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共4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2062621 上传时间:2022-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共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共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共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共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甘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摘要:目的:用正交法研究提取甘草中的甘草总黄酮类化合物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个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正交法,以甘草总黄酮类化合物得率作为检测指标。结果:应用酸溶碱沉法获得甘草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是:75%的乙醇,提取2h,酸沉PH为2.5,液料比为20:1。结论:该方法提取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关键词:甘草 甘草总黄酮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甘草,胀果甘草, 或光果甘草的根及。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

2、。在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肿痛,痛疽,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甘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草药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1。甘草黄酮类成分是甘草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心血管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2-5。因此,开展甘草的深加工,使甘草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增加资源的附加值,前景十分可观。为此,笔者以甘草为对象,研究了甘草黄酮的乙醇回流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正交试验确定甘草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1、仪器与试药1.1仪器:

3、烧杯、容量瓶、移液管、玻璃棒、量筒、回流装置、滤纸、HH24数显恒温水浴锅、分析天平、AB1042N电子天平、布氏漏斗、SHZ2C型循环水多用真空泵1.2试剂:甘草,市售;试剂:蒸馏水、氢氧化钠、盐酸2、方法与结果在利用碱溶酸沉法从甘草中获得甘草总黄酮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预试验发现影响提取得率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故选择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酸沉pH值(C)、料液比(D)作为考察的四个因素,各取三个水平(见表1),以甘草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提取工艺与试验结果、方差分析和验证试验结果依次见表2、表3、和表42.1正交试验设计2.1.1正交因素水平设计 采用

4、碱溶酸沉法进行提取,选择乙醇浓度、提取时间、酸沉PH值、料液比四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三个水平,设计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见表1)表1 正交因素水平设计表Table1 Orthogonal design factor level table水平因素A乙醇浓度(%)B提取时间(h)C酸沉PH值D液料比1651.53.0152752.02.5203852.52.0252.1.2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分别取药材10g,按上述L9(34)正交表方案进行试验,以最后甘草总黄酮得率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方差分析见表3。表2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2 Orthogonal test design and

5、results实验号因素结果ABCD11.00001.00001.00001.00002.3121.00002.00002.00002.00002.4131.00003.00003.00003.00002.4242.00001.00002.00003.00002.4452.00002.00003.00001.00002.5362.00003.00001.00002.00002.4573.00001.00003.00002.00002.4183.00002.00001.00003.00002.3593.00003.00002.00001.00002.36K17.14007.16007.11007

6、.2000K27.42007.29007.21007.2700K37.12007.23007.36007.2100R0.30000.13000.25000.0700SS0.01880.00280.01060.0010表3 方差分析表Table3 Analysis of Variance Table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SS自由度f均方SF值显著性PA0.01882.00000.009419.6279P0.05C0.01062.00000.005311.0465P0.05D0.00102.00000.00051.0000P0.052.13 结果分析由直观分析可知,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过程中

7、,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顺序为:乙醇浓度酸沉PH值提取时间液料比,以乙醇浓度影响最大,为主要因素,其它为次要因素。考虑到继续增加乙醇浓度和延长提取降低酸沉PH对结果影响较小,从工业生产节约能源、费用,省时考虑,确定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2D2,即75%的乙醇,提取2h,酸沉PH为2.5,液料比为20:1。2.2 工艺流程甘草药材 7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过滤滤 液加Ca(OH)2水溶液,分液,下层液加HCL溶液调制PH为2.5,过滤沉 淀 45下常温干燥 总黄酮该工艺生产路线短、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提取率高,实现了甘草的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探索出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方

8、法,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开发奠定了基础。3、小结与讨论经实验发现,当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甘草总黄酮时,乙醇浓度是影响甘草总黄酮得率的主要因素。增大乙醇浓度能提高甘草总黄酮提取量,但当甘草总黄酮提取趋近于完全时,继续增大乙醇用量并不能使得率有明显提高。并且加乙醇过多会使后期加酸碱量增加,增大了工作量和能耗,降低了工业生产效率。在实验过程中,降低酸沉PH能使沉淀更充分,但是酸度增加并未显著增加甘草总黄酮的量。提取酸沉PH的降低,增加了资源浪费,降低了工业生产效率。提取时间对甘草总黄酮的量也有影响,增加提取时间能使提取更充分,但是延长时间并未显著增加甘草总黄酮的量。提取时间的延长,增加了工厂能耗,降低了

9、工业生产效率。所以从工业上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和时间的角度考虑,确定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甘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75%的乙醇,提取2h,酸沉PH为2.5,液料比为20:1。参考文献1 王晓荣.榆林地区甘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19(6):402,414.2 刑国秀,李楠,王童,等.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593-597.3 傅乃武,刘朝阳,张如意等.甘草黄酮类和三萜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5):26.4 句海松,忻文娟,李小洁等.甘草类黄酮对脂质过氧化和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J.药学学报,1989,24(11):807-812.5 PAULA A BEL INKY,MICHAEL AVIRAM,SAEED MAHMOOD,et al.Structural aspects of the inhibltory effect of Glabridin on LDL oxidationJ.Free Radical Biology &Medicine,1998,24(9):1419-1429.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