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1.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71102 上传时间:2019-10-30 格式:DOC 页数:186 大小:60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6页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1.doc(18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0 -公共基础-语文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及基本要求(一)基础知识1.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2.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4.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能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 。6.识记课本涉及到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7.识记记叙文(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文) 、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文体知识。8.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盖、则、而、于、为、之

2、、以、其、然、也、者) 。- 1 -9.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及其用法。10.默写基本篇目中的名句名篇。(二)阅读能力1.阅读分析能力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理解作者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辨析文意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具备初步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人物形象、语言表达、表达技巧) 。2.阅读欣赏能力以经典阅读为主要内容,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法。能领略到经典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经典文言

3、文及古诗词阅读,要求大体理解其内容要义,摘出并识记其中的名言佳句,能提炼重点,感受形象,体验情- 2 -感。经典中外现当代诗歌散文阅读,要求理解关键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对文中形象、意蕴、情感等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能提取信息,品味语言,获取感受,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审美能力。 (三)写作1.片断写作2.应用写作(通知、条据、启事、书信等)二、试卷结构及题型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题型与考分计算:填空题 10 分,选择题 10 分,阅读题25 分,作文题 25 分。3.试卷内容比例:语言基础知识和表达 25%,阅读能力和理解 40%(其中现代文 26%,文言文 10%) ,写作 35%

4、(其中片断写作 20%,应用文写作 15%) 。4试题难易比例:较容易题 50%,中等难度题 30%,较难题 20%。三、考试参考篇目拿来主义 项链 林黛玉进贾府 永远的蝴蝶 边城 哦,香雪 雷雨 窦娥冤 我愿意是激流 我爱这土- 3 -地 雨巷 致橡树 雨霖铃 (柳永) 诗经采薇 诗经静女 劝学 师说 论语侍坐 念奴娇赤壁怀古 琵琶行 将进酒 我的空中楼阁 人生的境界 荷塘月色荷花淀 南州六月荔枝丹 科学是美丽的 卖白菜 善良 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的母亲(老舍)像山那样思考好雪片片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离太阳最近的树 合欢树 飞向太空的航程 画里阴晴 洛阳诗韵启事 书信 条据 通知人文素养地方

5、教材-经典阅读 (甘肃教育出版社)相关篇目- 4 -数学课程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 2009 年 1 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 ,按照“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的原则,制定本考试大纲。本科目考试总分为 50 分。一、考试内容及要求第 1 章 集合(一)考试内容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法;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的相等) ;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运算。(二)考试要求1理解集合的有关概念,会用符号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会用适当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3理解子集、真子集和两集合相等的概念,会判别集合之- 5 -间的关系。4理解交集、并集和补集

6、的含义,会求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第 2 章 不等式(一)考试内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区间;一元二次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二)考试要求1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利用基本性质比较大小,对不等式正确变形。2理解各种区间的含义,会使用区间表示相应集合和集合的运算结果。3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4掌握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或的解法,)0(aax)0(aax会解形如或的不等式。)0( ccbax)0( ccbax第 3 章 函数(一)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实际应用。(二)考试要求- 6 -1理解函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

7、列表法、图像法) ,会用适当方法表示函数。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会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能根据图像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4掌握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及其运用。第 4 章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一)考试内容实数指数幂及其运算法则;幂函数;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对数的运算法则;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考试要求1.理解整数指数幂和有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幂的运算法则,会进行幂的简单运算。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会运用单调性比较大小、求有关函数的定义域。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掌握对数的

8、基本性质,了解对数运算法则。5.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第 5 章 三角函数- 7 -(一)考试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sin22;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及正cossintank2切公式;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二)考试要求1理解任意角、象限角、界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2理解弧度制的意义,会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3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概念,了解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4.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1cossin22。会利

9、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解决三类问题:cossintan已知角 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角 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求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值;化简简单的三角函数式。5.了解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和正切k2公式。6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应用正弦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7.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 6 章 数列- 8 -(一)考试内容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以及前 n 项和公式;数列的实际应用。(二)考试要求1.了解数列的有关概念。2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项和公式。3. 理解等比数列的定义,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 n项和公式。4了解数列的简

