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诗词之咏物诗鉴赏课件.ppt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8749385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诗词之咏物诗鉴赏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语文 诗词之咏物诗鉴赏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诗词之咏物诗鉴赏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诗词之咏物诗鉴赏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咏物诗鉴赏 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全唐诗已已存存60216021首,初唐首,初唐504504首,盛唐首,盛唐746746首,首,中唐中唐14551455首,晚唐首,晚唐35563556首。自然界中首。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刘熙载艺概 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体物肖形,传神写意。不沾不脱,不即不离 。方法介绍:方法介绍:鉴赏咏物诗可从以

2、下几方面入手: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 的感情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因例说法因例说法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雁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 人人日思归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

3、等到雁已北归,人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 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亲的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以雁写思亲的还有还有“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欧阳修修戏答元稹戏答元稹),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杜甫天末怀李白天末怀李白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 的感情的感情 依常法,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之物依常法,

4、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所咏之物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则不然,他开篇即唤出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则不然,他开篇即唤出“孤雁孤雁”,而此孤雁不同一般,而此孤雁不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一个劲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它是多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而且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还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而执着的“孤雁孤雁”。清人浦起龙评曰:清人浦起龙评曰:“飞飞鸣声念群鸣声念群,一诗之骨,一诗之骨”(读杜心解读杜心解),是抓住),是抓住了要领的。了要领的。 高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高远浩茫的天空

5、中,这小小的孤雁仅是雁仅是“一片影一片影”,它与雁群相失在,它与雁群相失在“万重云万重云”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间,此时此际的心情该多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天么惶急、焦虑,又该多么迷茫啊!天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高路遥,云海迷漫,将往何处去找失去的伴侣?去的伴侣? 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仿佛它望尽天际,望啊,望啊,仿佛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那失去的雁群老在它眼前晃;它哀唤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声,唤啊,唤啊,似乎那侣伴的鸣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声老在它耳畔响;所以,它更要不停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地追飞,不停地呼唤了。 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

6、它那么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得,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得,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王风黍离) 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这是一篇念群之雁的赞歌,它表现的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它那样情感是浓挚的,悲中有壮的。它那样孤孤单、困苦单、困苦,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同时却还要不断地呼号、追呼号、追求求,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那念友之情在胸中炽烈地燃烧,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它甚至连吃喝都可抛弃,更不顾处境的安危;它虽命苦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安危;它虽命苦

7、却心高,宁愿飞翔在万重云里,未曾留恋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重云里,未曾留恋暮雨寒塘,诗情激切高昂,思想境界很高。高昂,思想境界很高。 诗人写孤雁的同时,也把诗人写孤雁的同时,也把自己自己的心情写进去的心情写进去了,也把了,也把安史之乱后乱离飘泊而失群的人的苦难写的苦难写进去了。进去了。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诗人与雁,物我交融,浑然一体 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清人朱鹤龄注此诗说:“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此托孤雁以念兄弟也”,且,且诗人所思念者恐不独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诗人所思念者恐不独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

8、的年月里,诗人流落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自己的影子。 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 “无意绪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无聊的心绪。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以物喻人以物喻人对比反衬对比反衬

9、 环境烘托环境烘托咏物诗特点归纳咏物诗特点归纳 1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 求其求其“形形似似”。 曲尽其妙曲尽其妙 2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品格,求其“神似神似” 不滞于物不滞于物 3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比喻、象征、拟人、对比。4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赏析咏物诗步骤归纳赏析咏物诗步骤归

10、纳1、“读清”全诗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白云泉白居易太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太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 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云自无心水自闲”自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

11、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析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析。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注 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

12、沦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试析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曾逐东风拂舞筵”中中“逐逐”字的精妙之处。字的精妙之处。 “逐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前两句写前两句写春日之柳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

13、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秋日之柳,清秋斜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自伤迟暮,自叹身世。(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境。) 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飞翔。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 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