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案例研究.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451919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案例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案例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案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案例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案例研究.精品文档.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及案例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联想等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综合运用管理学中关于文化差异、组织变革、领导行为等知识和原理,提出最适合中国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文献【1】的提出的分离渐进的文化整合模式。关键词:中国企业 跨国并购 文化整合模式引言传统文化整合模式是Berry较早提出的四种文化整合模式,即文化融合、文化同化、文化分离和文化消亡。应该说,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对于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传统文化整合模式基本上是基于被

2、并购方如何选择的角度考虑问题,强调的是并购双方有充分的文化选择自由。但实际上,企业并购早已经不是单一的强并弱的组合模式,社会高速发展,经济环境变幻莫测,企业间强并强,甚至弱并强的现象比比皆是,特别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即使企业现状或经济实力强于对方,也经常由于某种偏见处在被认为弱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考虑被并购方的选择自由以及选择方向,忽视并购方的主动选择,将导致文化冲突,甚至最终并购的失败。况且,文化整合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和连续性,仅强调文化整合最终是融合、同化、分离还是消亡,有时意义不是很大,文化整合乃至整个企业的并购,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协同效应,随着并购过程的不断发展,在条件许可的

3、情况下,应该在适合的时机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并购双方文化的渐进式融合,而不是仅停留在某种状态之下,因此,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实践应用上显得过于单一和极端,缺少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动态性和连续性描述,从理论上讲,传统的文化整合模式已经不足以指导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特别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实践。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研究文献【1】中提出的三种文化整合模式:分离渐进模式、同化促进模式、渗透融合模式,结合联想等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案例分析,提出中国企业在实施跨国并购时,运用分离渐进的文化整合模式,能够达到最大的协同效应,有助于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跨国并购。分离渐进模式是指企业并购的文化整合中,在一定

4、时期内并购企业和被并购企业在文化上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不对任何一方强制实施变革,双方各自保留自己的文化。之后,随着文化整合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采取措施,对双方的业务和文化进一步融合。分离渐进模式适用的情况是,并购双方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互相排斥,或者被并购方文化处在强优地位(至少不弱于并购方),被并购方员工不愿改变自己的文化也不愿接受对方文化。1、研究设计1.1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1.1.1研究方法本文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研究这种方法的原理是通过研究管理学的理论和原理,对影响并购过程中企业文化整合理论和原理进行梳理和归纳,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去分析企业文化整合中的文化冲突、

5、整合流程和整合模式,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这一研究方法逻辑层次清晰,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并通过结合实际案例来研究,使得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实证研究通过参阅大量书籍、文献、网络资料,收集如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等案例,运用案例的现实性,去印证前述理论研究成果,以说明研究成果的正确性。1.1.2案例的选择选择案例对于案例研究至关重要,也是保证实证研究方法可信性和有效性的关键。笔者对于案例的选择标准为:跨国并购案例,并购方为中国企业,被并购方为海外或具备海外特性的企业。并购双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作为并购方的中方企业具有典型中国企业的文化特性,作为被并购方的外方企业具有海外企业文化

6、特性,能代表某一类型海外企业。2、案例分析2.1联想并购IBM PC业务的案例分析2.1.1案例背景2005年5月1日,在长达13个月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之后,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联想这一跨国并购,意义深远、影响重大,对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后文化整合的研究,将对中国企业在欧美开展并购业务中的文化整合具有借鉴意义。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动机是:加快国际化发展进程;直接获取IBM研发能力和管理技术;创建国际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更好利用国际融资渠道。IBM出售PC业务动机是:推进业务转型战略;提高整体盈利能

