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浸透.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88787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浸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浸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浸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浸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浸透在目前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时代,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注意到交际的双向性及中国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无疑是适时而且必要的,但我们同时还应注意跨文化交际的本质所在。正如潘洞庭所讲“1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不久,学科体系还有待发展,我们不能以一己之见,持一时之言,过激地提出本人不成熟的见解,以引起思想上的混乱。2我国外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认识仍在逐步统一,教授语言的同时揭示文化仍未构成合力。我们的精神应该较多地放在科学的教学形式的研究上,放在文化的思维形式建构上,放在两语或多语文化比照上,并将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向世界推介。一、特定文化与跨文化的交际能力Paulston指出,跨文

2、化交际能够被看做是不分享同一交际能力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交往8。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出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由此而产生的交际困难与问题?长久以来,人们总是要求交际一方甲方去努力发展另外一方乙方的交际能力:甲方通常是本族语使用者或强势文化社团,乙方通常是非本族语使用者或弱势文化社团。当今世界,英语成为通用语言,我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英语的本族语人群天经地义地处于强势地位。然而,我们不能完全依从文化中强势社团的语用规约。应当看到,尽管甲方的母语经常被用做跨文化交际的主要语言媒介,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社团的人群早已具备了跨文化的交际能力。培养和发展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绝不仅仅只是外语

3、学习者以及其他弱势文化社团人们的事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应当成认并包涵差异,这些差异既包括交际双方文化在语言运用上的差异,也包括深层文化差异。假如仅仅以交际一方的文化为标准去消除差异、进而到达双方语用上的同一,或许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最终可能会消解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失去交际文化的多样性。从特定文化的交际能力到跨文化的交际能力是一种超越和提升。一方面,在交际中,以英语作为本族语文化社团处于强势地位,而汉语文化社团则出于弱势地位。然而,在双方的交际中应当超越这种特定文化,而不是一味地认同和附属。另一方面,在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同时,注重学生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虽然不可或缺,但是,针对“语言入

4、侵“文化入侵“文化保卫等思想,我们还应慎重考虑。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沟通中充当着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应该学会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并将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向世界推介。同时也应当超越特定文化的约束,使交际双方都能够在平等和包涵的基础上互相接近和沟通。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中国文化意识一树立文化平等沟通的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而,老师在教授英语时应该导入英语文化。只要当学生对英语文化有深入的理解时,才能准确自若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另一方面,英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最终实现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在教学中老师应当树立文化平等的沟通意识,课程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在

5、文化层面上要保持中立和非超群优越感的态度,利用各种与学生有关的文化和跨文化背景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异文化的包涵性和对母语文化的自自信心,成认和理解差异,不依附于任何特定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恰当地表达思想。二改革现有教材,加大中国文化的输入目前,不乏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教材,但不难发现,现行教材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述,“大多数的老师出于考试的压力不得不强调语言知识的教授和考试技能的训练,英语课堂上也只好注重词句和语言点的讲解,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语言所承载的文化945。假如在大纲词汇表中适量增加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词汇,并在教材中参加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译文、听力和白话话题等,则能够增加英语教学中中

6、国文化的比重,给学习者以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三遵循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合理导入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导入应当遵循跨文化交际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在教学中,老师采用比照的方法来削减文化冲突和障碍。在比拟文化差异时应遵循一定的规律,能够以汉英文化的共性、差异、物质文化比照、精神文化比照为顺序;着重比照差异和冲突,着眼于解决交际中的现实问题。在比照时应注意不能随意贬低异文化,也不能产生本族文化的自卑感或优越感。例如西方人见面时习惯拥抱,我们不能讲握手更为文明;中国人讲究长幼尊卑的礼仪,汉语亲属称呼语比英语亲属称呼语复杂,我们不能讲汉语不如英语简洁。此外,由于文化浸透于语言的各个层面,老师也要注意把文化

7、比照浸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层面。文化本身是一个整体,假如没有整体意识,老师就无法把握教学的重心,出现混乱情况。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化本身也是一个整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假如没有一条纵的主线,则缺乏系统性,将不可能到达深层次;仅凭风土人情、名胜古迹,不能接触到文化的本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的可塑性大于语言的可塑性,我们很难整体把握,必须树立从宏观(知识文化)着眼、微观交际文化入手的观念。四注意中国文化的适度导入,做到多种文化并举单纯的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虽然有其偏颇的一面,但只是一味的加大母语文化的导入,忽略了使用该目的语英语的其他团体的文化也不可取。如今,作为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英语已经不

8、仅仅属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而演变成为一种中性信息媒介。在使用英语的国家或地区,英语已经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及语言环境相融合。英语成为全世郭佳,李正娜,光彩虹,尚喜梅,郭辉,刘满芸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浸透界各民族间互相沟通的工具,我们通过英语了解对方及其文化,同时,我们也通过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期望对方能够借此了解中国文化。应当注意到,我们交往的对象除英语国家的人士之外,还有大量的来自非英语国家的人士。因而,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英美文化或者中国文化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当考虑更广意义上的文化教学,做到多种文化并举,并且把文化学习扩大到更广义的深层次的文化学习中去。三、结束语中国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英语语言的学习起到参照作用,老师在教学中应当施行自觉、系统、完好地导入,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高一虹指出更高层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于从跨越到超越,“跨越是对详细的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有关交际能力的提高,“超越则是获得一般的、整体意义上的文化意识以及反思的、宽容的态度10。在目前的中国英语教学中,“跨越是文化教学的主要关注点,但“超越应是更为重要的教育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