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炉设备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5382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焙烧炉设备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焙烧炉设备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焙烧炉设备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焙烧炉设备施工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焙烧炉设备施工方案.精品文档.施工单位:河南东大泰隆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七月 贵州其亚二期 1650T/D氢氧化铝悬浮焙烧炉设备安装施工方案项目经理:审 核:编 制:目 录一、 工程概况3二、 编制依据3三、 施工准备4四、 主要设备安装方案6 1、各设备安装工艺6 2、焙烧炉泵类设备垫铁布置6五、 劳动力组织7六、 施工机械及工具7七、 施工进度计划表8八、 吊装过程的控制10九、 应急响应13十、设备安装技术要求14十一、质量保证体系19十二、安全保证体系20二期焙烧炉工程设备安装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1650T

2、/D焙烧炉二期工程,二期焙烧炉系统厂房结构为钢结构厂房,厂房长25m,宽15m,高45.3m。需安装的标准设备有1#、2#返灰罗茨风机,1#、2#流化床供风罗茨风机K01、K02,焙烧炉备用罗茨风机,V08风机,T12风机,螺旋给料机,皮带秤,1#、2#返灰罗茨鼓风机,1#、2#罗茨鼓风机,备用罗茨鼓风机T12离心式鼓风机,V08离心式鼓风机,1#、2#冷却床,燃烧器T12,燃烧器V08,燃烧器V19,电子定量给料机,螺旋给料机,ID引风机,电动葫芦等设备安装。二、 编制依据1、 焙烧炉工程设计工艺图2、 HG20236-93化工设备工程安装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 GB50252-2010工业安

3、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4、 GB50231-200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5、 YSJ412-1992轻金属冶炼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6、 GB50275-2010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7、 HG20201-2000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起重施工规范8、 SH/T3515-2003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9、 SY62792008大型设备吊装安全规程10、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三、 施工准备二期焙烧炉工程域主要以标准设备为主。ID引风机,螺旋给料机,罗茨风机等是该工程安装的重点和难点,其吨位和外形尺寸较大,设备吊装场地狭窄,吊装工

4、艺要求较高,设备吊装时存在着同钢结构施工交叉作业,设备吊装和钢结构安装两者之间要衔接好,才能保证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若施工顺序安排不妥,将给设备安装带来很大的难度。为了确保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必须做好下列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道路的铺设由于设备的外形尺寸和重量较大,特别是ID引风机的吊装,施工现场的道路必须满足大型运输车辆和大型吊车进场的需要。结合本工程设备安装的特点及设备吊装的难度,施工道路必须铺设200300直径的毛石,铺设厚度不小于500mm厚。 2、基础验收根据土建施工提供的基础中间交接资料,结合施工图纸,认真复测设备基础相关尺寸,检查设备基础中心线偏差,纵横向中心线偏差,预埋地脚螺

5、栓和预留孔尺寸偏差,是否满足图纸和规范要求。基础表面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设备基础表面和地脚螺栓预留孔中的油污、碎石、泥土、积水等均应清除干净。预埋地脚螺栓的螺纹和螺母应保护完好,设备基础验收合格后,安装就位,要在设备基础标志出设备安装标高基准线和纵横向安装基准线。 3、基础研磨和垫铁准备 基础研磨是设备安装控制的重点,每台设备基础放置垫铁的位置都要进行基础表面的凿平和研磨。基础研磨完之后,垫铁与基础表面接触要紧密、平整。二期焙烧炉安装的大小设备有10多台,大部分设备安装在混凝土基础上,设备的重量和底座宽度有所不同,需要准备不同厚度和大小的垫块,且斜垫铁成

