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考前必纠40个易混易错点(二)(1)(1).doc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8793446 上传时间:2022-06-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考前必纠40个易混易错点(二)(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考前必纠40个易混易错点(二)(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考前必纠40个易混易错点(二)(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考前必纠40个易混易错点(二)(1)(1).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地理考前必纠 40 个易混易错点一21断裂与断层形成断层,岩体必定断裂,但岩体产生断裂,未必会形成断层,断层产生的关键在于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22顺地形与逆地形顺地形是指与构造形迹一致的地形,如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这是内力作用形成的顺地形。逆地形是指与构造形迹不一致的地形,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外力作用形成的逆地形。背斜谷从地形上看是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看还是背斜。23河流各河段形成的地貌并不相同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也有侵蚀地貌,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水流急,侵蚀严重。24干旱和水资源短缺干旱

2、地区一般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是水资源短缺问题不一定只出现在干旱地区,湿润地区也可能出现水资源短缺问题,如我国云贵地区和新加坡。一般而言,各地区的水量支出主要是生产、生活用水超过水量收入主要是降水时,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水危机问题,其解决措施通常有开源如跨流域调水和节流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两大方面。25火山、地震并非只有弊火山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如火山喷出的火山灰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等。26人口流动和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是指未改变定居地的人口移动,如民工流动、旅游活动等。人口迁移是指一定时期内人的居住地发生变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是否有较长时间的居住地变动。27人口增

3、长率降低不等于人口数量减少人口增长率降低说明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一般情况下,当人口增长率由正值变为 0 时,人口数量到达最大值;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时,人口数量才减少。28城市化水平上下与城市化速度快慢城市化水平主要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城市化速度反映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兴旺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开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低于兴旺国家。29商业中心并非都分布在市中心根据市场最优的原那么,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为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30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城市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

4、为城市地区的过程。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市化开展的不同阶段。郊区城市化:指城市附近的郊区转变为城区的过程,是郊区从以第一产业为主向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过程。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迁移,城市中心区衰败,即出现“空心化现象。再城市化:是针对逆城市化而言的,指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31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开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要求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即要求完整列出某地农业开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主导因

5、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开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这种因素,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例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地势低洼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地形是其开展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得到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得到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开展的限制性因素。假设这个条件得到满足,那么该条件往往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少水资源,因此水资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农业开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流灌溉,水源就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32人

6、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的地区; 热带地区因为热量非常丰富,一般不会开展温室大棚农业。梯田一般适合布局在坡度比拟小的山区,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33立体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立体农业: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兴利避害,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多级能量物质循环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农业经营模式。生态农业: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

7、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将开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开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开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开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观光农业:广泛利用城市郊区的空间、农业的自然资源和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观光农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开展,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循环农业: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

8、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的活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同时促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开展。34不是所有国家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都低季风水田农业一般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较高,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小型机械化水平较高。35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市场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产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导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如北京、上海附近的牛奶生产企业。37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38新工业区并不等同于高新技术产业区新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最典型:2

9、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开展起来的新工业区,如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日本“硅岛等,这些地区逐步开展成为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域。39产业并不仅仅由兴旺国家或地区向开展中国家或地区转移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一般而育,兴旺国家或地区到开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利用当地劳动力廉价和地价廉价的优势,同时又能占领当地市场,减少产品运输费用。开展中国家或地区到兴旺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那么主要是为了利用兴旺国家的技术、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40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主要是利用传感器获取信息,例重于监测、获取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地理信息的处理和分析系统,侧重于信息管理、查询与分析;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卫星来定位和导航,其功能侧重于定位、导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