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66694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各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制冷及低温工程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制冷及低温工程 专业代码:080705)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制冷及低温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本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技能, 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能够独立从事该学科的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 健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1.大型深低温工程技术;2.深低温技术在核聚变研究中的应用;3.大型氦低温系统关键技术研究;4.真空技术。三、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制冷及低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 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五、课程设置 1、

2、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 高等工程热力学804 低温物理实验原理与方法603 高等流体力学804 高等传热学804 计算热物理(2)80/304 超导电子学603学 科 基 础 课超导物理804 计算流体力学804 太阳能热转换原理40/202 张量分析初步402 计算流体传热传质24/162 生物质洁净能源转化50/103 可用能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603 对流传热与传质603 相变传热402 回旋式制冷压缩栅402 制冷装置自动化402 应用传热学

3、603 管网系统阻力特性研究402学 位 课学 科 专 业 课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603 高等能源工程402 流体工质热物性学402 溶液热力学402 传热传质学603 利用 Matlab 建筑传热建模402非 学 位 课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2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专业代码:080805)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电工理论、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实验方法和

4、技能,了 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和动态,能够独立从事该学科的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 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1.脉冲功率技术;2.高功率电力电子,3、自动控制技术。三、招生对象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电气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 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五、课程设置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 自动化装置及系统 60/204 计算机控制工程603.5 高级操作系统60/

5、203 线性系统理论804 先进电子线路804 高等电动力学603学 科 基 础 课现代计算机控制理论与技术603 程序设计语言理论603 高级计算机网络60/203 高级数据库系统60/203 神经网络与应用60/203 电磁场数值解法60/203.5 非线性控制系统543学 位 课学 科 专 业 课智能传感系统603 现代控制工程603 控制理论中的代数基础603 现代检测技术导论603非 学 位 课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3核能科学与工程专

6、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核能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27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的核能科学与工程理论基础与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现代实验技术,了解本学 科发展前沿和动态,能够独立从事该学科的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 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 1、电物理装置结构与分析;2、脉冲功率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反应堆技术与数字仿真;5、等离子体与计算机数 据采集;6、低温与超导工程;7、核技术及应用;8、核环境化学;9、中性束物理与工程;10、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 11、辐射物理及环境保护。三、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

7、位的大学本科核能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 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五、课程设置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 核能物理及技术概论603 核科学与技术概论804 现代等离子体技术804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804 托卡马克先进运行模式402 等离子体动理学804 核安全学导论603 高等电动力学804 (超高)真空物理与技术202 高等电磁场理论603学 科 基 础 课高等工程热力学804 近代物理进展804 惯性约束等

8、离子体原理603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及应用603 物理电子学逻辑设计与仿真实验602 (超高)真空物理与技术20/202 核安全学导论603 核科学与技术概论804 粒子探测技术804 辐射剂量与防护201 电子储存环物理402 束流光学603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学804 束流不稳定性概论402 自适应控制36 / 202.5 决策支持系统603 并行程序设计603 高级过程控制40 / 202.5 计算机控制工程603.5 实变与泛函804 线性系统理论804 模式识别80 / 104学 位 课学 科 专 业 课网络数据库系统603.54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603.5 智能控制603.5 高级

9、操作系统603 加速器磁场技术402 加速器微波及高频技术402 加速器束流诊断及控制402 插入元件与自由电子激光402 同步辐射应用专题804 同步辐射实验技术402 信号、噪音与抗干扰技术402 文献阅读与分析402 微波电路原理与设计603 小波变换及应用40/202.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题402 测量误差分析603 离散数学603 并行算法603 并行程序设计60/203.5 尘埃等离子体基础4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72/404 电磁场数值解法54/203.5 数字信号处理603 网络数据库系统603.5 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603.5 聚变等离子体数值计算402非 学 位 课

10、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5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核能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2701)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宽广的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 工程项目设计研究的能力,具有解决科学及工程项目中关键问题的创新能力,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 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1、电物理装置结构与分析;2、脉冲功率技术;3、自动控制技术;4、反应堆技术与数

11、字仿真;5、等离子体与计算机数 据采集;6、低温与超导工程;7、核技术及应用;8、强磁场科学与技术, 9、核环境化学,10、中性束物理与工程,11、电 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三、招生对象 具有硕士学位的核能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 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半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半。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博士生指导小组或导师,根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等离子 体专业和博士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设置,报研究生部备案。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应注重综合性、前

