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反思.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35311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反思.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反思鲜食玉米广义地讲即在乳熟期采摘果穗用于蒸煮食用的玉米,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及普通玉米。但在批量的商业化生产销售经过中,鲜食玉米特指甜玉米和糯玉米。鲜食玉米既可直接食用可以加工制成罐头、加工食品和冷冻食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1品种选择不同品种鲜食玉米对生产季节、茬口、气候、土壤和栽培等条件的要求差异较大。在选用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抗逆性及市场需求性等关键因素。鲜食玉米生产一般春季可提早至2月底至3月初播种,大棚和地膜栽培能够更早,夏季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高温期播种。因而,要求品种除了具有其他优良特性外,还要耐低温冷害和高温热害。鲜食

2、玉米根据其市场需求不同,应选用适宜的品种,并根据上市的时间来选择早、中、晚期搭配品种。2隔离种植甜玉米的甜质基因与糯玉米的糯质基因均属于胚乳性状的隐性突变体,当甜、糯玉米与其他类型的玉米串粉后,会产生花粉直感现象,导致现代所结的种子甜性和糯性消失,进而影响品质。因而,在生产中甜、糯玉米应连片隔离种植。隔离方法主要有时差隔离和空间隔离。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风吹花粉漂移范围很大,最好是一村或一乡种植一个品种。确有难度,需要种植多个品种的地方,可采取错期播种,用时差隔离的方法,使品种之间抽雄散粉时差在30d以上,预防串粉。空间隔离一般在30m范围内,不种植与甜、糯玉米一样花期的普通玉米或其他类型的甜、

3、糯玉米。如有树林、山岗等天然屏障,距离能够适当缩短。3精细整地合理密植甜玉米对土壤环境要求较高,可选择土层深厚、肥力好、通透性好、酸碱度适中、排灌方便和光照充足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整地,旋耕碎土。根据品种特性、自然地理气候及肥水管理水平进行合理密植。是保证鲜食玉米优良商品性的要求之一。一般每亩适宜密度甜玉米30003500株、糯玉米为35004000株,早熟品种或秋播时可密度稍大,晚熟品种或春播时可密度稍小。播种或移栽时行距一般5065cm,株距2035cm。4播种与移栽4.1分期播种。为了延长市场供给或加工时间,在生产上可采取分期播种或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的方法。分期播种的时期

4、应根据各地光热条件和品种生育期确定。4.2种子处理。播种前应晒种、分级、去杂并浸种催芽,可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浸种710h,使种子吸足水分,取出沥干水分,保湿控温催芽。浸种温度控制在2832,待种子胚根均匀露白0.5cm时即可播种。4.3育苗移栽。为了培育壮苗,提早生育季节,争取早上市,应推行育苗移栽技术。5科学施肥甜、糯王米对肥料需求与普通玉米存在差异,需N水平较低,对P和K需求较高。为获取最优施肥方案,各地应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进行配方施肥。一般pH为6.57.0的中性上壤,在中等肥力水平下,每生产9001000kg甜玉米鲜穗,需农家肥3000kg,或生物有机肥8001000

5、kg,需纯氮49kg、五氧化二磷39kg、氧化钾49kg。每生产1000kg糯玉米鲜穗,需吸收纯氮2024kg、五氧化二磷67kg、氧化钾814kg、硫酸锌lkg。在施肥方法上,底肥均匀撒施,追肥打洞暗施,有机肥、P、K、Zn肥和30%的N肥作底肥,20%的N肥作苗肥,50%的N肥作穗肥。地膜覆盖栽培可将底施N肥用量增加到60%,追施苗肥和穗肥的比例调整为15%与25%。6加强田间管理6.1查苗补缺。由于鼠、鸟、地下害虫危害或其他因素会造成缺苗,应及时检查。出现缺苗及时取大壮苗补栽,并连日浇水至成活。6.2及时去除分蘖和多穗。甜、糯玉米苗期有发生分蘖的生长习性,一般是78叶时从基部13片叶腋中

6、长出分蘖,消耗大量养分,影响主茎生长,本身不能成穗,应及时去除。甜玉米品种有多穗现象,为保证商品性,每株留壮穗1个,其余果穗及时摘除。6.3培土防倒伏。采用地膜覆盖方式栽培的玉米,茎叶生长旺盛,次生根和气生根入土浅,遇风易发生倒伏,应在大喇叭口期进行培土,培土高度810cm,以利于气生根系生长入土。授粉结实期,根据植株长势情况,再次进行培土,增加气生根层数,提高植株抗倒能力。6.4人工辅助授粉。为提高甜、糯玉米的结实率、减少秃尖长度,进而到达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在生产上可对甜、糯玉米进行辅助授粉。简单的做法是在绝大多数植株抽雄散粉吐丝时,用竹竿顺玉米行推动植株,使花粉散落,提高群体植株授

7、粉率。6.5科学防治杂草。采取化学防治和人工除草相结合的方法防治杂草。在播种或育苗移栽后,每亩用48%拉索乳油100ml,兑水50kg均匀喷施于地面上。在玉米苗期、拔节期或大喇叭口期,结合施肥进行中进除草。7病虫害防治较常见的有地老虎、蝼蛄、蛴螬和沟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也有玉米螟、棉铃虫、粘虫、蚜虫等地上害虫。7.1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以地老虎为主,其主要在玉米苗期夜间咬食茎基部,造成苗死缺株。可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性透捕器或糖醋液等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用75%辛硫磷、50%敌敌畏或20%除虫菊酯分别以1300、11000、12000的比例拌成毒土或毒沙,按每亩用量2025kg进行撒施;用50%辛硫磷

8、乳油1000倍液、48%毒死蜱(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于幼虫13龄期田间喷施;可以用毒饵诱杀幼虫。7.2螟虫类害虫主要在玉米各生育期取食玉米的叶片、果穗、钻蛀茎秆,导致减产10%30%,其中亚洲玉米螟危害较大。在玉米螟产卵高峰期,采用人工放赤眼蜂,每亩释放1万头左右。或在玉米螟卵孵化阶段,田间喷施Bt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在玉米螟成虫发生期,采用太阳能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减轻下代玉米螟危害;在玉米螟低龄幼虫期,用14%毒死蜱颗粒剂、3.6%杀虫双颗粒剂,或20%氯虫苯甲酰铵(康宽)悬浮剂稀释拌毒土撒施。由于鲜食王米是食用鲜果穗,因而化学防治仅作为辅助手段,采收前20d应禁止使用化学农药。7.3鲜食玉米生产上发生较多的病害有纹枯病、粗缩病、茎腐病、锈病、大斑病、小斑病和细菌性穗腐病等。其防治方法可采取普通玉米病害的防治方法,适当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8适时采收一般普通甜玉米在吐丝后1823d后收获,超甜玉米在吐丝后2025d采收。若以加工罐头为目的可早收12d,以出售鲜穗的可晚收12d。鲜食糯玉米一般授粉后25d左右采收。作者:杨艳玲单位:临漳县农业农村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