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事业财政分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53735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卫生事业财政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卫生事业财政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卫生事业财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卫生事业财政分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卫生事业财政分析.精品文档.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中国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分析 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中国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分析摘 要: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卫生事业取得显著发展成就,但与公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还有待解决。特别是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原有医疗保障体系发生很大变化,如何使广大公众享有更好、更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成为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如何合理进行财政投入去促成新医改的建成,去实际解决百姓就医

2、压力将是一项重要的挑战。健康是人类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卫生事业一项充满挑战和急需建设的事业,因此中国的财政支出应当给以医疗卫生事业足够的重视。本文就中国卫生事业在近年来的财政投入、费用以及资源分配做简要分析,采用数据分析,以及对比的方法,浅析现如今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问提。并以此作为依据提出四个机制一个体系以及资源整合调整差异等相关意见和建议,还望对我们卫生事业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关键词:医疗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卫生资源分配;地区卫生资源差异目 录第一章 中国历年卫生事业财政投入情况1. 中国历年卫生事业财政投情况 (黑体,小四号,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

3、半字)(1) 1.1 X X X X X X X (宋体,小四号,开头空一字,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2) 第二章 注:用word功能自动生成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一般目录中应含两级以上标题。 (正文宋体,小四号,每段开头空二字)空一行1. 引言 在刚结束的十八大会议上,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口号,而健康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健康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以“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对加强卫生工作事业的总要求,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更突出了卫生工作的灵魂。报告不在停留在以往以卫生事业谈卫生为题的思路, 而把卫

4、生事业放到了国民健康的高度,这也对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对卫生事业财政投入做了新规划。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民生的重要基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卫生系统肩负的责任重大而光荣。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医疗卫生单位作为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最前沿的窗口,只有在落实医改任务、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合理分配财政投入,达到不浪费一分钱,不让老百姓多花一分钱。为百姓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从而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

5、难题,才是对坚持科学发展的最好体现,才是卫生事业财政合理投入的具体体现。本文通过对以往年前卫生事业财政投入的分析,简单明晰的指出以前年度财政投入中的弊端和不合理。以及对新医改的要求的思考,对卫生事业的建设提出合理分配资源,资源整合提出新的构想。通过对以往年间财政款项投入方向,投入金额,投入地区的研究,以及所取得效益的分析,得出财政投入存在地区差异,存在投入方向的错误,以及财力不均等投入的弊端。并根据中国具体情况作出合理假设,提出财政投入均等分配,财政投入。还望对卫生事业建设有所帮助,更深切盼望我国能尽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黑体,小四号,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论文应叙述流畅,语言准确,层次

6、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准确,论证完整、严密,有独立的观点和见解,应具备一定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黑体,小四号,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1.1.1 X X X X X X X X (黑体,小四号,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最多形成三级标题)1.2 研究背景1.3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1.4研究方法2. 地区差异分析X X X X X X X X (黑体,小四号,顶头,题号与文字间空半字)一、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历年投入状况分析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卫生事业取得显著发展成就,这一系列的成就都与国家政府的财政投入息息相关,从改革开放以来到20世纪初再到2009年以来的

7、新医改,财政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原有医疗保障体系发生很大变化。本章将对近年来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情况作简要分析。表(1)2000年到2006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比例(%)年份项目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政府财政金额(亿元)709.51800.6864.5830.83935.901132.601421.22政府财政支出15.515.915.717.017.017.918.1社会卫生支出25.524.126.627.229.329.932.6个人卫生现金支出59.060.057.755.853.652.249.3表(1)统计的是20002006 年各年全国财政卫生支出、

