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8426389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_(1)原始阶段 采用 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形成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3)汉代 牛耕逐渐普及到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出现播种工具耧车、耦犁、一牛挽犁。(4)唐代 出现曲辕犁,可控制耕土的深浅。附:铁犁牛耕方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农产品亩产量,是农业动力的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得到飞跃性提高。促进一家一户的小农个体经济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产生、发展。2.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P6(1)商周: 井田制,名为国家公有,实为国王所有。(2)战国: 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3)战国以后: 土地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农民占有土地较少(4)

2、北魏到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赋役附 一:战国以后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土地制度: 国家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附 二:土地兼并问题 P6(1)产生原因:官僚地主依靠特权,把公田据为己有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农民因天灾人祸被迫卖地逃亡国家不抑兼并的政策(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可以买卖(2)危害:地权和劳动者分离,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使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使国家赋税减少和劳役征发困难,国力削弱社会资金流向土地和农民的贫困又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3)解决方案:开明政治家:改革田制,缓和兼并民众暴

3、动: 提出均田口号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战国以后):(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要经营方式。(2)以鉄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3)主导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4)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精耕细作。4.列举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主要经营方式:家庭手工业 特点:与小农业紧密结合,是小农个体经济的组成部分;大部分产品和原料自给自足 P10田庄手工业 特点:在汉代豪强地主的田庄中进行,也是自然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P10官营手工业 特点:盐铁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官办,政府垄断;皇家工场专门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物品;制作工艺水平高,但生产不计成本,使国家财政支出大等 P11私营手工业

4、特点:民间富人创办,面向市场生产民用产品,属于商品经济性质,后期出现雇工经营的手工工场即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叶后超过官营占主导)(2)工官和匠户:P11秦汉时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叫做工官。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作匠户。他们在官营手工业作坊中定期服役。(3)古代纺织业的发展:P12新石器时代:萌芽,原料最初麻、葛,出现育蚕和丝织技术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宋代: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民众主要衣料(4)古代冶金业的发展:P13商周:以青铜器为代表。西周青铜器作为礼制象征,代表权力秩序。春秋战国:铁器、

5、炼钢、淬火工艺汉代:用煤炭做燃料,水力鼓风的水排南北朝:灌钢法北宋:有用煤冶铁的明确记载(5)古代陶瓷业的发展:P15原始时代:彩陶和黑陶商中期:原始青瓷东汉晚期:制瓷技术成熟,出土青瓷器唐代: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青邢白、景德镇和大邑白瓷、唐三彩釉下彩绘清代:粉彩瓷器唐宋以来:多名窑、瓷器成为 海上丝绸之路 重要商品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起源较早,历史悠久,持续发展。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规模不断扩大,分工日益细密。有着长期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和精湛的工艺。地区分布广泛且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作相应变化。等6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1)商运和商人:P17春秋战

6、国:出现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汉代: 商运活跃,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唐代: 俞大娘航船;客舍、邸店、车坊等商运辅助性经营场所兴隆宋元: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之一,北宋益州出现纸币交子明清: 会馆和商帮,晋商和徽商最强大(2)市场:P18秦代:法律规定明码标价、当面付钱汉代: 市 有专门管理机构,有亭楼门墙(只设在国家规定的大都市中的固定场所,并且交易时间固定在日中至日落前)南北朝:草市形成,特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离城镇稍远位于交通便利地点政府也实行行政管理唐代:草市作用十分显著,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宋代:A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市分散于宅屋之间;沿街列铺形成商业街,城郊和乡村也出现市。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