6、对使用。 4、施工机具准备二期焙烧炉安装的重点是大型的标准设备安装,例如ID引风机的安装,而安装的重点又在设备的吊装上,上述这些设备不但重量重,而且外形尺寸也较大,所以要提前准备好吊装索具,吊装使用的钢丝绳、卸扣、夹具要仔细检查,特别是钢丝绳不得有损伤、断股现象,每种设备的吊装钢丝绳要经过验算其强度能否满足吊装载荷的要求,才能使用。除了起重机具的准备,还必须准备完好安装找正所使用的工器具。例如千斤顶、手拉葫芦、扳手、大锤、撬棍、水平尺、水准仪、经纬仪(在使用前需调零)、角向磨光机、电焊机等工器具。 5、技术交底和方案编制 二期焙烧炉区域的设备安装。设备安装之前需编制出安装方案,以便指导施工班组

7、进行施工。施工人员要认真看图,了解设备的重量、几何尺寸和安装方位,并且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施工班组成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重点是吊装方面。四、 主要设备安装方案1、各设备安装工艺设备基础复测及中心线、标高线标示 基础研磨及垫铁安装 泵吊装 泵安装找正 基础灌浆。2、焙烧炉各泵机座垫铁布置规范及示意图 二期焙烧炉各设备机座都有垫铁,其垫铁规格为160mm90mm,垫铁数为8组,每组不多于5块,每组约30mm-50mm厚度,其布置图如下所示:五、 劳动力组织为了确保该工程的设备安装的顺利进行,人员组织必须确保下列人数: 1、起重工3人 2、钳工46人 3、铆工23人 4、电气焊2人 5、普工35人

8、6、测量工2人 7、电工1人六、 施工机械及工具二期焙烧炉区域设备吊装主要施工机具及工具一览表序号机具名称规格数量1汽车吊80吨1台2汽车吊25吨1台3汽车吊8吨1台4平板汽车10吨1台5千斤顶50吨2台6百分表2个7手拉葫芦5吨2个8手拉葫芦23吨4个9交流电焊机2台10气割工具2套11角向磨光机1252台12扳手8寸18寸12把13大锤8磅4把14吊装钢丝绳2套15起重卸扣5吨25吨12个16枕木200*250*200010根17调整垫板3300.5吨18水准仪1台19经纬仪1台20水平尺500mm2把21钢卷尺3m20m5把22铁丝8#2卷23框式水准仪2台七、施工进度计划表二期焙烧炉工

9、程设备安装进度计划表序号 日期 设备名称2013年11月2013年12月2014年1月15610111516202125263115610111516202125263015610111516202125263111#返灰罗茨风机22#返灰罗茨风机31#流化床供风罗茨风机K0142#流化床供风罗茨风机K015焙烧炉备用罗茨风机6V08风机7T12风机81#、2#冷却床9燃烧器T1210电子定量给料机11螺旋给料机12ID引风机八、吊装过程的控制1、作业环境、应提前向当地气象部门了解掌握吊装时的天气情况。雨天、雪天、夜间、大雾、风速大于或等于10. 8m/s(五级)以上、气温小于或等于-20时,

10、不应进行大型设备吊装。、吊装作业应在设置的警戒区域内进行,无关人员不应通过或停留。、进行吊装作业应遵守作业区域的防火防爆规定和要求。、吊装前,应清理大型设备内外、桅杆上及通道上的残余材料、工具等。、应清理起重机回转范围内及行走方向的障碍物。、吊装前,应确认与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在外电架空线路附近吊装时,应符合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起重机在沟边或坑边作业时,应与其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一般不小于坑深的1. 2倍。、在易燃易爆物附近的起吊作业,应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2、作业人员、吊装时各岗位人员应全部到岗,并履行各自职责。、登高作业人员应做登高体能检查。