10、单实际应用,能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 7 章 平面向量(一)考试内容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平面向量的坐标;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加法、减法和数乘)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内积及坐标表示;两向量平行的条件;两向量垂直的条件。(二)考试要求1.理解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2.理解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运算的几何表示,了解平面向量的加法、数乘运算的性质及运算律。3.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掌握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 9 -示。 4.理解平面向量内积的概念及坐标表示,了解简单性质及运算律。5.理解两个非零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会判断两个非零向量的位置关系。第 8 章 直线和

11、圆的方程(一)考试内容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一般式方程;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二)考试要求1.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和截距等概念,掌握直线斜率的计算方法。3.掌握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和一般式方程。会根据条件求出直线方程,根据直线方程求出直线的斜率、倾斜角(仅限于特殊角)和截距。4.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根据两条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5.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

12、 10 -标。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会根据条件求出圆的方程,根据圆的方程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7.理解直线与圆的各种位置关系,会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 9 章 立体几何(一)考试内容平面的基本性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柱、锥、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及面积、体积的计算。(二)考试要求1.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2.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和垂

13、直的判定与性质。能在长方体、正三棱柱(锥) 、正四棱柱(锥)等简单几何体中判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了解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4.了解正棱柱(锥) 、圆柱(锥) 、球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11 -掌握正棱柱(锥) 、圆柱(锥) 、球的面积和体积公式,会计算简单组合体的面积和体积。第 10 章 概率与统计初步(一)考试内容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概率的简单性质;古典概型;总体与样本;抽样方法。(二)考试要求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会用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理解概率的概念和简单性质,理解古典概型

14、的概念,掌握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与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会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3.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等概念,了解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三种抽样方法。二、试卷结构及命题原则(一)试卷题型试卷共三个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计 21 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分,计 12 分;第三大题为解答题,共 3 小题,计 17 分。(二)试题难易比例试题紧扣大纲规定知识内容,较容易题约占 70%,中等难- 12 -度题约占 20%,较难题约占 10%。英语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与要求依据教育部 2009 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

15、教学大纲 ,以大纲中的基础模块教学内容作为英语考试的命题范围。具体要求如下:(一)词汇掌握教学大纲基础模块中基本要求规定的 1 700 个左右的词汇(含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词汇) ,200 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 (注:由于篇幅限制,词汇表不在此处列出,参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附附件五,其中无*标记单词约1 700 个。 )(二)基础知识1.日常会话能运用下列交际功能项目中的功能进行简单的交际。问候与道别(Greeting and saying goodbye)引荐与介绍(Introducing oneself and others)感谢与道歉(Expressing thanks an

16、d making - 13 -apologies)预约与邀请(Making appointments and invitations)祝愿与祝贺(Expressing wishes and congratulations)求助与提供帮助(Asking for and offering help)赞同与反对(Expressing agreement and disagreement)接受与拒绝(Accepting and rejecting)2.语法能理解下列语法项目的形式和意义并能灵活使用。(1)名词(2)代词(3)数词(4)介词和介词短语(5)冠词(6)连词(7)形容词(8)副词(9)动词:

17、系动词、行为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10)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11)被动语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 14 -(12)句子种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3)简单句句子成分与基本句型(14)并列复合句(15)主从复合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16)构词法:合成法、派生法3.阅读理解能抓住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找出细节信息;能读懂简单的应用文,如请柬、通知等;能读懂以下 10 个常见题材的简短阅读材料:(1)个人与家庭(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family)个人信息、亲友、友谊、家庭活动(2)学校

18、生活(School life)校园设施、校园活动、老师与学生、课程(3)日常生活(Daily life)文明礼仪、饮食、购物、天气、服装、广告(4)休闲娱乐(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运动、音乐、电影、游戏、兴趣、爱好(5)健康(Health)疾病、就医、健身(6)居住环境(Living environment)- 15 -社区、安全、家居、公共设施(7)出行(Travel)旅游、交通、问路、预订(8)科学技术(Science and technology)网络、通讯、传播(9)工作(Work)职业、计划、求职、生涯规划(10)节日与习俗(Festivals and

19、customs)中外节日、风俗习惯二、试卷结构及题型试题总体难度适中,较容易题约占 50%,中等难度题约占35%,较难题约占 15%。基本题型为:单项选择:10 分;补全对话:10 分;完形填空:10 分;阅读理解:10 分。其中单项选择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要求考生在每小题后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补全对话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要求考生根据对话内容,从多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完形填空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要求考生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填入空白处;阅读理- 16 -

