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6327698 上传时间:2022-05-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_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邮驿通信商周时期,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政府在道路上设置驿马和邮车,用以传送官府的重要文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制度,在全国修筑统一标准的驰道,促进了邮驿通信的发展。到了唐代发展到鼎盛,当时的邮驿分为陆驿、水驿和水陆兼办三种,遇有紧急事件,驿马一天最多能跑八百里,传递信息的人每到一两个驿站就会换乘一匹马。诗人岑参在其诗中描绘邮驿速度之快: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邮驿通信对军事防御和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广大人民来说却是个沉重的负担。例如,唐玄宗李隆基为了让杨贵妃吃到新鲜荔枝,就为她从长安到四川专门开设了一路邮驿,昼夜飞驰。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对这件事的嘲讽。鸿雁传书鸿雁传书的故事源于苏武牧羊。汉武帝时期,苏武奉命出使匈奴,却被囚禁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却诈称苏武已死,后来汉朝这边得到了一只从北飞来的鸿雁,鸿雁的脚上系有帛书,说苏武还在北海,匈奴不得不放回了苏武。从此,鸿雁便成为了信使的象征,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如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现代人用信鸽传书就是从这儿发展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鸿雁传书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