7、力。因此,从业务层面出发,联想与IBM双方不存在矛盾冲突,文化整合就成了两个公司整合的关键。在企业文化层面,联想与IBM存在很大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优越感方面,IBM是一家具有百年辉煌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曾经长期垄断全球PC市场。联想诞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下,虽然在中国创造了无数神话,但在全球计算机领域,联想尚属青壮派。因此联想这个国内老大,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一个世界级的大佬,是摆在联想面前的一个问题;领导行为方面,IBM的文化属于传统的美国文化,注重个人,员工在工作中的授权比较大。联想在国内以严格和强调执行力而著称,下级对于上级的命令要严格执行,而且上级对下级的干涉也比较多;归属

8、感方面,在IBM最危急的时候,IBM没有贸然裁员,而是选择与员工共度难关,因此IBM的员工对企业有强烈的归属感。联想的裁员过程就只是关注公司裁员目标的实现,而没有考虑被裁员工的问题,包括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心态等,联想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和归属感。老板中心型领导经理对权威的运用下属的自由区域下属中心型领导经理决定 经理“兜售” 经理提出 经理提出 经理提出 经理定义 经理允许并宣布 决定 想法邀请 暂时的可 问题、获 范围、要 下属在规 提问 以改变的 得建议和 求小组决 定范围内 想法 做出决定 策 行事领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模型2.1.2案例分析和讨论联想和IBM都在行业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各

9、自的文化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前述,两家公司的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符合本文实证研究的案例选择标准。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联想和IBM文化差异在管理学原理中的理论基础,和这种差异将造成怎样的文化冲突,以便寻求文化整合的解决方案,印证分离渐进模式是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进行文化整合的最好模式。根据领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联想的领导风格是以领导人员为中心,即偏向领导的连续统一体理论模型的最左端,而IBM的领导风格偏向于下属自由度高的区域。可以说,就领导行为这点来看,联想和IBM基本上是南辕北辙,大相径庭。很难区分两种领导风格的优劣,因为随着下属成熟度的不断变化,领导风格会在理论模型的不同区域变化,

10、渐进到另一种专制和民主的组合中去,只能说就现阶段而言,两个公司采取的不同领导风格,是和他们各自企业现状和员工成熟度相关的。因此,在整合初期,无论是要联想选择IBM的领导风格,还是要IBM选择联想的领导风格,都势必导致领导层与员工层的沟通不畅,降低企业的执行力。具体而言,联想员工长期处在执行命令的状态下工作,工作中决断的机会比较少,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势必受到限制,贸然改变到下属自由区域,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将大大增加。IBM作为被并购方,本身就处在适应变革的过程中,对组织变革的抗拒因素依然存在,如果在短时间内就要求改变工作风格,由下属自由区域向领导中心区域转变,将放大变革的不确定性、失落

11、感等变革抗拒因素,造成员工抵触情绪,不利于文化乃至企业的全面整合。综上所述,在并购初期,联想和IBM在企业文化方面应该适当分离,保持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但是不是将始终保持联想和IBM文化上的分离呢?答案是否定的!企业整合讲究的是协同效应,文化整合也是如此,很难想象一个企业采取两种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后果将会怎样。并购初期各自企业员工都对各自的企业文化有一定的认同感,都愿意延续原来的行为处事风格,但随着并购的不断深入,双方交流协作的机会不断增多,如果依然是两种文化,两种行为处事风格,整合后企业层面的不确定性、不协调感和不平衡感将大大加强。因此,随着并购整合的深入和延续,要对并购双方的文化、业务

12、、人员等进行持续的融合,找到一个适合整合后企业的文化。比如就领导风格而言,联想应该向下属自由区域靠拢,而IBM应该向领导中心区域靠拢,逐步达到下一个民主和专制的平衡。事实上,联想确实是沿着分离渐进这样一个模式去整合两个企业文化的。联想与IBM的文化整合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期、碰撞期、磨合期以及融合创新期。在文化冲突爆发频率最高的碰撞期或磨合期,联想采取文化分离的整合策略,而到了后期的融合创新期,联想逐步加大变革,创造出适合新联想的文化模式。探索期。并购初期,全面分析联想和IBM的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企业文化差异、文化风险及文化冲突的识别与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初步整合方案。双方在这个

