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训练2.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784278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复习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训练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复习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训练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训练2.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同步训练 2一、选择题(48 分)1、 (美)伊佩霞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记载,周初的一些文献把周克商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该叙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A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 B儒家经典在周初已成熟C儒学否定周克商是进步 D周人谋求权利的合法化周人谋求权利的合法化2、张居正成为首辅后,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是明初设立的辅助皇帝处理奏章,稽查驳正六部之违误) ;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A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C

2、已经威胁到皇权 D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3、 (2019 广州高三调研) 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计量 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 明西周初年统治者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 B对对被被征征服服地地区区采采取取安安抚抚政政策策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4、 (2019 广州高三调研) 唐太宗曾问负责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你近来主持写 起居注 ,里面记了些什么 呢,我可以拿来看看么?褚遂良回答道:现在的起居注 ,就像古代史官记录言行一样,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完备无漏地记下好的和坏的,就

3、是希望君主不做非法 的事,还没听说过君主可以自己随便拿去看的。据此可知 A 起居注客观地反映了君主言行B唐代君主专制制度尚未成熟 C古古代代官官僚僚在在职职权权上上有有一一定定的的自自主主性性D史书编撰传统有效制约君权5、 (2019 淄博一中质检)周初分封都要有隆重的仪式,然后被分封的诸侯率族人到达封地,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到面进行武装拓展,完成对封地的控制。据点叫“国” , “国”以外的土地叫“野” 。 “国”之中的居民叫“国人” , “野”之中的居民叫“野人”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国”在西周时发展为封建城市 B“野”的范围决定着诸侯国地位C“国人国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多数是贵族的同族人

4、 D“野人”的主要职责是拱卫京师6、 (2019 鞍山一中一模)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 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的结合来强化王权 B B 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 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来巩固奴隶专政 D 通过制定服饰规范等礼乐制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7、 (2019 武汉调研)秦王嬴政在平定长信侯嫪毐叛乱后,深深地意识到臣子有了封地后就可以依据封地大肆揽宾

5、客,培养自己的势力,以致危害国家。这可以用来说明秦朝A 最先废除了分封制 B 亟须进行官制改革C C 郡县制推行的原因郡县制推行的原因 D 君权受到权臣的制约8、 (2019 西安模拟)据史记秦本记载,秦皇朝建立前,历年的对外战争大都是丞相、将军率兵,并无太尉,而且这些人都是临时派遣的,事毕即解除兵权,仍归原职。这说明秦皇朝建立前A 君主对领兵统帅极度信任 B B 君主专制体制已经确立君主专制体制已经确立C 丞相可直接掌管军事大权 D 政治制度建设并不健全9、 (2019 黄山一模)有学者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 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

6、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 ”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A 西周与秦以后的制度没有联系 B 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周秦制度的根本差异是分封制变为中央集权制C 作者对秦朝以后的独制持否定态度 D大变局指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第 2 页10、 (2019 衡水中学二调)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子必须获得地方官员及世族豪门的推荐,才能参加考试。而唐代规定,士子自带一种叫作“碟”的身份证明即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地方政府不能压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A 选官不受身份限制 B 宗法关系仍受重视C 人才选拔渐趋开放人才选拔渐趋开放 D 官僚政治逐步形成11、 (2019 黄冈质检)史载,周代天

7、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完成统一不久,秦王嬴政下令取消谥法,必以数字为称,自己为始皇帝,以后继任者为二世、三世,照此类推。汉初又恢复谥法,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 “谥法”的重新发展A A 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 B 体现了儒家思想官方化C 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D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12、 (2019 河南新乡模拟)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官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A 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

8、段 B 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C 中央派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 D 政府注重完善地方监察体系13、 (2019 黄冈实验中学模拟)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守不勤于职者皆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凡赃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史。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 B 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C 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 D 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14、 (2019 郑州一模)据史料记载,努尔哈赤曾对国家政治制度用出安排:“继朕而嗣大位者,毋令强梁

9、有力者为也且一人纵有知识,终不及众人之谋。今命尔八子为八各硕贝勒,同心谋国,庶几无失。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 ”这一安排。A 顺应了民主取代专制的历史趋势 B 奠定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基础C 形成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形成君主与大臣相互制约的局面 D 遵从了“禅让制”的古代传统15、余梓东在康熙帝:不修长城修“关系” 中指出:“这种用人而不是用砖石累固边御敌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清朝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的理念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也正是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清朝实现了固国不以山川之险。 。 ”下面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 设立主管边疆事务的

10、机构理藩院 B B 实现实现“区别对待,因俗而制区别对待,因俗而制”政策政策C 设置辽阳行省管理整个东北地区 D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16、 (2019 鲁皖名校联考)徐中约指出:这样一各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A A 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 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C 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 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17、 (2019 预测)从秦汉时期开始,地方官员任命实行流官制度,即地方官员不得在原籍为官,不能在一地久任。对流官制度认识正确的是A 易导致

