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15759242 上传时间:2022-05-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表面不动声色,而实际情感真挚,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掌握本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的写法。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及作文写话的文学主张。 二、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掌握本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的写法导学过程(一)导学预习1.人物介绍叶圣陶(1894 年1988 年),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汉族人,江苏苏州人,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当过 10 年的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

2、部副部长。他也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 年 2 月 16 日于北京逝世,享年 94 岁。主要作品: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1923 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1929 年),短篇小说集隔膜(1922 年)、火灾(1923 年)、线下(1925 年)、城中(1926 年)、未厌集(1928 年)等。在长期的编辑生涯中,先后主编或编辑过诗杂志、文学周报、小说月报、中学生、中学生文艺、国文月刊、开明少年、笔阵、国文杂志、中国作家等多种重要 的文学、语文教育刊物和几十种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撰写过十多本语文教育

3、方面的论著,为语文教育事 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曾经发现培养和举荐过一批青年作者,如巴金、丁玲、戴望舒等。1980 年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出现和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2.作者简介张中行,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 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4、。(二)思考分析1.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选择了哪些材料?2.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大意。3.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细读感悟4.文章开头写叶圣陶先生的逝世,为何还要写外面繁琐而响亮的鞭炮声?5.如何理解“双层的悲哀”?6.第二段是如何说明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7.第三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叶老待人厚的特点?是如何凸显出来的?8.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9.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10. 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三)因材达标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生 sh()拖

5、 t()恳 qi()累赘()别扭()商酌() 2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叶圣陶,原名 ,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 、童话集 。3.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四)菜单作

6、业很现代的叶圣陶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叶圣陶先生,是 33 年前的 1979 年初秋,北京香山红林尽染的时节。年已九十三岁、霜雪毛发、皑亮白眉、银白胡子的他,精神仍健旺,侃侃而谈,有条不紊,保有中国旧时文人的气 派和风范。第一次见面,他便向我表示,他近来阅读当前出版的书籍和报刊,发现错字、别字不少,这是他过 去罕见的。他还特别提到香港的报刊叶老所阅读的报刊和书籍中,包括香港及海外出版物。叶老忧 心忡忡地说,这可要贻误读者啊!叶老说他在商务印书馆当过校对和编辑。商务出过不少青少年知识读物,如万有文库等,还有教科书,都不容许有错别字,否则便会“误人子弟”。他说,他所身处年代的出版工作,除了编辑外,校对是

7、一项顶重要的职务,所以旧时的出版物,在封面或扉页或版权页上,都注有“校勘者”的名字, 以示郑重。作为长期在编辑行业工作的笔者,听罢不禁为之肃然起敬。叶圣陶在 1923 年当商务印书馆的编辑之前,已有长达 11 年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更难得的是叶圣陶虽然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和作家,但一点也不抱残守缺和固步自封。在中国内地,他是第一个提出“易读法”的人。他亲自撰写文章指出:“现在大家都忙,挤出点时间来不怎么容易。如果只花半小时光景就能读完一篇,读完之后又觉得有所得,很有些回味,引起了好些联想,这简直是一种享受。”其实在上世纪 40 年代,他与朱自清便合编了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等书。他强调:

8、 “就学习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既以 训练读书为目标,自当要求他们速读,读得快”。速读、易读法,在西方已有逾百年历史,叶圣陶却是 最早把这种现代的阅读方式介绍到中国的人。在新文学作家中,叶圣陶是很重视社会效益和读者效应的作家。他一再强调,在教学上,教师眼中要“以学生为本位”;编辑眼中要有读者,作为一个编辑,在编书前要“为读者着想”;作为一个作者, 在“写作之前为读者着想,写作之中为读者着想,写完之后还是为读者着想;心里老记着读者才能凭借写在纸上的文字,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传达给读者,与读者交心”。这些观点可谓充满着时代活力。叶圣陶之重视社会

9、效益、“为读者着想”,并不是无的放矢,一味追求市场效益和迎合读者的口味。 相反,他是以严谨的编辑态度和写作态度对待的。他自己便以身作则。他写了不少针对青少年读者的作品,如稻草人皇帝的新衣古代英雄的石像等童话,都言之有物、文情并茂,中年以上的读者至今耳熟能详。他的作品文笔练达,结构严谨完整,语言均经精工提炼。他自称后期“斟酌字句的癖习越来越深”,不愧为语言大师。叶圣陶与弘一大师过往甚密,他的书法以清秀脱俗见称,我曾写信向他求一帧墨宝。1980 年夏, 叶圣陶托友人捎给我一帧条幅,那是他誊写的稼轩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难能可贵的是,九 十多岁的老人,仍然写得一手工整方正的小楷,一点也不马虎,“好比一堂谦恭温良的君子人,不亢不 卑,和颜悦色”,自有一股亲和力。1.文章开头对叶圣陶的肖像描写有什么作用?2.文章结尾部分作者为什么要写叶圣陶送自己一帧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条幅?为什么说叶圣陶是“很现代的”?3.你认为叶圣陶的创作有哪些特点?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