20、解共 2 篇长度为 100130 个词的短文,每篇短文后 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要求考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从各题所提供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德育课程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 2009 年 1 月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学大纲制定本考试大纲,重点考查学生的德育基础知识及运用德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目考试总分为 50 分。1、考试总体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德育课始终,掌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必要的法律知识,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培养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2.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用马克思

21、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单元 习礼仪,讲文明- 17 -(一)考试内容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二)考试要求1.掌握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和蕴含的道德意义;2.掌握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方法;3.掌握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作用及蕴含的道德意义;4.了解提升自己人格魅力的内涵及方法。第二单元 知荣辱,有道德(一)考试内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二)考试要求1.掌握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及其要求;2.了解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个人品德建设和个人

22、品德修养的意义;3.理解道德的作用;4.掌握职业道德的特点、作用、内容及其要求;5.理解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一)考试内容纪律与法律;维护法制尊严;宪法;诉讼基本制度。- 18 -(二)考试要求1.掌握纪律和法律的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2.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以及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方式;3.掌握宪法的特征和作用,理解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4.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理解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性;5.掌握诉讼的基本程序,理解加强司法公正的重要性;6.理解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第四单

23、元 自觉依法履己,避免违法犯罪(1)考试内容预防违法犯罪行为。(二)考试要求1.掌握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了解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和应受的处罚;2.理解自觉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方法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的方法。3.掌握犯罪的特征及刑罚的种类,了解刑法的任务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4.理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防范职业犯罪的内容和要求。- 19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一)考试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经济行为;依法保护环境。(二)考试要求1.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和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2.理解民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3.掌握履行合同的原则,依

24、法订立合同的程序;4.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义务和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5.掌握设立企业的条件,理解依法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6.理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0 -第二部分 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1)考试内容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二)考试要求1.理解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原理,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人生选择的重要性;2. .掌握规律的特点,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理解人生行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3.掌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自觉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第二单元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1)

25、考试内容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矛盾观点与- 21 -人生动力。(二)考试要求1.掌握联系的特点,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能够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人际和谐的重要性;2.掌握发展的实质,理解人生发展的两种境遇,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3.掌握矛盾的观点,正确理解矛盾对人生发展的意义。第三单元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一)考试内容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二)考试要求1.掌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知行统一观;2.掌握本质与现象的辩证关系,明辨是非,不断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3.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第四单元 顺应历

26、史的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1)考试内容历史规律与人生目标;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 22 -(二)考试要求1.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如何确立人生目标;2.掌握理想和现实、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3.了解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的关系。第五单元 在社会发展中发展自我,创造人和价值(1)考试内容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二)考试要求1.掌握人的基本属性,理解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2.掌握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关系,理解如何实现人生价值;3.理解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三、试卷结构(1)试卷题型1.客观性试题(采用单项选择题、判

27、断题)2.主观性试题(采用简答、论述、案例分析等题型)(二)试题难度较易试题约占 30%,中等试题约占 50%,较难试题约占20%。(三)分值- 23 -职业道德与法律30 分, 哲学与人生20 分。人文素养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一)艺术素养考查学生对教育部推荐的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育系列教材名画百幅赏析 名曲百首赏析 古诗百首赏析所涉及的基本文化、艺术常识的了解情况。参考书目:名画百幅赏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名曲百首赏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古诗百首赏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二)人文素养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甘肃本土文化与基本人文常识等的了解情况。参

28、考书目:人文素养地方教材-中华礼仪 甘肃历史甘肃地理 (甘肃人民出版社)(三)计算机应用基础- 24 -1.计算机的特点;2.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基本组成;3.二进制与八、十、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及 ASCII 码和汉字编码相关知识。4.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特点、作用;5.Windows7 的桌面、窗口、对话框、资源管理器、控制面板的组成和使用;6.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和操作。二、考试题型选择题 填空题三、分值安排艺术素养 10 分,人文素养 10 分,计算机应用基础 20 分。满分 40 分。- 25 -农林牧渔类-化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原子的组成、同位素及其应用,核外电子的排

29、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应用;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相关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移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及水的解离平衡,盐类的水解规律,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关系。常见金属(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氯气、氯化氢、硫、二氧化硫、硫酸、氮气、氨及铵盐以及硝酸的重要性质;氯气、氯化氢、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常见阳离子(Na+、K+、NH4+、Fe2+、Fe3+) 、常见阴离子(Cl-、SO42-、CO32- 26 -)的检验方法;简单未知物鉴别的一般思路及方法。有机化合物概念及特点;

