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稽核與外部稽核間之抉擇 - 中華大學:成就學生為職場贏家.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65771 上传时间:2019-10-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內部稽核與外部稽核間之抉擇 - 中華大學:成就學生為職場贏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內部稽核與外部稽核間之抉擇 - 中華大學:成就學生為職場贏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內部稽核與外部稽核間之抉擇 - 中華大學:成就學生為職場贏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內部稽核與外部稽核間之抉擇 - 中華大學:成就學生為職場贏家.doc(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53獨立稽核人員使用決策之分析性研究獨立稽核人員使用決策之分析性研究郭瑞基郭瑞基東吳大學會計學系 台北市中正區貴陽街一段56號 Tel: (02)2311-1531 ext. 3405 Fax: (02)2311-8573 E-mail:grjmail2.scu.edu.tw 摘摘 要要本研究係探討連續狀態下最適稽核決策的制定,並以超然獨立之稽核人 員的使用作為研究重心。在本文模式設定下,研究結果除了顯示稽核人員的 稽核品質與經理人員可能蒙受的懲罰金額,對於主理人使用獨立稽核人員決 策之影響外,也進一步闡明了使用獨立稽核人員之成本與心力

2、之邊際貢獻參 數對於主理人的稽核決策所可能造成之影響。 關鍵詞:關鍵詞:獨立稽核人員、稽核決策、連續狀態An Analysis on Audit Policy Using an Independent AuditorRuey-Ji GuoDepartment of Accounting, Soochow UniversityAbstractIn a de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there often exist some agency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information asymmetry between the principa

3、l and the ag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gency costs related, the principal can employ some well- designed incentive mechanisms to induce the agent to do his best or to tell the truth. Among others, audit policy is obviously one of the prominent incentive measures. The paper intends to present a mod

4、el to examine the audit policy of the principal using an independent auditor under continuous states. 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al audit policy under continuous states can be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that under discrete states. Keywords: independent auditor, audit policy, continuous states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5、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54一、緒論一、緒論在企業普遍採行分權化管理的情形下,存在於組織各階層中主理人與代理人 間的代理問題,已成為企業經營過程中,無法避免而需面對的一項事實。如何在 複雜的組織代理結構中,激勵持有私有資訊的自利、理性代理人充分發揮其潛能 (或避免其產生懈怠),以達到主理人所期許的績效目標,乃成為主理人在設計 與提供代理人適當的獎酬契約時,所需審慎考量的焦點。有關代理問題的解決或減輕,其實在管理上已存在一些誘因機制可供運用。 例如:眾所熟知的預算制度,即為解決代理問題的一項重要工具。在適當的 獎酬契約設計配合下,預算制度事實上是可以避免預算惰性的問題,而促使 代理人

6、提報正確的資訊,以供主理人擬定最適的經營策略與營運計劃。此外,另 一項重要的誘因機制則為稽核制度。在此制度下,主理人亦可透過事後稽核 的手段,對代理人產生一定的嚇阻作用,以避免其提供錯誤的資訊或懈怠行為的 發生。有鑑於稽核政策方面的研究,在國內並不多見且有其重要性,本文即特別 針對此一課題進行分析性研究,以期提供一些理論性的見解。稽核的功能按其目的之不同,大體上可區分為財務稽核與作業稽核 兩大類。財務稽核主要係側重於企業對外財務報告之稽核,其目的在於提供 客觀、可靠的財務資訊給企業外部人士所使用。這類的稽核需由超然獨立的稽核 人員執行之,是以經檢定合格的會計師通常即為執行此類稽核的最適人選。財

7、務 報告在經由會計師查核簽證後,始可提供允當表達的財務資訊給企業外部使用者 ,以協助其擬定相關的投資與授信等決策。至於作業稽核又可稱為管理稽核或績效稽核。其目的在於透過 對代理人所執行業務的稽核,以取得其所持有關於生產力(或自然)狀態的資訊 ,或瞭解其實際所投入心力的程度,以作為主理人對代理人獎懲的依據,進而達 到提升經營效率的目的。其中,有關公司資產的保管安全與有效運用,亦可作為 稽核的重點。此類稽核活動除可由公司內部派遣稽核人員執行外,亦可從公司外 部委託專業組織(如:管理顧問公司)執行之。本文的研究即著眼於這方面稽核 政策的分析。有關稽核政策的分析,不可避免需涉及三層代理結構(即主理人、