11、登高作业应佩带安全带,穿防滑鞋,安全带应系于牢固处,且高挂低用。登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等应拴上保险绳。3、吊装作业1)、吊装前,应对起重机械进行空转检查或试验,应确认制动装置、保险装置和安全防护装置正常后,方可工作。2)、卷扬机使用前,应检查机械传动与电气控制部分,保证其性能正常。吊装过程中,应有电工和钳工值班监护,吊装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3)、卷扬机安放处应有防雨措施。4)、吊装前应作好自检、互检及联合检查,所有检查应做记录。联合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已按吊装技术措施要求进行技术交底; 施工人员已熟悉其工作内容; 起重机械及吊装机具的选用和布置与方案一致; 技术交底记录、机索具设置记录、自检记

12、录、互检记录、隐 蔽工程记录; 设备吊装总重、设备附件安装及机索具设置; 待吊设备摆放方位; 备用工具、材料的配置;妨碍吊装工作的障碍物;吊装技术措施中所确定的施工道路及场地;供电能力;参与吊装人员指挥信号演练;气象预报; 应急预案; 其他必要的检查。5)、大型吊装联合检查完成后,检查人员应在联合检查记录中签字。6)、吊装总指挥在确认联合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后,签署吊装命令,方可进行试吊,确认无问题后正式起吊。 7)、吊装的指挥信号应符合GB 50821985起重吊运指挥信号的规定。8)、信号指挥应对参与吊装作业人员进行信号传递训练。信号指挥发出的信号应清晰、准确,传递及时。9)、吊装作业人员应按

13、照指挥的命令和信号进行操作。出现问题应停止操作,并报告吊装指挥。10)、起吊设备时,卷扬机卷筒上钢丝绳余留圈数应不少于4圈。11)、卷扬机卷筒到最近一个导向滑轮的距离,宜大于或等于卷筒长度的25倍,且导向滑轮的位置宜在卷筒的垂直平分线上。12)、起重机不应同时操作两个动作。13)、起重机工作时,吊臂的最大仰角不应超过其操作手册中的规定值。14)、起重机应在各限制装置的限制范围内工作,不应利用安全装置代替正常操作。15)、起重机具、索具不应与电焊把线或导线等带电体接触。16)、钢丝绳使用时不应有死弯、扭劲等现象。钢丝绳绳扣排列时不应有重叠、挤压现象。17)、钢丝绳受力后,应检查绳卡是否滑动。如有

14、滑动应对绳卡进行二次拧紧。18)、滑轮(组)受力后,应检查各运动部件的工作情况,不应有卡绳、磨绳现象。19)、吊装时,所有人员不应在设备下面及受力索具附近通行和停留,任何人员不应随同吊装设备或吊装机具升降。20)、吊装时,应平稳起升,避免晃动及摆动。21)、吊装过程中,若起重机械发生故障或异常情况,应放下重物或采取措施,机械停止运转后进行故障排除,不应在运转中进行调整及检修。22)、吊装过程中,突遇恶劣天气变化影响,不能继续吊装时,应采取有效的应急保护措施,不应强行吊装。23)、吊装过程中,因故中断吊装应按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安全及准备继续吊装。如故障在短时间内难以排除,应及时采取特殊

15、安全措施,加强现场警戒,尽快排除故障,不应使设备长时间处于悬吊状态。24)、设备就位后,应及时固定。经吊装指挥确认同意后,方可拆除吊装索具。25)、吊装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九、应急响应 1、在吊装过程中,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吊装指挥。 2、事故发生后,应根据事故级别迅速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发生吊装事故应按时限要求和事故级别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告。 十、设备安装技术要求1、设备定位基准的面、线或点对安装基准线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项目允许偏差(mm)平面位置标高与其他设备无机械联系的10+20 10与其他设备有机械联系的

16、212、每组垫铁数量不宜超过5块3、泵及搅拌装置联轴器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联轴器外形最大直径D(mm)两轴心径向位移(mm)两轴线倾斜端面间隙(mm)901600.050.2/1000231952002.542803200.0835360410464800.1057540686301、 每对皮带轮的装配应符合下列要求: 两轮的轮宽中央平面应在同一平面上。其偏移a,三角皮带轮或链轮不应超过1mm,平皮带轮不应超过1.5mm. 两轴的平行度tg(图5.8.3),不应超过0.5/1000. 偏移和平行度的检查,宜以轮的边缘为基准。2、 电动葫芦车轮轮缘内侧与工字钢轨道翼缘间的间隙(图4.0.

