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总结.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6513186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设计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市设计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设计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市设计总结城市设计总结一、填空1、城市设计两种成果类型:工程产品型、政策过程型。2、城市设计的类型:开发型城市设计、保护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社区设计。3、城市设计资料分析主要有:功能分析;空间景观分析;使用活动分析;开发与保护分析。4、凯文.林奇提出的形象构成元素包括:路径、区域、边缘、节点、标志物。5、林奇提出了建立城市形象性的三个条件:识别性、结构和意义。6、杨.盖里在交往与空间中把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7、黑川纪章:提出新陈代谢理论。两个原理;一是通时性;一是共时性。8、城市设计成果包括: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实行动态控制和引导。9、

2、城市设计评价标准分为可度量标准和不可度量标准。10、城市设计的层次分为:整体城市设计、局部地段城市设计。11、城市的标志与标牌是城市商业活动的组成部分。12、城市色彩主要由建筑色彩和场所色彩构成。13、城市形象构成元素:路径、区域、边缘、节点、标志物。14、城市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含水面)、小品。15、城市空间的类型分为: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16、城市景观的组成元素: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景观。17、城市景观三要素包括:景物、景感、主客观条件。18、城市设计现场调查中,人行为调查研究基本方法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19、街道的对景

3、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山体或其他自然景物。20、步行街(区):包括步行街、步行广场、林阴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和室内步行空间等。21、步行街分类为:完全步行街、“定时式”全步行街、公交步行街、半步行街。22、步行街空间序列模式包括前导空间、演进空间、高潮空间、后续空间四个阶段。23、城市滨水区是由水域、岸线、陆域三部分组成。24、滨水区景观构成要素:蓝带要素、灰带要素、绿带要素。25、城市设计成果编制原则:严肃性原则、弹性原则、阶段性原则。26、城市滨水区开发类型分为:保护、再开发、开发。27、滨水区设计关键是做好公共空间的城市设计。二、名词解释1、城市设计:是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的空间组织的优化

4、为目的,运用跨科学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象、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2、城市空间:指有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和其他各种界面围合而成的,从大自然空间中分离出来的、较小的、为居民户外生活各种需要服务的城市外部空间或场所。3、城市景观:是指人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是人对城市景物、景象或空间环境感知、思维后所获得知觉空间。4、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5、城市中内陆与水域相连接的一定区域的总称。一般有水域、

5、岸线、陆域三部分组成。6、开放空间:也成公共空间或开敞空间,指城市中向全体市民开放使用的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公园、河道绿化等。三、简答题1、城市设计的目的答:是为了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给人带来可能的、最大的便利与舒适,给人以美的享受。2、城市设计的内容答:1)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环境质量;2)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3)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管理政策。3、城市设计特征答:1、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2、为应用性的多学科综合领域;3、有时间-空间概念;4、有鲜明的地方感;5、政策性较强。4、罗杰特兰西克提出城市设计三种理论研究方法?答:图底关系理论:是研究

6、城市的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的理论。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的理论。场所理论:是把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的研究加入到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的理论。5、城市设计编制和研究类型?答:概念性城市设计;策略性城市设计;务实性城市设计。6、城市设计编制的过程要求?答:1)、机构成立;2)、前期调研;3)、设计过程;4)、公示与论证;5)、成果报批;6)、与管理体系的衔接;7)、监督验收。7、城市设计成果内容?答:1)城市设计导则;2)城市设计图;3)城市设计研究附件。8、城市设计元素包括什么?答:土地使用;建筑布置、形式和体量;开放空间;使用活动的组织;交通

7、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步行街(区);标志与标牌。9、城市公共空间设计要点?答:边界要明确,创造积极空间,避免消极空间;注重重点空间的步行区化和设施建设。强调公共空间使用上和视觉上的联系;公共空间活动的多样化和人情味。10、新旧建筑的和谐共生具体做法?答:1)相似和谐。在颜色、形体、材质、某一构件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处;2)对比和谐。运用垂直与水平、高与低、虚与实、轻与重、动与静、粗糙与光洁、直线与曲线等。3)渐次变化。在新旧建筑中间“插入”中性建筑,即采用个性-中性-个性的办法达到和谐。4)通过某中连续体,使其变为一种折衷的建筑达到新旧建筑结合。5)拉大新旧建筑间的距离,利用空气来淡化新旧建筑间的

