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79334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健康教育与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与护理干涉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根据本研究相关标准将社区1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就诊时接受常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管理。比照两组患者干涉前后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干涉前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焦虑自评表SAS得分、抑郁自评表SDS得分、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表DSQL分值,并随访一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涉后观察组病症知识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涉后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均降

2、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更接近正常值;干涉后观察组SDS、SAS、DSQL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与护理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把握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同时能有效干涉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身心健康均有帮助。关键词:健康教育;护理干涉;糖尿病;健康状态糖尿病是一组遗传和环境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以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胰岛素抵抗而导致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共同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血糖,若没能有效、及时地控制血糖,可导致机体免疫能力减弱

3、,引起多种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发现,糖尿病患者中高达70%80%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病变包括糖尿病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微血管病变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心律失常、脑血管病变等1-2。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是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延长寿命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糖尿病为终身疾病,患者需要终身与该病抗争,因而长期有效控制血糖成为难题。影响患者血糖水平的因素较多,但主要与患者行为有关,例如生活起居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用药依从性差、对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够等,因而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

4、涉。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与护理干涉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研究各项标准纳入标准3-4:1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相关标准及(内科学)第八版相关标准:空腹状态下静脉全血血糖浓度6.1mmol/L,静脉血浆血糖浓度7.0mmol/L,毛细血管全血血糖6.1mmol/L;或糖耐量实验2小时后静脉全血血糖10.0mmol/L,静脉血浆11.1mmol/L,毛细血管全血11.01mmol/L。2病程0.5年。3年龄18岁。4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阅读能力、意识不清、其他严重病变。根据以上标准于2016年10月2017年1月将笔者所在社区100例糖尿病

5、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4272岁,平均63.126.12岁;病程113年,平均6.010.56年;文化水平:小学8例,初中21例,高中15例,大学及以上6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170岁,平均62.645.13岁;病程212年,平均5.970.62年;文化水平:小学10例,初中23例,高中13例,大学及以上4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照,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就诊时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包括用药方法、剂量、次数,戒烟禁酒,控制食盐和糖的使用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及糖

6、尿病相关护理干涉,详细如下。1.2.1健康教育为观察组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教育的途径包括上门访问、社区讲座、宣传手册发放、微信群干涉等。其中上门访问主要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进行,对其面对面进行教育,使其积极面对治疗;社区讲座为每两周一次,共开展3次;建立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邀请患者参加,并在公众号上推送每日糖尿病知识及并发症预防讲解内容,通过每日阅读微信群患者聊天记录来了解患者最新情况和问题,及时解决。制订健康教育内容:1采用视频、文字、图片、口述等方式讲解糖尿病发病原因及治疗现状,告知患者常见并发症及其危害,指导其通太多种途径积极预防糖尿病。2告知患者饮食对疾病控制的重要性

7、,使其了解高盐类、高糖类、高脂肪类食物对糖尿病本身及对患者心脑血管的影响,使其坚持从饮食上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3告知患者规律性运动的意义以及合适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法,告知运动期间的注意事项。4加强用药意识管理,使其认识长期正确用药对血糖的干涉作用以及不良用药的危害。1.2.2护理干涉1规范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能量按全天摄入能量的1/5、2/5、2/5控制,或三餐均按1/3控制;饮食构造以平衡合理的膳食构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禁止食用糖类食物以及海鲜、动物内脏、动物脂肪;详细饮食构造需要根据患者饮食爱好、血糖控制情况等酌情调整,为每位患者制订个性饮食计划。2通过运动加强体质,指导患者长期进

8、行规律性有氧运动,包括健身操、骑自行车、步行等,运动坚持适量、循序渐进、定时的原则;在餐后1小时进行合理运动,以有效控制血糖5。3严格按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减少剂量、更改用药时间;注射胰岛素患者不能以一个部位长期作为注射点,在两天内不能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发放用药记录卡,每次用药患者在上面记录用药情况,对未按医嘱用药的患者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嘱患者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监测水平指导用药量,防止低血糖发生。4糖尿病足、低血糖等并发症的预防。加大对高龄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加强随访,了解其病情;指导患者穿通气性好的软垫鞋,保持鞋袜枯燥干净;可使用中药鞋垫或中药足浴;预防皮肤破损,一旦破损应及时正确处理,预

9、防溃疡、感染。5心理护理。观察患者情绪变化,使其倾诉心中所想,分析其心理状态,找出焦虑、抑郁的原因并给予处理,与患者家属沟通,使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1.3观察指标采用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气力表评估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由院内专业人员制订并组织调查,主要分为基本信息、病症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健康需求调查四部分,本研究结果只统计病症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分值,信度、效度的Cronbachs系数为0.821。其中病症知识涉及患者对空腹血糖、尿常规、胰岛素、并发症的认知合计最高4分和对糖尿病诱发因素的认知最高4分,典型症状的认知最高4分,危害认知最高4分,低血糖症状认知最

