇。 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 可以抓住“美丽”把居里夫人的外表、内心以及她发现的镭的特点联系起来,那么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就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4、要教方法,给规律,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方法与规律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很重要的关系,必须重视方法和规律的学习掌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小学语文学习需要掌握的方法规律有很多: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勾画重点的方法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感悟品味语言的方法 (抓中心句;联系生活实际;分析比较; 一边读一边想;聚焦品析) 学习作者语言与表达的方法 积累语言的方法 要在

11、语文学习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会了什么,还要关注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不断总结发现学生的学习方法; 要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的提示学生用一定的方法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 例如:学习草船借箭 二)关于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教学 口语交际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需要长期培养的几个能力 倾听、表达、应对 1、倾听 两个主要方面: 聚精会神地听 一边听一边想 2、表达 说清

12、楚,说明白 有条有理地说 详略得当地说 生动形象地说 3、应对 正确的态度(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抓住对方说话的要点 恰当的应对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如其分的表达方式、不断观察对方的反应、及时调整说话的内容) 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选择一个喜欢的话题 2、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 设计游戏活动 观看相关的影像资料 听相关的录音资料 阅读有关的故事报道等 3、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的进行交际活动 4、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高年级口语交际要突出三个字 新:新:设计要新 突出新理念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灵活、多样、开放 厚:厚: 要厚实、有

13、内涵和深度 要引导学生在交际活动中把探究性阅读联系起来 要突出口语交际的文化性 注意在突出厚实时,不能喧宾夺主。 实实 要设计几个训练台阶,一步一步的训练。 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应对能力放在训练的中心 要提出明确具体的训练要求,按要求扎扎实实地完成每一课的训练任务。 习作习作 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第一、要注意把习

14、作与口语交际紧密结合。 口语交际要注意有条有理的表达,注意纠正语病,为习作打基础; 习作要注意把每一句话都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注意语句要通顺流畅,注意怎样说就怎样来写。 第二、要注意恰当的把握习作的要求。 能写简单的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分段表述。 这些就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要拔高。 第三、注意习作速度的训练 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平时必须注意这样的训练和要求。 第四、指导学生认真修改 平时要在修改中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要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 第五、进一步加强作文讲评的教学,减弱作文指导的

15、教学。 三)关于综合学习的教学 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 .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要鼓励全体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积极主动的参与综合学习。 教材提供的综合学习内容既提供了阅读的材料,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了示范和引导。 要鼓励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相应的学习,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形势和内容。 第二、要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综合性学习的全过程。 要适时的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帮助学生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把活动持续的开展下去。 第三、综合学习结束后,要通过成果展示或其他形式,对每个同学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取自评、同学评和老师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