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嘴豆的研究进展.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289822 上传时间:2022-05-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鹰嘴豆的研究进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鹰嘴豆的研究进展.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鹰嘴豆的研究进展.精品文档.鹰嘴豆的研究进展 从本草考证、药材性状、有效成分、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对丹参药材道地性进行了探讨,认为丹参在历史上形成了以四川、河南、山东、安徽等地所产为道地药材。 丹参;丹参道地性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是著名活血化瘀药,主治瘀血所致的各种疼痛、徵瘕积聚、疮疡痈肿以及心悸失眠等证,我国应用丹参已有近2000年的悠久历史。据统计,以丹参为原料的中成药已有一百余种。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丹参对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消化

2、系统等方面作用十分显著,然而由于丹参产地较多导致质量不一,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尽管对不同产地丹参质量评价研究较多,试图诠释其道地性,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导致目前对丹参药材道地性无法形成共识。道地药材是指具有特定的种质、产区、生产技术和加工方法所生产的优质中药材1。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好、疗效好、为世所公认而久负盛名者称之。药材的道地性一直是评价药材品质的独特的综合性标准。目前道地药材主要是从本草考证、药材性状、有效成分、药效、生态环境、遗传基因、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2。本文就丹参药材道地性作一探讨,以期为丹参的研究提供参考。丹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关于古代丹参

3、药材的产地,图经本草云:“丹参,生桐柏山谷(今河南桐柏县境)及泰山(郡名,今山东泰安一带),今陕西,河东州郡及随州亦有之。”陶隐居云:“此桐柏山,是淮水源所出之山,在义阳,非江东临海之桐柏也”。陕西河东州即为现在的商洛,其地处秦岭东南麓,靠桐柏山西北侧。也有认为今山西、湖北、河东州郡应归为山西而非陕西3。本草品汇精要:“道地随州”(湖北随州)。增订伪药条辨载:“丹参产安徽古城者,皮色红,肉紫有纹。质燥体松,头大无芦为最佳。滁州、全椒县产,形状同前。亦佳 。”陈仁山药物出产辨云:“丹参产四川龙安府(四川平武县)为佳,名川丹参。”从本草考证看来,丹参主产区和道地产区出现较大变迁。丹参主要产地或道地

4、产区先后有:河南、山东、陕西(或山西)、湖北、安徽、四川等地。胡世林的经济原因之外,与人文背景关系也相当密切,因此对一些产地比较广泛、道地记述变迁较大的中药材,其道地药材的确定应当慎重,不能对本草中提及的地区进行简单取舍。丹参使用历史悠久,本草文献对产地四川的记载尚不足百年。要确立川产丹参为道地药材,证据尚不够充分。 丹参药用历史悠久,由于需求量大,野生资源逐步减少,特别是近年来野生丹参日趋枯竭,因而商品丹参越来越依靠栽培。其中野生丹参条短粗,多扭曲,表面红棕色,外皮较粗糙,多鳞片状,易剥落,体轻而脆;栽培品较粗壮,全体较野生品肥实,偶有分枝,表面紫红色或黄红色,有纵皱纹,皮细不宜剥落,质地坚

5、实。野生丹参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以及安徽的滁州和全椒等地;栽培丹参主产四川中江、德阳,山东临沂,河南卢氏,安徽亳州、太和等地。各地正品丹参药材性状差距不明显,区别也仅在于野生品和栽培品。至今未见丹参性状随产地不同而发生显著性变异报道。一般野生品的有效成分高于栽培品,同时我们在资源调查中也发现安徽产的野生丹参(含多种药用丹参)大量销往南京、上海等地,价格远高于山东、四川等地的栽培品。 综述了远志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为中药远志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远志; 化学成分; 分析方法Advances on the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of Chemi

6、cal Components in Radix PolygalaeAbstract:The modern analytical technologies used in Radix Polygalae and its preparations are summarized, and useful reference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Radix Polygalae and its preparations are provided.Key words: Radix Polygalae; Chemical components; Analytical technol

