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606046 上传时间:2019-10-19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doc(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 山西省山西省“十三五十三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一、当前形势一一一 能源能源发发展形展形势势1、国际能源发展态势长期以来,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导致能源与环境不协调、不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体系正在发生重大变革,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高碳能源体系正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低碳能源体系过渡,世界能源发展逐步迈向低碳能源时代。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潮流,产业和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能源体系的重大变革,能有效降低能源碳排放强度,减少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是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2015 年 12 月,全

2、球气候全球气候变变化巴黎大会提出化巴黎大会提出, “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 2之内,并力争把升温幅度控制在 1.5以内”。世界主要国家纷纷调整能源发展战略,以化石能源为支撑的高碳能源体系向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题的新型低碳能源体系过渡。发展低碳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战略选择。如:英国表示,计划到 2023 年限制燃煤电站使用。德国提出,在本世纪中叶 3 前,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满足其 80%的能源需求。 中国中国 2014-2020 应对应对气候气候变变化化规规划划 提出,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3、达到 15%;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 山西省山西省应对应对气候气候变变化化规规划(划(2013-2020 年)年) 提出,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争取达到 10%12%。2、国内能源发展态势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能源消费增长呈现减速趋势,能源消费处于油气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双重更替期。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气候峰会强调,我国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在“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将于 2030 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

4、下降 60%65%。2015 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43 亿吨标煤,同比增长 0.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12%,比上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能源结构成为未来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十三五”期间,要坚持能源安全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优化增量与调整存量,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将环境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加快 4 开发利用清洁低碳的新能源。3、我省能源发展态势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在全国能源发展格

5、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十二五”期间,我省着力推进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煤炭需求放缓、产能过剩、油气价格走低,煤化工等消纳市场前景不容乐观,传统能源转型升级的压力日益加大。从国家宏从国家宏观观政策看政策看,中央九号文件出台,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改善电力运行调节机制,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从新能源从新能源产业发产业发展展趋势趋势看看,国家将对风电电价和光伏电价进行阶梯式下调,对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区域能源需求看从区域能源需求看,京津冀地区接受外输电中清洁能源比例逐步提高。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一一一 新能源新能源产

6、业发产业发展展态势态势近年来,在市场需求、产业竞争和国际趋势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5 年底,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将分别达到 3.2 亿千瓦、1.2 亿千瓦和 4300 万千瓦左右。我国风电装机在全球保持领先地位,带动风电设备制造业技术升级和国际化进程加快,目前已拥有 56 家年产量超过 100万千瓦的整机制造企业,并已进入国际市场,但部分核心元器件仍需要进口。随着世界光伏产业增长,我国光伏制造业也得到高 5 速发展,实现了太阳能级高纯多晶硅材料 50%以上自给,电池产量全球第一,光伏产品成本大幅下降,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2009 年

7、以后,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国内市场大规模启动等因素影响,我国光伏发电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仅次于德国,世界第二的重要新兴光伏市场。2010 年,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国家战略高度予以大力支持,2014 年,出台了全国范围内的车辆购置税减免、政府及公共机构采购、扶持性电价、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等全方位政策体系。201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 78499 辆,销售 74763辆,比上年分别增长 3.5 倍和 3.2 倍,产业已进入爆发增长期。储能是解决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分布式能源等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技术因素。我国已建成储能项目 63 个,项目数量居世界第二,2014 年储能装

8、机达到 8.13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55%。一一一我省新能源我省新能源产业发产业发展展现现状和存在的状和存在的问题问题1、 发展成就规规划引划引领领开开发发。 。 “十二五”期间,我省坚持“以资源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为依托促进产业发展”,引领新能源资源的规模开发。 山西省“十二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 “十二五”末全省新能源装机力争达到 12001800 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 12%18%。2015 年底,我省发电总装机 6966 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 1449 万千瓦,其中,风力发电 669 万千瓦,太阳 6 能发电 113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含垃圾)35 万千瓦,水

9、力发电244 万千瓦,燃气发电 388 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 20.8%左右,达到了“十二五”预期目标。图 1:2010 和 2015 年我省各类新能源发展情况对比图(单位:万千瓦)图 2: 2010 和 2015 年我省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电力结构的对比图(单位:万千瓦)创创新新驱动发驱动发展。展。注重模式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了全省能源 7 结构优化,新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 2010 年的不足 1%上升到 3%。在全国新能源发展普遍弃风弃光的情况下,我省实现了少弃风(2.47%弃风率)、零弃光。风电风电方面方面,我省启动了北部三市晋北风电基地建设和南部低风速开发,实现了规模化开发,占新

