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保护对策.docx

上传人:碎****木 文档编号:9512247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保护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保护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保护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保护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以及保护对策xx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中国是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的国家,但由于 环境的破坏,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种的引入等缘由,使生物多样性 受到严峻威逼。我们要全面评价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生物资源,加强保护区 建设和治理,建立牢靠的财政机制,促进科学争论,加强国际合作,乐观保护和进展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关键词:中国;物种多样性;濒危;灭亡;保护1 引言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损失严峻的国家之一。自人类社会消灭以后,随着人口的剧增,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生物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强,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系统

2、恶化,物种的生存受到严峻威逼。据资料显示,目前物种丧失的速度比人类干预前的自然灭亡速度要快 100010000 倍【1】。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已经威逼到人类的生存和进展,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物资源的可持续进展利用,成为人类的当务之急。本文着重于探讨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威逼生物多样性的缘由,以及对此问题进展争论,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及对策。2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2.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依据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全部来源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

3、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根底。2.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利用和潜在利用的价值,而对这些价值的争论无不建立在对生物多样性信息充分了解的根底上。生物多样性及其组分在社会、经济、科技、教育、文化、消遣和美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价值对生物圈生命维持系统的进化和保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人类社会持续进展的根底。(1) 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的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很多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它在消遣和旅游业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 间接价值。主要表现在固定太阳能、调整水文学过程、防止水土流失、调整气候、吸取和分解污染物、贮存养分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

4、7 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能在于为人类供给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时机。生物多样性的未知潜力为人类的生存与进展显示了不行估量的惊奇前景。3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中国土地宽广,有多种多样的气侯、地形等自然条件,有 7000 年的农业耕作历史,这一切自然和人文因素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它具有如下显著的特征:(1) 物种丰富。中国有高等植物 3 万余种,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其中裸子植物全世界 15 科 850 种,中国就有 10 科,约 250 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中国有脊椎动物 6374 种,占世界种数近 14%。(2) 特有属

5、、种繁多。高等植物中特有种最多,约 17300 种,占中国高等植物总种数的 57%以上。581 种哺乳类动物中,特有种约 110 种,占 19%。(3) 区系起源古老。由于中生代末中国大局部地区已上升为陆地,第四纪冰期受大陆冰川的影响较小,很多地区都不同程度地保存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古老残遗局部。如松杉类世界现存7 个科中,中国有6 个科。动物中大熊猫、白鳍豚、羚牛、杨子鳄、大鲵等都是古老子遗的物种。(4) 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特别丰富。中国共有家养动物品种(或类型)近 2023 个,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品种分别达 5 万个和两万

6、个。中国有 1000 种以上的经济树种,4.1 万多种药用植物,4000 多种牧草和 2200 多种赏识花卉。(5) 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中国具有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灌丛、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侯、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约 600 种。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目前尚无统计数据。全部这些说明,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在全世界占有格外独特的地位。IUCN 的JMcneely 在他的著作中列出了 12 个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环境与进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争论报告认为, 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排名世界第三,超过其它亚洲及温带

7、国家。4 生物多样性受威逼的缘由4.1 生物环境的破坏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技术的进展,人类占有地球资源的欲望恶性膨胀, 森林超量砍伐、草原开垦、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围湖造田、沼泽开垦。过度利用土地和水资源,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甚至消逝,影响现物种的正常生存,有相当数量物种已绝灭。如我国的缘毛红豆、喜雨草等数十种珍稀特有种植物已经绝灭,南中国海的珊瑚礁为栖息地的鱼类的消逝。此外,兴修水利工程造成江湖阻碍,破坏了水生生物栖息的生活环境,堵塞某些鱼类的回游通道,致使大量物2种濒危。长江葛洲坝至南津关段是“四大家鱼”的产卵场,大坝截流后流速、水温等水文条件发生变化,“四大家鱼”鱼苗数量有削减趋势。大坝

8、截流阻挡了中华鲟滞留于坝下江段,有的甚至撞死于坝下,这对中华鲟的生活造成严峻威逼。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对生活环境的依靠性大,对生活环境变化反响敏感,因此,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使很多微生物在尚不为人所知的状况下就已经灭亡了。4.2 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滥捕乱猎是造成物种受威逼的重要缘由之一。在本世纪 50 年月就开头大量对猕猴进展捕获,加之栖息地的丧失,中国猕猴的种群大量削减,至今尚未得到恢复。此外,羚羊、野生鹿及用作裘皮的动物、各种鱼类等资源,由于进展过量的狩猎、捕捞,种群数量也大量削减甚至绝灭。过度采挖野生经济植物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威逼的重要缘由之一。近几年在内蒙、疆、甘肃等地草原

9、上大量挖掘甘草,使其分布面积大量削减,如疆巴楚县 1967 年调查有甘草面积 60 万亩,现已有一半被挖尽。内蒙黄芪是著名中外的特产,目前在草原上已很难见到。有很多贵重的食用和药用真菌是我国特有的,如冬虫夏草、灵芝、竹荪等, 由于长期过度采摘已濒临灭亡的境地【4】。4.3 环境污染城乡工农业污水大量排入水域,大气污染物、特别是酸雨的危害,重金属以及长期滞留的农药残毒富集于环境,使很多水陆生物及生态系统因生存环境恶化而濒危。我国的不少湖泊及其他主要河流已被工业废水严峻污染,这是水生动物区系大量消亡的主要缘由。长江、松花江等河流的某些河段中自然生长的梭鱼、三角鳊、鲫鱼、甚至草鱼、白鲢、花鲢、青鱼等