8、社会卫生支出和个人现金卫生支出的比例,医疗卫生的总费用由财政投入、社会支出、以及个人现金三部分构成。从各比列可以看到在这七年里财政投入的比列都不算太大,但除在2002 年的略有下降,其他年份都是逐步增加的,增长点数达到2.6 个百分点。此外,社会卫生支出比例与政府预算支出比例增长趋势基本相同,除了2001 年的略有下降,其余年份都是逐年环比增长的,在2000年的基础上,2006 年社会卫生支出比例增加了7.1 个百分点。由于这2方面因素的作用,公民的个人支付比列由2000年的59%降落到2006年的49.3%,约降10个百分点。从金额上由2000的709亿到2006年的1421亿近提高了一倍,

9、但由于通货膨胀以及人口增长实际增长比不是很大。这样的增长比列和幅度显然可以看出在过去的那几年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是非常小的,且增长速度也相对缓慢。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家对卫生事业这一块的重视程度的欠缺,导致这种财政投入金额和比列关系也是情理之中的。表(2)2006年到2012年我过财政投入金额及增长比列。年份项目200720082009201020112012金额(亿元)1973.362757.043994.194804.1863677199比列(%)38.556.220.2%32.5%17.2表(2)统计的是2006至2012年我过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总投入金额和逐年的增长比列。2

10、0032007 年期间,全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累计已经达到6311亿元,比19982002 年期间增长了1.27 倍。从2008 年开始,政府开始加大对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该年度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2757.04 亿元,比2007 年增长38.5%。2009年度全国医疗卫生支出投入3994.19亿,2010年投入4804.18亿,2011年投入了6367亿。全国财政三年实际投入的数字为15165.37亿,比预计增加了6665.37亿。20092011年期间比20032007年期间增长了2.4倍,这样的财政投入可以看出政府对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建立更好的卫生机制的决心。到2011年个人现金

11、卫生支出是34%,可以看出,个人医疗卫生支出负担正逐年显著降低,个人医疗卫生负担也逐步减小。但至今该比例对于百姓来讲压力依然十分大。虽然金额和力度都越来越大,投入量也越来越多,但是百姓就医难就业贵的呼声也还未停止,正因如此我们还应该审视卫生事业的现状,去看见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存在的一些问题。二、我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1、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比例对于当前中国的国情存在不足。根据文章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在总量上是逐年增长的,并且增长幅度越来越快,从这一方面来讲是值得欣慰的,另一方面我们也感受得到,中国的GDP和财政支出的总量也在迅速的增长,尤其是GDP 的增长,

1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3年至2011年,中国GDP实际增长了1.5倍,年均增速10.7%。我们再看看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增长比列来看,2003至2011年期间政府财政对卫生事业的增长速度仅为2倍左右。2012年中国的卫生费用支出占GDP比重仅为5.1%,不但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8.1%),而且比低收入国家的比重还要低(平均6.2%)。而与中国同在金砖国家中的巴西和印度分别达到了9%和8.9%,而在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国家财政对卫生投入为GDP的8%至10%,并且实现全名医疗医疗保障体系,公民共同支付的比列相当之小中国卫生部长也表示中国卫生费占GDP比重还有相当的增长空

13、间。除此之外我们在看看财政的医疗卫生投入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该比列从2008年的4.57%提高到2011年的5.35%,提高了0.78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医疗卫生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08年2.28%提高2011年的3.18%,提高了0.9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3个百分点,这个比重显示近几年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所占财政支持比重并不大。无论从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所占当年GDP 比值看,还是占当年财政总支出比值看,中国医疗卫生财政投入都还很小。到2011年中国百姓个人卫生现金支出比列约34%,该比列也体现了当今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不是空穴来风。除该因素外,近年来中国物价节

14、节攀升这对于百姓而言更是雪上加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经过十几年的飞速发展,GDP 节节攀升,人均可支配收入也逐年增长,但是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支持力度虽存在却没有显著提高,多年以来的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比例最高的是2006 年,达到18.1%,而世界上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最高比例超过40%。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政府预算卫生支出比依然偏低。2、医疗卫生财政投入地区差异显著。医疗是每个公民生活中必须经历的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服务,医疗资源分配的社会安排能否达到社会利益的平衡将直接影响这种资源所要发挥的效用。然而国家对医疗卫生的财政分配,正是调节医疗资源分配的有力杠杆,是实现每个