8、矛盾冲突。11、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答:1)是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反应;2)辅助城市空间形成;3)对城市的调和是一种重要的不就措施;4)新旧建筑色彩的调和。12、城市色彩设计原则?答:1)要体现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美;2)要传承文脉,珍惜城市现有的色彩特质和历史文化;3)要考虑城市气候条件,山水特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4)要考虑建筑场所不同的功能性质。13、城市设计的原则?答:1)、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制约;2)、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满足人的需要;3)、突出城市的自身形象特征;4)、考虑“空间时间”效果;5)、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城市各项物质要素。14、城市空间的组织包括哪些?答:1)、空

9、间的连续与渗透;2)、空间的导向与序列;3)、空间的贯穿与贯通,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和流动感15、城市空间常用的组织手法?答:轴线法:常用的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的手段。张拉法:就是在标志性建筑或重要广场之间建立一种张拉的联系线,以其作为城市改造与发展的基础。这种张拉线的起始点或多条力线的交汇点,常是广场中的方尖碑。重复法:以相同的或相似的构件和尺度组织完整统一的空间秩序。如采用柱廊、拱券、形状、色彩、质感等求和谐统一。视差法:利用视错觉,使空间产生戏剧性、生动性变化。层面转换法:利用台阶、坡道、平台等组织上下层空间。框景法:常用拱门、拱廊等元素,造成框景效果。诱导法:依据使用者前进路线,将隔而未断的各

10、个空间依次连续安排,巧妙地利用一些元素,如沿街墙设置的水沟、路面铺装、路灯以及种种观赏点,引导行人前进。16、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1)、舒适性原则;2)、城市审美原则;3)、生态环境原则;4)、因借原则;5)、历史文化保护原则;6)、整体性原则。17、城市景观设计要点?1)、城市轮廓线控制;2)、建筑高度分区;3)、景观视线走廊保护;4)、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点保护;5)、与绿化系统相结合,突出绿地、水体的景观效益与功能。18、街道空间设计要点?答:1、保持街道的连续性;2、强调旋律和节奏;3、考虑街道对景;4、注意街道的景深与层次;5、城市街道与街巷的联系关系、街道交叉口周围建筑联系关系、街

11、道与街区内部的出入口处等都是设计的重点;6、注意提高街道各区段的识别性与趣味性19如何保持街道的连续性?答:街道两旁建筑物等形成界面的连续;绿化、小品的连续;基本色调的统一20、现代步行商业街的特点?答:多功能性;多空间型;有大量的街头家具;增加绿化,讲究铺地。21、步行街的形式包括哪些?答:街道式;商业街结合小广场;平行商业街;区块式商业街;还有地下商业街,室内步行街。22、城市广场分类?答:集会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宗教广场,文化娱乐广场。23、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答:1、广场情趣区别。不同位置和性质的广场,应有不同的情趣要求;2、提高广场场所的吸引力;3、发扬传统的地方风格

12、;4、注意设计手法上的改变;5、广场空间艺术处理的重点。24、如何提高广场场所的吸引力?强调广场的装饰性;强调公众的“可达性”;满足城市生活的多功能要求;创造一定的街头活动场地。25、如何发扬传统的地方风格?答:利用地方“特产”装饰广场,增强地方感,如济南泉城以泉雕为广场主题。用历史事实和民间传说作雕塑、壁画、地面纹样等装饰广场。采用地方材料铺砌地面和制作凳椅,栽种当地特有的树木、花草等。26、滨水区城市设计的范围?答: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主要包括与河流、湖泊、海洋相邻的土地或建筑区域,即城市临近水体部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城市中临近水体的空间构成物所限定的公共开放空间环

13、境。27、滨水区公共环境的特征?答:亲水性、人性化、外向型物质和社会空间、形态、功能和社会要素都与水域密切相关,桥梁成为地区的视觉中心,是所在城市开发和城市中心区的重点依托,交通可达性。三、论述1结合案例,校园景观如何创造?答:一)生态系统完善1、加强生态优势从整体上把握校园现状的生态优势,进行适当改造和引导后,形成一个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的新的生态构架2、创造人工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校园校园建设中所创造的人工景观必须与保留、改造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协调,形成完整的大景观构架,即天人合一。校园景观设计的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令空气清新,

