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27796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资料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福建筝:流行于闽南语系和客家语系的漳浦县、云霄县、东山县、诏安县、上杭县、永定县等闽西南诸县份,习惯称福建筝为闽南筝。自宋末明初至同治年间,古筝已在福建各地长期流行着。历史上,中原人士几次大规模的南迁(公元四、五世纪),带去了丰富的中原文化,使原本落后的闽西南地区逐年繁华起来。中原古筝音乐也就随着中原人士的南迁,而传播到闽西南一带。唐垂拱二年(686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带领中原人士入闽南漳州;唐末河南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带兵入闽,后称闽王;南宋末年大批中原官僚奔离临安来闽,这

2、些都和传播中原文化艺术有密切关系。另外,北方艺人,尤其是中原艺人来闽卖艺者历朝不断,这就极大地促进了闽文化(包括音乐)的发展。从明末清初到民国初年,闽西南各县盛行着一种民间器乐合奏,诏安县称为古乐合奏,云霄县称为合乐,东山县称为和乐,闽西各地多称为汉乐串。这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的最突出特点是,以古筝做为主奏乐器,领头定拍,尤其在诏安和云霄两县最为讲究。清朝至民国初年,在诏安、云霄、漳浦、东山一带古乐演奏极为盛行。诏安城内有八街,街街都有古乐馆社,其影响最大的是四也乐馆和张永固先生组织的留香乐馆。乐馆以乐会友,夜临乐声四起,热闹非常。张永固先生自操古筝,还配有弦、竹弦、洞箫、小三弦、双清等乐器和合,演奏者七、八人,多至十多人。他们不奏潮乐,只崇古乐,有时还加入曲笛随唱昆腔助乐。云霄县和漳浦县会乐活动也非常领繁。民国年间至五十年代初期,云霄全县大多数乡社都有古乐组织和活动,但古筝在乡社的合乐中已不多见了。唯城内的振德剧社的古乐合奏,有陈友章先生主奏古筝,古朴淡雅,还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韵味。福建古乐合奏的历史,实际上就是闽筝史,古乐合奏以古筝为主奏的演奏形式,相似于河南板头的中州古乐和弦索雅乐,可以说,闽南筝和河南筝、山东筝、客家筝、潮州筝,武林筝是同源分流,都可能是出始于古老的秦筝。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福建筝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