15、公民公平享有医疗服务的有力保障。 另一方,医疗卫生的财政分配的原则则便是公平。要实现这个总原则,就必须有具体的原则保证其落到实处。因此,医疗卫生财政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资金均等原则。现实中,便是要求拨付给各个病人的医疗资金相近不应分城镇或农村差异,这是实现公平总原则的最为基本的标准,也是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原则的基础。 2、地区相近原则,地区先进指医疗财政投入应该在各个地区间实现均等不应存在较大差异。只有较为相等的财政投入才会让不同地区的公民享受到公平的医疗资源,因此不论地区发展有何差异,各个地区人民的人均医疗财政资源应尽可能接近。 3、有效化原则,这项本原则是指医疗卫生财政资源应

16、该在各个医疗卫生领域间有效分配。本章将重点阐述的是地区相近原则。众所周知,新医改实行的报销原则是在指定医院指定地区内报销,而当今中国的医疗资源并没有合理分配,拥有更多财政投入的区域当然享受更好的医疗资源。然而每个公民权利相等却受到区域歧视,而且当患病者在其他区域取得治疗他所承担的费用将额外自行支付,这显然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因此实现医疗财政投入地区相近也刻不容缓。在改革开放的这些年里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东、中、西明显的地区差距,虽然西部这几年的西部大开发是这一差距逐渐减小,但这一差距样显示在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方面依然十分显著。 表(2) 各省区财政卫生经费支出差异显著。由表1 和表3 可见:(1)

17、表中看到1997东部财政支出2006796、中部882631西部939422,东西金额差距巨大。在平均到人均经费支出东部43.86,中部21.33西部26.70这更足以说明了财政投入的地区差异将导致人均差异。而经过10年的发展这种差异也没得到改善,从2009年统计的数据来看这种差距依然存在,且减少的幅度并不大。除此以外2006 年东部地区的人均财政卫生经费支出为128.55 元,中部地区最低仅为72.58 元;同年北京、上海地区的人均财政卫生经费分别为550.65 元和338.83 元远远超过他地区。2006 年31 个省区中,人均财政卫生经费最低为湖南仅为54.58 元,仅为北京地区的9.9

18、1%。可看出高低差距十分明显。(2)2006 年31 个省区地区财政卫生经费支出和人均医疗财政经费的标准差变异系数都很大,分别为60.38 和78.67,说明各省区财政卫生经费支出的差异显著,尤其是人均财政卫生经费。(3)总的比较来说,东部地区的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较高,而中部和西部的人均值都很低,这是因为一方面东部经济发展较快,GDP 较高,分摊到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相对多,另一方面,中部人口较多,而西部人口数量不多,GDP 值也非常低。但是如从所占GDP总值来看,各地区间所占该地区的GDP也存在着明显不一致。然而,医疗财政投入的这种不均衡将会直接导致诸如其下的社会问题第一,医疗财政投入不

19、均衡直接的后果是的医疗资源的不均等分配,越来越多的医疗落后地区病患在该区域得不到有效治疗,只好选择前往发达地区就医。这就产生了“号贩、医托”,加剧了求医的不便。甚至有些患者为了求得一张挂号牌不得不提前数天排队托关系。那些二流医院乃至非正式医疗机构的医托,或多或少威胁到人民的健康,长途奔波给患者带来的身体精神的折磨也苦不堪言,再加上来回奔波以及在外地食宿问题,都将增加患者的医疗成本。第二,这种不均衡也会导致一种偏重倾向,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迷信大医院。尽管地方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基础建设的投入,推进社区医疗。有些病本来能在当地医治,但由于人们迷信大医院,许多人并不前往社区医院。而是选择不辞辛苦的奔向大医

