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16659661 上传时间:2022-05-1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6.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脑复苏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心肺脑复苏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脑复苏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脑复苏培训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心脑肺复苏)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焦峰军 急诊医学急诊医学第一节 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一、概一、概 论论 心心脏脏骤骤 停停 心脏骤停心脏骤停(SCA)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心电图类型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 心脏骤停后即出现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及呼吸停止或不能正常呼吸(仅仅是喘息),经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获存活 如果能有效地实施这些环节,则目睹的院外室颤(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可达约50%。然而,无论是院外或院内,VF所致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远低于这一数字,且差别甚大,可从5%5

2、0%。这一差别也提示在许多情况下,提高存活率的空间是很大的。心心脏脏性性猝猝死死 心脏性猝死心脏性猝死(SCD)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心脏骤停不治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死因概概 论论 心肺复苏(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胸外按压C、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D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2010强调将强调将ABCD改为改为CABD 、意义为意义为“心脑复苏心脑复苏”挑战挑战“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不包括(不包括新生儿)新生儿) 概概 述述 传统的心肺复苏(CPR)理念是恢复心跳和呼吸,而心脑复苏(CC

3、R)则主要针对成年人的心脏骤停,尤其是发生于院外但有目击者的猝死。这一理念是指在急救过程中,最需要考虑满足大脑供血,而非肺脏,因此人工呼吸绝非最佳选择,取而代之的是,急救者应不间断地实施胸外按压,使患者的血液流向心脏和大脑。骤停前期骤停前期 机体潜在的机体潜在的疾病及促发疾病及促发心脏骤停的心脏骤停的因素影响心因素影响心肌细胞代谢肌细胞代谢心脏骤停引起心脏骤停引起血液循环中断血液循环中断数秒钟内即导数秒钟内即导致组织缺氧和致组织缺氧和有氧代谢中断有氧代谢中断全身缺血延续全身缺血延续胸外按压心排胸外按压心排出量仅为正常出量仅为正常时的时的30%左右左右并随着复苏胸并随着复苏胸外按压时间的外按压时

4、间的延长而下降延长而下降复苏后综合征复苏后综合征定义为严重的定义为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缺全身系统性缺血后多器官功血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能障碍或衰竭 二、病理生理机制二、病理生理机制骤停期骤停期 复苏期复苏期 复苏后期复苏后期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意识突然丧失意识突然丧失 呼吸停止呼吸停止(无呼吸或仅有(无呼吸或仅有喘息)喘息) 大动脉搏动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冠状动脉灌注压冠状动脉灌注压(更改为有创动(更改为有创动脉压力)脉压力)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呼气末呼气末COCO2 2分压分压复苏监测复苏监测 * *心肺复苏质量心肺复苏质量 二氧化碳波形图定量分析 如果 ,尝

5、试提高心肺复苏质量 有创动脉压力 如果舒张阶段(舒张)压力,尝试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 恢复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循环() 脉搏和血压 突然持续增加(通常) 自主动脉压随监测的有创动脉波动第二节 成人基本生命支持第二章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基本生命支持(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asic life support,BLSBLS)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其归纳为初级技术和方法,其归纳为初级A A、B B、C C、D DBLSBLS包含生存链包含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

6、RCPR;早期;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中的前三个环节中的前三个环节 A(airwayA(airway) )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B(breathingB(breathing) )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C(circulation) )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D(defibrillationD(defibrillation) ) 电除颤电除颤 C(circulationC(circulation) )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A(airwayA(airway) ) 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B(breathingB(breathing) )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D(

7、defibrillationD(defibrillation) ) 电除颤电除颤2005年 生生 存存 链链2010年年 生存链生存链由由2005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1 1)早期识别与呼叫;)早期识别与呼叫; (2 2)早期)早期CPR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CPR; (3 3)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 (4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A

8、LS);); (5 5)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一、判断反应 判断患者意识通过动作或声音刺激,如拍患者肩部或呼叫,观察患者有无语音或动作反应 二、启动EMSS 单人急救者发现患者对刺激无反应、无呼吸、无脉搏,应拨打急救电话启动EMSS,嘱携带除颤器,立刻返回患者身边行CPR 两个以上急救人员在场,一位立刻行CPR,另一位启动EMSS 整合修改了整合修改了BLSBLS和和ACLSACLS程序图程序图整合修改了整合修改了BLSBLS和和ACLSACLS程序图程序图三、开放气道及检查呼吸三、开放气道及检查呼吸 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颏法(head tilt-chin lift)开放

9、气道开放气道 托颌法(托颌法(jaw thrust)四、人工呼吸四、人工呼吸人工呼吸五、检查脉搏 成人应触诊颈动脉六、胸外按压六、胸外按压胸胸外外按按压压是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和(或)直接是通过增加胸腔内压力和(或)直接按压心脏驱动血流,有效胸外按压能按压心脏驱动血流,有效胸外按压能产生产生606080mmHg80mmHg动脉压动脉压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 在胸骨下1/3处即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 (2010简化为胸骨正中)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幅度约45cm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频率为100次分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 胸

10、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应用力、快速按压通气比例通气比例按压/通气比(compression-ventilation ratio) 目前推荐使用按压/通气的比例为302,每个周期为5组302的CPR,时间大约2分钟 胸外按压先于通气 (2010)成人心肺复苏,首先开放气道,检查是否有正常呼吸,2次通气后再做30次胸外按压,如此循环 (2005)七、电除颤VF/VT应立即电除颤,只做1次电击,之后做5组CPR,再检查心律单相波除颤首次电击能量选择360J双相波除颤首次能量选择为150200J除颤电极片放置位置 位置位置 20052005年年 20102010年年电极位置电极位置 前前- -侧侧 默认默认 (前(前- -侧电极)侧电极)* * 前尖、双腋部、右或左上背部前尖、双腋部、右或左上背部 三个替代电极片位置三个替代电极片位置 (前(前- -后、前后、前- -左肩胛以及前左肩胛以及前- - 右肩胛)右肩胛) 装有植入式心律转复装有植入式心律转复 前前- -后或前后或前- -侧电极侧电极 除颤器患者的体外除颤除颤器患者的体外除颤 距离设备距离设备2.5cm 2.5cm 不影响除颤且避免直接起搏器上不影响除颤且避免直接起搏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