17、1),应为35mm.十二、质量保证体系1、项目部质量领导小组2、质量保证措施2.1 为了保证本工程的施工质量,项目部将以本规定管理好工程质量,使工程质量100%合格,争创省优、部优。项目部所有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要认真学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并认真执行以上的规定,把工程质量搞好。2.2 质量目标是分项工程质量一次合格率100,单位工程竣工一次交验合格率100%,争创省优、部优工程、牢固树立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思想,为用户提供交工后的保修服务。2.3 建立健全常设的质量保证体系,由项目总工程师、质量科科长、材料科科长和工程队队长等人组成质量保证体系

18、。项目经理为第一质量责任人,各工程队队长和该队的第一质量责任人,各工程队技术负责人,为具体工程和产品的质量责任人。2.4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要严把施工技术交底关、施工作业操作质量关、工序质量“三检”关,检验试验关,分部、分项和单位工程交工验收关。管住每一个环节的质量,确保工程质量百分之百的合格,并努力创造优良的工程项目。2.5 认真贯彻执行ISO9001、ISO2000标准,坚决落实好各级质量责任制,控制好各个质量要素。2.6 对争创省优、部优和国家鲁班奖的工程项目负责人,以及参加施工的人员,将给予荣誉奖和物质奖。对出现质量事故或不合格工程除无偿返工外并对项目负责人将给以处罚。2.7 各级质量

19、检查人员要跟踪检查各个工程项目的每个质量环节,准确统计质量检查结果和质量评定情况,及时向各级负责人传递工程质量信息。2.8 各级质量责任人,对质检人员反馈的质量问题,要及时认真的研究,改进质量管理方法,严防质量隐患,杜绝质量不合格工程,并创造条件,提高工程质量,多创优质工程。十三、安全保证体系1、吊装安全组织机构 总指挥:马焕全; 吊装技术负责人:李元贵; 吊装责任工程师:史志财; 吊装指挥:杨杰; 安全员:李欣。2、 吊装安全组织机构的岗位职责 a)总指挥:全面负责吊装施工,对吊装安全质量负总责。 b)吊装技术负责人:对吊装安全技术、质量方面负总责。对吊装方案(措施)的决策、吊装受力计算的正

20、确性负总责;负责组织编制大型吊装健康、安全和环境的风险分析及应急预案等技术文件。 c)吊装责任工程师:对吊装方案(措施)的编制及吊装受力计算的正确性负责;负责吊装方案(措施)的准备及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技术指导。 d)吊装指挥:对吊装的正确、安全实施负责。 e)安全员:负责吊装作业安全检查和现场监督。3、安全保证措施3.1 安全法规标准 .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4月22日)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十三号(1991年7月6日)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十五号(1991年12月2日) .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80)建工劳字第24号.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

21、J592011.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建筑卷扬机GB19552008.建筑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9.龙门架及井字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8820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3020113.2 施工安全控制要点成套设备安装:序号安全隐患防范期序号安全隐患防范期1高空坠落钢架、槽体等部件安装5射线辐射探伤间段2物体打击钢架、槽体等部件安装6气体切割3吊装吊装7放火烫伤手退火工序4触电施工全过程8防爆试压间段电气及仪表安装:安全控制重点:防触电、防坠落、防物体打击、放火。3.3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1) 项目经理部必须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纵向延伸到班组全体作业人员。2) 技术交底必须具体、明确、针对性强。3) 技术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给作业人员带来的潜在隐含危险因素和存在问题。4) 应优先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措施。5) 应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安全技术措施等向工长、班组长进行详细交底。6) 定期向两个以上作业队和多工种进行交叉施工的作业队伍进行书面交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