10、能源总装机容量的 46%。光光电电方面方面,我省实现了零的突破并迅速增长,装机容量占新能源总装机容量 8%,有序推进了集中式地面和分布式电站的建设,并通过市场竞争方式,选择优质企业启动了大同市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光伏扶光伏扶贫贫方面方面,我省创新启动了汾西县、大宁县、吉县和天镇县、浑源县的光伏扶贫,推动了光伏开发与采煤沉陷区治理、农业发展、扶贫事业和光伏产业升级相结合,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农民增收和光伏产业发展,为全国采煤沉陷区和扶贫片区起到了示范作用。煤煤层层气气综综合合利用方面利用方面,我省具有全国三分之一煤层气资源,坚持高效安全利用原则,推进煤层气发电和民用,气化人口 1200 万。

11、地地热热能开能开发发利用方面,利用方面,推进利用中深层地热能向太原市经济开发区等区域冬季供热,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在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和长治等市的应用面积约为 360 万平方米。城市新能源城市新能源综综合开合开发发利用方面,利用方面,我省不断提高新能源在城市用能的替代作用,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综合利用,启动了西山生态产业园区创建国家新能源示范园区,将开发利用新能源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和旅游 8 业开发相结合,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图 3:2015 年底我省各类新能源装机占比图管理管理规规范建范建设设。 。 “十二五”期间,一方面,我省严

12、格按照国家能源局风电拟核准计划和光伏年度规模计划执行,对纳入计划的项目进行规范管理和定期跟踪;另一方面严格依据规划执行,合理安排开发布局、开发规模、年度计划申报和项目审批,有利推进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的建设。2014 年,我省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晋政发20144 号),积极引导各地区光伏产业有序协调发展。开开发带动发带动制造。制造。我省围绕新能源开发市场形成了以风电、光伏和煤层气等 3 大装备制造为核心的新能源产业链。风电装备制造已形成了整机制造、发电机、齿轮箱、主轴、控制系统、法兰、塔筒、轮毂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其中太重自主研发了 1.5 兆瓦

13、、 9 2 兆瓦、3 兆瓦和 5 兆瓦等四种机型,2015 年实现产值 15 亿元,在全国数十家整机制造商中属于新进入的企业;永济、汾西重工在发电机等领域奠定了行业领导地位;定襄法兰形成了产业集群。光伏装备制造以晋能和潞安等集团为引领,形成了从原材料、硅棒和硅锭、电池片、组件到发电系统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太阳能组件年产能达到 1.2GW,通过了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织的“领跑者”认证测试,标志我省光伏产品迈入了国家光伏产品领跑者行列。2、 存在问题新能源新能源发发展落后相展落后相邻邻省份。省份。 “十二五”期间,通过“规划引领、创新驱动、管理规范、制造带动”等举措,我省能源结构不

14、断优化、开发建设更加有序、开发与制造协同发展。但与同期全国新能源发展的情况相比较,我省的风电装机占全国装机总容量 1.29 亿千瓦的 5.2%;我省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占全国装机总容量 4318 万千瓦的 2.6%。与同期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内蒙古等兄弟省区的新能源发展情况相比,风电累计并网容量排名第 4 位,太阳能累计装机容量排名第 5 位。表 1:2015 年底山西风电光伏发展与兄弟省份对比情况统计表省份风电累计并 网容量(万 千瓦)排名光伏累计装 机容量(万 千瓦)排名 10 山西66941135河北102222392山东72131333河南916416陕西16951174内蒙古2425

15、14891图 4:2015 年底我省与兄弟省区风电并网容量对比图(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11 图 5:2015 年底我省与兄弟省区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对比图(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能源能源结结构中新能源占比不高。构中新能源占比不高。 “十二五”末,我省新能源开发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由于我省煤电装机基数过大,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仅为 3.05%(全国为 12%),我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 1061 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容量为 1449 万千瓦,燃气发电装机 388 万千瓦,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燃气),约占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 4.8 亿千瓦的 2.2%。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5-202