20、院求医,据统计,每年去大医院就诊的人中有近80%患常见病,在社区医院完全可以解决。那些有着丰富治疗经验的医生,却必须去处理这些普通医生就可以解决的病症,而刚毕业的医生却没有机会锻炼自己。这无疑是对资源的浪费,也破坏了医疗资源培养的良性循环。第三,由于财政的这种不均等分配,导致的资源的不均等分配也将严重影响医疗发展的平衡。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选择资源丰富的地区进行投资,这样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发展的不均衡将越来越难以弥补。综上所述,医疗财政投入分配的不均衡也是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中必须慎重考虑的因素。3、个人医疗负担依然很大。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使得农民的医疗负担有所减轻,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消除

21、农村看病难的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的医疗费用仅限于定点医院和诊所,并且报销项目少,农民还是要承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中国的国情是如此,城镇居民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到三成,因此,能够享受医疗保险的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很低,总的来说个人的医疗负担虽有所减轻,但依然很重,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表1 看出来,2000 年,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为59.0%,2001 年这一比例达到60%,而后在接下来的几年,在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社会卫生在支出都有所增加的情况下,个人现金卫生支出比例有所下降,到2006 年,这一比例是49.3%,降到50%以下,从比例来看,这一数值在7 年间虽有所下降,但所降甚微,没有

22、起到彻底改善的作用。并且从总量方面来讲,医疗费用在近几年增长很快,尽管是一般的费用,从绝对值来看依旧非常高。相比很多国家的医院不设置收费窗口,在中国,进医院首先要收挂号费,然后才开始一系列的检查费用,医院的医药费用也是节节攀升。因此,总的来说中国居民个人的医疗支出负担依然很重。卫生事业中由于财政的不均等投入导致的资源分配不均。从卫生机构总资产和医疗机构数看各地区医疗卫生投入情况从2009 年度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和山东卫生机构总资产都在千亿以上,而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却未达百亿以上,这种资产差距高低达到10倍以上。这样的数据可能不足为奇,因为地区的人

23、口存在差异。但按早每千人口卫生资源配置所统计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等地没千人配备的卫生资产仍然处于高水平达两百万以上。甘肃贵州最少( 46万/每千,紧接着的分别是河南、安徽、广、四川和云南等处于低水平的地区,这其中的高低差距也非常明显。我们按照经济区域对数据再次统计,从2009 年度八大经济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表中也可以看到,每千人卫生资产配置达两百万以上的地域就是南部、东部和北部沿海地区。西北地区虽然总的卫生资产配置最低,但每千人资产配置却是除沿海地区外最高的,只有西南地区的总卫生资产配置和每千人配置均很低。不仅如此各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情况表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这种有趣的现状,上

24、海是和河北等大多区域比较人口算相对较少的,而在上海每千人资产配置却高达369万,每万人医疗机构数是2. 3,而河北每千人资产配置88 万,每万人医疗机构数是12。上海的卫生资产相当于1604万( /每万人口/每机构) ,而河北相对人口较多的医疗机构配置了较少的卫生投入,相当于73 万( /每万人口/每机构) 。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做如此推测,在中国像上海这样的国际金融大都市,过往人口居多,外户籍流动人口量也非常大,于是对医疗卫生资源的投入相对较大就会产生过度资源过度集中人口往来频繁,然而另一方面相对于河北这些区域,虽然卫生总资源投入但由于人口因素医疗机构资产配置较为分散,分散所尝试的效果就是各

25、医院总体资源不够充分综合实力不够明显。从经济区域表中也可以看到经济发达,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区域医疗配置更加集中。这样的数据让人十分堪忧,因为长此以往,医疗资源分散的区域和集中的地方相比综合能力越来越低,可能导致人们在选择就业就医时向资源丰富地区集中。这样分散的资源更是无人享用,相等于是浪费。而按照现行医改政策在外地就医的病人是很难享受或者享受到医疗补贴是相当有限。东部 East 8533 4957 3576 653 2278 2430中部 Middle 6745 4514 2231 400 2136 1732西部 West 6701 4068 2633 346 2054 1474北 京 Bei