10、也处于濒危甚至濒临灭亡的状态。至于海洋,特别是近海的海岸污染也是物种削减的主要因素。4.4 外来物种的引入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严峻威逼仅次于栖息地的丧失。当引进一些物种到它们的非土著地时,它们与其他物种竞争空间与食物,变成其他物种的捕食者, 破坏或使栖息地退化,传播疾病和寄生物。40 年月中国引入一种叫“水花生”(喜旱莲子草)的饲料作物,由于该物种适应性强,无性生殖快,且加上未能有效利用,致使水花生成为苏南地区的一种恶性杂草,普及农田、水沟和池塘中。还有“大米草”的例子。过去作为海滩护提和牧草植物引入国内,因生殖力强,现在在苏、福建等省的沿海海滩集中,严峻影响贝类等水生产品的生产,使当地农民

11、极为头痛。4.5 其他缘由全球气候变化,工业化和林业、的城市、水坝、水库的建设,矿区的开发,地震水灾、暴风雪、干旱等自然灾难,以及法制不健全,某些破坏资源的现象无法可依或者执法不严,各资源保护部门缺乏有力的协调与协作,导致治理中的漏洞和失误等等,都是造成生物多样性受威逼或灭亡的缘由。5 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与对策5.1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中国科学地进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始于 20 世纪 50 年月,1956 年中国科学院在广东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这标志着中国自然保护的纪元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随着中国生态环境的日益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严峻损失,中国对生物多样性

12、的保护日趋重视公布有关法令、制度、条例和规定;开展大型综合考察、区系调查和野生生物资源考察;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公布重点保护的贵重稀有和濒危动植物名单;编订濒临灭亡危急的动植物红皮书;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和普及教育; 乐观参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和组织,加强国际合作和沟通目前,中国己经公布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规和政策 30 多项,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 2200 多个,考察了全国各种各类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参与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等 10 多个国际公约和组织。5.2 正确生疏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全面评价生物多样性受威逼的根本缘由是国家进展

13、规划低估了生物资源的 重要性,在评价生物资源时往往只留意到具体的作为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的直接价值,而无视了生物多样性对稳定环境,保持持续进展力气等方面的间接价值。由于推行大量消耗生物资源的政策,全国大多数地区生物资源面临枯竭的危急, 生物多样性严峻消逝。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一步是提高全民、特别是政府规划者、决策者和国家公务员对生物多样性的生疏。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视应首先反映在制订保护法规及政策调整上,制定统一的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纲要,制订国家和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和行动打算。当前应充分发挥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国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领导和协调工作。【5】5.3 持续利用生物资

14、源对生物资源保护的意义包含保持、恢复、重建和持续利用,而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到达持续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制订有关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在传统农业、畜牧业和林业地区开展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土地资源,通过恢复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维护它们的生态学过程,削减农牧业压力,使其为人类的社会进展持续地发挥作用。5.4 加强保护区建设和治理栖息地丧失或转变是物种濒危和消逝的重要因素。因此,保护栖息地是保护物种最根本的措施之一。为实现保护目的必需有效地治理保护区。中国已建立的约 700 个保护区还缺乏以保护全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需要增加的保护区和扩大保护区的面积。有时当物种面临灭亡境地时,要实行应

15、急的特别保护措施,如, 移地保护,制止或限制利用生物资源,改善局部栖息地等【6】。5.5 建立牢靠的财政机制充分的经费是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国家财力有限,单靠国家现有的保护经费不行能完全到达保护目的。在增加国家投资的同进,应实行多种途径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筹集资金,筹资的根本原则应是:“谁开发利用,谁出资保护”。具体方式有:将生物多样性保护所需资金纳入国家和地方财政预算,征收开发利用资源的补偿费,争取国际救济、民间募捐,建立保护基金等【7】。5.6 促进科学争论科学技术是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根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丰富,但争论方面根底薄弱,家底不清,科研和专职治理人员少。因此,应特别加强生物多

16、样性争论。5.7 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中国很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区域地处边疆,有较多跨国边界的迁生物,受洋流和季风的猛烈影响,海疆宽阔、海岸线长,因此与邻近国家和地区合作,缔结双边或多边合作协定,乐观参与和认真实施各项国际公约,促进全球及地区性的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国际沟通,共享技术信息,制造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国际环境。6 结论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在国际上已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措施之一。通过生物多样性的主流化,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到经济、社会进展的主流,从而避开先破坏后保护、做到防患于未然、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进展得以同步进展。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也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由行政命令向综

17、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方法转变的主要途径。主流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问题。参考文献:【1】 陈灵芝. 中国生物多样性一一现状及其保护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2】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争论报告编写组.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争论报告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3】 常罡, 廉振民. 生物多样性争论进展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23(32):152-157.【4】 姚佳,许大为,蒙宽宏,鲁少波,王玉华.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争论现状和进展趋势J. 安徽农学通报,2023(03):41-42.【5】 武建勇,薛达元,赵富伟,王艳杰. 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保护争论进展 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3,29(02):146-151.【6】 刘爱原,郭玉清,李世颖,林茂,王春光. 从文献计量角度分析中国生物多样性争论现状J. 生态学报,2023,32(24):7635-7643.【7】 马克平, 钱迎倩, 王 晨 .生物多样性 争论的现状与进展趋势 J.科技导报,1995(01):27-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