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06175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精品文档.一、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1.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3.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

2、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1.住院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送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2.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可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部位、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并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 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证。

3、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上述特点,按临床适应证(参见“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在制订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 品种选择 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2. 给药剂量 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治疗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 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

4、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则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3. 给药途径(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 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2)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治疗全身性感染或脏器感染时应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4. 给药次数 应根据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给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多次给药。氟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

5、给药一次(重症感染者例外)。5. 疗程 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是,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布鲁菌病、骨髓炎、溶血性链球菌咽炎和扁桃体炎、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6.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必须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1)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

6、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病。(5)具有协同抗菌作用的药物可联合应用,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的联合。联合用药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适用于个别情况,如结核病的治疗。此外必须注意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6)抗菌素的联合疗法: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联合用药使病毒性较大的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7)抗菌素的分类: 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泰能、氟喹诺硐类 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多

7、粘菌素类 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8)联合用药的结果: 第一类+第二类: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三类:拮抗作用? 第二类+第三类:累加或协同作用 第一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第三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第二类+第四类:累加作用?二抗生素的经验应用 : 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杀菌剂有-内酰胺类、氨基 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抗菌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

8、用抗菌素 。不同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青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螺旋体和大多数牛放线菌。分类:青霉素G,苯氧青霉素,耐霉青霉素(苯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氧哌嗪青霉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头孢霉素: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对-LA的耐受较差。第二代对 大多数-LA稳定,抗菌谱较第一代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但对肠杆菌属和

9、绿脓杆菌的活性较差。第三代对大多数-LA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甚强,但对G+球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强。其中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头孢三嗪的半衰期较长,达8小时。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对革兰氏阳性、阴性及厌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较强活性,对-LA高度稳定。单环-内酰胺类抗菌素:氨曲南,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酶稳定,交叉过敏发生率低。氨基糖甙类:对葡萄球菌属、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活性,某些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属有作用,不同品种之间可存在交叉耐药性,有耳、肾毒性,并可有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有抗菌素的后作用。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抗菌谱广,口服方便

10、。对立克次体、支原体、非典型分支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敏感。氯霉素类:氯霉素。大环内脂类: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组织浓度高。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多肽类: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MRSA、MRSE和肠球菌。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第二代:吡啶酸;第三代: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特点:广谱,对多重耐药(其他抗菌素)有良好抗菌活性,体分布广,组织浓度高,蛋白结合率低(14 - 30%),大部分由肾排出,尿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口服吸收良好,有抗菌

11、素的后续作用。各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 三、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 (一)内科及儿科领域抗菌药的预防应用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4.对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昏迷、休克、心力衰竭、免疫抑制剂应用者等,预防用药既缺乏指征,也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对上述患者通常不宜常规预防用抗菌药。(二)外科预防用药

12、:1外科手术后预防用药的适应症:手术视野有显著传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传染机会大,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后果;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2预防用药的抗菌素选择条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易于给药;价格低。3抗菌素的给药时间:在手术前30分钟内或麻醉开始时静注。4用药的期间:24小时。5不同器官组织手术时,抗菌素的选择: 抗菌剂;针对主要的可能致病菌。6.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7.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a、清

13、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和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是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b、清洁-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

14、术室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c、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易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手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d、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抗菌药物的选择是预防目的而定。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氏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

15、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是局部组织中以达到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达(1500ml)可手术中给与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 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四

16、.关于合理使用A合理使用抗菌素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 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 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B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选用对病原菌或感染无效、疗效不强的药物;量不足或过大;病原菌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C 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

17、症;抗菌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的经验 用药;抗菌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等。D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1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2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3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4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5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6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7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E。细菌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监测的意义:1供临床选用抗菌素。2控制

18、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抗感染面临细菌耐药的严重性:1耐苯唑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2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MRE、VRE)3耐青霉素类的肺炎球菌(PRSP)4G 杆菌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和诱导酶(I 5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VIRS)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产生灭活酶;膜通透性改变;作用靶位的改变;反泵机制耐药性产生的方式:内源性耐药:天然耐药;外源性耐药:获得性耐药:1)染色体突变;2)质粒介导。抗菌素的压力选择作用:-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使用,能促进细菌:-内酰胺酶;产生大量染色体-内酰胺酶; 产生质粒介导的-内酰胺酶;产生超广谱变型-内酰胺酶。社区呼吸道感染

19、病原菌的耐药性已构成严重威胁,其主要的耐药菌是:1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b)靶位点改变。2嗜血流感杆菌:产-内酰胺酶。3卡他莫拉菌:产-内酰胺酶。 社区(门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病原菌 占分离株的总体(%)肺炎链球菌40-60流感嗜血杆菌25-40卡他莫拉菌2-10金黄色葡萄球菌0- 5 为合理、规范和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和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现决定将医院抗菌药物进行分类管理。(一).抗菌药物分类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类:非限制类、限制类、排除类(二).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1. 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可使用非限制类抗菌药物。2. 副主任医师:可使用非限

20、制类抗菌药物、限制类抗菌药物。3. 临床科室主任、医务办主任、质控科主任、院感科主任和正副院长:可使用或批准下级医生使用非限制类抗菌药物、限制类抗菌药物、排除类抗菌药物。(三).特殊情况下抗菌药物的使用:下列情况之一下级医生可在上级医生指导下直接应用限制类或排除类抗菌药物。但若药敏结果证实非限制类有效时应改为非限制类:(1) 下述严重感染:a、 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 心肺复苏后感染或器官移植后感染;d、脏器穿孔;e、 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f、多发性创伤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2) 免疫状态不良:a、 长时间免疫抑制治疗;b、接受放疗或化疗;c、 中性粒细胞1109/L;d、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