13、时期有意意识地通过展会或介绍会议、有关对方公司的报道、公司网站等渠道深入了解对方企业文化,认真分析双方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碰撞期。这个时期是建立新组织管理机构、整合双方业务流程、任命管理层人员、整合员工队伍、启动大项目的时期,这个时期是最容易发生文化冲突的时期,联想与IBM在这个时期做了大量跨文化培训,使员工增进对双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留住关键人才和关键领导者,企业组织架构,至少高层架构不做大的变动,求同存异,加强沟通,保持了联想与IBM原有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磨合期。磨合期通常要经历较长时间,是联想与IBM企业文化逐步走向融合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联想与IBM举办了一系列内部沟通活动

14、,比如“文化鸡尾酒”等活动,促进了处在不同文化氛围的员工间的互动与沟通。融合创新期。新联想要在积极推进双方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发掘出新的企业文化优势。融合创新期的文化创新对于并购后的新联想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优势,是对原企业文化优势的继承和发展。通过双方企业的文化碰撞而不断创新出更多属于自己的文化,并购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确定并富有特色。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联想并购IBM的文化整合模式采取的就是本文提到的分离渐进模式,它充分考虑了并购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的整合策略,体现了文化整合的动态性特征。2.2 TCL并购阿尔卡特的案例分析2.2.1案例背景2004年4月26日,TCL宣布与法国

15、阿尔卡特已经正式签订了“股权认购协议”,双方组建合资企业T&A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整合国际大公司的手机业务。合资企业成立之初,TCL从惠州选派了30人到阿尔卡特,占据了新组建公司的核心位置,并在管理制度上实施TCL的传统模式军事化管理,强调员工对企业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在销售方式上TCL坚持终端销售,销售人员待遇采取底薪加提成的模式。然而,这些都和阿尔卡特原来的企业文化相悖,在巨大的文化差异面前,TCL采取的文化消亡整合模式,遭到了阿尔卡特员工强烈抵触,最终这起被人们寄以厚望的并购以阿尔卡特折价退出的双输结局结束。TCL和阿尔卡特的企业文化比较并购

16、双方比较项目TCL阿尔卡特经营理念绩效目标的实现为客户提供方便、有价值、安全的网络解决方案管理模式军事化、强调员工的奉献和牺牲净胜人性化、强调宽松的工作环境销售方式及员工待遇终端式销售,底薪加提成注重销售渠道的建设,员工薪酬高而稳定领导行为领导中心型员工自由型员工行为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度低员工对企业文化认同度高2.2.2案例分析和讨论从上表可以看到,TCL和阿尔卡特在经营理念、管理模式、营销方式、领导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阿尔卡特作为国际品牌实行的是人性化管理,而TCL习惯于将权利集中在高层,上级通过对下级的直接干预来管理企业,并购双方对彼此文化认同程度也存在差异,TCL是国内

17、企业中的佼佼者,很容易倾向于将过去在国内经营成功所采取的管理模式运用到被并购企业中区,而阿尔卡特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种族优越感,TCL将自身的文化强加给被并购企业,结果可想而知。其实这种差异不仅仅体现在TCL和阿尔卡特之间,更多的是体现在中西文化之间。我们希望通过案例寻找出一条普遍适用的原理,以指导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整合不同文化,因此寻求这些差异的共性,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具体而言,TCL和阿尔卡特之间的文化差异,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跨文化环境的差异,国家文化层面,中国是典型的权利尊敬型,强调权威内化于个人在等级中的位置。而西方文化是权利宽容型,强调个人根据感受到正确性或个人的利

