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84385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1984年,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doc(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东大学(威海)简介山东大学(威海)创建于 1984 年,是山东大学与威海市政府联合共建的多学科、开放式、综合性大学校区。她的诞生,开创了我国名校异地办学的先河;她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山东大学(威海)坐落于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美丽滨城威海,校园景色怡人,山、海、湖、林皆具,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占地 1600 余亩,现有 11 个学院和1 个教学部,49 个本科专业,53 个硕士专业,22 个博士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理学和工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已形成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留学生等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同时可在法学、

2、政治学、物理学、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机械工程、外国语言文学、数学、药学、生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16 个一级学科招收博士后。现有全日制统招本科生 14400 余人,留学生 1000 余人,博硕士研究生 1450 余人;教职工 1200 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 418 人,博士、硕士生导师 445 人。学校基础教学设施完备。图书馆主体建筑面积 2.3 万平方米,拥有中外文藏书 146 万册,电子图书 250 万册,各类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 120 余个,是集文献服务、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于一体的多类型、多层次、全开

3、放式管理的现代化图书馆。教学、科研实验室 68 个,语音室 24 个,多媒体教室 184 个,并建有先进的云教室和同声传译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1.3 万余台(套) ,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 1.7 万多个。在山东大学一体发展的框架下,学校坚持“一项计划、两大战略、三型校区”的发展规划,即实施“学术提升计划” ,坚持“特色立校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 ,努力实现“面向亚太合作的开放型校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型校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型校区”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队伍为核心,努力实现学校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不断优化科研环境,提升科研实

4、力。拥有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行星光谱与空间天气分中心” 、 “山东省光学天文与日地空间环境实验室” 、“山东省海洋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平台” 、 “山东省海洋生物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山东省生态型人工鱼礁实验中心” 、 “法律方法与立法学研究中心”等 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和重点研究基地。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 973 项目、863 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可再生能源专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 1100 余项,获地厅级及以上科研成果

5、奖 140 余项。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学校把研究生培养视为加快学校发展、增强学校竞争力的关键工作之一。从教学力量到科研条件、从管理制度到生活服务、从教育质量控制到目标要求等,已建立起完整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体系。为推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吸引研究生优秀生源,学校设立了“山东大学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励基金” ;为激励研究生更好的开展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学校每年还设有各类奖学金 20 余种,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奖励,并拥有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制度,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除了执行山东大学面向研究生的统一政策外,威海校区结合自身实际,相继出台了山东大学(威海)硕士研究生优秀学术成果奖励办法 、 山东大学(威海)研究生海外交流基金管理办法 ,用于鼓励和支持具有科研潜质的优秀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创新以及研究生期间的海外访学与交流。作为山东大学的一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威海校区在研究生教育上与校本部实行“同一招生标准” 、 “同一管理模式”以及“同一评价体系” 。学生入校后,在威海校区培养,毕业时由山东大学统一颁发学历证书与学位证书。山东大学(威海)以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优良便捷的生活设施,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不仅吸引着众多知名学者和专家前来讲学、任教,也为莘莘学子求学成才创造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