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语文九上《20香菱学诗》PPT课件 (10).ppt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618015 上传时间:2019-10-2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20香菱学诗》PPT课件 (10).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20香菱学诗》PPT课件 (10).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中语文九上《20香菱学诗》PPT课件 (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中语文九上《20香菱学诗》PPT课件 (10).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香菱学诗,曹雪芹,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剧气韵; 4走进红楼梦,推介小说经典片段。,教学目标:,教学重点:,1品味诗学传薪,把握写作津梁; 2把握神态、细节描写。,三个教时,教时安排:,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荒淫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歌颂地主阶级

2、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一、知识窗:,1、曹雪芹与红楼梦,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谨严,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礼仪、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今辽宁省辽阳市。曹雪芹约于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开始写作石头记,后来雪芹贫病交

3、迫,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年)又殇子,禁不起丧子之痛,此年除夕(1763年2月12日)雪芹病逝,终年虚岁48岁。 曹雪芹生于荣华,中经巨变,历尽沧桑,于世态所味甚深,而又博学通识,才华富赡,胸多波澜,笔无滞碍,才得成此绝世之作。,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以作者自己和亲戚家庭的败落为创作素材的,因此带有一定的回忆性质;但他创作的红楼梦是小说而不是自传。红楼梦总的主题思想是反封建主义,在这个总主题下,作者通过贾宝玉、林黛玉两个典型人物,对当时现存正统的封建社会秩序都表示反对,因而这两个典型就成为封建社会的叛逆形象。,2、香菱身世,香菱,本名甄英莲(偕音真应怜),是甄士隐的女儿。小时候生得极可爱,是

4、父母的掌上明珠,三岁那年元宵节,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过了几年,侥幸遇到个“风流人品”的冯公子冯渊(偕音逢冤)真心真意地要买她,不料又碰到了呆霸王薛蟠。打死了冯渊,生拖死拽地抢走香菱。,“粉妆玉琢”,香菱被薛蟠强买为妾后,被改名为香菱。当薛蟠外出经商时,宝钗央求母亲,香菱得以跟宝钗一起住进了大观园。后来在园子里,周瑞家的问她:“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在那里呢?今年十几了?本处是那里的人?”香菱只摇头说:“不记得了。”,香菱身世:,香菱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但后来薛蟠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薛蟠出狱后,把香

5、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 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 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刻苦学诗写起的。,香 菱身 世,仄(z)声 应玚(yng) 庾(y)信 蘅(hng)芜(w)苑 (yun) 三昧(mi) 暧暧(i)请柬(jin) 胡诌(zhu) 颦(pn) 姊(z)妹 怔怔(zhng) 暖香坞(w) 画缯(zng) 鳏鳏(gun),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二、课前准备:,分

6、析香菱学诗的情节,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拜黛玉为师,品味王维诗,读杜甫诗,尝试作诗。,经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三个步骤,香菱求教 理论讲解,教学过程,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香菱做诗 创作扶持,香菱谈诗 欣赏指导,香菱学诗过程,拜师,初作,再作,三作,黛玉教诗,“不以辞害意”,先读王维五言律,再读杜甫七言律,再次李白七言绝句,“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不要受缚,放胆去作,“过于穿凿,还得另作”(宝钗:不像吟月不扣题),呆,疯,魔,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提示:正面描写香菱读诗作诗的神态、动作。,1、划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思考这些地方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来刻画的。,四、再读课文,分析人

7、物:,、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如:,、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2、说说香菱学诗的过程表现了一种什么精神。,明确:,专心致志,废寝忘食。,3、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比较幼稚,用语直露,把前人咏月习用的词藻堆砌起来,凑合成篇。最大的问题是,全诗没有表达真情

