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9409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精品文档.心理学理论在高校管理和教育中的应用 2007-06-12 10:12:07 大 中 小 标签:心理学 2.3 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促使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表现在良好的学习行为,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因此,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应用心理学理论显得非常重要。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需求层次越高,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动机就越强烈。需求按其来源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客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外部条件。主观需要停留在较低层

2、次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往往定位在“拿文凭”,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重视,不感兴趣,而且组织律松散。目标是一种刺激,心理学称为诱因。合适的目标能够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 ,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能为。对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员的心理地位,才能够了解

3、和洞悉学员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所以,从激励理论出发,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2.4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可能和已经面对的各种问题,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笔者认为,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

4、,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高校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静态)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动态)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教育的终极目

5、的是使人寻求并理解生活的意义,学会生活并理解生活的质量。因此,对于大学而言,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使他们学会生活,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融于整个大学学生学习过程的是大学生活,两者在大学教育中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能否有效、消化、吸收并重组信息,是评判一个大学生是否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指标”。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

6、的理论和方法,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传播心理学知识,应用心理学成果,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都将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冲击,必将出现许多与心理学有关的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有待心理学家的研究和解决。参考文献1 方益寿.组织管理心理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2 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3 张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2003(5)4 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2004(7)5 吴文侃.杨汉清比较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 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0文章引用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