26、jing 550 264 286 51 89 348天津 Tianjin 296 156 140 34 50 124河北 Hebei 1247 819 428 44 418 402山西 Shanxi 1206 710 496 47 237 189内蒙古 Inner Mongolia 488 367 121 33 206 130辽宁 Liaoning 831 604 227 86 272 249吉林 Jilin 560 363 197 29 200 79黑龙江 Heilongjiang 911 675 236 70 319 285上海 Shanghai 308 177 131 36 112 12

27、江苏 Jiangsu 1283 511 772 97 259 581浙江 Zhejiang 731 417 314 82 216 18安徽 Anhui 916 450 466 39 248 368福建 F江西 Jiangxi 38063 617 1582 32040 3815山东 Shandong 65954 2281 1645 51277 10751河南 Henan 74208 1017 2068 64074 7049湖北 Hubei 34509 1278 1161 25204 6832湖南 Hunan 58214 597 2310 45389 9916广东 Guangdong 44034

28、2388 1252 28971 11389广西 Guangxi 33132 262 1280 23381 8209海南 Hainan 4513 118 300 2527 1565重庆 Chongqing 17037 468 966 10577 5018四川 Sichuan 73646 873 4618 54015 14139贵州 Guizhou 24957 398 1436 20260 2849云南 Yunnan 21800 407 1386 13292 6713西藏 Tibet 6356 8 673 5232 443陕西 Shaanxi 35033 525 1655 27174 5677甘肃

29、 Gansu 25884 567 1370 16574 7364青海 Qinghai 5608 169 404 4289 746宁夏 Ningxia 3886 97 228 2527 1034新疆 Xinjiang 16120 683 913 9825 4690114的。从2012年公布的中国卫生事业年鉴表上,2011年各地区医院数的分布也相当不均。东部地区和经济发达区域无论是医院总数还是各级医院数都比其他相对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数目多。中国现在的医疗卫生资源可以大概概况为这种情况80%的医疗资源在城市,而城市里百分之八十的医疗资源在大医院。这样的资源分布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越是经济发展缓慢的地方医

30、疗卫生状况越差,更应该需要大力建设但结果却相反。因此改变我们国医疗卫生资源的分布是继续改善的。各地区农村及社区卫生人力资源情况看医疗众所周知,生病时最重要的是医生,就算有在好的机械再好的药没有医生,那些东西都发挥不了作用。卫生人力素质是推动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卫生事业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管理也是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宝贵因素。新医改实施以后2009 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简报表明,从卫生人力资源数量上来看, 2009 年底,全国卫生人力总量预计达31 万人,其中卫生人员数641 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90万人。与2008年比较,卫生人员增加24 万人,增长3. 9%,但是乡村医生和卫生员

31、却在减少约减少3 万人次。按照这种模式的发展我过医疗卫生人员的现状是,我国卫技人员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大医院。农村和老少边穷地区医务人员有但基本医疗水平有限且人数存在不足,然而大城市和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现状却是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往想往大地方去,这样的结果是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卫技人员过剩,医疗人员的浪费和不合理运用也存在。这种情况在2012年的卫生事业的年鉴表上依然没有得到显著改善。我们从医师专业水平的分布来阿奎那,2009 年各地区村卫生室机构及人员情况表中可以发现除上海和内蒙古每机构的执业医师平均不足1 人的地区相当多而且比列不均,每乡村卫生室平均注册护士各地区均远远不足1 人,这项数据表明这

