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共10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6785875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共10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共10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监理细则(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工程概况(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2. 监理细则编制依据2.1. 建设单位提供的本工程施工图及说明2.2. 本工程的监理规划2.3.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 有关的标准图集及说明2.5.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42-20022.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7.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2.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2.9. 其它有关国家及上海市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验收规范3. 监理工作流程图(参见公司统一编制流程图)4. 监理工作

2、控制要点4.1. 材料设备管理控制要点4.1.1. 进场的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必须具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尤其是国家强制性标志性产品及实行产品准用证制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安全要求并核验其准用证。4.1.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型号、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4.1.3.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检查其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4.1.4. 给水系统中使用的各类阀门,应在安装前对其进行不少于10%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并要有试验记录。检查管配件与管道

3、规格是否相配套。4.1.5. 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4.1.6. 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应完好无损伤,接口严密,启闭部分灵活。4.1.7. 材料进场由施工单位书面向监理单位报验,填写建筑材料报审表并附材料出厂质量证明书、准用证、报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各种辅材也应由监理认可后方能使用)。4.1.8. 进场材料应有专人管理,按种类、型号、规格堆放整齐。4.2. 室内给水系统安装控制要点4.2.1.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监控点4.2.1.1. 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用材料必须全部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4.2.1.2. 镀锌钢管、给水塑料管、复合管、铜管

4、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4.2.1.3. 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埋设或交叉埋没的管外壁最小允许距离应分别为0.5m和0.15m。交叉埋设时,给水管宜在排水管的上面,如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下面时,应加设套管,其长度不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4.2.1.4. 给水管道穿过承重墙或基础时,应预留洞口,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准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m。给水管管道在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严密的防火措施。4.2.1.5. 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其间距、型式、防腐等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2.1.6. 管道安装时应进行拉线及吊线检查,使管道的纵横方向弯曲及立管垂直度等的偏差

5、值不超过规范及设计规定的数值。4.2.1.7. 非金属材质的给水管道安装时其连接要求和操作方法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采用承插粘接时,粘接用胶粘剂应满足使用的粘接强度和系统供水的卫生要求。当采用橡胶密封连接时,其材质应满足密封性及卫生要求。4.2.1.8. 明敷非金属管道在水表、水嘴、阀门等配水点,受力点及支管节点处,应采取可靠的固定措施,且固定距离均匀一致。4.2.1.9. 给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水压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填写工程报验单并附试验记录报监理验收。4.2.1.10. 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工程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通水冲洗、消毒,由监理监督抽

6、样送卫生防疫部门进行水质检验,检验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4.2.2.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监控点4.2.2.1. 室内消火栓箱安装时,栓口中心标高,阀门在箱中安装位置,消火栓箱的垂直度等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且还应检查消火栓口的朝向是否正确(朝向向外)。4.2.2.2.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按规定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4.2.3. 给水设备安装监控点4.2.3.1. 水泵、水箱等机械设备在安装前应对其基础砼的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地脚螺栓孔位置等进行复验,各项参数均应符合设计要求。4.2.3.2. 为了减小振动和噪音,大多水泵都设置了减振装置或柔性软接头,这些减振器必须与水泵型号相

7、配套。4.2.3.3. 水泵试运转过程中,其轴承温升、轴密封、泄漏量必须符合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和规范要求。4.3.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监控点4.3.1. 室外给水管网敷设标高应在当地冰冻线以下,并不得直接穿越污水井等污染源。4.3.2. 管道接口法兰、卡扣、卡箍等应安装在检查井或地沟内,金属材质管道埋地防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架空室外给水管道支架必须牢固合理。4.3.3.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并合格,饮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消毒处理。4.3.4.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接合器的位置应标志明显,栓口的位置应方便操作,进出栓口的中心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3.5. 阀门

8、井及井盖设置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且标识明显。4.4. 排水系统安装监控点4.4.1. 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高层建筑中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4.4.2.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及坡向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其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4.3.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一定坡度,坡向检查口。4.4.4.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4.5. 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斜三通或斜四通连接,其斜向应顺着水

9、流方向。4.4.6. 与排水横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均应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与楼板的接合部位应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渗、防漏措施。4.4.7. 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面地面高度。4.4.8. 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将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2/3的皮球或木球从立管顶部投入,以球能顺利从排出管滚出为合格。通球率必须达到100%。4.4.9. 雨水管道安装监控点4.4.9.1. 悬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得小于5,埋地雨水管道的最小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4.9.2. 安装在室内的雨水管道安装后应做灌水试验,