16、0)提出,新能源在能源结构比重还较低,未来非化石能源比重提升任务比较重。预计 2020 年,我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5%8%。电电网配套机制不网配套机制不协调协调。从外送通道看。从外送通道看,目前仅有 2011 年投产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 1000 千伏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500 万千瓦外送能力),外送通道能力建设严重不足。 12 从本地消从本地消纳纳市市场场看看,受到国家调整产业政策的影响,煤化工、电解铝等产能过剩,工业经济增幅回落较大,电力负荷增长的需求不乐观。2015 年我省发电装机达到 6966 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1740 亿千瓦时,用电需求下降。全省发电设备机组

17、利用小时数3737 小时,同比下降 596 小时。从新能源行从新能源行业发业发展情况看,展情况看,部分项目的配套送出工程未能及时纳入电网规划,尤其是跨区域电力工程协调时间较长,使得电网配套送出工程项目前期和建设工作滞后。产业产业要素要素环环境不完善。境不完善。新能源开发初始投资较高,电价补贴呈下降趋势,技术研发需要不断加大投入资金,新能源投资短期内收益不明显,与浙江、江苏等省相比较,我省新能源发展缺少省内补贴政策,缺乏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新能源扶持政策还需加大。虽然我省新能源产业随着市场需求、电网架构、信息产业等发展不断壮大,但科研人才方面尚存在供需不足,制约了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创新步伐。产

18、业发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展体制机制不健全。2014 年以来,我省各市县新能源项目开发积极性普遍高涨。受国家新能源规模指标管理政策影响,一些建设条件良好的项目不能满足足量开发;各市新能源规划研究滞后,个别区域目前仍存在无视资源条件圈地,影响新能源统筹开发;分布式能源应用机制尚未形成,企业和民众认识不足,发展意愿低,制约了分布式能源发展;新能源并网机制尚待 13 完善,供需双方还尚未形成成熟的市场交易机制。技技术产术产品市品市场竞场竞争力不争力不强强。 。我省新能源企业开发利用起步较晚,进入市场时间短、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在全国范围内缺少实力强大的一线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二、

19、 机遇与挑战一一一宏宏观观政策政策导导向推向推动动新能源新能源发发展展能源革命能源革命驱动驱动新能源加速新能源加速发发展。展。国家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到 2020 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 48 亿吨标准煤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8%,未来 5 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每年均需投产 2000 万千瓦以上,同时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对地方推行“一挂双控”措施(即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双控制),适时施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所以,我省要推进能源革命,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坚决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我省清洁低碳、

20、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气候气候变变化化问题问题倒逼倒逼绿绿色低碳色低碳发发展。展。我国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压减燃煤力度不断增大,对清洁煤和清洁电力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通过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等文件向 14 国际社会申明,计划 2030 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实现达峰目标。所以发展低碳特质的新能源产业是解决环境污染、应对环境压力等关系国计民生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京津冀地区作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 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

21、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5518 号)中明确提出:在统筹平衡年度电力电量时,新增用电需求优先满足清洁能源消纳,明确接受外输电中清洁能源的比例并逐步提高,为我省建设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和北京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能源体制改革保障新能源能源体制改革保障新能源创创新新发发展。展。中央九号文件的出台,新一轮电力改革正在推进,将通过“三放开,一独立”引导资源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打破原有利益结构,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同时配套出台政策提出改善电力运行调节机制,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为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护航,可再生能源消费将形成自发自用、直

22、供电与市网集中供电等多种模式,为新能源技术应用提供多元的市场环境。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办法有望在“十三五”期间施行,要求我省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 10%(基本配额指标),这不仅要求增加开发规模,还要注重不断创新多种模式,增加本地消费比例。2016 年,全国碳市场建立将推动我省新能源快速发展,成 15 为碳汇重要基地,多重利益驱动新能源市场化发展。新型城新型城镇镇化引化引领领智慧新能源智慧新能源发发展。展。新型城镇化是继工业化、市场化之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我国提出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按照“新城镇、新能源、新生活”的发展理念,全

23、面推动城镇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大力开发和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提高城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实现城镇经济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尤其是传统能源消耗保持平稳或有所下降,促进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国智造撬中国智造撬动动新能源装新能源装备备制造升制造升级发级发展。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力图在新能源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我国提出实施“中国制造 2025”(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发201528 号),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鼓励“持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

