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愚经》白话佛经.doc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3797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 页数:742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贤愚经》白话佛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42页
《贤愚经》白话佛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贤愚经》白话佛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贤愚经》白话佛经.doc(74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贤愚经白话文贤愚经白话:杂譬喻品第一梵天请法六事摘要:我们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但佛法多么难闻,心中并无清晰概念。1、通常,成佛要经三大阿僧祇劫,若无佛出世则无佛法,故闻法不易;2、在此久远过程中,菩萨难行能行,难舍能舍: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求取佛法乃至一偈更是如此。杂譬喻品第一梵天请法六事【白话】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住在摩竭国的善胜道场,刚刚成佛,如是思惟:“众生陷于迷网、颠倒邪执中,难以教化。即使我住在世间,也于事无益,不如入于无余涅槃。”此时大梵天王知道了佛的想法,立即从天上下到人间,前往佛前拜见,以头礼佛足,长跪合掌劝请道:“世尊!请您广

2、转*轮!”佛回答梵王道:“众生被尘垢所障蔽,贪执世俗安乐,没有慧心。即使我住在世间,也是徒劳无益,按我的想法,还是入灭为好。”这时梵王再次拜倒对佛说道:“世尊!现今如来功德法海已经圆满,法幢已经树立,正是济度教导众生的好时机。再说现在可度的众生也非常多,为什么世尊要入涅槃,使这些众生永远失去依怙呢?世尊过去无数劫中,长久为众生采集正法妙药,甚至不惜以自身、妻子、儿女来求取一偈法要。如今为何不念众生而想遗弃他们呢?过去久远以前,阎浮提有一位大国王,名为修楼婆,统领世界上八万四千个小国、六万山川、八十亿村落。王有两万夫人、一万大臣。当时妙色王功德威力无与伦比,他尽心庇护、养育百姓万物,使之极为丰足

3、快乐。国王心想:像我现在只是用财宝供给一切民众,却没有将他们安置在正道教法中,这是我的过错。(轮回的众生)是多么痛苦啊!如今我应当寻求坚实法财,普令(他们)获得解脱。便立即宣布命令:阎浮提中如果有谁能为我宣说正法,定将满足其一切所需,绝无违逆!此招募令遍告天下,却无人应召。当时国王忧愁酸楚急切不已,毗沙门天王见到这种情景,想去考验一下国王,于是就变化成一个夜叉,身色青黑,眼红如血,獠牙外露,头发尽竖,口中喷火,来到宫门前嘴里喊道:谁想听法,我可以给他讲!国王听到这话喜不自胜,亲自出来迎接,上前施礼,为其铺设高座,恳请就座。又立即召集群臣,前后围绕准备听法。这时夜叉却对国王说:求学正法之事是非常

4、艰难的,为什么你竟然这样(轻易就)想听到(正法)呢?国王作揖道:您所需要的一切都可以供给,不敢违逆。夜叉回答说:如果把大王最喜爱的夫人、孩子送给我吃的话,才可以给你说法。于是国王就把所喜爱的夫人和孩子中最好的供养夜叉,夜叉得到后,就在高座上当众拿来吃。这时小国王们、百官、群臣看到国王这样做,都痛哭懊恼,滚倒在地,劝请国王放弃此事。而国王为求正法,心意坚定不改。夜叉将国王的夫人、孩子吃完后,为国王说了一偈: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五阴空无相无有我我所说完这一偈,国王大为欢喜,心中没有丝毫悔恨,立即将之书写下来,并派遣使臣(四处)颁布示众,令阎浮提内人人都读诵修习。这时毗沙门天王恢复原形,称赞道:善哉

5、!真是太奇特了!夫人、太子也完好如初。当时的国王就是现在的佛陀您。世尊昔日(您)为了求法尚且如此,为何现在却想轻易舍弃众生而不救济、速入涅槃呢?再者,世尊在过去久远阿僧祇劫前,在阎浮提作一大国王,名为虔阇尼婆梨,统领各国、八万四千村落,有二万夫人宫女、一万大臣。国王富有慈悲心,怜爱一切。人民蒙受利益,粮食丰足价廉,都敬仰国王的恩德,视如慈父。当时国王心想:我如今最受尊崇,位居豪贵之首,人民依靠我,个个安居乐业。虽说如此,但还没完全遂我所愿,现在应当寻求妙宝般法财来利益他们。这样思惟后,便派遣大臣传达国王的命令,遍告天下:如果谁有妙法能为我宣说,一定满足他的心愿,供给一切所需。这时有个名叫劳度差

6、的婆罗门,来到宫门前说道:我有妙法!国王听后大喜,立即出来迎接,上前施礼,铺好床褥请其就座。国王和左右合掌说道:恳请大师垂怜我等愚顽鄙陋之辈,开显妙法,令能得闻了知。劳度差回复国王道:我的智慧是多方辛劳追求而得,积累学问实为不易。为什么你竟然这样(轻易就)想听到呢?国王回答道:你需要的一切都请告知,我们都将供给。劳度差说:大王今天如果能在身上剜肉,点燃千盏灯作为供养,才可以给你讲法。国王听了这话倍加欢喜,立即派人乘八千里象告知阎浮提内所有民众:虔阇婆梨大王为了求取妙法,七日后将在身上剜肉点燃千灯。当时小王们和所有人民听到这个消息,人人心怀愁苦,纷纷赶来拜见国王。到了国王面前行礼过后,齐声说道:

