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知识点归纳.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6518842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知识点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知识点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知识点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知识点归纳.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3课月是故乡明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写下的文章。老先生以月作为抒情线索,通过对故乡和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特别是对故乡月色的动人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作者巧妙设题,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 月是故乡明 作为文章的题目,统领全文,揭示主旨,奠定文章的情感基调;增强文章的文化内涵。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别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作者巧妙安排文章结构。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由月过渡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家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

2、并通过他乡月亮与故乡月亮的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结尾处短短几句话,把全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作者介绍:季羡林 (1911.8-2009.7),字希逋,又字齐奘,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精通12国语言,翻译了大量作品。生于1911年,山东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赴德国留学。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张中行四位老先生,因为都曾在燕园居住,人称 未名四老 。四位先生实则住在未名

3、湖的后湖,那地方叫朗润园。所以又称 朗润园四老 。多音字:斗:du星斗 d u斗争燕:yn燕国 y n燕子近义词:孤单 孤独 陪衬 衬托气派 气势 盼望 期望澄澈 清澈 广阔 辽阔平凡 平常 不可胜数 不计其数反义词:容易 困难 澄澈 浑浊广阔 狭窄 平凡 伟大不可胜数 屈指可数理解词语:【陪衬】附加其他事物使主要事物更突出;衬托。陪衬的事物。本文是第二种意思。【不可胜数】不能数完,形容数量非常多。胜:尽。【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恍然:形容忽然醒悟。【烟波浩渺】形容江湖水面十分辽阔。烟波:烟雾笼罩的江湖。浩渺;辽阔无边。【篝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

4、借指在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相映成趣】互相对照映衬,显得很有情趣,很有意思。映:映衬。趣:意趣。【诗兴】作诗的兴致。【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萌动】(事物)开始发生。【晶莹】光亮而透明。【澄澈】清澈透明。【离乡背井】离开了故乡,在外地生活(多指不得已的)。【漂泊】比喻流落在外,四处流浪。【旖旎】柔和美好。【无垠】没有边际。【碧波】碧绿色的水波。【巍峨】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雄奇】雄伟奇特。【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耄耋】指老年:高龄。素:七八十岁的年纪。【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

5、更加美好。【望】农历每月十五日。【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优美的景色。良辰:美好的时光。词语扩展:形容数量多的四字词语:不可胜数 数不胜数 不计其数不胜枚举 恒河沙数句子解析:1、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开篇点题,点明主旨:爱故乡。开头简洁、自然。2、 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作者的家乡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小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不知道山为何物,所以无法理解诗句描写的景象。3、 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

6、什么东西在萌动。作者看到天空中的明月,清光四溢,看到水中的月亮与之相映成趣,心中萌动的一定是对明月的赞美,是对家乡的歌颂。4、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段话通过世界各地的月亮与故乡的小月亮作对比,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简单阐释 月是故乡明 这句思乡名句的含义。第二部分(24):回忆故乡和童年的生活。第三部分(56):写离开故乡后的生活,表达对故乡的一片深情。第四部分(7):抒发对故乡月亮的思念之情。问题归纳:1、你对 月是故乡明 这一题目有哪些了解?答: 月是故乡明 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全诗为: 戍鼓断人行,边

7、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 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 月是故乡明 ,从而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由于杜甫的这句诗特别能引发人的乡思共鸣,因而被广为传诵。2、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答:写了两件件趣事:第一件事是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星星;第二件事是在古柳下面点篝火,摇树捉知了。3、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月亮,为什么还要写那些童年趣事呢?答:这些童年趣事都是围绕着月亮来写的,数星星、捉知了、赏月等都跟月亮有关,通过写这些铭刻在作者记忆中的童年趣事,表达出他对故乡的眷恋、思念之情。4、本文是怎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答:(1)通过对故乡的月亮及月下趣事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拿世界各地见到的月亮与故乡的月亮作对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3)直抒胸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课文主题:本文以 月亮 为线索,深情回忆了童年记忆中的故乡月景和月下玩耍的趣事,以及离开故乡后在世界各地漂泊看到的无数美景和月亮,通过故乡之月与他乡之月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之月的喜爱,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眷恋之情。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