7、ogies 远志为远志科(Polygalaceae)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sibirica L的干燥根。现代研究证明远志具有镇咳祛痰、镇静催眠、降压、改善脑功能、促进体力和智力、抗炎、抗诱变等作用,临床应用于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吐痰不爽,健忘,惊悸,乳房肿痛等。远志中主要化学成分有皂苷类、呫吨酮类、寡聚糖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以及金属元素等13 。远志为大宗常用药材,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猛增,而野生资源急剧减少4,栽培品供应有限,商品质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到远志的临床疗效。因此,远志药材及其炮制品的质量控制研究就成为行业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远志及

8、其制剂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远志皂苷是远志的主要成分之一,这些皂苷均为五环三萜类皂苷,基本母核为齐墩果酸型,其含量很高,目前分析该类成分的方法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及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法)由于远志皂苷类成分在紫外可见区仅有末端吸收,采用直接法测定,对结果影响较大,因此文献均采用比色法,即与显色剂显色后在可见光区测定吸收度做为定量方法。梁戈亮等5采用超声提取远志总皂苷,以远志皂苷元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剂,在585 nm处测定远志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对照品在2863 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2),平均回

9、收率为100.45%,RSD=1.59%(n=5)。夏厚林等6以远志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于560 nm波长处分别测定生远志和蜜远志中远志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生远志中的远志总皂苷含量为2.096%,蜜远志中的远志总皂苷平均含量为2.207%。该类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远志及远志复方制剂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1.2 薄层色谱法(TLC法)与薄层扫描法(TLCS法)薄层色谱法是鉴别中药及其制剂的最主要的方法。薄层扫描法是薄层色谱技术与光密度计和计算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应用薄层扫描法可对复杂的样品进行分离和测定,它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专属性好,在医药学

10、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夏厚林等6以远志皂苷元为对照品,硅胶G为吸附剂,三氯甲烷-甲醇-水(65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5%香草醛硫酸无水乙醇溶液为显色剂的薄层色谱法鉴别了生远志和蜜远志。结果表明远志蜜炙后其TLC图谱并未发生改变。李成网等7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远志滴丸制剂中的远志进行鉴别。缺远志的模拟制剂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取远志对照药材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硅胶G为吸附剂,以石油醚-氯仿-冰醋酸(10102) 为展开剂,2%香草醛硫酸溶液为显色剂,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而阴性对照色谱中无此斑点。刘友平等8采用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远志中远志皂苷元的

11、含量。结果表明远志皂苷元在15 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 4,回收率为100.93%,测定的RSD3.14%(n=5)。1.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测定远志及其制剂中皂苷类化合物含量的最主要方法。李军等9和董晓兵等10以细叶远志皂苷为对照品、色谱柱为Alltima C18(4.6 mm250 mm,5 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溶液(6535)、流速1.0 ml/min和检测波长202 nm的色谱条件测定了远志药材中总皂苷以及天王补心丸和归脾丸中细叶远志皂苷的含量。徐荣初等11建立复方海蛇胶囊中远志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alesil

12、 ODS-100柱(250 mm4.6 mm, 5 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70300.0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1,RSD=1.97(n=6)。唐波等12采用HPLC测定脑力宝颗粒中远志皂苷元的含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为固定相,乙腈-水-冰醋酸(406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赵云生等13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晋产远志种质资源皂苷元含量。以上结果均表明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对单个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后再测定,其结果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相比较,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和专属性好的优点,与薄层扫描法比较,具有操作简

13、便、快速、重复性好等的优点。该方法可作为远志药材及含远志复方制剂质量控制方法。1.4 极谱法张慧芳等14在硼砂与d2介质中采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远志中总皂苷元的含量,检出限为0.342 mg/L。所建立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灵敏、简便、快速、经济、重复性好,可用于远志药材中总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目前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或者气相色谱法-质谱联用法。李萍等1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了远志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E-5E型石英弹性毛细管柱(25 m0.22 mm),膜厚0.33 mm,柱温50250 ,程序升温4/min,载气He,流速0.5 ml/m