7、现今这世上所有众生就像盲人依赖引导、孩童仰赖母亲一样依靠大王。您过世后我们还能依靠谁呢?倘若您在身上剜千盏灯,肯定不能保全性命,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婆罗门而舍弃世上一切众生呢?这时宫中二万夫人、五百太子、一万大臣也都如是合掌劝请。国王回答说:你们这些人千万不要阻止我的无上道心,我这样做誓求成佛,待我成佛以后,一定先度你们。这时众人见国王主意已定,痛哭懊恼扑倒在地。可国王决心不改,对婆罗门说:现在可以剜身点燃千灯了。马上就开始剜割,并分别放入油脂灯芯。在场大众见了都昏厥过去,苏醒后又扑倒在地,像大山崩倒一样。国王又对婆罗门说:恳请大师哀悯悲怜,先为我说法,然后再燃灯。如果我先死去,就来不及听法了。劳

8、度差当时就宣说法语道: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说完此偈就开始燃灯。这个时候,国王大为欢喜,心里没有悔恨,自立誓愿道:我今天求法是为了成就佛道,以后成佛时,一定用智慧光明照亮、觉悟众生的烦恼黑暗。立完誓后,天地大动,乃至于净居诸天的宫殿也动摇不止。天人们都向下观看,见到菩萨作法供养,毁坏身体,不顾身命,便纷纷从天而降,充满虚空。(天人们)泪如雨下,又如雨般洒下天花来作供养。此时帝释天下到国王面前,百般赞叹,之后问道:大王!现在您痛苦至极,心里有没有悔恨呢?国王立即答道:没有!帝释又说:如今见大王身体战栗不止,虽然自己说不后悔,但谁能知道呢?国王随即又发誓道:倘若我从开始到现在心里没有悔恨

9、,则身上的所有疮伤应当立即恢复。说罢此语,马上就恢复了。当时的国王就是现在的佛陀您。世尊往昔,(您)不畏苦毒求取正法都是为了众生,如今妙法已经圆满,为什么(却)想舍弃众生而入涅槃,使一切有情永远失去殊胜的正法光明呢?再者,世尊于过去世时,在阎浮提作大国王,名为毗楞竭梨,统领各国八万四千村落,有二万夫人(和)宫女、五百太子、一万大臣。国王富有慈悲心,爱民如子。当时国王喜好正法,就派遣大臣宣令天下:谁能为我宣说经法,定随他的心意满足一切所需。有一个名叫劳度差的婆罗门,来到宫门前说:我有大法,谁想听闻,我可以为他宣讲!国王听到这话喜不自胜,亲自出来迎接,接足作礼,(殷切)问候日常生活作息,引到大殿,

10、铺设高座请他就座。然后合掌说道:恳请大师为我说法。劳度差说:我的学问是经过多年四方劳苦地追求勤学而得,为什么大王竟然这样(轻易就)想听闻呢?国王作揖道:您所需要的一切,尽管吩咐,我对大师不敢有一点吝惜。劳度差随即回答国王道:如果能在你身上钉入一千个铁钉,才可以赐给你正法。国王立即答应下来,定在七天后做这件事。国王马上派人乘八千里大象,遍告阎浮提内所有民众:毗楞竭梨大王为求取妙法,七天后将在身上钉入一千个铁钉。臣民们听说此事后都云集过来,对大王说:我等四方臣民,承蒙大王恩德才个个获得安乐,恳请大王为了我们千万不要在身上钉一千铁钉!当时宫内的夫人、宫女、太子、大臣等所有在场大众,也都同时向国王哀求

11、:恳请大王为了我们,不要为一个人就舍弃生命,抛弃天下一切众生!国王谢绝道:我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曾无数次丧身,有的是因为贪欲,有的是因为瞋恚、愚痴,白骨累积起来高过须弥山,被砍头所流的血超过五江水,哭泣的眼泪比四海水还多。诸如此类白白丧失身命,没有一次是为了正法。我今天钉铁钉是用来求取佛道,以后成佛时,一定用智慧的利剑断除你们的烦恼疾病。你们为什么要阻止我的道心呢?这时大众便默然无语。于是大王对婆罗门说:恳请大师慈悲,先说正法,然后再下钉。倘若我先断命,就来不及听法了。劳度差便说偈道:一切皆无常生者皆有苦诸法空无主实非我所有说罢此偈,立即在国王身上钉入一千铁钉。此时,各小王、群臣及一切在场的大众

12、都扑倒在地,犹如大山崩倒,(在地上)翻来覆去,不断转动,啼哭不止,以至不辨方向。当时天地六种震动,欲界和色界诸天人深感奇怪,不知是何原因,纷纷从天而降。见到菩萨困苦至此,为法伤坏自身,同时哭泣,泪雨滂沱,又洒下天花来作供养。这时帝释天来到国王面前问道:大王现在勇猛精进,为法不惧苦痛,到底是想求什么呢?想作帝释、转轮王吗?(还是)想作魔王、梵王呢?国王回答道:我的所作所为,不求三界中的安乐果报,所有功德都用来求取佛道。天帝又说:现在看大王的身体痛苦得不能忍受,口中说没有悔恨,以何为凭证呢?国王当下立誓道:如果我是出于至诚,心无悔恨的话,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说完此话,身体立即就恢复了。诸天人民无比