10、灌水高度必须到每根立管上部的雨水斗。4.4.9.3. 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污水管道相连接。4.4.9.4. 硬聚氯乙烯管安装监控点4.4.9.5. 硬聚氯乙烯管安装应沿排水方向自上而下,由支管干管顺序进行。立管安装前固定好落水斗,立管的最低一节管段应待勒脚明沟完工后安装。4.4.9.6. 雨水立管不得设置在建筑物沉降缝、伸缩缝处。雨水管表面距墙面的距离不应大于20mm。4.4.9.7. 固定管子的管卡采用与管道有相同使用年限的硬聚氯乙烯材料制作,托钩及锚固件等铁件应镀锌或镀塑处理。4.4.9.8. 当高度小于100m的高层建筑采用硬聚氯乙烯管作为雨水管时,屋面雨水立管和悬吊管每层均应设置R-R承

11、口橡胶圈接口,其接口宜在楼板下不大于250mm的位置。4.4.9.9. 雨水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通水试验,要求管接口无渗水,排水畅通。4.4.10. 室外排水管道安装时必须根据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标高和坡度,严禁无坡或倒坡。4.4.11. 排水管沟及井池土方工程、沟底的处理、管道穿井壁处防渗处理必须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图集要求。4.4.12. 排水管采用波纹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埋地回填时,管周围设砖墩和先用砂土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处,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4.5. 卫生器具安装监控要点4.5.1. 卫生间内卫生器具布置的最小间距要求如下:4.5.1.1. 坐便器到对墙面最小应有400mm净距。4.5.

12、1.2. 坐便器中心线离边墙净距至少为380mm,当墙角设有排污管时,净距至少为500mm。4.5.1.3. 坐便器与洗脸盆并列时,从坐便器中心线到洗脸盆的边缘至少相距350mm。4.5.1.4. 洗脸盆放在浴盆或坐便器对面时,洗脸盆与坐便器的净距至少为760mm。4.5.2. 常用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给水配件安装高度、排水管径和最小坡度等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图集的要求。4.5.3. 器具固定必须牢固、平稳、无松动,完好洁净,不污损。4.5.3.1. 器具安装的坐标、标高正确。单独器具允许误差10mm。成排器具允许误差5mm。器具安装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4.5.3.2. 成排器具排列整齐、

13、标高一致,排水栓低于盆、槽底面2mm,低于地表面5mm。4.5.3.3. 排水管口和污水管口连接牢固,严密不漏,坐便器底座不得使用水泥砂浆垫平抹光。4.5.4. 排水栓和地漏的安装应平整、牢固,低于排水表面,周边无渗漏。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4.5.5. 卫生器具的支、托架必须防腐良好,安装平整、牢固,与器具接触紧密、平稳。4.5.6. 卫生器具交工前应做满水和通水试验。满水后各连接件不渗不漏,通水试验给、排水畅通。4.6.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监控要点4.6.1. 热水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其热补偿器型式、规格、位置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有关规定进行预拉伸。管道支架型式、间距必须符合

14、设计要求。4.6.2. 热水供应系统安装完毕,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前,把系统内不能参加温度试验的补偿器、仪表阀门、仪表元器件等拆下以假管取代,试验合格系统冲洗后再恢复上述配件。4.6.3. 热水管道系统水压试验合格后,应对管道系统防腐、绝热施工,其防腐厚度、保温材料厚度、保护壳等应符合设计要求。4.6.4. 太阳能集热器排管、水箱、热交热器等辅助设备在安装前应做水压试验并合格。供热水泵砼基础经复验满足安装要求。4.7. 室外供热管网安装监控要点4.7.1. 供热管网的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形式采用焊接方式。4.7.2. 管网内使用的平衡阀、调节阀型号、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

15、求。安装后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试,并作好记录。4.7.3. 热补偿器型式、位置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预拉伸。管道固定支架的位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4.7.4. 管道焊口平直度,焊缝余高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4.7.5. 管道系统施工完毕按设计要求进行水压试验和冲洗,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调节阀应以假管取代,其它阀门应开启,试验管道与设备应用盲板隔断。4.7.6. 管道防腐时,防锈漆应均匀,不得脱皮、起泡、流

16、淌和漏涂等缺陷。管道绝热层厚度和平整度的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4.8.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监控要点4.8.1. 锅炉安装要点4.8.1.1. 建筑供热一般采用整装蒸汽和热水锅炉集中供热。锅炉进场时应严格根据设备开箱检验的要求验收锅炉本体质量,根据炉排的形式检查其安装项目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铸铁省煤器肋片破坏数量,省煤器支承架安装质量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锅炉本体管道及管件焊接质量。4.8.1.2. 锅炉设备安装时其基础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基础坐标、标高、地脚螺栓孔位置应符合设备安装说明书的要求。4.8.1.3. 非承压锅炉,应严格按设计或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施工。锅筒顶部必须敞口或装设大气连