24、网建设”、 “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先进储能装置、智能电网用输变电及用户端设备发展”。深化区域合作深化区域合作带带来可再生能源的新机遇。来可再生能源的新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大,经济相对发达,能源需求大,除自身清洁能源利用,还积极扩大区域外清洁能源供应。我省应积极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打造京津冀清洁能 16 源输出基地为重点,构建清洁高效、互联互通的可再生能源输出的新格局。一一一新能源技新能源技术发术发展空展空间间和和产业产业机遇机遇风电风电技技术发术发展和展和产业产业机遇。机遇。风电作为相对成熟的产业,未来的产业发展空间主要分布在风能资源评价、智能

25、化风机设备研制、风电场开发建设和运行方面的关键技术等方面。结合我国实际,未来需要增强风能资源观测预报功能、多地形评价体系和区域资源评价标准,推动数据平台服务和资源咨询评估发展;装备制造要积极适应我国风电开发需求和区域特点,优化 3 兆瓦及以下机组的性能、低风速发展,持续加强改进叶片技术、传动链技术、控制系统技术和大容量变流器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研制,逐步提高零部件的自给能力。光伏技光伏技术发术发展和展和产业产业机遇。机遇。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国家,具有活跃的光伏技术研发氛围、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今后,应继续加大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等研发力度,提高转换效率,主要提高晶硅电池的效率和质量,

26、研发示范推进碲化镉、铜铟镓硒和染料敏化等新型薄膜电池发展,积极开发高倍聚光组件;推进系统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进步,提高光伏系统效率和可靠性;推进智能技术、微网技术渗透和融合,提高规模电站运营效率和分布式系统高渗透率。光光热热技技术发术发展展态势态势和和产业产业机遇。机遇。经过 20 多年的技术研究, 17 近年来国际太阳能热发电进入产业化发展期,我国经过前期示范项目和产业探索,积累经验,为大规模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正在聚焦太阳能热发电关键技术,通过材料、装备、系统技术的创新,重点发展槽式、塔式、蝶式、菲涅尔式等技术,向高参数-高效率方向发展,优化聚光反射镜的设计、完善提升熔融盐作为热介质商业

27、化运用、设计新型储热器和开发储热材料、提高热发电发动机效率。微微电电网技网技术术引引发发新能源新新能源新业态业态。 。新能源微电网涵盖了智能电网、多能互补、储能、系统控制等多种技术,使风、光、天然气等实现多能互补,提高新能源电力接入比例,具有改善电能质量的作用。我国在物理和化学储能技术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攻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国产化及工程应用,大型压缩空气关键技术,飞轮储能商业应用,大容量、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关键技术。总体来说,以微电网为载体,未来重点研发系统控制技术和产品,降低储能成本,优化系统控制策略和机制。新能源汽新能源汽车发车发展展态势态势和和产业产业机遇。机遇。目

28、前,美国、欧洲、日本和我国通过制定能源发展战略、实施重大研发工程、推出市场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壮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整车技术稳步提升,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性能指标不断提高,成本持续下降,产品稳步增多,市场逐步向好的良性态势。新能源 18 汽车是移动性、多样性的用电、用气需求的有效载体,未来急需在蓄电池效率、整车多样化、基础设施网络与电网匹配性等方面取得突破。一一一我省新能源我省新能源产业发产业发展展环环境境1、 优势资资源源较较富集。富集。我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地热及煤层气资源较为丰富,黄河北干流水电资源尚待开发。70 米

29、高度风能资源200 瓦/平方米的技术开发量为 2814 万千瓦,尤其北部地区属风能开发较丰富丰富区;年平均太阳能辐射量为 1624 千瓦时/平方米,太阳能开发资源较丰富,在华北地区仅次于内蒙古;秸秆能源化利用年可获得量为 500 万吨左右,垃圾资源量达 8500吨/日,生物质资源比较丰富;地热可开采资源总量为 1.411017千焦,折合标准煤 3.9109吨,位居全国第 15 位;煤层气资源储量为 10.39 万亿立方米,位居全国第一。 19 表 2:我省新能源资源情况太阳能年均辐射量在 1624 千瓦时/平方米 秸秆能源500 万吨/年 垃圾资源8500 吨/日 地热资源1.411017千焦