13、高兴,欢欣雀跃。世尊!现在您法海已满,功德齐备,为何却要舍弃一切众生,速入涅槃而不说法呢?再者世尊,久远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一位大国王,名为梵天王。他有一个太子叫昙摩钳,喜爱正法,派人四方寻求,却毫无所得。太子求法不得,十分苦闷。帝释天知道了他的一片至诚之心,就变成一个婆罗门来到宫门前说:我知道正法,谁如果想听,我可以给他讲!太子听到后,立即出来迎接,接足作礼,将他引到大殿中,铺好座位请其就座。然后合掌说道:恳请大师慈悲为我说法。婆罗门说:学法是艰难的事,长期跟随师父,这才懂得。为什么你竟然这样(轻易就)想听闻呢?这于理恐怕说不通吧。太子答道:大师需要什么,尽管吩咐,我的身体和妻子、孩

14、子都不足为惜。婆罗门说:你现在若能造一个大火坑,深十丈,里面充满烈火,自己跳入其中以作供养的话,我才能赐给你法要。当时太子立即照他的话,造了一个大火坑。国王与夫人、群臣、宫女听了这话,心里极不平静,全都聚集到太子宫中,劝说开导太子,并请求婆罗门:请以慈悲为怀,为了我们不要让太子投入火坑。无论您需要什么,国家、城市、妻子、孩子以至我的身体,都可以供养、侍奉您。婆罗门说:我不强求,完全随太子决定。能那么做,我就说法,否则不说。大家看他心意坚定,只得默然不语。于是国王派遣使臣乘八千里象,向阎浮提内一切民众宣布:昙摩钳太子为了求法,七天之后将投身火坑,想要观看的人应早来集会。这时小国王们和四面八方的民

15、众,扶老携幼,纷纷聚集到太子的住所,长跪着合掌,异口同声对太子说:我们臣民就像依靠父母一样仰赖太子,现今如果您投入火坑,天下人都将如丧慈父永无依靠了。希望能怜悯我们,不要因为一个人而抛弃一切众生。太子对众人说:我在漫长的生死轮回中曾无数次丧失身命:生在人中,因为贪欲而相互杀害;天上寿尽时,感受失去欲乐的忧苦;在地狱中,感受火烧、汤煮以及斧、锯、刀、戟、灰河、剑树等损害之苦,一日之内所丧身体不计其数,痛彻心髓,不可具说;在饿鬼中,百毒钻身;为畜生时,身肉供众人食用,负重吃草,受苦无量。白白感受众多痛苦,白白失去身命,就是不曾为法而发过善心。我现在以这个臭秽的身体供养正法,你们为什么想阻止我的无上

16、道心呢?我舍弃这个身体是为求佛道,成佛以后,定会赐予你们五分法身。众人听罢默然不语。这时太子站在火坑边上,对婆罗门说:恳请大师先给我说法,倘若我先死去,就来不及听法了。于是婆罗门便为他宣说此偈: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愍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婆罗门说完此偈,太子便准备跳入火坑。这时帝释天和梵天王各抓住太子一只手,责劝道:阎浮提内一切众生都仰赖太子的恩德,才无不各得其所。现在你如果跳入火坑,天下众生如丧慈父。为什么一定要自我牺牲而抛弃一切有情呢?太子谢绝天王及臣民道:你们为何要阻止我的无上道心!诸天和众人只得默然无语。于是太子就举身跳入火坑。此刻天界和大地震动,虚

17、空中天人们同时哀嚎痛哭,泪如雨下。火坑立即变成了花池,太子于其中坐在莲花台上。诸天人如雨般洒下鲜花,直至膝深。当时梵天和帝释等,都赞叹说(太子)这样勤苦,必定成就佛道。当时的大王就是现在的净饭父王,当时的母后就是现在的摩耶夫人,当时的太子昙摩钳就是现在的世尊您。世尊!您当时为了教化众生那样勤苦求法,现已功德圆满,更应当以妙法甘露滋润彼等枯槁众生,为什么却要舍弃他们而入涅槃,不肯说法呢?再者世尊,无量阿僧祇劫以前,在波罗柰国有五百仙人。仙人们的师父名为郁多罗,他一直想得到正法,进行修学。于是四处寻求,并宣告一切人民:谁能为我宣说正法,不管他想要什么,我都可以供给!有位婆罗门应召前来,说道:我有正

18、法,谁如果想听,我可以为他宣讲!仙人师合掌说道:恳请慈悲哀悯,为我宣说。婆罗门说:学法是件很艰难的事,必须长期勤苦才能获得。(你现在)为什么竟然这样(轻易就)想听到呢?这于理不通吧。如果你诚心诚意想求法的话,就必须听从我的教诲。仙人说道:大师的教诲,我绝不敢违抗不从。婆罗门随即说道:你现在如果能剥皮做纸,披骨为笔,以血和墨,书写我的法语,才可以给你说。当时郁多罗听到这话,欢喜踊跃,恭敬地依教奉行,立即剥下身皮,剔取身骨,用血和墨,仰望着婆罗门说:现在正是时候,恳请快点宣说吧!于是婆罗门便说此偈: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不两舌恶口妄言及绮语心不贪诸欲无瞋恚毒想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婆罗门说罢此偈,(郁