30、结构式、结构简式、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简单烷烃的命名;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主要性质;乙醇、苯酚、乙醛、乙酸的重要性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高分子化合物概念和特性。二、试题类型及分值安排单项选择题(30%) ,填空题(20%) ,判断题(20%) ,综合应用题(简答题、实验题、推断题 30%) 。满分 90 分。- 27 -遗传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区别;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分子结构特点、物质通过膜的几种方式;细胞质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31、线粒体、叶绿体的形态、分布、结构与功能;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的主要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数目。细胞分裂的方式;细胞周期的概念;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及遗传学意义;减数分裂的概念、特点及遗传学意义;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主要区别;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雌雄配子的形成与受精作用。- 28 -DNA 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特点;DNA 与 RNA 的比较;DNA 分子复制的概念、时期、条件、特点及意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的概念;基因与 DNA、染色体的关系;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密码子的概念及种类;中心法则及发展。

32、孟德尔实验材料和方法;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分离定律的解释、验证;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及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互作的几种表现形式。连锁遗传的表现、解释及验证;交换值的概念;连锁互换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性别决定的两种主要方式及特点;性连锁。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主要区别;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遗传力的概念。近亲繁殖的概念及类别;自交与回交的遗传效应。杂种优势的概念及表现类型;杂种优势的影响因素和利用途径。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及特点;植物雄性不育的概念及分类。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征;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和类别。二、试题类型及分值安排- 29 -名词解释(

33、10%);填空题(10%);单项选择题(30%);判断题(15%);综合应用题(简答题、推断计算题 35%) 。满分 90 分。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植物细胞的概念、结构与功能;植物细胞的繁殖方式;植物组织的类型与功能;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植物生长的周期性和相关性;春化作用和光周期现象的基本知识;植物激素的概念及类型;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途径。土壤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性质;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高产肥沃土壤的特征及培育。- 30 -水的生理作用;植物吸水的基本知识;蒸腾作用;土壤水分。植物生产的温度环境;植物

34、生长发育与温度调控。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意义、基本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营养元素及其一般功能;植物缺素症及其诊断;肥料的基本知识及合理施用。农业气象要素与气候的基本常识。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快速测定种子生命力的方法。二、试题类型及分值安排名词解释(10%);填空题(15%);单项选择题(30%);判断题(10%);简答题(30%);计算题(5%)。满分 120 分。- 31 -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范围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消化、吸收的概念和消化方式;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理想蛋白质的概念,蛋白质的营

35、养作用;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尿素)的利用;提高非反刍畜禽对蛋白质利用率的措施;糖类的营养作用,粗纤维的营养作用;脂肪营养作用,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和营养作用;常量矿物元素钙、磷的营养作用,常量元素钙、磷、钾、钠、氯、镁、硫和微量元素铁、铜、钴、锰、锌、碘、硒的典型缺乏症;维- 32 -生素的分类,脂溶性维生素的营养作用和典型缺乏症;维生素B1、B2、B3、B5、B11、B12、胆碱、维生素C的典型营养缺乏症;水的营养作用及需要量。饲料的概念和国际饲料分类法分类;粗饲料的营养特性、种类,秸秆的氨化处理技术;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青贮的原理、青贮饲料的制作及使用技术;能量饲料的概念及分类,谷实类饲料的营

36、养特性;蛋白饲料的概念和分类;饲料添加剂概念和分类。营养需要和维持需要的概念,畜禽的生产需要种类;标准乳的折算和我国奶牛能量单位,畜禽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畜禽饲养标准的概念和主要内容;配合饲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全价饲料的配方设计原则和方法;浓缩饲料的概念和配方设计方法,添加剂预混料概念。饲料的采样和制样的概念,初水分的计算;饲料水分的测定原理;饲料粗蛋白、钙、磷测定的主要步骤,无氮浸出物的计算。申办饲料厂可行性报告的基本内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饲料原料基地的选择要点和销售渠道的建设要点。二、试题类型及分值安排名词解释10%、填空题15%、单项选择题30%、判断题20%、- 33 -简答题30%