8、稽核人員 、與代理人三者)的使用。在過去的文獻中,如:Baron & Besanko 3、Demski & Sappington 4、Baiman, Evans & Noel 1、Baiman, Evans & Nagarajan 2、以及Kofman & Lawarree 5 & 6等,均屬這類代理結構的應用與研究。惟上述文獻中,除Baron & Besanko 3外,均以非連續狀態作為研究的分析基礎,如此可能因而忽略了在連續狀態下 始能發現的一些政策內涵。職是之故,本研究擬將焦點置於連續狀態(continu ous states) 下有關主理人之最適稽核決策的探討,而暫不考慮稽核人員與經理

9、人員間可能存 在的勾結(collusion) 問題,亦即以超然獨立之稽核人員作為本論文分析的主軸。基本上,整篇論文之結構共分成四個部份:第一部份為緒論;第二部份係說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55明本研究所使用模式之基本假設與設定;第三部份則敘述模式推導所獲致的結果 及其含意;最後,在第四部份之結論中,將扼要彙總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結果。二、模式建立二、模式建立在本研究中,為了凸顯稽核人員扮演之角色,所使用之模式係屬三層代理結 構 (three-layer hierarchy),即包含主理人、經理人員、及稽核人員三者。同時,為了規避風險分 攤 (risk-sharin

10、g) 問題,以簡化模式之分析,此三者均屬風險中立之參與者。其中,主理人持有公 司;經理人員持有關於自然狀態之私有資訊並投入心力經營該公司;而稽核人員 則替主理人蒐集資訊。此外,為排除三者間彼此可能相互取代之複雜情況發生, 模式中亦假設主理人缺乏時間或所需知識以監督經理人員;經理人員缺乏資源以 買下該公司;而稽核人員則缺乏所需資源以取得或經營該垂直結構 (the vertical structure)。模式中經理人員之心力投入程度係以表示。其配合心力邊際貢獻參數e( ) k與自然狀態參數,決定了產出(如:收入或利潤)。其中,xk e( )( ) ,而與分別代表之機率分配函數與機率密度函數,且假設

11、 ,F( )f( )。再者,及為經理人員之私有資訊,及為主理人與經d dF f 10() ()e( ) kF( )理人員之共同資訊,而為公開且可觀察並驗證之資訊。x( ) 至於經理人員之心力投入所產生的反效用則假設為,且,g e( ( ) g( )0 及。最後之產出歸主理人所有,而經理人員則獲得之 g( )0 g( )0t x( ) 報償。同時,契約上指明經理人員可能蒙受之罰金(可訂為經理人員之財富能p 力所能負擔的最大金額),是以經理人員所欲極大化之期望報償即為 。t xg eEp( )( ( )() 此外,模式中亦假設無論有無稽核人員之存在,主理人在任何自然狀態下 均會使用經理人員1。而由

12、於經理人員係在取得有關自然狀態之資訊後始簽定契 約,故無論在任何自然狀態下,其必需獲致期望之保留效用(在模式中,平準 化為0)。模式中主理人對經理人員所期待之心力投入程度假設為2。在自然狀態下e1 根據後面之推導結果可知:此一假設相當於限制,即;0 )()( )( kfeg keg2/1)()( feg k或在之假設下,即。 2)( )(2 e eg ke)(0 )(1 kf2/1)(1 fk2 此一心力投入水準可視為經理人員在正常工作時間內全力投入時所能付出之心力程度;抑或e 按經理人員全力投入下所能工作之最大時數來衡量。例如:一週工作五日,每日工作八小時, 則在全力投入工作下經理人員每週(

13、不考慮加班情況)所能付出之心力程度上限,相當於四十 小時/週。惟若經理人員懈怠,則按全力投入工作之時數計算,其心力付出程度必小於四十小時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56,若經理人員實際投入之心力水準小於,則在稽核人員具備查核品質e( )e 之情況下,其能透過稽核程序發現小於(或發現實際之自然rr ()01e( )e狀態參數大於產出中所隱含之值:),而提出確切證據以支持x( ) xke( ) 其報告之機率為。換言之,經理人員實際投入之心力水準愈高3或稽核人1e er員所具備之查核品質(反映其查核能力)愈差,則稽核人員能確切舉證以支持經 理人員懈怠(小於)之可能性將愈