19、多罗)立即书写下来,并令人宣读、抄写,让阎浮提内一切人民,都要读诵、称赞,如法修行。世尊当时为了众生那样苦行求法,心中没有丝毫悔恨。现在为何却要舍弃一切众生入于涅槃,不宣说妙法呢?再者,世尊在久远阿僧祇劫以前,在阎浮提作大国王,名叫尸毗。国王所居住的城市名叫提婆拔提,人民无比丰足快乐。当时尸毗王统领阎浮提八万四千个小国家、六万山川、八千亿村落。国王有二万夫人宫女、五百太子、一万大臣。大慈大悲,怜爱一切。当时帝释天王五德离身,将要命终,愁闷不乐。毗首羯摩天见此情景,就上前说道:为什么慨叹不已,面带愁容呢?帝释回答道:我快要死了,死兆已经现前。现在世上佛法已灭,也没有大菩萨住世,我不知道该皈依谁啊

20、!所以忧愁。毗首羯摩对天帝说:现今阎浮提有位名叫尸毗的大国王,行持菩萨道。他志向坚定,精进行持,必定能成佛道。您应该前去皈投,肯定能予以庇护,解救危难。天帝说:倘若他是菩萨,应当先考验一下是否至诚。你变成鸽子,我变成老鹰,在后边紧紧地追赶你,一直追逐到那大王的座前,你就求他保护。用这方法试试他,就足以知道他的真假了。毗首羯摩回答天帝道:菩萨圣贤,不应该对其施加苦楚,而正应该供养。所以不必以此难事相逼迫吧!帝释便说一偈:我亦非恶心如真金应试以此试菩萨知为至诚不说罢此偈,毗首羯摩便变成一只鸽子,帝释化作一只鹰,紧紧地追在鸽子的后面。马上就要捉住鸽子来吃的时候,鸽子惊恐万分,飞向大王,躲到国王腋下,

21、皈命国王。鹰随后追到,站在宫殿前对大王说:这只鸽子是我的食物,它逃到国王这里,应该赶快还给我,我饿得要命。尸毗王说:我的本愿是度化一切众生,现在它来投靠我,我绝不会给你。鹰又说道:大王,如今说是度一切众生,但如果断绝我的食物,我命将不保。难道像我这样的众生不在“一切”之中吗?国王这时答道:如果给其它的肉,你能吃吗?鹰立即说:只有新杀的热肉,我才吃。国王心想:现在寻找新杀的热肉,等于是害一救一,于理不通。进一步想到:除了我自身,其他生命都是我所爱护的。于是立即取利刀亲自割下大腿肉,拿给老鹰,想换取鸽子的性命。鹰对国王说:大王作为施主应该平等地对待一切。我虽说是一只小鸟,但理上也不应不公正、吃亏。

22、倘若想用你的肉来换取这只鸽子,就应该称一称使其重量相等。国王命左右:快拿秤来!取来后用钩子钩住中间,两头各放一盘。随即取出鸽子放在一边盘内,将割下的身肉放在另一头。但把大腿肉都割光了,仍比鸽子轻。接着又割两臂、两胁,以至将身肉都要割尽了,还轻于鸽子。这时大王自己(艰难地)站起身,想迈上秤盘,但因气力不够,失足倒地,昏厥了过去。过了很久才慢慢苏醒过来,心中自责道:久远以来,我都被(身体)你所困,轮转三界尝尽苦痛,从未以你积累过福德。如今正是精进行持之时,不是懈怠的时候啊!百般自责以后,强行地站起来,跨上秤盘,心中无比欢喜,自己认为这样才好。当时天地六种震动,诸天宫殿都动摇不止,乃至色界宫殿。众天

23、人都同时下来。他们在虚空中看见菩萨行持难行苦行,损毁身体,一心为了大法以至不顾身命,都哭泣不止,泪雨滂沱,又洒下如雨般的天花来作供养。这时帝释恢复本形,站在国王面前,对他说:你今天做这样常人难以企及的苦行,是想求什么呢?你如今想要做转轮圣王,还是帝释、梵王呢?到底想求取三界中的什么果报?菩萨答道:我的期求,不是三界中的荣华尊贵之乐,我所造福德,都是为了求取佛道!天帝又说:你如今身体损坏,痛彻骨髓,难道没有悔恨之意吗?国王说:没有!天帝又说:你说没有悔意,但谁能知道呢?我看你身体战栗不止,说话上气不接下气,还说没有悔恨,以什么作凭证呢?国王立即发誓:我从开始直到现在,没有丝毫悔恨;我的希求,也必