37、、计算题15%。满分120分。医药卫生类-解剖学基础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正常人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 34 -理论的掌握,正确辨认和描述主要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并能运用解剖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病例问题。二、考试内容第一章 绪 论1. 器官、系统、内脏的概念。2. 人体的组成和分部。3. 标准解剖学姿势。第二章 运动系统(一)骨及其连接1. 骨的分类与构造。关节的基本结构及其辅助结构。2. 躯干骨及其连接:躯干骨的组成;脊柱的组成、脊柱整体观、椎间盘;胸廓的组成;躯干的骨性标志。3. 颅骨及其连接:颅的组成、下颌骨的主要形态、颅的顶面观、侧面观、颅底内面观和外面观

38、的主要结构、翼点的概念、颞下颌关节的组成、颅的骨性标志。4. 上肢骨:上肢各骨的名称及位置;肩、肘、桡腕关节的组成和运动。上肢的骨性标志。5. 下肢骨:下肢骨的名称和位置;骨盆的构成、界线的概念、骨盆的性别差异;髋关节、膝关节、足弓的组成和运动;下肢的骨性标志。- 35 -(二)肌(二)肌6. 肌的构造、肌的辅助结构。7. 躯干肌:斜方肌、胸大肌、背阔肌、竖脊肌的位置;膈的形态特点、三裂孔的名称及其穿经结构;腹肌的名称、层次;腹股沟管。8. 头颈肌:胸锁乳突肌的起止和作用。9. 上肢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10. 下肢肌: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及作用

39、。第三章 消化系统(一)概述1. 消化系统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2. 胸部标志线、腹部分区。(二)消化管3. 口腔:牙的形态、构造、牙周组织;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位。4. 咽:分部及临床意义、咽峡的概念。5. 食管:三个狭窄及临床意义。6. 胃:形态、分部和位置。7. 小肠: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与特点。- 36 -8. 大肠:分部、结肠和盲肠的形态结构特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麦氏点) ,直肠的弯曲及齿状线的临床意义。(三)消化腺9肝:位置,形态特点,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10胰:位置与分部。(四)腹膜11腹膜、腹膜腔的概念,女性腹膜腔的特点,男、女性腹膜陷凹的不同

40、。第四章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的组成。(一)呼吸道1.上、下呼吸道的概念。2.鼻:固有鼻腔黏膜的易出血区和嗅区,鼻旁窦及其开口的位置。3.喉:喉软骨及喉腔的主要结构。4.气管和主支气管:位置、分部,左、右主支气管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二)肺5肺:位置,左、右肺的分叶与形态特点。6胸膜: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的概念。- 37 -7纵隔:概念、分部及其主要内容。第五章 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的组成;2肾:形态和位置;肾的冠状面结构;肾被膜的分层。3输尿管:三个狭窄及其临床意义。4膀胱:分部、膀胱三角的概念及临床意义。5女性尿道:特点及临床意义。第六章 男性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2睾丸

41、:位置、形态。3前列腺:位置和形态。4输精管:分部、输精管结扎术的部位、精索的概念及其内容。5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第七章 女性生殖系统1.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2. 卵巢:位置和形态。3. 输卵管:分部及临床意义。4. 子宫:位置、外形和分部;子宫峡的概念与临床意义;子宫的固定装置、宫腔的分部。- 38 -5. 阴道:阴道后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6. 乳房:乳房悬韧带及其临床意义。第八章 脉管系统脉管系统的组成。(一)心血管系统1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大、小循环的概念和循环途径。2心:位置、外形及心腔的结构;心包的概念,心传导系的组成;心的动脉。3体循环动脉:主动脉的分部、分支;颈总动脉、

42、颈外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颈动脉窦、颈动脉小体。4体循环静脉:上、下腔静脉的组成;上、下肢浅静脉的名称及流注;肝门静脉的组成及收集范围、门腔吻合的部位及意义。(二)淋巴系统5淋巴导管的组成及注入部位、收集范围。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的浅表淋巴结群。6. 淋巴导管的组成及注入部位、收集范围。7脾和胸腺的位置、功能及临床意义。- 39 -第九章 感觉器(一)眼1眼:眼球的组成;眼球壁的结构层次;眼球内容物;房水的产生及循环。2眼副器:结膜的分部;泪器的组成。(二)耳3耳:组成、小儿咽鼓管特点及临床意义;骨迷路、膜迷路的分部及