11、官员之间的疏离易导致官员之间的疏离 B 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建立C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D 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治理18、 (2019 预测)顺治末年,和硕安新王岳乐提出:连年轮差御史,而贪官未见止息,民困未见全苏,盗贼未见消弭,地方未见安堵,往返迎送糜费徒多,除在京各差应留外,在外各差应停,其巡按事务归并巡抚。后来清廷接受此建议,废除沿自明朝的巡按御史,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权交给总督,巡抚。这一措施。A 使封疆大吏成为专职监察百官 B B 意在缓解吏治腐败引发的社会矛盾意在缓解吏治腐败引发的社会矛盾C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反映了地方行政权与监察权的平衡19、 (2019 鲁皖名校联考)汉

12、代皇帝有“六尚” , “尚”是掌管意, “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其中的五尚都只管第 3 页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后来才愈用愈大。这反映出汉代A 承继秦制,承继秦制, “国国”与与“家家”同构同构 B 制度创新,奠定三省六部制根基C 皇权至上,缺乏有效制约体制 D 风尚变迁,影响到后世皇家生活20、 (2019 成都模拟)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 (后来改“中书门下” )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的。其理由在于, “政事堂”的出现 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 提升了中书省的法定地位 D

13、 D 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存在相权集中扩大趋势21、 (2019 福建名校联考)安史之乱后藩镇林立,进奏院逐渐形成。藩镇通过进奏院了解唐朝中央的动向,或顺势而为,或表明自己的利益诉求;同时唐朝中央通过进奏院了解藩镇动态,因势利导,维护中央威信。由此推断朝廷设立进奏院的目的是A 加强君主专制 B B 缓和中央和地方间的对立缓和中央和地方间的对立C 削弱中央集权 D 提高当时地方的行政效率22、 (2019 达州一模)据记载,元代中书省多次要求各地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议拟咨来。其余公事应合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凡事都请示中书省) ” 。这反映了元代行省A 内部纷争使行政效率

14、低下 B 具有决策重大事务的权力C 缺乏地方管理上的自决权 D D 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内部存在着权力制衡机制23、 (2019 全国二卷)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 ,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商汤汤成成功功缘缘于于他他的的仁仁德德之之心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4、 (2019 全国二卷) (2019 全国二卷)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

15、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便于于实实现现对对朝朝政政的的全全面面控控制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二、材料题(52 分)25、 (2019 广东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5 分)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

16、边疆设立了宣慰司, “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 ;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 。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 ”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提要中说道:“吾人既欲实行民族主义,当以美为模范,以汉人之文明,另造一五族混合之新民族。如满蒙等怀疑及于并吞,则并以平等待遇加之。平等待遇之先,须先之以调和,则须弃汉族之名称,另造一民族名称,曰中华民族 。 ”孙中山的民族观后来成为南京国民政

17、府制定边疆政策的主要依据。国民党在历次大会的宣言、提案及重要讲话中,对边疆的范围均有涉及。1929 年,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蒙藏与新疆之决议案提道:“随此数地人民之方言习俗,与他省不同,在国家行政上,稍呈特殊之形式,然在历史上、地理上,及国民经济上则固同为中华民族之一部,而皆处于受帝国主义压迫之地位者也。 ”该提案将新疆与蒙藏列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突出了蒙、藏、新地区在国家行政中的特殊地位。摘编自王德中国传统民族边疆观念的演变与近代民族边疆观的形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 (12 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南

18、京国民政府边疆治理理念有哪些发展,并说明其发展的原因。 (13 分)答案:(1)措施:设立不同的机构以加强行政管辖;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实施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逐渐弱化华夷之别;制定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 (8 分,答出四点即可)第 4 页特点:具有历史继承性,在继承中创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始终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推行边疆政策。 (4 分,答出两点即可)(2)发展:认同边疆民族与汉族的地位平等;强调边疆民族在国家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将治理边疆与反帝斗争相结合;强调民族交融的重要性。 (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原因: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观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华

19、民族”意识的不断增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7 分,前两点每点 2 分,第三点 3 分)26、 (2019 全国三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材料表 4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上上(圣人)上中(仁人)上下(智人)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愚人)尧、舜周文王孔子孟子屈原荀子子贡范蠡廉颇老子商鞅韩非齐恒公吕不韦荆轲秦始皇李斯陈胜宋襄公夏桀商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 4 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看法:班固评价历史人物是以儒家标准为准绳。论述:班固在给人物

20、划分等级时,出于上等的孔孟圣人和尧舜周文王这样的明君。中等的则有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和法家的实践者秦始皇,处于下等的则是夏桀商纣之内的暴君。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班固全队创作史书的历史观,品评人物的价值观都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的,不符合儒家仁的核心思想的人物无法被评为一个上等。可以看出班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还是基于智善恶、事功并重、重视人物的主体性和历史价值,例如在评价秦始皇时还考量了他的历史功绩,因此将其评为中下,但总体而言,班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以儒家标准为准绳。27、 (2019 全国二卷) 【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材料 三娘子(15501613

21、)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 “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 200 年。1570 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 。1581 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7 分)(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选择题答案:1-241-24 DABCCDABCC BCBBCBCBBC AACCBAACCB AABADAABAD BDACBD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