24、能获得。倘若我所说的真实不虚,愿我的身体立即恢复如初。发誓过后,身体立即恢复,比以前更加殊胜。天人及世人都感叹:前所未有!欢喜激动得不能克制自己。当时的尸毗王,就是现在的佛陀您。世尊往昔,您为了众生如此不顾惜身命,如今世尊功德法海已经圆满,法幢已经树立,法鼓已经树立,法炬已经高照,正是利益、度化众生的好时机,为何却想舍弃一切众生,趋入涅槃而不说法呢?”当时大梵天王在如来面前合掌赞叹,叙说了上千例如来前身为了众生而求法的事迹。世尊于是接受大梵天王的劝请,随即前往波罗奈国鹿野苑转正法-轮,由此三宝才出现在世间。当时天、人、龙、鬼、神等八部大众听闻此经后,无不欢喜,恭敬地奉行。附原经文杂譬喻品第一梵

25、天请法六事【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摩竭国善胜道场。初始得佛。念诸众生。迷罔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尔时梵天。知佛所念。即从天下。前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合掌。劝请世尊。转于法-轮。佛答梵天。众生之类。尘垢所蔽。乐著世乐。无有慧心。若我住世。唐劳其功。如吾所念。唯灭为快。尔时梵天。复更倾侧而白佛言。世尊。今日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润济开导。今正是时。又诸众生应可度者。亦甚众多。云何世尊。欲入涅槃。使此萌类。永失覆护。世尊往昔。无数劫时。恒为众生采集法药。乃至一偈。以身妻子。而用募求。云何不念便欲孤弃。过去久远。于阎浮提有大国王。号修楼婆。领此世界八万四千诸小国邑。六

26、万山川。八十亿聚落。王有二万夫人。一万大臣。时妙色王。德力无比。覆育民物。丰乐无极。王心念曰。如我今者。唯以财宝资给一切。无有道教而安立之。此是我咎。何其苦哉。今当推求坚实法财。普令得脱。即时宣令。阎浮提内。谁能有法与我说者。恣其所须。不敢违逆。募出周遍。无有应者。时王忧愁酸切恳恻。毗沙门王。见其如是。欲往试之。辄自变身化作夜叉。色貌青黑。眼赤如血。钩牙上出。头发悉竖。火从口出。来诣宫门。口自宣言。谁欲闻法。我当为说。王闻是语。喜不自胜。躬自出迎。前为作礼。敷施高座。请令就坐。即集群僚。前后围绕。欲得听闻。尔时夜叉复告王曰。学法事难。云何直尔欲得闻知。王叉手曰。一切所须不敢有逆。夜叉报曰。若以

27、大王可爱妻子与我食者。乃与汝法。尔时大王以所爱夫人及儿中胜者供养夜叉。夜叉得已。于高座上众会之中取而食之。尔时诸王百官群臣见王如是。啼哭懊恼。宛转在地。劝请大王令舍此事。王为法故。心坚不回。时夜叉鬼食妻子尽。为说一偈。一切行无常生者皆有苦五阴空无相无有我我所说是偈已。王大欢喜。心无悔恨大如毛发。即便书写。遣使班示阎浮提内。咸使诵习。时毗沙门王还复本形。赞言善哉。甚奇甚特。夫人太子。犹存如故。尔时王者今佛身是。世尊昔日。为法尚尔。云何今欲便舍众生早入涅槃而不救济。又复。世尊过去久远阿僧祇劫。于阎浮提作大国王。名虔阇尼婆梨。典领诸国。八万四千聚落。二万夫人婇女。一万大臣。王有慈悲。矜及一切。人民蒙

28、赖。谷米丰贱。咸佩王恩。犹视慈父。时王心念。我今最尊。位居豪首。人民于我各各安乐。虽复有是。未尽我心。今当推求妙宝法财以利益之。思惟是已。遣臣宣令。遍告一切。谁有妙法。与我说者。当给所须。随其意欲。时有婆罗门。名劳度差。来诣宫门。云我有法。王闻甚喜。即出奉迎。前为作礼。敷好床褥。请令就坐。王与左右合掌白言。唯愿大师。垂矜愚鄙。开阐妙法。令得闻知。时劳度差复报王曰。我之智慧。追求遐方。积学不易。云何直尔。便欲得闻。王复报曰。一切所须。悉见告敕。皆当供给。劳度差曰。大王今日。能于身上剜然同“燃”千灯用供养者。乃与汝说。王闻此语。倍用欢喜。即时遣人乘八千里象。告语一切阎浮提内。虔阇婆梨大国王者。却后

29、七日。为于法故。当剜其身以然千灯。时诸小王。一切人民。闻此语已。各怀愁毒。悉来诣王。到作礼毕。共白之言。今此世界有命之类。依恃大王。如盲依导。孩儿仰母。王薨之复。当何所怙。若于身上剜千灯者。必不全济。云何为此一婆罗门弃此世界一切众生。是时宫中。二万夫人。五百太子。一万大臣。合掌劝请。亦皆如是。时王报曰。汝等诸人慎勿却我无上道心。吾为是事誓求作佛。后成佛时。必先度汝。是时众人。见王意正。啼哭懊恼。自投于地。王意不改。语婆罗门。今可剜身而然千灯。寻为剜之。各著脂炷。众会见已。绝而复稣同“苏”。以身投地。如太山崩。王复白言。唯愿大师。垂哀矜愍。先为说法。然后然灯。我命倘断。不及闻法。时劳度差。便唱法

