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诗两首(教案)_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768858 上传时间:2019-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古诗两首(教案)_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古诗两首(教案)_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古诗两首(教案)_北京版三年级语文上册.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三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教案)北京版25.古诗两首【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 来源来源:1.认识本课 2 个生字,会写本课 12 个生字。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默写课文。3.感受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诗情画意。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 12 个生字新词,认读 2 个生字。 2.能看注释,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3.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会诗情画意。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熟记生字,读懂诗歌含义,能够背诵、默写课

2、文。【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这堂课,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鹿柴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来源:学+科+网 Z+X+X+K二、初读课文,感知理解二、初读课文,感知理解第 2 页(一)学习(一)学习鹿柴鹿柴1.简介作者:王维(701 年-761 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盛唐诗人的代表,创造了水墨出水画派,有“诗佛”之称。代表作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摩诘文集。2. 释题。

3、鹿柴:地名,柴,读 zhi,同“寨”。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3.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播放视频:鹿柴)(1)请同学们认真听课文朗读鹿柴,完成下面要求: 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把生字记在本上和同学一起读一读写一写。(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l xin ti zhi鹿 响 苔 柴(3)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来源:学。科。网 Z。X。X。K“鹿柴”的“柴:读作“zhi”,不要读作“chi”。“返景”的“景”读作“jng”,不要读作“yng”。“青苔”的“苔”读作“ti”,不要读作“ti”。4.理解字义。但闻:只听见。但,只;闻,听见。人语响:人说话的声音。返景

4、:傍晚的阳光,落日的余晖。景,同“影”,在这里读“yng”。复:又。青苔:指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5.精读领悟。(1)译文: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2)理解诗句 “空山不见人。”第 3 页“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把“空山”的意蕴具体化了。(3) 理解“但闻人语响”中的“响”字。(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用一个“响”字衬托,更显出空山深林的幽静。)(4)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

5、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5)练习朗读,试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师总结: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

6、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二)学习(二)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朝诗人刘长卿有一次来到了一个叫芙蓉山的地方,恰好遇到了一场大雪,于是借宿在别人家里。根据这次经历,他写了一首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播放视频:)1.播放视频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介绍作者:刘长卿(大约 726大约 786),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第 4 页称“五言长城”。主要作品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等。3.释题: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4.认读生字。f

7、ng s f rng m pn qun fi逢 宿 芙 蓉 暮 贫 犬 吠(1)出示带拼音生字,指名读师评指导。(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5.理解字义。逢:遇到,遇见。宿:夜晚睡觉;过夜。苍山:青色的山。白屋:贫民住的房子。因为没有油漆彩画所以叫白屋。柴门:用散碎木材或树枝做成的简陋的门。吠:狗的叫声。归人:指从外面回来的人。这里指房屋的主人。6.精读领悟。(1)理解句子词意:一、二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三、四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2)理解诗句一、二句:(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首句

8、“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3)理解诗句三、四句:(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以后的情景。“柴门闻犬吠”,诗人进入茅屋已安顿就寝,忽从卧榻上听到吠声不止。“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第 5 页(4)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

9、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来源:学+科+网 Z+X+X+K(5)指导朗读。学生自由练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6)背诵古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背古诗。同桌互背。指名展示背诵古诗。 全班配乐吟诵古诗。三、三、课堂总结课堂总结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希望同学们常走近它、欣赏它、品味它,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四、课堂练习四、课堂练习 来源来源: :学学* *科科* *网网 1.比一

10、比,再组词。渔( ) 暮( ) 逢( ) 芙( )鱼( ) 墓( ) 缝( ) 夫( )2.填空。(1)诗人王维是个才子,既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苏轼赞他_“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 ” _”。(2)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作者是( )代( )所作,写的是诗人在( )的情况。描写一幅( )景象。五、作业布置五、作业布置1.朗读诗歌,背诵这两首诗。2.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第 6 页【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空山人语鹿柴 恬淡幽静 深林青苔白屋贫(所感)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同情劳动人民风雪夜归人(所见)【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古诗两首是北京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在古诗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开放的教学环境,以有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古诗意境。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上,尽量给学生讲得通俗易懂“动景情”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阅读教学应是让学生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学生要产生独特的感悟,就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文本对话,积极地去思索,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感悟,因此培养学生养成肯与思考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