14、使学生不易因缺氧而贪睡和疲惫,保持清醒的头脑。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国的清华、北大,几乎所有的名校都有着令无数莘莘学子骄傲的校园环境,以校园中固有的山坡、河流、湖泊、凹地、绿地、树林等自然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环境格局的构架,是建成优美校园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二)功能组织合理通过道路、广场、绿地等环境元素组织、协调、沟通、运作,对各种功能进行梳理,供学生学习、交流、生活、运动、游戏、种植、饲养、劳动。线、点、面的结合讲求丰富、变化,避免横平竖直式布局,而由各种美观多变的曲线、直线相结合,正向、斜向相搭配,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三)景观特色明显校园应充分利用本校地形、水

15、面的优势,并巧妙运用校园外的景观造景、借景,做到崇尚自然,独特,同时,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具有较高思想内涵,优先人文、张扬传统文脉,并融入现代精神。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畔,山水地形富于变化,至今仍不失其名园风采,是学生散步读书、锻炼身体、修身养性的场所。清华大学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其中的“水木清华”和“荷塘月色”等景点,由于利用地形优势,植物配置得当,加上朱自清先生所写的“荷塘月色”名篇,成为吸引万千学子、具有无穷魅力之校园景观。城市设计的层次1)、整体城市设计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建构城市景观体系;布置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设计城市竖向轮廓。2)、局部地段城市设计城市公共空间设计;

16、建筑群体形态设计;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建筑色彩和建筑风格设计指导城市照明设计;广告招牌和环境设施设计;个体建筑与环境设计2、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比较(了解)答:城市规划:目的: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控制工作对象:以二维为主,社会、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具有计划性成果:战略性的政策、法规、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态控制实施时间:体现为发展过程,时间跨度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参与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学家城市设计:目的:促进形体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工作对象:以三维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具有设计性成果: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实行动态控制+引导实施时间:体现为

17、建设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多种委托人参与者:城市设计师、政府官员、开发商、建筑师等建筑设计:目的:为修建活动服务工作对象: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外环境设计成果: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指导具体施工实施时间:在确定的时间内委托人:开发企业、业主、建造主参与者:建筑师、使用者城市交通对城市环境有很大影响。对策:采用多种停车方式,包括多层次停车库、地面停车场和路边停车,特别鼓励建设地下停车库。在街道美学一书中,芦原仪信指出:作为名副其实的广场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广场的边界线清晰,能成为“图”;具有良好的封闭条件-阴角,容易形成图;铺装面直到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周

18、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D/H有良好的比例扩展阅读:城市设计总结1、城市设计的含义:规划论: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阶段或一个分支,是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体化。建筑论:是对空间秩序的创造,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是大规模的建筑设计或是建筑学的扩展。全过程论:应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是解决经济、社会和物质形式问题的手段。形体环境论:从三维角度对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或对公共环境的设计。管理论: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是运用法律手段对城市的综合控制。城市设计指的是对城市社会中人的各种活动的空间环境设计。2、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三者的比较:城市规划:目的:对城市发展进行宏观控制;工作对象:以二维为主,社会

19、、经济和形体环境相结合,具有计划性;成果:战略性的政策、法规、规划方案,以文字为主,实现动态控制;实施时间:体现为发展过程,时间跨度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参与者:规划师、政府官员、社会和经济学家。城市设计:目的:促进形体环境变化,提高环境质量;工作对象:以三维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及整体形象的把握,具有设计性;成果:战术性的政策、计划、方案、导则,实行动态控制+引导;实施时间:体现为建设过程,时间跨度较大;委托人: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多种委托人;参与者:城市设计师、政府官员、开发商、建筑师等。建筑设计:目的:为修建活动服务;工作对象:建筑物内外部空间/外环境设计;成果:修建设计文件,以图纸为主,

20、指导具体施工;实施时间:在确定的时间内;委托人:开发企业、业主、建造主;参与者:建筑师、使用者3、城市设计的内容:处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骨架和城市环境质量;处理城市的景观元素;制定和执行城市建设开发管理政策;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开发型城市设计;保护型城市设计和城市更新;社区设计5、城市设计8大元素主要设计元素有:土地使用建筑布置、形式和体量开放空间使用活动组织交通与停车保护与改造步行街(区)标志与标牌6、城市设计原则:a、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制约:城市性质的制约;城市规模的制约;城市发展要求的制约;城市社会文化和经济能力的制约;b、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满足人的需要:生理需要;安