17、通管,且连通管道上不得安装阀门。4.8.1.4. 两台或两台以上燃油锅炉共用一个烟囱时,每一台锅炉的烟道上均应配备风阀或挡板装置,并应具有操作调节和闭锁功能。4.8.1.5. 以天燃气为燃料的锅炉的大气排放管不得直接通向大气。4.8.1.6. 锅炉的汽、水系统安装完毕后,必须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的压力检验方法应符合设备安装说明的规定。4.8.2. 辅助设备及管道安装监控要点4.8.2.1. 辅助设备安装前,应对其砼基础进行复验且符合要求。4.8.2.2. 风机、注水器、除尘器、分汽缸、缓冲罐等辅助设备安装的横向、纵向水平度、标高、中心偏差应符合厂方提供设备安装说明书要求。4.8.2.3. 地

18、下直埋油罐在埋地前应做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8.2.4. 连接锅炉与辅助设备之间的管道法兰,焊缝和连接管件以及管道上的仪表、阀门的安装位置应便于检修,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4.8.2.5. 管道在水压试验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防腐,保温施工。4.8.3. 安全附件安装监控要点4.8.3.1. 供热锅炉系统上的安全阀应按设计要求定压和调整。4.8.3.2. 安装水位表的最高、最低安全水位标志明显,玻璃管式水位表应有防护装置,水位表应有放水旋塞阀和接到安全地点的放水管。4.8.3.3. 锅炉的高、低水位报警器和超温、超压报警器及联锁保护装置必须按设计要求安装齐全和有效。

19、4.8.3.4. 温度计与压力表在同一管道上安装时,按介质流动方向温度计应在压力表下游处安装,如温度计需在压力表的上游安装时,其间距不应小于300mm。4.8.4. 烘炉、煮炉和试运行监控要点4.8.4.1. 锅炉火焰烘炉应符合下列规定:a. 火焰应在炉膛中燃烧,不应直接烧炉墙及炉拱。b. 烘炉时间一般不少于4天,升温应缓慢,后期烟温不应高于160,且持续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c. 链条炉排在烘炉过程中应定期转动。d. 烘炉的中、后期应根据锅炉水水质情况排污。4.8.4.2. 烘炉后炉墙没有变形、裂纹及塌落现象,炉墙砌筑砂浆含水率在7%以下。5. 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5.1. 监理工作方法5.1

20、.1. 目测法:凭借感官采用看、摸、敲、照等手法对工程对象进行检查。5.1.2. 量测法:就是利用量测工具或计量仪表获得结果来和标准或规范进行对照,看是否符合标准和设计的规定。5.1.3. 试验法:用理化试验和无损测试检验,这是监理工程师采用“求助法”,借用外单位的力量完成任务的必要手法。5.1.4. 调试、试运行:按照正式使用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运转,记录运转数据与项目设计的要求进行对比。试运行的目的是考验设备(设施)的设计、制造和安装调试的质量、验证设备(设施)连续工作的可靠性。5.2. 工程质量监控措施5.2.1. 质量的事前控制措施5.2.1.1. 掌握和熟悉质量控制的技术依

21、据。5.2.1.2. 熟悉施工图纸,参加图纸交底与会审。5.2.1.3. 了解工程所需各种设备及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5.2.1.4. 协助施工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特殊工种施工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督力度。5.2.2. 质量的事中控制措施5.2.2.1. 对施工现场加大旁站监督范围,对关键部位与重要工序勤巡视,勤测量测试。5.2.2.2. 加强工程质量检验批报验程序控制,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先由施工单位班组自检、互检、专职检,合格后由总包单位填写工程报验单,并加盖公章,再通知现场监理师核验,检查合格签署认可后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5.2.2.3. 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工程变更,无论是施工单位提出,还是业主提出均须经设计单位同意。杜绝随意变更现象发生。5.2.2.4. 对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包括事故原因、责任的分析、质量事故处理措施的确定、处理结果的检查等,均应由监理工程师会同设计、施工单位必要时请业主参加,共同处理。5.2.3. 质量的事后控制措施5.2.3.1. 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组织有关人员对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评验。5.2.3.2. 归档工程资料:如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原材料及设备质保书和合格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复验报告、试验报告等资料进行整理并归档。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