32、些拥有专业技术的医疗人员选择存卫生室工作的十分少。而主要人员是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要知道乡村医师和卫生员和执业医生和注册护士的医疗技术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由此可见农村地区处于卫生事业保障的最薄弱环节。不仅如此在地区上这种差异也明显存在,沿海地区( 如广东、海南、浙江等) 的乡村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的比列明显高于西南、西北地区( 如云南、贵州、甘肃、宁夏等) 。总体来讲,医疗卫生的人力资源在地区上存在不平衡,在同一区域内医疗人员的的合理配置也存在着不平衡性。对中国卫生财政投入的建议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政府的支持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卫生事业去的了相当的进展,但通过上述方面的分析,中国目前卫生事业的建

33、设仍存在着很多问题,财政投入力度在增大,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呼声还在继续,我仅从一下几个方面给出几个建议,还望对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有更多帮组。一、 加大财政投入金额、建立卫生财政投入评估体系。在上面的分析中已经很清楚的分析了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无论是所占GDP或者财政总支出的比都是不够的,这点已经不容置疑。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投入,但投入并不是盲目的。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医疗卫生事业靠前的国家的经验和数据,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做以调整。尽管我们对美国和日本有很大的意见,但毋庸置疑的是相对而言这2个国家的医疗卫生事业都在世界的前列。我们来看看美国医疗卫生财政支出。首先是美国政府对医疗部门的经费

34、投入占GDP的比例。20 世纪60年代约为5 %,70 年代约为8%,80年代约为10%,90年代已超过15%。2005年美国医疗支出总额为1.90万亿美元,占GDP的15%,2007年比2005年增长19% 达2.26万亿美元,占GDP的16%,平均每人7439美元。从上面的数据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程度,我们政府是望尘莫及的,放眼全球,无出其右者。在美国所有的医疗支出由美国政府、保险公司和患者共同支付。我们还应该看到是,美国政府更多的保护对象是一些特殊群体。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的Medicare(老年人免费医疗制度),另一个是为穷人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的 Me

35、dicaid(穷人医疗救济制度) 。Medicare覆盖了3000 万人口,受益人群约占美国人口的 17%。Medicaid覆盖了3600 万人口,占 58%的贫困人口及82%贫困妇女和儿童,全美国1/4的儿童(约1600 万)参加了这项由政府提供的保险。早在2005 年,联邦政府在Medicare和Medicaid这两项保险上的花费占当年联邦财政预算的19.7%。其实这种队弱势群体的保护更体现了公平性,更能保证每位公民都享有同样重要的健康的权利,更加促进了国民总体的健康状况以及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日本是世界上国民最长寿的国家之一,其建立的完好的医疗保障制度机制和足够的财政

36、投入为日本国民健康提供了保证。日本医疗保障体系分三大核心,分别是医疗保险,公费负担医疗和医疗保。其医卫生体系可分三步,初步建立阶段1917年-1959 1961年-1973快速发展,1982 年-至今改革阶段。可以看出其对医疗卫生事业重视的时间之早,以及持续时间之长。并且在不断寻求新的好的革新方案。我们忽略掉以往年的数据仅从较为接近的1990年数据来看,日本医疗费用总额由以下几部分分担,最主要的是医疗保险占56.3%;其次中央政府占24.6%;地方财,患者占12.1% 。在1990年患者才负担12%,而在如今的中国我们的患者不得不承担35%左右的医疗费用。在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我们的医疗卫生事

37、业任务是巨大的,2009年我们才建立的新的医改制度,按照规划和与美国日本的比较。我们不奢望在今天建立起那样好的制度,不期待今天每个公民只承担15%的费用,但我们急切渴望的是政府财政投入必须加大。我们在看到美国和日本的优点时也不能忽视其弊端,在中国的卫生事业建设上尽量扬长避短。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其一、中国政府应该在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上更多的投向落后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除此之外不仅是发展医疗要通过经济带动贫困地区。具体可以在每个地区引进新的经济体,引进新的科学技术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建设。同时重点保护弱小群体如年老、幼小贫困群体。辅助保障大病急救和大病补充,小病医疗救助的平均补偿额