21、全需要;社交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完成的需要c、突出城市的自身形象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人工环境特征;社会环境特征;d、考虑“空间时间”效果:距离;动线;光线;e、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城市各项物质要素:平面布局清晰;空间结构完善;型体、色彩、质感;空间虚体7、城市设计特征:a、以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为依据b为应用性的多学科综合领域d、有时间-空间概念e、有鲜明的地方感f、政策性较强8、凯文林奇的城市形象理论:形象性的建立:识别性,结构,意义形象的构成元素:路径,区域,边缘,节点,标志物9、罗杰特兰西克:提出了目前城市设计理论的三种研究方法,即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10、通时性和共时性

22、的区别:通时性意味时间的变化。不能把建筑当作建成之后就固定不变的东西,而应当把他看作是从过去、以至于未来,一直变化下去的一个过程。共时性:不同文化的共生-空间的共时性11、城市设计过程:(1)现场调查(2)资料分析(3)目标建立(4)设计评价(5)实施计划(6)维护管理12、城市设计成果:两种成果类型:工程产品型图示成果为主,文字成果为辅;政策过程型文字成果为主,图示成果为辅13、文字成果:设计政策,设计导则,设计计划14、编制原则:严肃性原则、弹性原则、阶段性原则15、城市空间的含义:从广义上讲,城市空间是由城市内建、构筑物、道路、绿地、小品等组合而成的,包括室内与室外,地上与地下相结合的整

23、体。但就空间本身来说,这里是指由建、构筑物、道路、地面和其他各种界面围合而成的,从大自然空间中分隔出来的、较小的、为居民户外生活各种需要服务的城市外部空间或场所。16、空间的物质构成要素: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广场、绿化(包括水面)、小品17、常用的组织手法:轴线法、张拉法、重复法、视差法、层面转换法、框景法、诱导法。18、城市景观的含义:是指人通过视觉所感知的城市物质形态和文化生活形态,是人对城市景物、景象或空间环境感知、思维后所获得知觉空间。19、城市景观三要素:景物、景感和主客观条件。景物包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社会景观。20、城市景观组成: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社会景观。21、城市景观设

24、计的基本原则:舒适性原则、城市审美原则、生态环境原则、因借原则、历史文化保护原则、整体性原则22、现代步行商业街的特点多功能性。多空间型。有大量的街头家具增加绿化,讲究铺地。现代步行街的分类:完全步行街。“定时式”全步行街。公交步行街。半步行街。空间序列模式:前导空间。演进空间。高潮空间。后叙空间23、城市广场的概念: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24、城市广场分类:集会广场(要有足够面积,满足人流迅速集散要求)、纪念广场(安静环境气氛,观赏标志物的

25、视线,视角)、交通广场(人流、车流的组织,停车面积)、商业广场(商业标志,考虑到人口规模,限制车行,服务规模)、宗教广场、文化娱乐休闲广场要有个主题,水体,草)25、城市广场设计原则:a、整体性原则b、平衡原则c、场所感的创造d、多样性原则26、城市滨水区一般由水域、岸线、陆域三大部分组成。27、滨水区环境景观构成要素:蓝带要素,灰带要素,绿带要素28、滨水区的开发类型:保护,再开发,开发常用的组织手法:轴线法:常用的建立城市空间秩序的手段。张拉法:就是在标志性建筑或重要广场之间建立一种张拉的联系线,以其作为城市改造与发展的基础。这种张拉线的起始点或多条力线的交汇点,常是广场中的方尖碑。重复法:以相同的或相似的构件和尺度组织完整统一的空间秩序。如采用柱廊、拱券、形状、色彩、质感等求和谐统一。视差法:利用视错觉,使空间产生戏剧性、生动性变化。层面转换法:利用台阶、坡道、平台等组织上下层空间。框景法:常用拱门、拱廊等元素,造成框景效果。诱导法:依据使用者前进路线,将隔而未断的各个空间依次连续安排,巧妙地利用一些元素,如沿街墙设置的水沟、路面铺装、路灯以及种种观赏点,引导行人前进。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