14、in,汽化室温度260,进样口温度280。质谱条件:电离方式:EI,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00,扫描范围:20500 amu。气相色谱共分离出55种化合物,经与质谱标准图谱比较,检索出18种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为己酸、苯乙酸、n-十六烷酸、硬脂酸、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和十六烷酸-1,1-二甲羟基甲酯,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21.52%,6.19%,4.00%,3.09,1.94和1.40。 目的综述鹰嘴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民间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归纳和文献。结果鹰嘴豆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明显。结论随着对鹰嘴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其药用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其应用前景也将

15、更加广阔。 鹰嘴豆;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民间应用鹰嘴豆Cicerarietinum L属豆科,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而得到的干燥种子。鹰嘴豆为维吾尔族习用药材,维吾尔族名为奴乎特、诺胡提,因种子形如鹰头、鸡头或山状突起而得名,别名称羊头豆、鸡头豆、鸡豌豆、脑豆子和桃豆等。鹰嘴豆盛产于新疆天山北坡海拔1 300 m的木垒县,已有2500年的生长历史。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分册记载,鹰嘴豆富含人体所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蛋白质、膳食纤维、钙、钾、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被誉为“营养之花,豆中之王”,因此,鹰嘴豆及制品已成为一种新型粮谷营养健康

16、食品1,2。一般认为,鹰嘴豆起源于西亚、地中海沿岸(七千多年前开始种植)。鹰嘴豆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豆类作物之一,目前在豆科类作物中居第2位3,分布在世界各个国家,其中亚洲栽培面积最大,其次非洲。1956年,美国著名医学专家克莱恩斯特通过大量的临床经验,证实了鹰嘴豆对七十多种严重营养不良疾病有明显的疗效。我国在新疆、甘肃、青海、山西、河北等省市有栽培。中医认为,鹰嘴豆味甘、性平、无毒,有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主消渴、解血毒、润肺止咳等作用。对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肺病、消化不良等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它的花可以治疗痢疾,效果很好,浸泡水后服用可以治疗中药中毒和白带增多等。籽

17、粒可做利尿剂、催奶剂,可治疗失眠、预防皮肤病和胆病等1,2。 鹰嘴豆的种子含蛋白质20%,脂肪油4.6%6.1%,淀粉44. 89%52.80%,矿物质2.36%4.67%,粗纤维2.4%10.06%。脂类中含胆碱磷脂。糖类有阿糖配葡聚糖(Arabinoguc oglycan)0.8%1.2%、葡萄糖、蔗糖和鹰嘴豆糖(Cicerose)。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较耐热。新收的种子含维生素(1031/100),维生素、维生素1、泛酸、植酸。此外,尚含磷、钙、铁等无机元素,发芽的种子胚芽部分含异黄酮类:鹰嘴豆芽素(Biochanin.A)、鹰嘴豆谷芽素(BiochaninB,Formoononeti

18、n)、鹰嘴豆芽素(Biochanin C)等,其诸多功效均与其活性成分异黄酮有关。其植物幼苗中含黄酮类:异甘草素及其4-葡萄糖苷,三羟基黄酮和鹰嘴豆芽素7-葡萄糖苷。茎叶含苹果酸、柠檬酸、丙二酸、蔗糖,以及少量延胡索酸、琥珀酸、草酸、葡萄糖、果糖等。根含少量苜蓿酚和氧甲基考迈斯托醇1。吴霞等4从鹰嘴豆弱极性萃取部位中鉴定了22个化合物,以脂肪酸为主要成分,脂肪酸含量(质量分数)高达81.25%,其中9-十八烯酸和8,11-十八碳二烯酸的含量分别占总量的28.00%和38.60%。谭永霞等5从鹰嘴豆属植物中分离到:3-羟基-齐墩果-12-烯,鹰嘴豆芽素A-7-O-D-葡萄糖苷,脑苷, 1-乙基-