38、可以适当提高,将一般患者的自负比列降至25%左右。另一方面医疗卫生财政支出中还应加大预防保健支出的比例,中国现在的医疗体系大多都针多的是已发生的病情,因此在支出项目上的存在着不合理。受市场利益导向的影响,财政投入到效益回收快得医院体系的较多,而且很忽视对疾病的预防,一旦出现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反应是相当慢的。这点从对2013年四月初流行的HN97病毒的反应上我们是可以感受得到的。虽然在预防阶段投入耗时长,且需要长期的连续性投入,投入的金额也很大,但相对于因事前投入不足而引发的事后投入增大、危害程度加大以及事后重建成本增大而言,事前投入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必须合理确定事前投入与事后投入的比

39、例与关系,从而提高这部分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提高危机管理的应急能力。总的而言我们的政府还应更好充分的发挥其管理支持智能,作为卫生事业的最大投资者。政府应该平衡各项财政经费支出,要加大财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比例,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争取在每年的公共预算中,公共卫生支出有所增长,用3年左右的时间达到世界银行要求的最低标准,再用510年的时间达到中等水平。同时在今后的财政预算支出中,政府应该在近年来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情况下,用好税收等各项财政收入的增长部分,建立一个有法律保障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使用监督机制。需注意的是,医疗卫生供给水平的提高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相适应。其二、,中国

40、目前对财政投入采取的是分级财政体制,即各级财政负责本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财政投入,该投人机制带来的负面效应之一就是富裕地区对公共卫生的投入越来较多,贫困地区则越来越少这样的也没有取得良好的效益。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评估检测系统。这就意味着政府对卫生事业款的管理并不能准确的把握,以及对所取的的效果也没有较为精确预期。因此政府可以建立以下四个分层次的机制:对所辖地区群众健康的机制、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机制,对医疗服务的保障机制、以及对投入方向的管理机制,对每个机制采取评分,建立相关系数,最后形成评估系统,得出一个健康指数。当然机制和系数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情况自行设定。对每期所取得的成绩做有效评估。通

41、过以上四个机制一个系统,明确财政投入目的、财政投入方向、以及准确评估财政投入取得的效果,从而时财政投入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益。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这个系统定期检查支出投入配置,调整支出和投入,更加灵活的对突发状况进行反应,更加直观的体现各区卫生事业以及居民卫生状况。 第二、关于地区投入差异和资源合理配置的意见。在上述的的分析中我们也看到了我国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中还存在着地区差异,这些差异也是造成地区就医难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现状我们可以首先建立医疗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用以解决怎样合理将财政投入的地区的资金合理转移到其他相对较少区域,达到财政平衡。我们可以设想两中资金转移

42、的模式,第一种是建立地区医疗卫生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转移统,通过这个系统各地区可以相互往来,每个地区必须有明细财政投入项目和预算结算表,当某个区域不足时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向其他区域进行求助,当然必须通过中央总系统的审核和批准,最后在每年年末通过中央总系统进行总的核算和总结。对于这样的系统优势在于可以随时灵活转移资金,但存在管理风险且对总系统的配置要求比较高。第二种模式是,通过政府管理能力直接支付。这种方式就是给以落后地区足够的专项资金,中央首先成立医疗卫生评估部,由下级政府向上级汇报各区情况,根据数据卫生评估部评估,然后再由中央政府根据每个区域的情况专项拨款。在这种模式下其中,中央政府着力研究解决地

43、区发展差距和总体资金投入以及重大特殊问题的资金投入问题。评估部门负责总结各区数据和状况监测。省级政府通过平衡所辖区域医疗水平差异的投入实现各地区的医疗保险资金投入平衡。最终落实到市级政府,市政府是医疗卫生财政经费各项支配的管理者,负责医疗卫生经费运作及日常维修与更新。这种办法简单可行,由于涉及部门层级较多所以不能灵活反应突发情况,但对于各级政府各级部门的职能要求非常明确,更便于各级政府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但无论上述那种模式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地区资金的平衡,所以无论处于那种模式各级相关单位都应该秉着实事求是,不浪费不苛刻的原则,为中国建立良好的卫生系统而努力。 关于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一些想法。

