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530647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精品文档. 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一、大学生应具有的就业能力素质 就业能力概念由英国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到上个世纪90年代,成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工具。国际劳工组织(ILO)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英国教育和技能部(DEFS)将就业能力定义为“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需要的能力”。也有学者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

2、业的能力,是一种与职业需求相关、动态发展的各种有益于成功就业的能力组合”。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指大学生毕业获取工作这一阶段的能力,而应包含“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培养就业能力的阶段,搜寻职业岗位实现就业能力的阶段,以及就业能力不断提升的职业生涯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特征是各异的”。 瑞士学者 ML戈德斯密德教授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所需要的关键要素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到并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出色的人际关系技巧;对丰富的科学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的、广阔的视野。 我国有学者通过实验

3、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由五个维度构成: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搜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它具有动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就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是指个人从事具有市场和社会价值工作的能力,它包含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要素。具体而言,知识要素包括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技能要素包括科学思维技能、自我控制技能、管理技能、理解交流技能和操作技能等,态度要素包括个人特征、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 其中我们作为经管类的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主

4、要有:1、较为扎实的经管类专业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知识。2、较强的经济市场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具有经济管理的业务能力、适应环境能力、运用信息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赢得竞争优势的创新能力。3、较为全面的企业管理素质。包括具有较好的内在修养、社会适应性和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谈吐和礼仪。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1、专业知识技能方面 从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劳动力市场的要求来看,专业知识和技能仍然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正如西方学者恩德尔斯(Enders)所言“专业人员和专家在社会中正在变成更为重要和有影响的群体”。1从表1看出,4

5、0.4%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意识较强;而接近50%的认为自己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均一般;甚至有70%的认为解决专业问题能力一般,62.8%的认为掌握专业知识一般。表1:大学生专业知识技能自评表(%)专业知识技能项目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很差解决专业问题能力4.019.370.06.3.4专业意识7.640.446.25.4.4掌握专业知识4.022.462.810.3.4专业技能9.931.848.08.12.2 为了更加了解学生自评的真实性,辅助让学生做了以下题目(表1.1)。可以看出,36.8%的学生认为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情况一般;50%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技能还不能够基本满足企业的需要;大部

6、分学生认为学校的实践课对自己很有帮助;学生对创业相关知识非常重视。 表1.1: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统计表(%)专业知识技能项目完全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完全满意大学期间我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专业知识6.716.622.945.78.1我可以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实践6.320.636.833.23.1我的专业技能基本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7.225.644.820.61.8学校开设的实践课或实验教学对自己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很有帮助3.110.817.948.919.3我对自己的创业知识和能力感到很满意9.430.533.622.93.62、 人际交往、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环境适应能力方面 当团队精

7、神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文化动力因素的今天,应该不失时机的使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清楚: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工作技能之外,还要善于与人沟通,尊重别人,懂得以恰当的方式同他们合作,学会领导别人与被别人领导。从表2看出,50%左右大学生认为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一般; 30%左右认为团队合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一般。表2:大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能力自评表 (%)项目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很差沟通协调能力4.934.551.67.21.8团队合作能力14.353.829.61.4.9人际交往能力8.540.844.85.5.4环境适应能力16.149.326.96.31.3创

8、新能力8.630.244107.2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9.734.641.24.0.5 当今社会经济管理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信息资源更加丰富,经济环境将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和把握。这就需要经济管理人才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加具有面临激烈竞争的经济市场环境下对管理方法和理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把握的能力。调查显示,有44%认为创新能力一般;有41.2%认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一般。3、管理素质方面 表3:大学生管理素质自评表(%)项目很强较强一般较差很差内在修养(承担责任能力)41.748.48.51.30社会化行为(社会适应性和融入性)20.633.829.314.51.8独立思考能

9、力15.261.015.77.6.4日常生活安排(安排业余时间能力)3.631.430.931.42.7情绪稳定性(情绪控制能力)17.037.722.019.34.0内在修养是企业在招聘时越来越重视的一个方面。企业招人非常看重一些特质:正直、责任感、坚持、坚韧度。调查显示,接近50%认为自身内在修养较强,这一点是值得欣喜的一面。 大学生在社会中健康成长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社会融入性,即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可以看出,社会化行为一般及较差人数还较多;另外,日常生活安排是反映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能力的表现,也是体现学生计划意识和规划意识的重要体现。31.4%的学生认为日常生活安排