19、L-半乳糖苷,尿苷,腺苷,色氨酸,鹰嘴豆芽素A,芒柄花素。 近年来对鹰嘴豆调节血糖和血脂作用的药理学研究正在积极开展中,研究表明: 鹰嘴豆对改善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积极意义3,610。 鹰嘴豆中含有多种营养素和物质,其中胰蛋白酶抑制物可以延迟机体对糖分的吸收,保持糖含量的稳定性,这可能是使血糖降低的原因之一。鹰嘴豆所含的矿物质Zn具有调节脂质的代谢功能;丰富的油酸和亚油酸,是人体不能自行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含量也很高,两者均有调节血糖、降低血脂的作用。维生素、烟酸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动脉硬化的最大原因是胆固醇或血栓积存,使血管狭窄,血液循环不畅。鹰嘴豆所含的黄酮

20、具有降血压,软化血管的效果,而且多食鹰嘴豆能促进ATP合成,抑制胆固醇的合成5。 王玉芹等10对鹰嘴豆营养性成分和非营养性成分进行了降血糖实验研究,发现鹰嘴豆的蛋白质和淀粉类营养成分没有降血糖的作用,而其7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物具有明显降血糖活性,对这两部分的化学成分分析发现其含有较多的皂苷类成分,因此推测皂苷类成分为鹰嘴豆降血糖的活性成分。 四氧嘧啶是一种特异性胰岛细胞毒剂,能选择性破坏胰岛细胞,使胰岛广泛退变坏死而引起实验性糖尿病。侯水薇等6通过实验发现鹰嘴豆能使高血糖小鼠的血糖、血脂显著下降,说明受试样品中可能含促进胰岛细胞再生,改善机体代谢等的功能性成分。 董晓全等11分别对正常小鼠、

21、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灌胃 4 个提取部位, 1周后测定血糖值和肝糖原含量。结果显示鹰嘴豆提取部位可显著性降低正常小鼠和肾上腺素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值, 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无作用,可见,鹰嘴豆提取部位在降血糖筛选实验中作用最显著。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具有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其机制大致有几个方面:降低血脂,调整脂代谢;抑制脂质的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等12。何桂香等9从实验观察到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脂乳剂引起的体内过氧化物水平升高具有明显拮抗作用,表现在升高肝脏SOD活性,减少肝脏中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含量。推测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的降血脂机制可能是抑制

22、脂质过氧化,提示鹰嘴豆异黄酮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具有一定意义。 李艳红等13通过D-半乳糖连续颈部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小鼠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心脏和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D-半乳糖致衰小鼠 SOD 活力、GSH-Px 活力均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上升,与正常小鼠比较差异显著;不同剂量的鹰嘴豆蛋白酶解物灌胃给药后均能提高小鼠血清、肝脏和心脏组织中的 SOD 和 GSH-Px,同时降低血清、心脏和肝脏组织中 MDA 浓度;其效果与VE 效果相当。标明鹰嘴豆蛋白酶解物能显著提高亚急性衰老小

23、鼠的抗氧化能力,尤以高剂量组效果最好,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研究表明,从鹰嘴豆分离出一种成分,能促进维生素缺乏的豚鼠生长,其作用与橙皮苷相似。大鼠食用其鹰嘴豆分离出的脂质,能明显降低食饵性高胆甾醇血症的血清脂质,包括游离胆甾醇、胆甾醇脂、磷脂及三酸甘油酯等,肝组织脂质含量亦显著降低,粪便中排出的胆甾终末产物则增加,作用原理可能是增加胆甾醇终末产物的排泄1。 维吾尔族用鹰嘴豆治疗支气管炎、黏膜炎、霍乱、便秘、痢疾、消化不良、肠胃气胀、毒蛇咬伤、糖尿病、性欲降低、皮肤瘙痒、高脂血症、中暑等疾病,用水煮后服用,可以清除异常体液、开通体液闭阻、利尿等,醋中浸泡1 d后,早晨空腹服用可以杀死肠道虫,鹰