14、低。e( )e如果稽核人員舉證報告經理人員懈怠,則主理人將會要求經理人員支付之p 罰金(此金額係獨立於主理人付予經理人員之報償)。同時,模式中假設t x( ) 經理人員之個人財富係超越其所需負擔之罰金,而不考慮其他替代的懲罰方式。在主理人使用稽核人員時,其需負擔之成本為 ;惟本研究假設主理人所使c 用之稽核人員係超然獨立(即誠實的),不會與經理人員相互勾結4。此外,由於 在稽核人員揭發經理人員懈怠時,前者需負舉證責任,且假定證據係無法捏造, 故排除稽核人員惡意中傷經理人員之可能,同時亦避免稽核人員因稽核錯誤而作 出經理人員懈怠之報告。最後,本研究假定主理人對整個垂直結構具有剩餘求償權,其設計並

15、提供契 約給經理人員選擇,而目標在極大化其期望利潤。另Ef xt xp c()( ), ( ), 有關契約之履行方面,則假定存在某些機制使得所有契約係可行但無法重新議定 。基本上,模式中所涉及之相關事件的發展時序,可簡述如下:1.自然力決定了自然狀態參數。2.經理人員得悉,但對於日後主理人是否會指派稽核人員進行稽核工作,乃 至發現其懈怠之情形(若存在的話),並無法予以確定。3.主理人提供一份契約,上面載明對經理人員之報償為產出之函數,而t x( ) 在稽核人員舉證報告經理人員懈怠時,經理人員需支付主理人之罰金。p4.主理人、經理人員與稽核人員簽訂契約。經理人員選擇其心力投入程度e( ),而獲致

16、產出。此時,經理人員亦曉得主理人使用稽核人員之機會x e( ( ) ,及其被舉發懈怠之可能性。5.主理人按機率指派稽核人員(並負擔 之成本)進行稽核工作。經理( )xc 人員與稽核人員觀察到稽核結果。6.稽核人員向主理人提出稽核報告(發現或未發現經理人員懈怠)並完成所有/週。此外,在後面推導過程中,亦將定義為在最適分配下,經理人員所需投入之心力程度。e 3 根據註2之例子,則經理人員實際之心力投入程度必小於或等於四十小時/週。4 稽核人員與經理人員之相互勾結可視為經理人員在被發現有懈怠之情事時向稽核人員行賄之行 為。因此,如欲處理稽核人員與經理人員間相互勾結之問題,則首先應考慮對於此種行賄情形

17、 是否要加以赫阻?其次,如欲赫阻,則究應完全或局部避免此一勾結行為之發生?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57給付。三、推導結果三、推導結果Melumad及Reichelstein 7 在代理結構所存在的溝通價值 (value of communication in agencies) 之研究中,曾推論:當代理人持有完美的私有資訊 (perfect private information) 時,溝通將不具價值。換言之,由於代理人可完全預期所觀察之結果,致使任何 誘因相容之多重契約 (a menu of contracts) 所產生之績效可完全由單一契約 (a sing

18、le contract) 複製而得。在本研究之模式設定中,由於產出係在經理人員決定其心力投入程度後即x 可完全確知,因而溝通將不具價值。據此,本研究得以不必運用報告原則 (revelation principle),而純以解決道德風險 (moral hazard) 之觀點進行模式之分析。如此亦有助於將研究焦點完全置於稽核價值之探討 上。事實上,吾人可以驗證得知:在本研究之模式設定下,運用報告原則所產生 之多重契約,其所獲之結果係約當於本研究所獲單一契約之結果。為了便於說明,本節之模式推導,前兩部份係扼要敘述比較之基礎 (benchmarks),第三部份則正式討論使用超然獨立(不會勾結)之稽核人

19、員 的情況。3.1 最適分配最適分配前提:產出與經理人員的心力投入程度係可觀察的。xe( )主理人之規劃:選擇適當的及以e( )t e( ( )Max et ( ), ( )Eket edF()( )( ( )( ) (MIR) ,s t. .Ut eg e( )( ( )( ( ) , 0 及 ,。 (1)t e( ( ) 0g e( ( ) , 0 其中 (MIR) 表狀態下經理人員的個別理性 (individual-rationality) 限制式。結果:,。gek( ( )t eg e( ( )( ( )U( ) , 0 實際上,在產出與經理人員的心力投入程度係可觀察之前提下,稽核人員