30、 煤层气资源10.39 万亿立方米70m 高度处的 年平均风速在 7.5m/s 上浑源县东南部山区、广灵县与灵丘县交界 处、天镇县与河北省的交界处、繁峙县与 五台县交界处、代县与五台县交界处、代 县与山阴县交界处、原平市西北部、宁武 县盘道梁附近、神池县与宁武县交界处、 五寨县东南部等区域。风能70m 高度处的 年平均风速在 7.0m/s 上朔城区的利民镇,平鲁区的下木角乡、白 堂乡,山阴县下喇叭乡、马营乡、玉井镇, 应县白马石乡,右玉县的牛心堡乡等区域。区位有区位有优势优势。 。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地处华北、毗邻京津冀,是中部崛起计划的重要能源基地,也是环渤海经济圈的能源保障基地,

31、京津唐清洁能源保障基地,具有距离目标市场近、路网密、设施全、具备多能打捆送出便利条件等显著优势。“十三五”期间,我省将要实施吕梁山区和太行山区两大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程,深入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道有基通道有基础础。 。我省拥有 3 个亿吨级大型煤炭基地和 3 个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属于国家重点推进的煤电大基地大通道建设区域,拥有大秦线和京原线,大房三回和神保双回,陕京系统管线等输煤、输电、输气网线,国家重要能源外送通道基础较强;同时电力结构以煤电为主,正在逐步形成煤电、风电、光电 20 和水电并重的多能互补新格局。国家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32、,启动 12 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其中我省拥有“两交一直”特高压外送通道和 1 个 500 千伏点对网交流外送通道等 4 条重点输电线路,这些通道建设将有利于我省新能源的发展。创创新要素集聚。新要素集聚。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我省聚集了一大批高端能源技术研究机构和人才,发挥太重、永济、汾西重工等老牌工业和“锻造之乡”集群的优势,推动风电装备研发设计,推动晋能和潞安集团等建立高标准光伏产业链。作为全国首批光伏领跑者基地,我省大胆尝试创新,引导优势资源,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集聚先进技术、产品和管理机制,推进我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2、 劣势无序开无序开发发存在存在隐隐患。患。部分地方政府对同一

33、区域引进的开发企业较多,对项目开发时序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约束。某些企业项目前期工作不扎实,未充分考虑资源、土地、压矿、环评、电网等建设条件,盲目与当地政府签订开发协议,出现“圈而不建”的现象。新能源新能源产业产业起步起步较较晚。晚。 “十一五”末,我省风电装机仅为 30 万千瓦,风电整机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刚刚起步,错过了风电市场爆发期和风机产品市场磨合期,品牌认知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从全国的情况看,在面临国际贸易摩擦和产能过剩的背景下, 21 我省光伏制造企业的产能、研发、市场占用率等均不占优势。产业发产业发展展环环境受限。境受限。目前,我省还未出台相关补贴政策,没有成立新能源产业引导基金

34、,金融支持力度有待加大。个别地区百姓阻工赔偿费用较高,造成项目超出预算,增加开发企业投资成本。用用电电市市场场消消纳压纳压力大。力大。近年来,我省煤电与新能源发展增长较快,但用电市场增长较为缓慢,严重滞后于发电市场的增长。新能源发电存在不稳定性等特征,在冬季采暖期间供热火电机组挤占新能源发电空间,并且我省新能源装机主要集中在太原以北,给我省电网调峰带来较大难度,预计未来新能源发电上网压力将会加大。3、 机遇能源能源转转型型驱动综驱动综合能源基地合能源基地优优化升化升级级。 。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我省在不断提高煤炭清洁利用的同时,要着力发展新能源,不断增加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及煤层

35、气等新能源消费比重,加快推进我省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控制能源总量和能源强度。绿绿色色发发展要求新能源展要求新能源产业产业快速快速发发展。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将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继续加大。我省坚持绿色低碳战略,将高效开发非化石能源与清洁利用化石能源并举,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 22 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发展新能源是减缓化石能源消耗、防治污染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能源转型、保证能源供应安全的必由之路,也是我省实现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能源技新能源技术创术创新推新推动

36、动新能源新能源产业产业多元多元发发展。展。我国积极推进风电机组轻量化和模块化, ,大力提倡光伏“领跑者”计划,实施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新能源微电网、储能系统的示范试点等。新能源生产方式将形成分布式和集中式相互补充,新能源消费将形成自发自用、直供电与市网集中供电等多种模式,这为各类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技术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为我省不断扩大各类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和利用形式带来了新机遇。4、 挑战市市场竞场竞争机制要求提高技争机制要求提高技术创术创新能力。新能力。我国已经启动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文,新能源电价将逐步市场化,对风电价格

