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的提取(共22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5097869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酮的提取(共22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黄酮的提取(共22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酮的提取(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酮的提取(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生物学综合实验论文题目木芙蓉花中有效成份提取与性能研究作者姓名学号所在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名称生物科学导师倪明论文完成时间2013年7月02日 摘 要:黄酮类(flavonoids)是一类存在于的、具有2-苯基色原酮(flavone)结构的化合物,是一类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又称生物黄酮或植物黄酮,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和大型真菌中。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5000多种植物中含有黄酮类和异黄酮类化合物1。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药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例如,如芦丁、槲皮素等能够增强心脏收缩2;杜鹃素具有止咳祛痰作用;黄芩苷具有抗菌消炎、抑制肿

2、瘤细胞作用;水飞蓟素具有保肝作用等;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有降血脂、止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种药理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不能直接合成,只能从食品中获得。主要是作为食品添加剂或直接应用于食品中增加其保健作用。目前人们积极关注如何从植物中提取纯度高,活性高的黄酮类物质。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提取方法是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酶浸渍萃取法。本文重点介绍了这有机溶剂提取方法,从木芙蓉中提取黄酮并对提取液中总黄酮,多酚,总黄酮对亚硝酸钠清除率,总黄酮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率进行了测定。关键字:黄酮,多酚,木芙蓉。目 录1.前言.42 材料与方法92.1 材料92.1.1 实验材

3、料.92.1.2 仪器设备.102.1.3 试剂及溶液.102.2 方法112.2.1 样品的处理及提取112.2.2 样品的测定112.2.2.1黄酮类物质的鉴定方法112.2.2.2黄酮类物质定量测定122.2.2.3多酚测定132.2.2.4抑制亚硝化反应143 结果与分析.153.1 黄酮类物质的鉴定方法153.2黄酮类物质定量测定.163.3多酚测定183.4抑制亚硝化反应194 讨论215 参考文献.161 前言。11 黄酮的结构和功能。泛指两个具有酚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是一大类以苯色酮环为基础的酚类化合物。

4、植物中由苯丙氨酸产生的肉桂酰辅酶A,经碳链延长环化生成的查耳酮,再衍生成的各种-苯基衍生物。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中常连接有酚羟基、甲氧基、甲基、异戊烯基等官能团。此外,它还常与糖结合成苷。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以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数量、联接位置及联接方式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类。组成黄酮苷的糖类包括、双糖、三糖和酰化糖。黄酮苷固体为无定形粉末,其余黄酮类化合物多为结晶性固体。黄酮类化合物不同的颜色为家族添加了更多色彩。这是由于其母核内形成,并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因而显现出颜色。黄酮苷一般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强的溶剂中;但难溶于或不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中。糖链越长则水溶度越大。黄酮

5、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酸性强弱因酚羟基数目、位置而异。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大多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生物抗氧化性、抗衰老、降血脂、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功能。其中有些可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1.2 多酚的来源和功能。植物(Vegetable tannins),又称(Plant Polyphenol)为多羟基苯,如苯二酚、苯三酚等,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多元酚化合物。在中的含量仅次于、半纤维素和,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皮、根、叶、果中,含量可达20%。植物单宁是植物的,属于天然。常是植物及微生物中产生的酚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性、抗肿瘤、抗动脉硬化、防冠心病与中风等心脑

6、血管病以及抗菌等多种生理功能,是自然界和人类的“健康卫士”。2l世纪随着抗氧化剂理论及研究工作的深入,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性意识的提高,天然抗氧化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回归大自然已是目前一个大趋势。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为锦葵科植物,又名拒霜花、木莲、醉芙蓉,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花大色艳,花色一日三变,在寒凉的深秋傲霜怒放,观赏价值极佳。其花、叶、根富含生化药物成分,是极优良的中药材。中医认为,木芙蓉性平味辛,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排毒之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月经过多、白带过多、痈疽肿毒、疔疮、水火烫伤等疾病。本草纲目言其“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

7、消肿,排脓,止痛”。木芙蓉花、叶中含有多酚、黄酮类化合物。1.3 实验原理 1.3.1 测定总黄酮的原理:在中性或弱碱性及亚硝酸钠存在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先与亚硝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再加硝酸铝络合,最后加氢氧化钠溶液使黄酮类化合物开环,生成 2-羟基查耳酮而显红橙色,在510 nm波长处有吸收峰且符合定量分析的比尔定律,一般与芦丁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它的显色原理发生在黄酮醇类成分邻位无取代的邻二酚羟基部位,不具有邻位无取代邻二酚羟基的黄酮醇类成分加入上述试剂时是不显色的)。1.3.2 多酚测定原理:总多酚的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其反应原理为酚类化合物在碱性条