20、並 不具有任何價值。此外,在資訊對稱時,主理人所提供之最適契約將使得經理人 員心力投入之邊際成本等於其產出之邊際報酬;而付予經理人員之報償則剛好足 以使其願意簽約,且該報償與心力投入程度均不受自然狀態之影響。3.2 不使用任何稽核人員不使用任何稽核人員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58前提:主理人無法觀察到自然狀態及經理人員的心力投入程度。e( )主理人之規劃:選擇適當的及以e( )t x( )Max et ( ), ( )Eket xdF()( )( )( ) (MIR) ,s t. .Ut xg e( )( )( ( ) , 0 (MIC) ,, )()(max

21、)( , 0 egektArge ee及其他相關的非負限制條件。 (2)其中 ,而 (MIC) xke( )( ) g( )0 g( )0 g( )0 表狀態下經理人員的誘因相容 (incentive-compatibility) 限制式。如此,在不使用任何稽核人員之情況下,吾人可推得定理1之結果。定理定理1:主理人提供給經理人員之最適獎酬計劃應使得給付經理人員之報酬滿足t xna( ),而產生之心力投入程度滿足 t xg eUnanana( )( )( ) , ena( )。其中,假設 gekF kfgenana( )( ) ( )( ) , 1,而足標na係表示不使用稽核人員之情況。ge

22、fkgena( ) ( )( )/ 1 2如此,主理人可取得 xkenana( )( ) , 之產出,而經理人員可獲致 之效用。Ukgednana( )(), 1此外,在 之假設下,經理人員之心力投入程度會隨自然狀態d dF f 10( ) ( )之增加而遞增,即;而效用與產出水準亦均隨自然狀態之增加而呈ena( )0嚴格遞增,即與。Una( )0xna( )0證明請參閱附錄。由定理1之結果得悉:在自然狀態最佳(即)時,經理人員之心力投入 程度可達最適分配之水準,惟其所取得之資訊經濟租 (information rent) 亦最大;反之,在自然狀態最差(即)時,經理人員之資訊經濟地租降為 零,

23、即僅獲致保留性報償 (reservation payment),惟其心力投入程度亦最低。故此為吾人所熟悉之次佳化契約(a second best contract) 結果。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593.3 使用超然獨立之稽核人員使用超然獨立之稽核人員前提:主理人無法觀察到自然狀態及經理人員的心力投入程度。e( )主理人之規劃:選擇適當的、及以e( )( )xt x( )Max et ( ),( ), ( )Eket xxrpc dFe e e()( )( )( )( )()(MIR) ,s t. .Ut xg exrpe e e( )( )( ( )( )

24、,() 0 (MIC) eArgtkeg exrp eee e e( )max()()( ) , 0 , ,,及其他相關的非負限制條件。 (3)0 ee( )01( )x其中 ,並令。xke( )( ) g( )0 g( )0 g( )0gek( )如此,與 (MIC) 有關之一階條件及二階條件分別為F.O.C. ,ktgkrprpe e ee ( )( )( )( ) ,() 10 S.O.C. 。k tgkrpkrpe e ee22120 ( )( )( )( )() ,將F.O.C. 進一步對作微分後可得ktkegekrpkekrperpkee e eee ( )( )( )( )( )

25、( )( )( )( )( ) ,()1110 11 而S.O.C. 成為110 ee e eektkrprp()()( )( )( ) , 如此,若為常數,則,而S.O.C. 可簡化為( ) ktge ke ( )( )() () 1或 。 g ke( ) ()10 ek( )/1同時,將對微分後得U( ) Utkegerpkerpetrpgrpe e eee e ekke( )( )( )( )( )( )( )( )( )( )( )( ) ,()() 111111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60暫時忽略S.O.C.,則原主理人之問題可改寫為Max e (

26、)EkeUg exc dF()( )( )( ( )( )( ) s t. .Ugekk( )( ( ) , 11(x( ) rp 1 e, , 0 ee( )01( )xU( ) , 0 及其他相關的非負限制條件。 (4)運用最適控制(Optimal Control)法,則可視為狀態變數(state variable) 而U( ) 及可視為控制變數(control e( )( )x variables)來處理。同時,其所使用之Hamiltonian函數為 HkeUg exc fgexrpeeexxUke ( )( )( ( )( )( )( )( ( )( )( ) ( )( )( )( )

27、( )( )( )( )( ) ,111 1221其中,xke( )( )10( ) 20( ) 10( ) 20( ) , ( ) 010( ) ( )e20( )( )ee 10( )( )x,。210( )( )x ( )( )U 0有關共狀態變數 (costate variable)與經理人員在最差狀態所獲效用水準之性質,可由下列輔理 ( )U( ) 加以說明。輔理輔理1:, ( )( )() , 1Fd 且 ,。 () 00)()(U證明 請參閱附錄。輔理輔理2:。 ( ) ,0 證明 若,則(由得悉),使得。 ( ) 0( )x 0H/ 0U( )0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