37、和光伏价格进行阶梯式下调,并提出 2020 年风电与煤电上网电价相当,光伏发电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这就要求风电和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电网可靠性,降低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对新能源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挑战。低端低端产产能能过过剩要求提高核心剩要求提高核心竞竞争力。争力。我国新能源行业经过 23 近两年调整,新能源产业园区低水平重复建设得到遏制。但是我国新能源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新能源产业链条还不完善,未能全面掌握关键技术,随着发达国家“再制造”回归,新能源技术突破也日新月异,这个差距存在不断扩大趋势。所以,面临新形势,我国新能源产业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创

38、新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国家陆续颁布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和“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等若干国家战略要求,提出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 20%的中远期发展目标,要求新能源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以更快速度和更大规模发展,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显著提高。一一一指指导导思想思想以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导向,深入贯彻绿色低碳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服务功能,遵循“基地带动、多元开发、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的理念,高标准推进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利用“风光水火”打捆方式建设京津冀清

39、洁能源供应基地,国家级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多元推动分布式光伏、水电、地热能利用、生物质能利用和煤层气利用;积极培育和壮大新能源装备制造及相关配套产业,不断加强科技引领,提高我省新能 24 源产业在国内外的核心竞争力。一一一基本原基本原则则坚坚持政府持政府规规划和市划和市场场决定相决定相统统一。一。随着国家简政放权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需求带动新能源开发竞争机制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能源主管部门要着力做好相关规划工作,加强对资源的有效调控;按照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消纳需求相适应的原则,统筹安排新能源开发基地和项目的建设,引导和规范企业开发行为。坚坚持本地消持本地消

40、纳纳和清和清洁洁外送相外送相结结合。合。我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对能源需求将逐渐加大。要坚持新增能源需求主要由新能源来供给,通过政策导向和技术创新扩大新能源的本地消纳能力。同时协调新能源发电基地与外送通道建设,合理配置电力系统内的各类调峰电源,提高新能源电力外送能力和经济性。坚坚持技持技术创术创新和模式新和模式创创新并新并举举。 。充分利用我省资源开发中技术装备市场需求,促进产业壮大升级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立。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深挖现有领域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潜力,着眼于未来新能源增量的发展,加强新能源利用和城乡建设的同步配套,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全面转变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创新新能源

41、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探索资源配置方式创新,鼓励技术融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25 坚坚持全面布局和重点突破并持全面布局和重点突破并举举。 。立足我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及地热能的比较优势,全面布局、整体推进各项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研究各市县新能源资源的特点,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编制各具特色的新能源发展规划,重点做好晋北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者”基地、光伏扶贫、风电供暖试点、光热发电试点、新能源微网试点等工程建设。同时,以点带面推动我省新能源产业整体取得显著成效。一一一基本思路基本思路围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立足于我省能源结构配比优势、输送优势和能源市场便利等优势,运用“两两轮

42、驱动轮驱动”,推进“三大三大创创新新”、继续深入实施“四大工程四大工程”,构建“五大支撑体系五大支撑体系”,推动我省打造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相结合,形成较高比例清洁能源的综合能源基地。两两轮驱动轮驱动:推:推动动能源消能源消费费革命革命,在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基础上,理顺发-输-用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用户侧能源管理,利用智能电网技术提升新能源在城镇消费的比例;推推动动能源生能源生产产革革命命,结合电力通道布局,优化新能源基地发展,大力发展分布式能源,积极推动风、光、煤层气、地热、生物质等新能源多元发展。三大三大创创新:新:电电力交易体制力交易体制创创新新,结合新一轮电改的进展和国企改革,以新能源为

43、突破口,局部尝试电力交易试点;新能源管新能源管 26 理体制理体制创创新新,推动市场化改革,引导新能源开发有序布局,带动产业化落地;新能源技新能源技术术和模式和模式创创新新,推动新能源技术研发和产品质量不断进步,鼓励结合用户侧消费的分布式能源、微电网、电力直供等模式创新。四大工程:晋北千万千瓦四大工程:晋北千万千瓦级风级风力力发电发电基地工程基地工程,依托大同市、朔州市和忻州市等晋北地区风能资源优势,综合考虑项目建设布局和电网接入条件,加快推进晋北风电基地建设;采煤沉陷区采煤沉陷区光伏光伏发电发电基地基地,以山西大同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阳泉、忻州、吕梁、临汾、长治等市采煤