12、沿性和交叉性,以综述 性前沿讲座为主,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拓宽专业基础所需要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是为进入学科前沿,结合 研究课题所需阅读的专著、文献和必须掌握的新理论,新方法等。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6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核能科学与工程 专业代码:082701)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坚实宽广的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 工程项目设计研究的能力,具有解决科学及

13、工程项目中关键问题的创新能力,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 康的高级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1、电物理装置结构与分析;2、脉冲功率技术;3、电力电子和自动控制技术;4、反应堆技术与数字仿真;5、等离子体 与计算机数据采集;6、低温与超导工程;7、核技术及应用;8、强磁场科学与技术; 9、核环境化学;10、中性束物理与工 程,11、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三、招生对象 本单位在学的核能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四、学习年限 五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半,学位论文时间三年半。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14、。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其中博士生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博士生指导小组或导师,根据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等离子体专业和博士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设置,报研究生部备案。学 科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应注重综合性、前沿性和交叉性,以综述性前沿讲座为主,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拓宽专业基 础所需要的理论和实验课程,另一方面是为进入学科前沿,结合研究课题所需阅读的专著、文献和必须掌握的新理论,新方 法等。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 核能物理及技术概论603 核科学与技术概论804 现代等离子体技术804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804 托卡马克先进运行模式402

15、等离子体动理学804 核安全学导论603 高等电动力学804 (超高)真空物理与技术202 高等电磁场理论603 材料化学804 高等工程热力学804学 科 基 础 课博士基础课402 近代物理进展804 惯性约束等离子体原理603 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及应用603 物理电子学逻辑设计与仿真实验602 (超高)真空物理与技术20/202 核安全学导论603 核科学与技术概论804 粒子探测技术804 辐射剂量与防护201 电子储存环物理402 束流光学603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学804 束流不稳定性概论402学 位 课学 科 专 业 课自适应控制36 / 202.57决策支持系统603 并行程序设

16、计603 高级过程控制40 / 202.5 计算机控制工程603.5 实变与泛函804 线性系统理论804 模式识别80 / 104 网络数据库系统603.5 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603.5 智能控制603.5 高级操作系统603 加速器磁场技术402 加速器微波及高频技术402 加速器束流诊断及控制402 插入元件与自由电子激光402 同步辐射应用专题804 同步辐射实验技术402 信号、噪音与抗干扰技术402 水环境科学技术前沿402 纳米材料学603 文献阅读与分析402 博士专业课402 微波电路原理与设计603 小波变换及应用40/202.5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题402 测量误差分析

17、603 离散数学603 并行算法603 并行程序设计60/203.5 尘埃等离子体基础402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72/404 电磁场数值解法54/203.5 数字信号处理603 网络数据库系统603.5 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603.5 聚变等离子体数值计算402非 学 位 课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 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8核技术及应用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核技术及应用 专业代码:082703)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核技术及应用

18、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现代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的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能从事本学科的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具有进取、创新、唯实、协同的品德和身心健康的高级 科技人才。二、研究方向 1.核技术;2.核化学;3、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光伏电池;4、计算核医学。三、招生对象 具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本科核技术及应用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四、学习年限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学位论文时间二年。五、课程设置 1、政治、英语等公共学位课和开题报告等必修培养环节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统一要求。 2、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和非学位课如下表所列类别课 程 名 称学 时学 分 托卡马克先进运行

19、模式402 核能物理及技术概论603 核科学与技术概论804 核安全学导论603 核技术应用804 生物光谱学362 辐射化学502.5 高等高分子化学 803 高等无机化学 803 高等有机化学 1204 辐射防护与剂量学402 生物有机化学402 分子光谱804学 科 基 础 课有机结构分析 1204 近代物理进展804 (超高)真空物理与技术20/202 核安全学导论603 核科学与技术概论804 粒子探测技术804 辐射剂量与防护201 电子储存环物理402 束流光学603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学804 束流不稳定性概论402 水环境科学技术前沿402 纳米材料学603 文献阅读与分析402 生物无机化学603 环境科学进展(1)603学 位 课学 科 专 业 课生物信息学402 自适应控制36/202.5 决策支持系统6039并行程序设计603 高级过程控制40/202.5 计算机控制工程603.5 实变与泛函804 线性系统理论804 数字信号处理603 网络数据库系统603.5 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603.5非 学 位 课跨学科课程2-4六、学位论文对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按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关规定执行。七、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