30、言。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说是偈已。而便然火。当此之时。王大欢喜。心无悔恨。自立誓愿。我今求法。为成佛道。后得佛时。当以智慧光明。照悟众生结缚黑闇。作是誓已。天地大动。乃至净居诸天。宫殿动摇。咸各下视。见于菩萨作法供养。毁坏身体。不顾躯命。佥然俱下。侧塞虚空。啼哭之泪。犹如盛雨。又雨天华而以供养。时天帝释。下至王前。种种赞叹。复问之曰。大王。今者苦痛极理。心中颇有悔恨事不。王即言无。帝释复曰。今观王身。战掉不宁。自言无悔。谁当知之。王复立誓。若我从始乃至于今。心不悔者。身上众疮。即当平复。作是语已。寻时平复。时彼王者今佛是也。世尊往昔。苦毒求法。皆为众生。今者满足。云何舍弃欲入涅槃。

31、永使一切失大法明。又复。世尊过去世中。于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毗楞竭梨。典领诸国八万四千聚落。二万夫人婇女。五百太子。一万大臣。王有慈悲。视民如子。尔时大王。心好正法。即时遣臣。宣令一切。谁有经法为我说者。当随其意给足所须。有婆罗门名劳度差。来诣宫门言有大法谁欲闻者。我当为说。王闻此语。喜不自胜。躬出奉迎。接足为礼。问讯起居。将至大殿。敷施高座。请令就坐。合掌白言。唯愿大师。当为说法。劳度差曰。我之所知。四方追学。劳苦积年。云何大王。直尔欲闻。王叉手曰。一切所须。幸垂敕及。于大师所不敢有惜。寻报王言若能于汝身上。斫千铁钉。乃与汝法。王即可之。却后七日。当办斯事。尔时大王。寻时遣人乘八千里象。遍告一

32、切阎浮提内。毗楞竭梨大王。却后七日。当于身上斫千铁钉。臣民闻之。悉来云集。白大王言。我等四远。承王恩德。各获安乐。唯愿大王。为我等故。莫于身上斫千铁钉。尔时宫中。夫人婇女。太子大臣。一切众会。咸皆同时。向王求哀。唯愿大王。以我等故。莫为一人便取命终。孤弃天下一切众生。尔时国王报谢之曰。我于久远生死之中杀身无数。或为贪欲瞋恚愚痴。计其白骨高于须弥。斩首流血过于五江。啼哭之泪多于四海。如是种种。唐捐身命。未曾为法。吾今斫钉。以求佛道。后成佛时。当以智慧利剑。断除汝等结使之病。云何乃欲遮我道心。尔时众会。默然无言。于时大王。语婆罗门。唯愿大师。垂恩先说。然后下钉。我命倘终。不及闻法。时劳度差。便说偈

33、言。一切皆无常生者皆有苦诸法空无主实非我所有说是偈已。即于身上椓 龙藏为“”千铁钉。时诸小王群臣之众。一切大会。以身投地。如大山崩。宛转啼哭。不识诸方。是时天地六种震动。欲色诸天。怪其所以。佥然俱下。见于菩萨困苦。为法伤坏其身。同时啼哭。泪如盛雨。又雨天华。而以供养。时天帝释。来到王前。而问王言。大王今者。勇猛精进。不惮苦痛。为于法故。欲何所求。欲作帝释转轮王乎。为欲求作魔王梵王。王答之曰。我之所为。不求三界受报之乐。所有功德。用求佛道。天帝复言。今观王身。不能自持。言无悔恨。以何为证。王寻立誓。若我至诚。心无悔恨者。我今身体。还复如故。作是语已。即时平复。天及人民欣踊无量。世尊今者。法海已满

34、。功德悉备。云何欲舍一切众生。疾入涅槃而不说法。又复世尊。过去久远无量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曰梵天王。有太子。字昙摩钳。好乐正法。遣使推求。四方周遍。了不能得。尔时太子。求法不获。愁闷懊恼。时天帝释。知其至诚。化作婆罗门。来诣宫门。言我知法。谁欲闻者。吾当为说。太子闻之。即出奉迎。捉足为礼。将至大殿。敷好床座。请令就坐。合掌白言。唯愿大师。垂愍为说。婆罗门言。学事甚难。追师积久。尔乃知之。云何直尔。便欲得闻。理不可也。太子复言。大师所须。愿见告敕。身及妻子。一皆不惜。婆罗门言。汝今若能作大火坑。令深十丈。满中炽火。自投于中以供养者。吾乃与法。尔时太子。即如其言作大火坑。王及夫人。群臣婇

35、女。闻是语已。不能自宁。咸悉都集。诣太子宫。谏喻太子。晓婆罗门。唯愿慈愍。以我等故。勿令太子投于火坑。若其所须。国城妻子。及与我身。当为给使。婆罗门言。吾不相逼随太子意。能如是者我为说法。不者不说。观其志固。各自默然。尔时大王。即遣使者。乘八千里象。宣告一切阎浮提内。昙摩钳太子。为于法故。却后七日。身投火坑。其欲见者。宜早来会。时诸小王。四远士民。强弱相扶。悉皆云集。诣太子所。长跪合掌。异口同音。白太子言。我等诸臣。仰凭太子。犹如父母。今若投火。天下丧父。永无所怙。愿愍我曹。莫为一人孤弃一切。尔时太子。语众人言。我于久远生死之中丧身无数。人中为贪更相斩害。天上寿尽失欲忧苦。地狱之中。火烧汤煮。