10、高4分,总分020分。自我管理能力评估包括低血糖预防和处理办法最高4分、糖尿病病情加重预防办法最高4分、饮食习惯最高4分、运动干涉最高3分、心理干涉最高4分、降糖药使用最高2分、胰岛素使用最高2分、血糖监测行为最高2分,总分最高25分。生存质量:使用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表DSQL评估患者生存质量,包括满意程度15项、影响程度20项、糖尿病相关忧虑程度4项、家庭和社会及职业相关忧虑程度7项,分别为1575分、20100分、420分、735分,共4个维度、46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分值越高则生存质量越低。记录两组干涉前后SDS50分及以上为阳性得分、SAS50分及以上为阳性得分、DSQL得分。随

11、访一年,统计并发症。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及自我管理能力比照干涉前两组患者病症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拟,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涉后,观察组上述分值均提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两组患者干涉前后血糖水平比照干涉前两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比拟,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涉后观察组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更接近正常值。见表2。2.3干涉前后两组心理健康、生存质量评估比照

12、干涉前两组患者SDS分值、SAS分值及DSQL得分比拟,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涉后观察组上述得分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2.4随访一年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照观察组发生1例神经炎、1例肾功能障碍,合计2例4.00%;对照组发生1例糖尿病足、1例眼底病变、2例神经炎、2例肾功能障碍、1例低血糖,合计7例14.00%,两组比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7,P=0.0137。3.1健康教育和护理干涉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干涉的必要性糖尿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为慢性终身疾病,通常无须住院治疗,是社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并发症成为威胁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血糖水平、保持相对健

13、康状态对患者特别重要。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与其个人行为认知密切相关,例如饮食中糖分摄入太多,包括水果、面、米等,暴饮暴食、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等均是糖尿病危险因素;患者对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方法等认识缺乏,导致其行为不良,对病情有重要影响,因而需要加强健康教育,纠正其认知和不良行为,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此外,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作为最接近社区糖尿病的机构,需要充分发挥其卫生宣教和护理作用,加强对患者的随访和护理能监管患者行为及病情,对控制社区糖尿病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健康教育与护理干涉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的影响,发现收效良好,下面进行分析。3.2健康教育和护理干涉能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病症知

14、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疾病危险因素,防止疾病发生,或有效阻止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核心在于增加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纠正错误认知,树立健康生活观念,进而改变患者行为及生活方式6。本研究中健康教育对患者知识把握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包括:1健康教育的效果与健康教育方式密切相关。本研究中的健康教育采用社区讲座、宣传手册发放、上门访问及微信干涉等多种方式进行,具有多元化、人性化、生动化等优势。上门访问用于依从性较差的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高龄患者,能体现医护人员对患者健康的重视,患者乐于接受;微信干涉能通过视频、

15、语音、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进行,每日上传糖尿病及并发症护理知识,方便所有患者阅读和理解,同时可以以辅助医护人员通过视频和图片了解患者皮肤情况,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征兆,积极干涉。2健康教育内容涵盖疾病及并发症相关知识、饮食、运动、用药管理,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把握程度,使其把握自我护理方法。干涉后,观察组病症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3.3健康教育与护理干涉能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健康教育与护理干涉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包括:1系统化的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知识,使其将知识用于生活,学会本人检测血糖,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以免血糖明显波动7

16、。2护理干涉是根据患者肥胖程度、饮食习惯,合理规划每餐能量摄入比例及饮食构造,为患者建立健康的饮食方案,通过饮食干涉降低血糖水平。通过制订运动计划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并调节血糖水平,例如通过餐后1小时运动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通过加强患者用药管理,使其正确注射药物、口服药物,并使用药物记录卡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涉8。本研究中观察组干涉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较对照组低P0.05。3.4健康教育与护理干涉能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减少并发症健康教育与护理干涉对患者健康程度的影响包括:1通过指导低血糖、糖尿病并发症的详细预防方法,使患者有效预防并发症。本研究中观察组1年内并

17、发症发生率4.00%较对照组14.00%低P0.05。并发症是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并发症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缓解了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有效提高其生存质量。干涉后,观察组SDS、SAS分值及DSAL分值均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2通过心理干涉能及时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对症分析并进行心理引导,联合家属进行精神支持,使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这也是观察组患者SDS、SAS分值降低的重要原因9。3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病症知识水安然平静自我管理能力,能解决由于对疾病了解不够、对本人护理能力没有足够自信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同时能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使其进行自我护理,提高生活质量10。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健康状态与患者病情、心理状态、疾病知识把握程度、自我护理能力等有关,健康教育可提高其病症知识水安然平静自我管理能力,护理干涉可加强其血糖控制水平、缓解不良情绪,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使其长期保持健康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