44、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实行“领跑者”计划,引导光伏系统效率和运营效率突破,带动产业链优质发展;新能源新能源综综合利用工程合利用工程,继续推进光伏扶贫、风电供暖替代燃煤锅炉、太阳能热发电、生物质能等示范工程,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力度,推动多种能源的耦合利用、热电联产、冷热电三联供等,不断推进城乡能源变革;新能源装新能源装备备制造基地工程制造基地工程,推动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等基地建设,带动新能源中上游产业技术进步,促进我省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五大支撑体系五大支撑体系:建立政策、资金、电网、人才和机制保障体系。一一一主要目主要目标标1、 发展定位 27 提升新能源开提升新能源开发发利

45、用利用规规模和比重。模和比重。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利用我省电力输送通道和风光火打捆送出的优势,不断提升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规模和新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利用和外送。新能源新能源创创新新发发展示范区。展示范区。发挥科技创新潜力,形成新能源技术、产品、产业的科技驱动体系;发挥体制机制创新效应,形成政府高效、市场活跃的新能源开发管理体系。新能源制造新能源制造业业集群基地。集群基地。坚持新能源开发和产业发展互相促进,积极创建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系统应用为一体的新能源制造业集群基地。2、 发展目标到“十三五”末,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5%8%,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基本指标达到

46、 10%,优秀指标达到 15%。新能源装机规模力争达到 3800 万千瓦,占到全省发电总装机的比重 30%以上。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为 1600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 1200 万千瓦;水电装机达到 250 万千瓦(含农村水电装机);煤层气发电装机达到 700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达到 50 万千瓦。与国家“十三五”可再生发展规划目标相比,我省风电新增932 万千瓦,全国风电新增 1.3 亿千瓦,占全国新增风电装机总容量的 7.2%;我省太阳能发电新增 1087 万千瓦,全国太阳能发 28 电新增 1.17 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的9.3%。 大力大力发发展展风电风电。 。统

47、筹风电千万千瓦基地建设和低风速区域风电开发,到“十三五”末,风电装机容量为 1600 万千瓦,每年新增 186 万千瓦左右,占全国年度新增的 7.2%。通过优化发电运行方式,改善系统调峰能力,增强本省风电消纳能力;积极推进外送通道建设和风火打捆外送机制运行,逐步扩大风电外送能力。 积积极极发发展太阳能展太阳能发电发电。 。创新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煤沉陷区治理”、 “太阳能+扶贫”、 “太阳能+农业生产”、 “太阳能+城乡能源低碳化”、 “太阳能+工业碳排放控制”等模式潜力,到“十三五”末,太阳能发电力争达到 1200 万千瓦,其中光伏发电1050 万千瓦左右,光热发电达到 50 万千

48、瓦,每年平均新增 220万千瓦左右,占全国年度新增的 9.3%。同时不断扩大太阳能热利用在居民建筑和工农业应用规模。 有序有序发发展水展水电电、气、气电电、生物、生物质质能能发电发电。 。充分利用黄河流域水电资源、煤层气资源和秸秆及垃圾资源。 “十三五”末,水电装机为 250 万千瓦(含农村水电装机),煤层气发电装机为 700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为 50 万千瓦。 29 图图 4:我省:我省 2020 年新能源发展目标(单位:万千瓦)年新能源发展目标(单位:万千瓦) 合理开合理开发发地地热热能能资资源。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地热能资源,提高地热能在城镇和新农村建筑中用能比例。 “十三五”

49、末,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达到 1000 万平方米。产业产业升升级转级转型。型。立足我省资源优势,推动先进新能源技术应用于风电及光伏基地、分布式示范工程和煤层气利用工程等,并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我省综合能源基地的统领下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基地。表 2:新能源产业发展主要指标表序号序号指指标标名称名称单单位位2015 年年2020 年年备备注注新能源装机总量万千瓦144938001占全省总装机的比例%20.8302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 消费比重%3.05%5%8 %国家目标为 15% 30 序号序号指指标标名称名称单单位位2015 年年2020 年年备备注注3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全社 会用电量比重%7.2710%4风电装机容量万千瓦6691600 5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1131200 6生物质能发电(含垃圾发电)万千瓦3550 7水力发电(含农村水电)万千瓦244250 8燃气发电万千瓦3887009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面积万平方 米3601000新能源产业总产值亿元4501000 10新能源产业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