10、能力较差。说明大学生的计划意识较差,不能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 情绪稳定性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一方面使自己在实际工作、学习中努力克服不利于自己的恐惧、犹豫、懒惰等行为;另一方面应善于在实际行动中抑制冲动行为。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另外,大学生的谈吐、礼仪也是其管理素质的重要方面,从表3.1看出,39.5%认为自身掌握的面试技巧一般,尤其是对企业在招聘中对大学生看重的因素了解方面、如何向企业展示自己的优势方面更显不足。表3.1:大学生谈吐、礼仪自评量表(%)项目完全不满意比较不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完全满意我能够基本掌握基本求职礼仪2.78.

11、124.754.310.3我能够掌握基本的面试技巧4.916.639.535.93.1我对企业招聘毕业生考虑的因素非常了解8.124.244.420.62.6我知道如何向面试人员展示我的长处和优势4.518.845.325.65.8我对社交礼仪比较精通6.726.035.426.94.9对于人际交往中各种称谓,我能熟练使用1.817.526.045.79.0三、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刘俊彦在他的用人单位看重什么百家知名企业选人标准研究报告中指出企业应聘者普遍重视的前五位能力、特征如下,创新能力企业重视率为 100.0;沟通表达能力企业重视率为 100.0;团队精神企业重视率为 100.0;忠

12、诚度企业重视率为100.0;工作兴趣企业重视率为 96.7。央视东方时空栏目 2006 年一期题为2006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的特别节目做了两项调查:一、雇主最重视面试者的什么素质?调查结果如下:实践能力 26%,专业知识 24%,谈吐表达 22%,个性特征 16%,形象气质 12%。二、在实习期内企业家最关注应聘者哪些能力?调查结果如下:学习能力 51%,团队合作能力 42%,执行能力 36%,创新精神 24%。调查表明,毕业生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执行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等最受企业重视。而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力的不足,却恰恰体现在这几种能力上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

13、方面:1、大学生核心能力欠缺(l)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学生往往不能很快的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尤其缺乏学习的能力。学会学习是指学习和了解超过教科书和课堂讲授的内容,其实质是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其关键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习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维持性学习,另一种是创造学习。后者作用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中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教育最终是要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相当多的学誉。出现了有些毕业生通过夸大或造假简历来充实自己“实力”的现象。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亲和力较差。有些同学由于过于自负而显得咄咄逼人,有些则过于自卑而唯唯诺诺。造成以上现象

14、的原因主要是许多学生在学校期间缺少一定程度的锻炼或参加学生活动较少,平衡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没有得到一定的开发和锻炼。 2、大学生就业观与社会需求错位 (1)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的错位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有专家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人才供求由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并且在一定的区域内,已经完全转变为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过于求”,有些毕业生却摆脱不掉传统观念的束缚,表现为“一步到位和“

15、白领意识”;希望到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工作;期望到条件好、待遇高的地方工作,而不愿意到国家需要的基层、艰苦地区就业,大学生就业的内部需要和外部需要存在不小的差距。另外大学生中还出现了职业奉献精神缺失的现象。如今,大学生就业已经从计划经济下的一元化社会贡献型逐渐向自我实现型转变,不少毕业生把奉献与索取放在相等的位置上进行权衡,难免与社会需求产生较大反差。就业标准由内在精神型向外在功利型的这种转变,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很浓的功利色彩。 (2)就业过程中显出极大的依赖、消极与被动 独生子女大学生们由于成长的人际环境相对狭小和封闭,家庭对其抱有较高的期望,学习、心理压力过重等诸多因素,导致他们的心理相对

