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8788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摘要:生物多样性水平是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分析大同市生物多样性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使生物多样性得到切实保护,实现大同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物种;生态系统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发展迅速。目前,大同市正在全力施行“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开展大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重大。以大同市可持续发展为总目的,充分利用大同市域内丰富的自然生境、生物多样性资源和造林绿化工程基础,深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使大同市的生态环境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

2、的良性循环轨道。1研究区大概情况大同市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2233714434,北纬39014045。大同市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城市,是一座以煤炭工业为主的重要工业城市,还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生产基地。大同市还是晋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地处晋、冀、蒙三省结合部,是沟通西北和华北的咽喉,是京包、同蒲、大秦、京原等铁路干线的交汇处。大同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严寒而漫长,春季干旱多风,秋季冷凉降水少,夏季温和。大同市地形以丘陵为主,山地面积、丘陵面积、平川面积分别为278km2、1177km2、626km2,各占总面积的13.4%、56

3、.6%和30%。西、北及东北部地区山地、丘陵集中分布,而东南部是平川区,因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2,3。2大同市生物多样性现状2.1物种多样性通过调查,大同市的植物物种有108科、492属、1183种包括变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13种、山西省一级保护植物16种。本次统计到的大同市野生动物中,两栖纲1目3科6种,爬行纲3目6科13种,鸟纲15目42科172种,哺乳纲6目14科37种,共计22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二级保护动物18种,省级保护动物7种,三级保护动物84种,中日或澳留鸟38种。昆虫共14目、106科、208种。古树28种,191株。2.2生态系统多样性2

4、.2.1森林生态系统。大同市是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温带半干旱草原的过渡地带。由于历史的原因,原始植被久经毁坏,所剩无几。天然林主要分布在灵丘太白巍山以南、恒山以南,采凉山、雷公山、七峰山也有天然次生林分布,人工林遍布全市。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单纯,主要有华北落叶松林、油松林、云杉林、杜松林和白桦林,以及沙棘、虎榛子、绣线菊、刺玫、山桃等为主的灌丛或灌草丛。大同市森林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明显。森林水平分布以恒山为界,恒山以南为暖温带落叶阔林带,主要分布在恒山、灵丘太白巍山及广大六棱山一带。恒山以北的广大地区分布有温带半干旱草原,以人工林为主,只要个别地区有残桦林,沟谷内有山杨林。大同市森林的垂直分布

5、在恒山以南自下而上依次是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木草丛带;恒山以北至下而上为灌草丛带、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带、山地草甸带。2.2.2草地生态系统。大同市20hm2以上的成片天然草地总共有36.7万hm2,四边草地有6.7万hm2,加上部分可牧林地,草地总资源为53.3万hm2。近年来,全市人工种草2.4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5%左右。天然草地有草丛、草原和草甸3类。草丛在大同市分布较少,主要分布于灵丘县西部和南部。草原是大同市的地带性植被,分布面积较大,主要生长在阳高县和天镇县境内。大同市的草甸主要是山地草甸和盐生草甸。2.2.3农业生态系统。大同市的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有北坡丘陵区农田生态

6、系统包括左云南北两坡、新荣区、大同县、阳高、天镇等县的山坡丘陵区。南部土石山区农田生态系统以浑源的南山区、灵丘、广灵县为主;平川区农田生态系统包括各县区的平川旱地;大同盆地灌区农田生态系统包括市郊及沿河两岸水浇地。2.2.4湿地生态系统。大同市的湿地以内陆性河流湿地为主,有十里河、御河、淤泥河和口泉河等湿地。十里河干流长89.3km,流域面积为1311.1km2;御河干流长155km,流域面积为2947.5km2。淤泥河为御河的一级支流,其干流长56.4km,流域面积为743.1km2。口泉河为桑干河的一级支流,其干流长57.5km,流域面积为375.63km2。2.3景观多样性2.3.1自然

7、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途径4,5。大同市目前已经建立了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山西桑干河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以迁徙水禽为主的野生动物和以杨树、油松、樟子松等人工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为73527.9hm2。山西灵丘黑鹳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黑鹳;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羊、国家珍稀保护树种青檀及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为71592.0hm2。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金钱豹等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等和壶流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为11234hm2。山西省六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

8、动物黑鹳,森林植被及其生境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天然杜松林及野生动物、自然景观资源等,面积为12000hm2。山西省恒山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为华北驼绒藜、膜荚黄芪以及其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为11497hm2。2.3.2风景名胜区。大同市的恒山风景名胜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评定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同市南郊区云冈石窟景区是AAAAA级旅游景区。大同市的其他风景名胜区有悬空寺、善化寺、华严寺、九龙壁、平型关战役遗址等。2.3.3森林公园。大同市现有森林公园6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处,恒山国家森林公园,面积28266.7hm2,云冈国家森林公园,面积15967hm2;

9、省级森林公园4处,分别为桦林背省级森林公园、广灵南壶省级森林公园、采梁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智家堡省级森林公园。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3.1构建大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立大同市点、面结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城市绿地保护小区点、历史遗迹、和古树名木等为保护体系的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为保护体系的面,点、面结合实现对地带性植被、湿地、野生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古树名木等优先保护,通过造林绿化工程不断丰富城市绿地植物物种和群落多样性,最终建立比拟完善的保护体系。3.2扩大公众对物种保护的介入度公众介入也是施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6,十分是对物种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目前物种多样性的

10、保护主要由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部门和林业部门等开展工作,公众介入度远远不够。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和单位牵头建立“物种保护平台,面向社会征集志愿者,由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单位和志愿者共同管理该平台,共同确定大同市的保护物种以国家级和省级保护动、植物物种为主,制定物种保护计划,在平台上向公众公布,利用该平台推进保护计划的施行。平台应经常性地向公众公布物种保护的相关信息,及时回应公众的提问,提高公众物种保护的意识,不断吸收新的志愿者,使越来越多的公众介入到物种保护工作中来。3.3保护黑鹳栖息地大同市目前有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珍禽黑鹳是山西壶流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灵丘黑

11、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六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物种。这3个自然保护区要做好保护黑鹳栖息地的工作。将黑鹳作为栖息地标志,建立和维护栖息地保护设施,向公众宣传黑鹳栖息地保护的重要性及保护区内禁止发生的行为等,通过栖息地保护实现对黑鹳的保护。3.4探索以物种为核心的景观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7。以物种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景观规划途径之一,其方法步骤:确定保护对象收集保护对象信息设计每个保护对象的景观保护格局汇总和比拟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求修改保护对象清单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8、9。大同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切实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大同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最终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服务于大同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