43、螺旋器的概念。第十章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一)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外形及内部结构。2脑:脑的组成,脑干的组成。3小脑: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临床意义。4间脑:组成(丘脑,下丘脑) 。5端脑:大脑半球的分叶;大脑皮质重要的机能定位(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内囊的位置及临床意义。6脑和脊髓的被膜:名称及层次;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40 -7脑脊液及其循环:脑脊液的产生、循环途径及其临床意义。(二)周围神经系统8脊神经:腋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胸神经的分布及其节段性。9脑神经:12 对脑神经的名称;面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

44、经、舌下神经的纤维组成及分布范围。10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的位置。第十一章 内分泌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2垂体:分部及其分泌的主要激素。3甲状腺和甲状旁腺:位置、形态及分泌的激素。4肾上腺:位置、形态、分部及主要激素。三、试卷结构试卷题型总体包括六类,类型及分值如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40 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三)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五)填图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六)综合应用题:12 题,共 20 分。- 41 -四、例题及解析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例题】自中脑

45、前面发出的神经是A.视神经 B.动眼神经 C.滑车神经 D.面神经 E.迷走神经【解析】本题考查对脑干发出脑神经部位的理解。12 对脑神经,后 10 对与脑干相连。其中(动眼神经)和(滑车神经)分别自中脑前、后发出,(三叉神经) 、(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蜗神经)与脑桥相连,后 4 对(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和(舌下神经)与延髓相连。答案 B。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例题】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的动脉分支包括A.冠状动脉 B.头臂干 C.左颈总动脉 D.左锁骨下动脉 E.右颈总动脉【解析】本题考查对主动脉基本结构的理解。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的动脉分支

46、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而冠状动脉起自于升主动脉根部,右颈总动脉起自于头臂干。答案 BCD。判断题:判断题:- 42 -【例题】胆结石患者切除胆囊后,就不分泌胆汁了。【解析】本题考查对胆汁的来源及排出途径、胆囊功能的理解。此题错误。因为胆汁来源于肝脏,胆囊对胆汁在非消化期间进行贮存、吸收、浓缩和排放的功能。胆结石患者切除胆囊后,肝脏依然能够分泌胆汁,没有胆囊,胆汁随时经各级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排入十二指肠了。答案。简答题:简答题:【例题】气管异物容易坠入哪一侧主支气管?为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对左、右主支气管系统特征的理解。左主支气管细而长,且走行较平缓;右主支气管粗而短,且走行较陡

47、峭。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例题】患者,男,50 岁,乙型肝炎病史 32 年。B 超示肝脏弥漫性改变。自述近一年来,食欲下降、恶心、腹胀。1 周前呕血 2 次、大便稀、黑色。问题:该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呕血和黑便?【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门腔静脉吻合知识的临床病例分析。答案:肝门腔静脉有三处吻合。分别是胃底食管下段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正常时这三处静脉吻合支内血- 43 -量很少。但患有肝硬化出现门静脉高压症时,肝门静脉血液回流障碍,从而形成肝门腔静脉吻合支开放,导致胃底食管下段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曲张。当胃底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便发生呕血,当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便发生便血。

48、生理学课程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考核学生对正常人体功能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对各系统生理功能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正确- 44 -理解,并能运用生理学的知识解释生命现象和临床实际问题。二、考试内容第一章 绪论1新陈代谢:概念与意义。2. 兴奋性:概念;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阈值的概念;反应的基本形式。3. 内环境:概念;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其意义。4.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反射的概念与类型。5. 反馈:概念、类型及其生理意义。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基本结构(液态镶嵌模型) 。2. 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钠泵的功能和意义。3. 受体的概念。4. 静息电位:概念与产生机制。5. 动作电位:概念、产生机制与特点。第三章 血液1.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2. 血浆:主要成分及作用;血浆渗透压的类型、形成物及其生理意义。3. 红细胞:数量、功能、生理特性、生成条件和破坏。- 45 -4. 白细胞:分类、正常值与各类的生理功能。5. 血小板:数量与生理功能。6. 血液凝固:概念、基本过程与抗凝物质;纤维蛋白溶解的概念与意义。7. 血量的正常值与计算。8. ABO 血型系统分型、输血反应、输血原则;Rh 血型系统的分型及其临床意义。第四章 血液循环(一)心的生理1. 心率和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的泵血过程,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