8、实感,了无新意。诗中所用“月桂”“玉镜”“冰盘”等,词藻陈腐,所以黛玉说“被他缚住了”,即不能从前人的套子中跳出来。,香菱写的第一首诗:,香菱的第二首诗就有所进步了,能用“花香”“轻霜”等比喻,又用“人迹”“隔帘”等情景烘托,渐渐放开了手脚。但“玉盘”“玉栏”等词语仍有陈旧的气息,而且全诗在咏月色而不是月亮本身,有些跑题,所以黛玉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香菱写的第二首诗:,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精华欲掩料应难, 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 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 红

9、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 缘何不使永团圆。,香菱写的第三首诗:,这首诗是成功的。除首联外,句句都似非写月,但句句与月相关。用词典雅含蓄,设意新奇别致。尤其是颔联,对仗工稳,言浅意深,堪称精妙。它最大的优点,是切合香菱自己的身世,借咏月而怀人,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诗就不是空洞的而是有内容的了。,4、读了本文,你觉得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学诗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已到了“呆”、“疯”、“魔”的程度。,香菱是一个极富文学气质的人,她早就想学诗了,但苦于没有机会,只好自己弄本旧诗,偷空看两首。进入大观园后,深藏在内心的精神饥渴一下子勃发起来,进园的当晚就来找黛

10、玉,希望向黛玉学诗。黛玉热情指导,列举名作让香菱阅读。香菱拿了诗回来“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精华灵秀,悟性极强。,精神食粮的大量摄入,使香菱的内心充实丰富起来,她悟出了一些道理,她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塞上一首为例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见了这景的。”香菱的艺术感受力很高,她读诗眼前就能出现诗歌中那动人的形象。香菱所体会到的,正是今天已众所周知的艺术辩证规律。,总结:

11、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5、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上的启示:,做有心人,提高兴趣。转益多师,不耻下问。勤于实践,不怕失败。,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6、 香菱学诗的进步得益于黛玉的善教,那么,黛玉是如何指导香菱写诗的呢?你从黛玉教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受到么启发?,首先,要多读。 “读诗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就是学好诗歌的根基,这是提高鉴赏能力的根本途径。,第三,要大胆创作,要敢于想像。没有想像就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诗。,其次

12、,读名家。精读诗佛、诗仙、诗圣的作品,打好“底子”。学诗就要学一流的。我们在阅读时,也要挑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非常有益的。,律诗,词句,立意,7、在文中画出黛玉精要概括律诗要点的句子。,是形式, 是表象,只有 才是精髓,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完成填空:,可见,在本文中,黛玉为人的主流是实在、热情,富于同情心,不虚伪,不做作。,8、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是林黛玉主要的性格,但在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位诗人气质的林姑娘,哪里还有什么小性儿,她热情指导香菱,不厌其烦,不顾劳累,显现出了光风霁月般的襟怀。从她给香菱所开的书目来看,她

13、的学识积累又是何等的深厚呵!,富于才情的林黛玉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就是读诗、作诗。文学这片广袤的土地可供她这位寄人篱下、冰清玉洁的孤女自由地翱翔。联想个人的身世,林黛玉对香菱这无父无母的孤儿富有同情,也很有好感。所以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饶有兴致地承担起老师的责任。她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她简单明确地提出了作诗的要领,使香菱打消了不少顾虑,很快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1、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

14、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五、合作探究:,2、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

15、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六、延伸阅读:,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你知道哪几位?,林黛玉,薛宝钗,李纨,王熙凤,贾迎春,贾探春,秦可卿,贾巧姐,贾惜春,史湘云,妙玉,贾元春,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副册,原书只提到一人,就是香菱,判词为“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画面“一支桂花”暗指“夏金桂”,“莲枯藕败”隐指英莲及其结局。根并荷花:指菱根挨着莲根,隐寓香菱就是原来的英莲。遭际:遭遇。两地生孤木:拆字法,两个“土”(地)字,加一个“木”字,指“桂”,寓夏金桂。照画面与后二句判词,香菱的结局当被夏金桂虐待致死。续书写香菱最后被“扶正”,似与曹雪芹的原意相反。,香菱,金陵十二钗副册判词,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遇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魄返故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