24、嘴豆榨出的油适量内服可湿润皮肤和咽喉,外用,可以治疗关节痛1。另有报道, 鹰嘴豆烤种子食之可治腹泻14。鹰嘴豆在民间还被广泛应用于食疗, 专家推荐如下妙用: 山药50 g,麦冬、生地各30 g,在食用时先将中药麦冬、生地、山药加水煮沸20 min,去渣取汁,然后加鹰嘴豆100 g,再煮沸1520 min,即可食用。 浸泡后的鹰嘴豆50 g,黑木耳10 g,瘦肉50 g,枣5粒(糖尿病患者食用不超过3粒),姜3片,加水5碗,盐、味精少许。每天服用。45 d为1个疗程。具有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有益心脑血管、降低血糖等功效。 鹰嘴豆炖大排:五花排600 g,浸泡12 h后的鹰嘴豆100 g。在食用时

25、先将五花排煮1520 min,然后加入鹰嘴豆煮2 min,根据个人口味加入调味料食用。具有润肺、消炎、养颜、健胃、解毒、温肾壮阳等功效15,16。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在不断增长,估计年增长率约为 1%,预计到2010年中国患糖尿病人数将达6 300万,总数将居世界各国之首位,因此,寻找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成为当前重要任务,筛选开发具有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代谢的生物资源对于糖尿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鹰嘴豆无疑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与途径。 据文献1719报道, 鹰嘴豆芽素等异黄酮成分具有抗肿瘤、胃溃疡和骨质疏松症等作用。这将使鹰嘴豆的应用更加广泛。 对鹰嘴豆各方面的研究20,21也正在进行中,

26、 随着对鹰嘴豆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其药用价值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其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1肖克来提,木尼拉.维药鹰嘴豆的国内外应用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3,11(3):20.2白满英, 刘桂花. 神奇食品-鹰嘴豆J.中国食品,2005,2:50.3肖辉,张月明,张文清. 豆粉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27(9):99.4吴霞,张秀,叶蕴华, 等. GC-MS应用于鹰嘴豆中弱极性化学成分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科学版),2007,43(2):166.5谭永霞,孙玉华,陈若芸. 鹰嘴豆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6):1650

27、.6侯水薇,王志勇,王厚冰,等.鹰嘴豆对小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 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4(4):62.7肖辉,张月明,于亚鹭. 鹰嘴豆精粉对高脂大鼠的血脂代谢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7):843.8刘金宝, 何桂香. 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6):524.9何桂香,刘金宝. 鹰嘴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小鼠的降脂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7):80.10王玉芹,陈 娜,阿吉艾克拜尔.艾萨,等. 维药鹰嘴豆及活性部位降血糖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7,29(12):1832.11董晓全,刘

28、君琳,徐 磊, 等. 鹰嘴豆降血糖有效部位的药效学筛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2:4.12赵毅.中医药防治高血脂的研究动态M.内蒙古中医药,1994,4(增刊):23.13李艳红,刘 坚,江 波, 等. 鹰嘴豆蛋白酶解物对 D-半乳糖衰老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营养学报,2008,30(2):161.14林宏庠,江纪武.巴西圭亚那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及西班牙民族药使用概况(续一) 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2):60.15赵沫,高秉殿. 营养之花-鹰嘴豆J. 中国保健营养,2006,2:38.16白满英,刘桂花. 药膳食疗佳品鹰嘴豆J.东方食疗与保健,2007,5:12.17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1012.18曾虹燕,周朴华,候团章.红车轴草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2):189.19徐艳春,魏璐雪,周玉新,等.红车轴草中异黄酮的指纹图谱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3):196.20李绪渊,朱宗祯,涂伟霞,等.鹰嘴豆-半乳糖苷酶的提取及其氨基酸组成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7,9(2):12.21谢金水,付 红.木豆的研究动态及利用现状J.世界农业,2005,3:47.欢迎到访:更多资源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