8、件下可以将钨钼酸还原,生成蓝色的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酚类化合物含量呈正相关,在波长760 nm左右有最大吸收,一般与没食子酸标准系列比较定量。1.3.3 总黄酮对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亚硝酸钠在弱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然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该化合物的吸光度,就可知道反应液中亚硝酸钠含量多少。据此可以通过测定相同条件下亚硝酸钠含量的变化反映总黄酮清除能力的强弱,亚硝酸钠含量少,总黄酮清除能力就强,反之则弱。1.3.4 总黄酮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率的测定二甲胺与亚硝酸钠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pH 3.0,温度37),可适宜地生成二甲基亚硝胺。当往样品溶液中

9、依次加入二甲胺与亚硝酸钠时,样品溶液优先同亚硝酸钠作用,使得二甲胺不能与亚硝酸钠反应,达到阻止亚硝胺生成的目的。据此可以通过比较相同条件下生成亚硝胺量的多少反映总黄酮阻断能力的强弱,生成亚硝胺量少,总黄酮的阻断能力就强,反之则弱。在紫外灯照射下,二甲基亚硝胺可分解成二甲基仲胺和亚硝酸根,亚硝酸根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1-萘胺偶合生成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测出该化合物的吸光度,就可知道上述反应液中亚硝胺含量多少。1.4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提取方法主要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酶浸渍萃取法。1.4.1 有机溶剂提取法甲醇和乙醇是最常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

10、高浓度的醇(如90左右)适宜于提取苷元,60左右浓度的乙醇或甲醇水溶液适宜予提取苷类。1.4.2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用超声波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是目前比较新的方法。超声辅助提取法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加速植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另外超声波的次级效应,如机械振动、乳化、扩散、化学效应等也能加速欲提取成分的扩散释放并充分与溶剂混合,利于提取。1.4.3 微波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微波提取方法,是通过浸没在提取液中的微波辐射待提取的样品,使其超微结构特性遭到破坏。由于所用的提取剂是微波较容易穿透的,因而微波可自由地通过提取剂,使化合物自由地流人未被加热的提取剂。微波萃取法更简单,而且具有萃取时间短,成

11、本低,萃取效率高等优点。该法适用面更广,能大大提高提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且溶剂损耗较少。1.4.4 超临界萃取法(SCDE)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在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附近具有的特殊性能作为溶剂进行萃取的一门科学,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为CO2。应用CO2SPE技术提取分离黄酮类物质,具有萃取速度快,效率高,操作简单等特点,产品中没有残留有机溶剂,与传统的萃取分离工艺相比优势是明显的。此外,超临界CO2萃取易与其它先进技术联用,成为新型而有效的分离分析技术。1.4.5 酶浸渍萃取法酶浸渍法是近几年根据黄酮类化合物的特性研究出来的一种新的方法。酶浸渍法是指在黄酮提取过程中,通过加入恰当的酶发

12、生转糖反应和酶解反应而使产品黄酮得率和含量大大提高的新兴技术15。传统的水提取只能提取水溶性黄酮,致使类黄酮得率和含量过低;此时如选用恰当的酶加入,不仅可以将油溶性的类黄酮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糖苷类而利于提取,而且还可通过酶反应将植物组织分解,使提取传质阻力减小;另外也可使提取液中的杂质分解去除,从而简化后续分离纯化工序。并且其提取条件温和,有利于黄酮类活性保护,且成本低、安全。 结语 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酶浸渍萃取法,以上介绍的这五种方法是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方法。此外还有高速逆流色谱提取技术、超滤技术、植物细胞膜破碎法、液膜分离法等新型提取技术,都有各

13、自优于传统方法的特点。超临界萃取法速度快、操作简单,产品无溶剂残留;超声波辅助提取无需加热,对有效成分具有保护作用。在提取某些中草药黄酮类成分时,可以将二者合理地结合利用18。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压、降血脂、镇痛、抑制血小板聚集、抗骨质舒松、抗心律失常、抗过敏及抗缺氧等多种药理及保健作用19,而且黄酮类化合物在人体不能直接合成,只能从食品中获得,现在科学家们都积极关注从植物体中提取纯度高、活性强的天然黄酮成分。因此,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以及测定方法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2 材料与方法。2.1 材料。2.1.1 实验材料。木芙蓉花采自湖北师范学院校区木芙蓉花、叶中含有多酚、黄酮类化合物。芦丁(