36、斧锯刀戟。灰河剑树。一日之中。丧身难计。痛彻心髓。不可具陈。饿鬼之中。百毒钻躯。畜生中苦。身供众口。负重食草。苦亦难数。空荷众苦。唐失身命。未曾善心为于法也。吾今以此臭秽之身。供养法故。汝等云何复欲却我无上道心。我舍此身。为求佛道。后成佛时。当施汝等五分法身。众人默然。是时太子。立火坑上。白婆罗门。唯愿大师。为我说法。我命倘终。不及闻法。时婆罗门。即便为说此偈。常行于慈心除去恚害想大悲愍众生矜伤为雨泪修行大喜心同己所得法救护以道意乃应菩萨行说是偈已。便欲投火。尔时帝释并梵天王。各捉一手。而复难之。阎浮提内一切生类。赖太子恩。莫不得所。今若投火坑。天下丧父。何为自没。孤弃一切。尔时太子。报谢天王

37、及诸臣民。何为遮我无上道心。天及人众。即各默然。辄自并身。投于火坑。天地大动。虚空诸天。同时号哭。泪如盛雨。即时火坑变成华池。太子于中坐莲华台。诸天雨华乃至于膝。尔时梵天及帝释等皆悉赞叹勤苦如此必成佛。尔时大王今父净饭王是。尔时母者今摩耶是。尔时太子昙摩钳者今世尊是。世尊尔时。如是求法。为救众生。今已成满。宜当润彼枯槁之类。云何便欲舍至涅槃不肯说法。又复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尔时波罗柰国。有五百仙士。时仙人师。名郁多罗。恒思正法。欲得修学。四方推求。宣告一切。谁有正法。为我说者。随其所欲。悉当供给。有婆罗门。来应之言。吾有正法。谁欲闻者。我当为说。时仙人师。合掌白言。唯愿矜愍垂哀为说。婆罗门

38、言。学法事难。久苦乃获。汝今云何直尔欲闻。于理不可。汝若至诚。欲得法者。当随我教。仙人白言。大师教敕。不敢违逆。寻即语曰。汝今若能剥皮当纸,析骨为笔。血用和墨。写吾法者。乃与汝说。时郁多罗。闻此语已。欢喜踊跃。敬如来教。即剥身皮。析取身骨。以血和墨。仰白之曰。今正是时。唯愿速说。时婆罗门。便说此偈。常当摄身行而不杀盗淫不两舌恶口妄言及绮语心不贪诸欲无瞋恚毒想舍离诸邪见是为菩萨行说是偈已。即自书取。遣人宣写。阎浮提内一切人民。咸使诵赞。如说修行。世尊尔时。如是求法。为于众生心无悔恨。今者云何欲舍一切。入于涅槃而不说法。又复世尊。过去久远阿僧祇劫。于阎浮提。作大国王。名曰尸毗。王所住城号提婆拔提。

39、丰乐无极。时尸毗王主阎浮提八万四千诸小国土。六万山川。八千亿聚落。王有二万夫人婇女。五百太子。一万大臣。行大慈悲。矜及一切。时天王帝释。五德离身。其命将终。愁愦不乐。毗首羯摩见其如是。即前白言。何为慷慨。而有愁色。帝释报言。吾将终矣。死证已现。如今世间。佛法已灭。亦复无有诸大菩萨。我心不知何所归依。是以愁耳。毗首羯摩白天帝言。今阎浮提有大国王。行菩萨道。名曰尸毗。志固精进。必成佛道。宜往投归。必能覆护。解救危厄。天帝复曰。若是菩萨。当先试之。为至诚不。汝化为鸽。我变作鹰。急追汝后。相逐至彼大王坐所。便求拥护。以此试之。足知真伪。毗首羯摩复答天帝。菩萨大人。不宜加苦。正应供养。不须以此难事逼也。

40、尔时帝释。便说偈言。我亦非恶心如真金应试以此试菩萨知为至诚不说是偈已。毗首羯摩。自化为鸽。帝释作鹰。急追鸽后。临欲捉食。时鸽惶怖。飞趣大王。入王腋下。归命于王。鹰寻后至。立于殿前。语大王言。今此鸽者。是我之食。来在王边。宜速还我。我饥甚急。尸毗王言。吾本誓愿。当度一切。此来依我。终不与汝。鹰复言曰。大王今者。云度一切。若断我食。命不得济。如我之类非一切耶。王时报言。若与余肉。汝能食不。鹰即言曰。唯得新杀热肉。我乃食之。王复念曰。今求新杀热肉者。害一救一。于理无益。内自思惟。唯除我身。其余有命。皆自惜护。即取利刀。自割股肉。持用与鹰。贸此鸽命。鹰报王曰。王为施主。等视一切。我虽小鸟。理无偏枉。若