16、孤僻和敏感;盲从依赖,导致他们缺乏相对独立性。有很多独生子女认为,自己的择业和就业是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找关系是找工作的关键,希望依靠父母的力量,动用他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为自己找就业单位。甚至前往用人单位联系、面试时都需要父母的陪同前往,显示出一定的消极、被动与依赖性。 (3)缺乏拼搏意识,不能抓住朝阳行业的就业机会 一些大学生愿意选择在本地就业,关系多、环境熟、生活有父母照顾,而面对保险、广告、咨询、法律服务等一批新兴行业,一些大学生坦言,这些行业保障度低,虽然行业整体利润高,但是风险大,就业压力太大,认为自己不能胜任。 (2)普遍缺乏创新能力 创新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

17、、自身任职与行为过程和结果的活动。即: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而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潜在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具有综合独特性和结构优化性等特征,是知识与技能经过一系列的归纳、分类、总结后形成的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是一种综合性、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具有强烈的社会实践性、高度的综合性、突出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体性等特点。实践是人创新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尺度标准。创新的本质是进取,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激情;创新就要淘汰旧观念、旧

18、技术、旧体制,培育新观念、新技术、新体制;创新的本质是不做复制者。创新的能力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因为一切创造力都根源在于人的潜在能力的发挥。目前大学教学存在的某些不足恰恰是重知识传授而轻方法传授,以至于毕业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较差。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显现后劲不足、工作缺乏创意等弱点。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也出现错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与社会上的人的最大区别是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这也是大学生的优势所在。但部分大学生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却没能注重专业知识的运用,

19、即专业技能方面很欠缺。不能将自己所学知识与社会要求结合起来,实际应用能力不足。一些用人单位的人事负责人认为,许多学生动手能力差,到岗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对其进行培训,以至于他们不能很快开展工作,在实践方面的素质欠缺是显而易见的。 (3)缺乏互动能力 缺乏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有的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基本知识和素养,一些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业绩都很优秀,可以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但是在与人相处方面,特别是在与他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很欠缺。缺乏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意识,过分考虑自己的得失,较少从集体利益出发。另外,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就业市场的利益主体,就业、签约、违约都

20、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紧密相关,致使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的是以自己利益为出发点,不考虑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学校的声3、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低 (l)职业意识弱 一些大学生不能及时明确职业类型,没有缩小职业范围,很多高校新生入学以及在校期间没有得到有效的职业指导,缺乏对就业形势的了解,缺乏对职业目前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知,在校期间不能及早对其自身明确定位和设定目标,致使针对目标而设定的就业力拓展方案难以实现;缺乏对自身的有效充实和提高,因而到毕业时只能临时抱佛脚或者遭到社会的淘汰。 (2)求职能力差 表现在主动寻求信息以及利用、分析信息的能力差、对用人单位的了解能力差;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和自我调节能力;

21、表达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由于对社会知识以及应聘岗位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因而显得十分稚嫩;缺乏对应聘、面试等技巧的掌握。 (3)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缺乏理性思考 有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没有从实际出发,不考虑自己的真实能力,反而与他人进行盲目的比较。往往表现在主观性强、理想成分居多,缺乏理性认识,从而导致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公正、可观的分析。缺乏对职业以及职业发展的认知,缺乏自我认知,在求职过程中对人职匹配问题出现疑虑与盲目的现象。 (4)缺乏与职业共同发展的能力 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稳定性。北森测评网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新浪网联合了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的结果表明

22、有 50%的大学生选择在 1 年内更换工作。在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 75%。这样高的离职比率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与损失,使得企业在聘用大学生时又多了一重顾虑,这无异于给己经压力重重的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缺乏对职业的了解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不善于创造性学习,逐渐被行业所淘汰。作为职业人,角色感较差,不能平衡在社会、家庭以及工作当中的各种角色和关系。缺乏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热情投入等基本的职业素质。意志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欠缺,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就业后不能吃苦,缺乏恒心和意志力,工作情绪化严重,不能自我调节。四、结论 1、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大学生

23、认为自身的专业问题解决能力明显不足,目前掌握的专业技能基本不能满足企业的基本需要;大学生还认为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加大实践环节对学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同时,他们还希望对创业知识有更多的学习和了解。 2、大学生的沟通协调、人际交往、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有40%以上认为一般,说明这些方面还较弱;相比较而言,在团队合作和环境适应能力方面有40%以上认为较强,说明大学生在此方面已有较好的基础,但仍有待加强。 3、在管理素质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内在修养较强,勇于承担责任;而社会化行为与社会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说明学校在加强学生的社会化程度方面还需要加强;日常生活安排能力显示出学生在校期间的规划