14、上海展云化工有限公司),芦丁是广泛存在于槐、桑叶、苦荞麦、红松松针、新疆雪莲等药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 ,临床上用于防治脑溢血、高血压等 ,是合成维脑路通的原料。本实验以芦丁为材料作标准曲线测定木芙蓉叶中黄酮含量。2.1.2 实验器材。电子分析天平;粉碎机;数显恒温水浴锅;三用紫外仪;真空泵;分光光度计;电热套;比色管;常用玻璃仪器。2.1.3试剂及溶液:对氨基苯磺酸(分析纯);柠檬酸(分析纯);磷酸氢二钠(分析纯);盐酸萘乙二胺(分析纯);二甲胺(分析纯);1-萘胺(分析纯);钨酸钠(分析纯);钼酸钠(分析纯);没食子酸(分析纯);(分析纯);乙醇(分析纯);A1(NO

15、3)3(分析纯);盐酸(分析纯);NaOH(分析纯);浓H2SO4(分析纯);磷酸(分析纯)。学生自配试剂:1、乙醇溶液:60 %、80 %乙醇溶液。2、10% A1(NO3)3溶液。3、1 %三氯化铝溶液。4、2FeCl3溶液。5、5 % NaNO2溶液。6、4 % NaOH 溶液;1 % NaOH 溶液。7、5的醋酸铅溶液。8、1KMnO4溶液。9、10 % 、0.5% Na2CO3溶液。10、pH3.0 的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4.11 mL0.2 mol/L磷酸氢二钠与15.89 mL0.1 mol/L柠檬酸混合即可。11、1 mmol/L 的二甲胺溶液。12、1% 、0.4 %对

16、氨基苯磺酸溶液。13、0.1% 1-萘胺溶液。14、0.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2.2 实验方法。2.2.1 样品的处理及提取。1. 处理:新鲜木芙蓉花水洗后,于60烘干,粉碎机粉碎,过筛备用。2. 提取:精密称取干燥、粉碎的木芙蓉花粉末1.0000 g置于锥形瓶中,加入60 %乙醇溶液30mL,于60浸提2 h,滤去残渣,残渣洗涤2-3次,定容至100 mL,即得提取液。2.2.2 样品测定2.2.2.1 黄酮类物质的鉴定方法(1)盐酸一镁粉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加入少许镁粉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观察反应现象。(2)氨水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滴加几滴氨水振

17、摇,观察反应现象。(3)硝酸铝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滴加几滴硝酸铝振摇,观察反应现象。(4)三氯化铝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滴加几滴1 %三氯化铝振摇,观察反应现象。(5)氯化铁反应:在试管中加1 mL提取物,再加入1.0 mL的2FeCl3,观察反应现象。(6)浓硫酸反应: 在样品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观察反应现象。(7)碱性试剂显色反应在样品液中加入5 % NaNO2溶液; 摇匀,旋转6 min 后,加入等体积10% A1(NO3)3溶液,6 min 后再加入4 % NaOH 溶液,混匀,用60 %乙醇稀释,观察反应现象。(8)与5的醋酸铅反应:在

18、5的醋酸铅溶液中滴加数滴提取物,观察反应现象。(9)与1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在试管中加10 mL 1KMnO4,滴入34滴提取物,观察KMnO4溶液是否褪色。(10)与碱性试剂(1NaOH)反应:在1 mL提取物中加入05 mL的1NaOH,观察颜色变化。2.2.2.2黄酮类物质定量测定(1)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 mg,置50 mL量瓶中,加80%乙醇溶解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 mL,2.0 mL,3.0 mL,4.0 mL和5.0 mL置于10mL比色管中,各加80%乙醇至5 mL,加5% NaNO2溶液0.5 mL,摇匀放置6 min,再加10 % A

19、1(NO3)3。溶液0.5 mL,摇匀,再放置6 min,加4 % NaOH溶液4mL,摇匀放置15min,在510 nm波长处,以同法配制空白对照,测定吸光度值,得回归方程。(2)样品黄酮含量测定精密吸取提取液1.0 mL于10 mL比色管中,按“各加80 %乙醇至5 mL”起依法进行操作,同时精密吸取黄酮提取液1.0 mL于10 mL比色管中,加80 %乙醇至5 mL,再加1mL水,4 mL4 %NaOH溶液,作样品空白测定吸光度值。按回归方程计算样品黄酮提取得率。2.2.2.3 多酚测定(1)福林酚(Folin-Ciocalteu)试剂的配制称取100 g钨酸钠和25 g钼酸钠置于2L的