28、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61然而,若令, ( ),0 Min( )0 (其中,使得)。則 0(,) ()()()()()() 1010FdFd ( ),)0 U( ),)0 如此,可進一步推得,使得U( ),)0 U( )0 ,因而產生矛盾。故得證。,)輔理輔理3:。U( ) 0證明 若,則(根據輔理1)且存在使得及U( ) 0 ( ) 0U( ) 0。如此,則 且 ( ) ,0 ( )() 10d ()()()()()( ) ,)()() 110 110FdFdFF= (=與輔理2相矛盾。故。U( ) 0由輔理3得悉,在自然狀態為最差時,經理人員將無法因資訊之不對稱而獲 致資訊之經濟租。再

29、者,利用上述有關與性質之描述,吾人可進一步 ( )U( ) 推得在定理2中有關主理人使用獨立稽核人員之機率概況與相關參數之性質。定理定理2: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62(1)若,則主理人使用稽核人員之機率 ( )( )( )( )( )( )rp kerp kerp kecfcfcf000( )x010 1 , 。(2) 若且為 U( )( , 0 1F f( ) ( ) 之非遞增函數,則 ( ,);其中,係滿足之關係式。cc ( )x01c1F frp keccc() () 同時,若該關係式之解存在,則;否則,。c c ,)c(3) 若,則具有下列性質,即

30、c ,c,與。 ck 0 cc 0 cr 0 cp 0(4) 在及為之非遞增函數的前 U( )( , 0 1F f( ) ( ) ( ,)提下,且若,則除eeana( )( ) , c( ,)UUana( )( )外,。其 0UgexdUaknaarp ena( )()()( )( , 1中,足標a與na分別代表使用與不使用稽核人員之情況。最後,主理人可取得 xkeaa( )( ) , 之產出,而經理人員可獲致之報酬。5t xg eUxrpaaaae e ea( )( )( )( ) ,() 證明 請參閱附錄。根據定理3之(3)所述,在及U( )( , 0 d dF f 10 ( ) ( )之

31、前提下,經理人員之心力邊際貢獻參數愈高或使用稽核人員 , 5 由於在任何情況下,值均為常數,且,而使得。故有關 (MIC) )(0)( e0 )(1)( ekg限制式之S.O.C.可獲得滿足。此外,由於 係的線性函數,故最適控制之必要條件的充分性亦獲得確保。),(,(0UH)(*),(*),(e)(U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63之成本愈大,則主理人使用獨立稽核人員之可能性將愈低;而稽核人員之稽 核品質愈高或經理人員可能蒙受之懲罰金額愈大,則主理人使用獨立稽核 人員之可能性亦將隨之增加。此外,在相同的前提下,定理3之(4)顯示:無論自然狀態如何,主理人在決 定使

32、用獨立稽核人員時,其並不能提高在不使用任何稽核人員下經理人員之心力 投入程度;惟除在自然狀態最差時外,經理人員之資訊經濟租則可予以有效降低 。而此當為使用獨立稽核人員之價值所在。為了對主理人之最適稽核決策作更深入之分析,吾人需進一步建立下列之輔 理。即輔理輔理4:若 (其中) 且 Ub( )(,0 ,亦即為使得 (MIR) 限制式達臨界點 (binding) Ub( )(,0 b之最大可能的值,則值不可能較值為大。故 bc。 ( )( )(, 1Fc證明 若值較值為大,則根據定理2產生。此將導致bc1F frp kecbb() () 及 (其中,),( )x 0Ubb( ), 0 0 bc而與

33、相矛盾。再者,根據及輔理1Ub( )(,0 ( )( )U 0之結果,吾人可進一步推得 。故得證。 ( )( )(, 1Fc依據前述各項輔理與定理2所獲之結論,配合對使用稽核人員之成本與心力 邊際貢獻參數作適當的限制,吾人可進一步推得在定理3中有關主理人之最適稽 核決策的描述。定理定理3:假設,則在及之前提 g( )0cfgek fna112( )( )( )kge fna( ) ( )/ 1 2下:(1) 若 ,則主理人不會使用任何稽核人員 rpeckf( ) (簡稱為NA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 。 ( ),( )( ) ,xeena0 (2) 若 或 eckfrpegena(