24、意识和能力还很薄弱;另外,大学生对于企业招聘因素的了解和如何在面试中更好的展示自己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期望学校能给予相关的指导和帮助。 2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措施(一)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我国现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比较倾向于通过课程之外的培训或实习,但很多发达国家在总结经验后,普遍认为应当在一般课程中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根据Lee Harvey(2001)的研究,对大学生未来成功影响很大的个人素质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得到训练。一般的课程,不管其学科知识为何,都可以透过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成为传递核心就业能力的工具。因此,高校必须树立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理

25、念,教学中要实现从强调知识传授到重视就业能力培养的转变,注重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同时,高校应改变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机制应保持对就业市场中的人才需求的灵敏反应和积极响应。我国高校现行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过于刚性的缺陷,面对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和变化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课程的广泛性或总量太少,“可拼装性”低,难以在学科专业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也难以应对经常变化的社会需要。高校应根据变化了的市场需求,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注重文科与理工科的交叉、综合与渗透,改善学生

26、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知识层面。(二) 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全国人大代表陈万志在“两会”报告中建议高校对外实行全面的市场开拓,通过各种方式做到一部分市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对内确立“发展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咨询体系,在个性化能力提升、个性化资源分享、个性化生涯规划、个性化就业援助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2004 年 OECD 的调查报告以英国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就业指导机构为例,说明高等教育机构专业化就业指导可以发挥的功能。对于在校生提供学生个人咨询,提供企业需求相关信息,并协助安排实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等,同时与雇主互动合作并定期调研了解需求。就业指导不

27、仅仅是找工作的指导,更是职业生涯的开发和规划,体现了动态化、全程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有高度的针对性。就业指导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自己个性、知识、技能等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利用心理测验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相关决策,认识自己的职业适应性,弄明白所适合职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以及获取这种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关键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规划职业,帮助学生将个性特点和职业发展结合,从而发现学生的潜力,培养创造力、独立生存能力和创造精神,鼓励学生把个人发展同祖国发展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及时帮助他们调整就业心态,引导他们顺利就业。其中,就业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是实现这些功能的关键所在,要通过加强培训来提高指导人员知

28、识的深度和广度,在学生的就业咨询中更全面地权衡就业市场和学生需求的统一,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规划。(三) 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政府应确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战略,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体系,积极搭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基础平台。国际经验表明,构建基础平台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非常重要。积极进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相关基础工程的建设,如建立社会公共职业训练平台,对大学生实施职业训练;建立完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衔接的职业标准体系,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加大财政投入,激励社会各界参与能力开发体系的建立,如利用费用分担机制与企业建立就业能力开发基地,为高校就业能力训练机构提供资金等

29、;不断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给予高等院校更大的自主权,以满足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人才需求;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同时,企业应积极参与其中,积极向大学生提供参与课外学习活动项目,也可参与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帮助高校将学生可雇用性及相关技能嵌入专业课程设置中,开发学生专业核心技能,提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四) 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就业主体意识教育。美国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艾略特曾经说过“大学的真正进步必须依赖于教师”。很多国家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师资队伍建设,就业能力培养亦

30、是如此。结构合理、水平高超的就业指导师队伍是学生获得全面、个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需要不断加强就业指导师队伍建设,首先是增加专业指导师的数量,并加大对原有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其次,要以专职就业指导师代替院系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职能,并聘请校外就业指导专家作为就业指导师队伍的重要补充。高校、政府和企业的努力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外在条件,大学生自身的就业主体意识是提升就业能力内在的关键因素。就业主体意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对自我的身心状态与环境中人、事、物变化的自主综合的觉察与认识,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因此开展以自主性为核心的主体意识教育是学生就

31、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者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能力培养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活动中;二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认识意识,推动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发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薄弱之处;三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探索意识,分清学生和老师在就业能力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如何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就业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们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和大学生要共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特别是就业主体要从源头上抓起,尽一切努力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并在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种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