20、磨口圆底烧瓶中,用700 mL蒸馏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0 mL 85 %的磷酸和100 mL的浓盐酸,充分混匀,放入数粒玻璃珠,连接回流冷凝装置,文火回流10 h。用50mL蒸馏水冲洗冷凝管上的附着物,拆开冷凝管后加入150 g无水硫酸锂和几滴溴水(边加边摇晃),开口继续加热沸腾15 min,使溴水完全挥发为止,终点颜色为黄绿色。冷却后定容至1000 mL,过滤,储存于棕色瓶中,放入冰箱中保存备用。(2)制作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精确称取0.070 g的干燥没食子酸标准品,用蒸馏水溶解,定容于100 mL的容量瓶中,配成浓度为700 mg/L的没食子酸溶液。然后分别精密吸取0、0.5、1.0、1.5

21、、2.0、3.0和4.0 mL没食子酸标准溶液定容于50 mL容量瓶内,配成浓度为0-56 mg/L的系列标准溶液。再从各系列标准溶液中吸取1mL于25 mL比色管内,加10 mL蒸馏水,摇匀,再加1.5 mL Folin- Ciocalteu试剂,充分摇匀,立即加入6 mL 10 % Na2CO3溶液,混匀,加水定容,再混匀,然后在30下避光放置反应2 h,以试剂样为空白,在波长760 nm处测定吸光值,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3)多酚含量的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反应比色法取1mL提取稀释液(样液稀释10倍)于25mL比色管内,加10 mL蒸

22、馏水,摇匀,再加1.5 mL Folin- Ciocalteu试剂,充分摇匀,立即加入6 mL10 % Na2CO3溶液,混匀,加水定容,再混匀,然后在30下避光放置反应2 h,以试剂样为空白,在波长760 nm处测定吸光值,根据绘制的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提取液中多酚含量(以没食子酸计),经进一步计算即得多酚提取得率。2.2.2.4 抑制亚硝化反应(1)总黄酮对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分别吸取50 mg/L的NaNO2标准液1.0 mL于6支25 mL比色管中,再分别加入提取液0.0、1.0 、2.0 、3.0 、4.0 、5.0 mL,加入pH3.0 的柠檬酸-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10 mL, 37条

23、件下反应1h。加入质量分数0.4 % 对氨基苯磺酸2.0 mL,摇匀静置5 min,再加入质量分数0.2% 盐酸萘乙二胺1.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15 min。在确定的最大吸收波长max = 540 nm 处测定吸光度,并计算总黄酮对亚硝酸钠清除率。(2)总黄酮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率的测定分别吸取总黄酮提取液0.0、1.0、2.0、3.0、4.0、5.0 mL,于6支25 mL 比色管中。加入pH 3.0 的柠檬酸- 磷酸氢二钠缓冲液10 mL,1 mmol/L 的NaNO2 溶液1.0 mL,1 mmol/L 的二甲胺溶液1.0 mL,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在37条件下恒温1 h。

24、用移液管吸取1.0mL 上述溶液加到7 cm2 培养皿中,加入质量分数0.5% Na2CO3 溶液0.5 mL,于紫外分析仪(254nm 波长)上辐照15 min。取出后加入质量分数 1% 对氨基苯磺酸1.5 mL,再加入质量分数0.1% 1-萘胺1.5 mL,蒸馏水0.5 mL,摇匀静置15 min。用分光光度计在确定的最大吸收波长max = 525 nm 处测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率。3 结果与分析3.1 黄酮类物质的鉴定方法(1)盐酸一镁粉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加入少许镁粉振摇,滴加几滴浓盐酸,产生泡沫反应,反应完后溶液呈橙红色,表明有黄酮类化合物。(2)氨水

25、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滴加几滴氨水振摇,反应完后溶液呈黄色,表明有黄酮类化合物。(3)硝酸铝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滴加几滴硝酸铝振摇。反应完全后溶液呈黄色,表明有黄酮类化合物。(4)三氯化铝反应:取待测液10 mL放在测试瓶中,滴加几滴1 %三氯化铝振摇,反应完全后溶液呈黄色,表明有黄酮类化合物。(5)氯化铁反应:在试管中加1 mL提取物,再加入10 mL的2FeCl3,若呈蓝绿色或绿色,表明含有酚类化合物。(6)浓硫酸反应: 在样品液中滴加少量浓H2SO4溶液,观察反应颜色变橙色,表明有黄酮类化合物。(7)碱性试剂显色反应在样品液中加入5 % NaNO2溶液;