18、益评估权威。中国存在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中国人习惯接受不确定性,对变革和新机会反应积极,而西方人更愿意回避不确定性,偏好结构和持续性的常规。回避不确定性权利宽容型集体主义集体利益优先不起定性规避维度权利距离维度社会维度接受不确定性权利尊敬型个人主义个人利益优先国家文化差异分析通常国家文化处在不同维度的两个企业发生并购,并购方都不宜采取激进的整合模式,然而TCL在并购后的整合中确是多“整”少“合”,希望用自己的文化取代对方的文化,这是非常忌讳的。尽管TCL在合资企业中处于控股地位,但不等于TCL拥有文化优势,更不意味着TCL文化可以取代阿尔卡特文化。事实上,任何成功的跨国并购,作为并购方或者控

19、股方都需要实施本土的文化战略。因此,TCL在文化整合过程中,采取的最好策略应该是分离渐进模式,在并购初期适当保持阿尔卡特的独立性,在强调“分而治之”的同时适当加强人员交流,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的交流,在并购进程较深入后逐步向阿尔卡特渗透自身企业文化,并吸收阿尔卡特文化中优秀精华的部分,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3、结论本文运用管理学原理中关于领导行为的理论、组织变革理论以及国家文化差异理论,通过对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和TCL并购阿尔达特正反两个案例的分析,印证了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时,对文化的整合适合采用分离渐进模式。对中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的启示如下:重视跨文化沟通与培训。以人为本,树立人本

20、管理理念。中国企业受传统思想影响,大多采取权利集中型的管理方式,强调自上而下的等级服从,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中国企业应该在并购构成中,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人本思想。求同存异,构建多元文化环境。循序渐进,推进文化融合创新。文化整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任何企业的并购,双方文化的碰撞、融合都需要一个疏通劝导、潜移默化、磨合认知的过程,应该允许和容忍这一过程,给双方员工适应新文化的时间,避免强势推进文化融合,激化文化冲突。参考文献:【1】 刘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应用研究.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08【2】 唐炎钊.唐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多案例研究.厦

21、门,厦门大学【3】 邓沛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研究.河北:河北大学,2009【4】 杨梦迦.以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为例谈文化整合.郑州:河南物资集团公司,2010【5】 Hodege K.The art of post-dealJ.Management Review,1998,(2):17-20【6】 Roger Miller.Culture Affect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J.Industrial anagement,2000,(9-10):22-26【7】 刘建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理论研究述评.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8】 吉姆柯林斯

22、,著.俞利军,译.从优秀到卓越.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9】 中国企业如何成功跨国并购(跨国经营).市场报,2005年2月18日第十七版【10】 蒋衔武.陆勇.企业员工对组织变革的反应模型分析.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9【11】 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2】 于兆吉.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存在问题的探讨.沈阳:东北大学,2002【13】 盛洪.最新中国企业并购经典案例.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99【14】 【美】P.普利切斯.并购之后如何整合被收购企业.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15】 王欣杰.国家企业文化研究进展,文章来源于:有效营销.原文链接:ht

23、tp:/www.em-【16】 张藕香.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6月【17】 王圣宠.我国企业并购重组中的文化整合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6月【18】 冯鹏程.马曼.从TCL并购看企业海外并购文化整合.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19】 刘成希.跨国并购文化整合分析以TCL并购阿尔卡特为例.成都:四川大学,2010【20】 葛梅.TCL与阿尔卡特并购案之研析.特区经济,2006年6月【21】 李美艳.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模式选择研究.厦门:厦门大学,2008【22】 吴定祥.企业文化整合:跨国并购中的一道难题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武汉纺织大学【23】

24、周力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必修课跨文化整合.杭州日报,2005年8月15日第十版【24】 吴志军.企业并购中的管理整合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25】 蒋婷.向晶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文化整合问题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2009【26】 王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型研究.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07【27】 张婷.郝勇.中国企业如何做好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技术与市场,2006年8月【28】 罗丹.跨国并购企业文化冲突与整合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29】 彭仁忠.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30】 陈红儿.孙卫芳.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4月【31】 顾卫平.薛求知.论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04期【32】 潘爱玲.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流程设计与模式选择.南开管理评论,2004年6月【33】 陈共等.公司并购原理与案例.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版【34】 苗众.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5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