34、 )( ),則主理人會使用經濟租擷取 (Rent Extraction) eckfrpe kge kfna( )( ) ( ) 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64RE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a. , ( ),( )( ) ,xeenac1 b. 。( ),( )( )(,xeenac0 (3) 若 或 egerpegenanac( )(),則主理人會使用心力e kge kfrpekkcgena nac ( ) ( )()/2421 2調整 (Effort Adjustment) EA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a. , ( ),( )() ,)xee

35、na1 b. ,( ),( )( ),xeenac1 c. 。( ),( )( )(,xeenac0 (4) 若 或 egerpnac(),則主理人會使用隨機稽核 (Random Audit) ekkcgerpnac 2421 2 ()/RA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a. , ( )(),( )() ,xgee rpeenacnacc b. 。( ),( )( )(,xeenac0 其中,、及 滿足 ,且ena( ) g( ) g( ) gekF kfgenana( )( ) ( )( )1。此外,滿足 gekce rpgenac nac()(),而滿足 。最後,主理人可取得 gerp

36、 ena()10c1F frp keccc() () 之產出,而經理人員可獲致 xke( )( ) , t xg eUxrpe e e( )( ( )( )( )()之報酬。6 ,證明 請參閱附錄。6 由於RE、EA與RA機制中的值均為常數,且亦均大於或等於0,故 (MIC) )()( e限制式之S.O.C.可獲得滿足。另因 ),(),(),(,(*0eUH)(*亦為的線性函數,故有關最適控制之必要條件的充分性亦獲成立。)(U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65事實上,由定理3之結果可以發現,在使用稽核人員之成本增加到一定程度 後,主理人之最適稽核決策將由原先的四個機

37、制簡化為兩個機制。亦即定理定理4:假設,則在及之前提 g( )0cfgek fna112( )( )( )kge fna( ) ( )/ 1 2下:(1) 若 ,則主理人不會使用任何稽核人員 rpeckf( ) (NA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 。 ( ),( )( ) ,xeena0 (2) 若 ,則主理人會使用隨機稽核 (Random Audit) rpeckf( ) RA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a. , ( )(),( )() ,xgee rpeenacnacc b. 。( ),( )( )(,xeenac0 其中,、及 滿足 ,且ena( ) g( ) g( ) g

38、ekF kfgenana( )( ) ( )( )1。此外,滿足 gekce rpgenac nac()()c。最後,主理人可取得 1F frp keccc() () xke( )( ) , 之產出,而經理人員可獲致 t xg eUxrpe e e( )( ( )( )( )()之報酬。 ,證明 請參閱附錄。為了更清楚地描述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之變化及其相關影響,吾人可就經 理人員之心力投入所產生的反效用函數與主理人對經理人員所期待之心力g e( ( ) 投入程度作適當的設定,而導出引理1與引理2之結論。即e引理引理1:假設及,則在及g ee( ( )( ) /22ekcfk f1112( )

39、( )kf11 2( )/ 之前提下:(如圖1及圖2所示)(1) 若,則主理人不會使用任何稽核人員 (NA rpck f2( )()rp1 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 中華管理學報 第五卷 第二期 第53-76頁 民國九十三年66。 ( ),( )( ) ( )xekF kf01 , (2) 若或 ck frpkena2( )( ),則主理人會使用經濟租擷取 (Rent Extraction) ck frpkf221( )()()rp2RE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a. , ( ),( )( ) ( ) ,xekF kfc11b. 。 ( ),( )( ) ( )(,xekF

40、 kfc01(3) 若或kerpkenanac( )()krpkkcfk21 221 24 ()/()rp3,則主理人會使用心力調整 (Effort Adjustment) EA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a. , ( ),( )() () ,)xekF kf11b. , ( ),( )( ) ( ),xekF kfc11c. 。 ( ),( )( ) ( )(,xekF kfc01(4) 若或 ,則主理人會使用隨機稽核 kerpnac()kkkcrp221 24 /(Random Audit) RA機制。亦即,主理人的最適稽核決策為a. , ( ),( ) ,xc rpk rpekck rpc 12b. 。 ( ),( )( ) ( )(,xekF kfc01其中,滿足 ,而滿足 kF kfrp k10() () c。最後,主理人可取得 12F frp kccc() () xke( )( ) , 之產出,而經理人員可獲致 t xg eUxrpe e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