44、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由于财政的不均等投入导致我过的医疗器械资源以及医疗人力资源都有很太程度的不平衡,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即政府把医疗卫生资本投向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如大型医院、高精尖设备,以及优质的医疗人力资源向城市集中,形成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格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格局会产生一种规模报酬递减效益,在某一地区财政投入的资源越多到达一定阶段反而给医疗卫生和人民带来的效益更少。然而那些更需要投入的地方却还处于规模递增的阶段,因此平衡这种资源规模报酬也可以从以几处下着手。 目前卫生资源主要面临以下问题,第一,是农村地区的资源相对比较落后,第二,资源过度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第三,财政对于高端科技资

45、源的投入太多。第四,医疗人员的分配。我们就出现的这三种问题可以采取这些措施。首先我们中央政府必须发挥主导职能,把医疗卫生建设的方针指向农村地区,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大力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供给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基础卫生预防体系的建设。有了医疗卫生设备这还不够,必须配置有技术的卫生人员,因此还要加大对农村卫生人员进行实用技术培训,以合同形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重建乡、村卫生机构与社区的合作共生关系,建立起农村医疗预防机构和医治机构。这一层只是基本能够解决一些农村的普通疾病,但面临重大疾病还不够。这时候就必须得加大力度对地区医疗体系综合能力的建设,为使得中国的医疗技术资源分配基本均等,即

46、各地区都能拥有相当的医疗技术。因为没一地区所处的实际情况和人口都不一样,所以若地区都实行数学上的各项医疗资源按人口均等分配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类进行医疗资源的整合,把每项医疗资源作为投入要素,建立医疗资源效益函数,对每一区域做规模报酬的分析,将处于规模递效益递减区域的某要素向该要素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区域进行转移,以期望达到每一投入要素在各地区发挥最大效益。但这一函数的建立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工作量比较大再此由于学术原因就不多过多解释。最后要解决的便是医疗人员的配置了,即使各市级政府能较为合理的把这些医疗器械资源,但若没有相关技术的人才,一样解决不了有些病情。因此实现医疗人员技术水

47、平的提高和再平衡也是相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但由于每位医疗人员都有自主选择的权利,所以要是硬性将技术好的医疗人员往经济不发达的区域赶也是不人道,也不能提高各地区综合水平,显然这是难以实施的。鉴于不进行强制分配的原则,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用以平衡各地区的医疗人员是技术水平。从长期来看,要使医疗人员以及各类医疗资源有长期稳定的发展,我觉得经济是不可划分的因素。而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规模之下,很多地区经济都得不很景气,以至于投资于这些地方的各类产业都不太多,和医疗相关的资源也相对较少。不仅如此这些地区的各类配套措施也不够完善,对医疗人员的就业选择来说这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在现如今这个社会情况下

48、很少的医护人员会选择差的地区留职。因此对那些落后地区的经济事业的开发和投入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当然这是一个相当长远的任务,但只要国家能发挥主导职能,将更多的经济要素引入相对较为落后的区域,这样对医疗人员的就业选择,显然可以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扩大资金引入层面,鼓励社会资源注入医疗事业,协调各类生产部门关系,对某些卫生注入社区给以扶持。完善社会资金向个社区的引入。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吸引更多的医疗人员向各地区流进,得各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短期来看我们迫切可以做的就是,可以在各高校对医疗卫生相关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引导他们向更加需要的地区选择,同时给以他们相应的补助。且应该有定期的培训定期的医疗技术的提高,让他们在基层中锻炼,在锻炼中提高,使得医疗人员的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