26、 摇匀,旋转6 min 后,加入等体积10% A1(NO3)3溶液,6 min 后再加入4 % NaOH 溶液,混匀,用65 %乙醇稀释,观察反应颜色变橙红色,表明有黄酮类化合物。(8)与5的醋酸铅反应:在5的醋酸铅溶液中滴加数滴提取物,有黄色沉淀产生的表示有黄酮类成分。(9)与1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在试管中加1.0 mL 1KMnO4,滴入34滴提取物,观察KMnO4溶液是否褪色,若褪色表明含有酚类化合物。(10)与碱性试剂(1NaOH)反应:在1 mL提取物中加入05 mL的1NaOH,观察颜色变化,若呈黄色、橙色或红色,表明含有黄酮类成分。3.2 样品黄酮提取含量的测定3.2.1 标准曲线

27、的制备芦丁体积0.01.02.03.04.05.0吸光度值00.5541.1021.6662.1492.891 3.2.2 样品黄酮提取含量的计算 样品A510=0.338,带入标准曲线 回归方程可得黄酮的体积为:0.640 ml.因为芦丁原溶液的浓度为:10/50=0.2 mg/mL,实验组分别吸取芦丁原溶液 0、1.0、2.0、3.0、4.0、5.0 mL,加入其它试剂后总体积均为10 mL,所以各管中芦丁的浓度依次为:0、0.02、0.04、0.06、0.08、0.1 mg/mL,回归方程可得黄酮的体积为:0.640 ml,所以黄酮的浓度为0.0128 mg/mL. 根据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28、 式中:Y:黄酮提取含量(%); V:提取黄酮液体积(mL); C:提取原液中黄酮的浓度(g/mL); M:木芙蓉花质量(g)。M=1.009g v=100ml则Y=1.27%即黄酮提取含量为1.27%。3.3 多酚提取含量的测定3.3.1 制作没食子酸标准曲线 没食子酸体积 00.51.01.52.03.04.0吸光度值0.0090.0220.0520.0700.1120.1270.1703.3.2 多酚含量的测定采用Folin-Ciocalteu反应比色法 多酚含量的测定123平均吸光度值0.1660.1670.1620.165 样品A760=0.165,带入标准曲线根据制作标准曲线回归方

29、程可得x=3.78 根据多酚提取得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Y:提取得率(%); V:提取多酚液体积(mL); C:提取原液中多酚的浓度(g/mL); M:木芙蓉花质量(g)。 M=1.009g v=100ml得到多酚提取含量为0.1023.4 总黄酮对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总黄酮对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 根据石榴皮总黄酮对亚硝酸钠清除率的测定 式中:A0 为未加样品溶液时NaNO2 的吸光度(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 A 为加入样品溶液后NaNO2 的吸光度(以样品溶液为参比溶液)。提取液体积/mL01.02.03.04.05.0对照A54000.0390.0930.1320.1550.18

30、0实验A54000.0250.0470.0520.0850.103清除率%035.89%49.46%60.61%45.16%42.78%总黄酮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率的测定 根据总黄酮对亚硝胺合成阻断率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 A0 为未加样品溶液时NaNO2 的吸光度(以试剂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 A 为加入样品溶液后NaNO2 的吸光度(以样品溶液为参比溶液)。体积液体积吸光度值阻断率00.12601.00.07540.47%2.00.05258.73%3.00.06052.38%4.00.05853.96%5.00.04961.11%4 讨论注意事项1. 使用浓硫酸时一定要小心,注意安全。2.

31、 使用紫外分析仪时,三用紫外分析仪使用和注意事项:1)三用紫外分析仪采用波长分别254nm、365nm的石英紫外线灯管各一组及滤色片组成。为层析板点样、定位照明,座内还装有一根普通荧光灯。连接上电源后,打开“开/关”点亮灯管,即可将被检测的样品放在灯下观察分析,如果将仪器放置在暗室中或用黑布遮去亮光,效果更佳。2)紫外滤色片不能和金属物体碰擦,不能受力,表面应保持干燥清洁,应该常用酒精或乙醚等擦拭,防滤色片霉变。3)操作人员使用时,应将紫外线对准样品照射,避免照射到人体,最好戴上眼镜,以免对人体造成伤害。3. 由于多酚在光照、温度等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变化,如分解等,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需要进行避

32、光处理来防止多酚的分解。4. 配制的Folin- Ciocalteu试剂过滤后的滤液溶剂不应成绿色,否则重配。5 参考文献l. 石榴皮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抑制亚硝化反应,吴佳,解成喜,食品科学,2011, 32, 111-114。2. 人参果总黄酮含量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任雪峰,吴冬青,王永生,周国宏,王克众,朱学芳,食品工业科技,2011, 32, 307-310。3. 荠菜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刘春风,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40,11-13。 4.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桃叶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刘迪,陈雪峰 (陕西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成阳712 081) 5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研究及展望 董宇 (吉林人参研究院吉林通化)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