41、欲以肉贸此鸽者。宜称使停。王敕左右。疾取称来。以钩钩中。两头施槃同盘。即时取鸽。安著一头。所割身肉。以著一头。割股肉尽。故轻于鸽。复割两臂两胁。身肉都尽。故不等鸽。尔时大王举身自起。欲上称槃气力不接。失跨堕地。闷无所觉。良久乃酥。自责其心。我从久远。为汝所困。轮回三界。酸毒备尝。未曾为福。今是精进立行之时。非懈怠时。种种责已。自强起立。得上称槃。心中欢喜。自以为善。是时天地六种震动。诸天宫殿皆悉倾摇。乃至色界。诸天同时来下。于虚空中。见于菩萨行于难行。伤坏躯体。心期大法。不顾身命。各共啼哭。泪如盛雨。又雨天华而以供养。尔时帝释还复本形。住在王前。语大王曰。今作如是难及之行。欲求何等。汝今欲求转

42、轮圣王帝释梵王。三界之中欲求何等。菩萨答言。我所求者。不期三界尊荣之乐。所作福业欲求佛道。天帝复言。汝今坏身。乃彻骨髓。宁有悔恨意耶。王言无也。天帝复曰。虽言无悔。谁能知之。我观汝身。颤掉不停。言气断绝。言无悔恨。以何为证。王即立誓。我从始来乃至于今。无有悔恨大如毛发。我所求愿。必当果获。至诚不虚如我言者。令吾身体即当平复。作誓已讫。身便平复。倍胜于前。天及世人。叹未曾有。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尸毗王者今佛身是也。世尊往昔。为于众生不顾身命。乃至如是。今者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润益成立。今正得时。云何欲舍一切众生。入于涅槃而不说法。尔时梵王。于如来前。合掌赞叹。说于如来先

43、身求法。为于众生凡有千首。世尊尔时受梵王请。即便往诣波罗奈国鹿野苑中转于法-轮。三宝因是乃现于世。时诸天人诸龙鬼神。八部之众。闻说是已。莫不欢喜。顶戴奉行。-贤愚经白话: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 摘要:慈悲是一种心念,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就是佛法中提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因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菩萨愿代众生受苦。如同王子悲心深刻,以身施虎。在救济众生的当下,圆满了自己的无上菩提。摩诃萨埵以身施虎缘品第二【白话】这样的经法我(阿难从佛亲自)听闻,讲法时,佛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那时到了乞食的时候,世尊披上袈裟托起钵盂,只带着阿难进城乞食。当时有一个年老的妇女只有两个儿子,他们肆意偷盗,结果

44、被物主抓住,于是将其扭送到国王那里。依据法律审定,他们被判处死罪,随即交付给旃陀罗,带到刑场。远远望见世尊,母子三人一齐向佛磕头哀求,(老妇说道):“恳请天尊度济苦难,救救我儿子的性命。”诚心恳切,极为可怜。如来慈悯,立即派阿难到国王那里请求饶其性命。国王听从佛的指示立即放了他们。他们脱离这次危难后,对佛感恩戴德,无比欢喜激动。随即来到佛前,以头礼佛足,合掌说道:“承蒙佛的慈恩,才得以保全我们的性命。恳请天尊慈悯我们,允许进入修道的行列。”佛立即同意了,说道:“善来比丘!”于是(两个儿子)须发自落,身上所穿的衣服变成袈裟。他们生起了由衷的恭敬心,志向和信心更加坚固。接着佛又宣说佛法,使他们的障

45、垢彻底消除,证得阿罗汉果。他们母亲听法后证得阿那含果。当时阿难亲眼目睹此事,感叹前所未有,称赞如来种种德行。又感慨地询问道:“他们母子三人往昔有什么善根,能够遇到世尊,免除重罪,获得涅槃的安乐呢?一生之中蒙受如此不寻常的利益,这是多么令人高兴的事啊!”佛告诉阿难:“这三个人不但今天靠我得以活命,在过去世中也曾蒙受我的恩惠而保全性命。”阿难对佛说:“不知世尊在过去世中救活他们三人的事情是怎样的呢?”佛告诉阿难:“久远阿僧祇劫以前,此阎浮提有一位名叫摩诃罗檀那(汉语“大宝”)的大国王,统领五千小国。国王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摩诃富那宁,次子名叫摩诃提婆(汉语“大天”),小儿子名叫摩诃萨埵。这个小儿子从小行为慈善,犹如赤子一般怜爱一切生命。有一次大王和大臣们、夫人、太子出外游玩,国王有些疲倦,就停下来稍做休息。三个王子一起到林间玩耍。他们看见一只母虎正在给两只虎仔喂乳,母虎因饥饿逼迫,又打算吃掉两只虎仔。小王子对两位兄长说:现在这只母老虎极为悲苦,瘦弱得快要死去,再加上刚给新生的虎仔喂过奶,我观察它的意思是想吃掉自己的孩子。两位兄长答道:相信如你说的那样。小弟又问兄长:这只老虎现在还可以吃什么呢?两兄长回答说:倘若能得到刚杀的温热血肉,才能合它的意。小弟又问道:现在是否有人能做这件事,拯救它们的生命令存活下去呢?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佛教素材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