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5073792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大纲.doc(17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大纲.精品文档.土木工程概论(双语)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Clouble -Languages)总学时:18 理论课学时:18 实验课学时:0一、 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的对象是一年级新生,课程的任务是概括性地介绍土木工程的对象及任务和土木工程的成就,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is a main

2、course to fresh man who is studying civil engineering. Goal of the course is introducing objects, tastes,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makes students to have some basic understandings to civil engineering.二、 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内容:介绍土木工程的历史、基本概念和当前发展水平,对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结构形式、工程结构

3、,公路、铁路、地下工程、市政工程等土木工程的主要学科有一各概括性的了解,以及一些基本名词的英语表达。In the course, students will learn history, fundamental concepts and achievements of 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 basic structure element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highway, railway, underground structures, municipal engineering. Meanwhile, students

4、will learn some basic technical terms of civil engineering.基本要求:了解土木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学科,掌握一些基本的英语名词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the course is to understand basic concepts and relative subjects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keep some basic English technical terms in mind.三、 课程适用专业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四、 课程的教学内容、要

5、求与学时分配1 理论教学部分:Theoretical teaching第一章 绪论 2学时1、 土木工程的定义;2、 近现代典型土木工程项目的基本资料。Chapter 1 Introduction 2 hours1. Defini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2. Modern typical projects of civil engineering第二章 土木工程材料 2学时1、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种类;2、 水泥、砖、钢材的种类;3、 砂浆的组成、分类和各种砂浆的使用范围。Chapter 2 Materials for civil engineering 2 hour

6、s1. Components and types of concrete2. Kinds of cement, brick and steel3. Type, classification and use of mortar第三章 基础工程 2学时1、 地基、基础的作用;2、 刚性基础、柔性基础的区别;3、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的形式。Chapter 3 Foundation 2 hours1. Action of subsoils and foundations 2. Differences of rigid and flexible foundation3. Type of Isol

7、ated foundation, strip foundation and pile foundation第四章 建筑工程 2学时1、 各种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2、 多层、高层建筑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受力特点。Chapter 4 Building Engineering 2 Hours1. Mechanical features of basic structure elements2. Basic structural type and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multi-story and high rise buildings第五章 交通土建工程 2学时1、 道路的分

8、类依据和各类道路的作用;2、 道路路线选择的方法和依据;3、 路基、路面的作用和做法;4、 铁路路基的构造和各构造层的作用;5、 铁路选线需考虑的主要因素;6、 跑道布置方案;7、 飞机场跑道辅助设施。Chapter 5 Transportations 2 hours1. Classification and functions of roads2. Methods and basis for planning routes3. Function and structure of foundation and pavement of highway4. Function and structu

9、re of foundation of railway5. Main factors of railway route-choosing 6. Layout Scheme of running-way7. Facilities for running-way 第六章 桥梁工程 2学时1、 各种桥梁的形式、使用范围和受力特点;2、 各种类型桥墩和桥台的使用范围;3、 沉井、沉箱基础的施工方法。Chapter 6 Bridges 2 hours1. Type, application arrange and behavior of all kinds of bridges2. Types of p

10、ier and abutment3. Construction of open caisson and caisson第七章 港口工程 2学时1、 港口布置类型;2、 码头的各种形式;3、 防波堤的类型。Chapter 7 Harbors 2 hours1. Layout of harbors2. Types of dock3. Types of breakwater第八章 地下工程 2学时1、 公路隧道的通风形式;2、 目前隧道的典型案例。Chapter 8 Underground structures 2 hours1. Type of ventilation for highway tu

11、nnel2. Typical case of tunnels第九章 给排水工程 2学时1、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种类;2、 高层建筑的各种给水形式;3、 给排水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因素。Chapter 9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2 hours1. Types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in city2. Types of water supply in high-rise building3. Considerations of design of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system2 实验教学部分无。none

12、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土木工程概论,叶志明、江见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Introduction to Civil Engineering, Authors: Ye Zhiming, Jiang jianjing六、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Examination 七、教学大纲执笔人:莫海鸿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Civil Engineering Materials总学时:48 理论课学时:38 实验课学时:10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有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的试验技能,在土木工程实践中能够正确选择与合理使

13、用土木工程材料,为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木结构、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等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能够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土木工程材料奠定基础。二、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本理论,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试验的基本技能训练。从本课程的目的及教学基本要求出发,课程内容着重于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对这两方面内容提出如下要求:(1)在材料性质方面:掌握材料的组成、性质及技术要求;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了解各主要性质间的相互关

14、系;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试验方法。(2)在材料应用方面:根据工程要求能够合理地选用材料;熟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了解材料使用方法的要点;学会有关材料的配合比设计。三、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部分:1、绪论(1)主要内容讲授土木工程与土木工程材料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标准化及适用范围,以及土木工程材料的学习目的和方法。(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与地位。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与建筑、结构、施工的关系。 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现状和发展。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分类及

15、适用范围。 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 熟悉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重点掌握本课程在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和标准,以及课程的学习方法。2、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主要内容讲授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组成、结构、表面现象和孔)、材料的物理性质(与密实程度有关的性质、与水有关的性质、与热有关的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硬度和耐磨性)、材料的耐久性和材料的环境协调性。(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组成、结构和构造,并了解材料结构和构造与材料基本性质的关系。 掌握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体积密

16、度、表现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空隙率、密实度、填充率等概念。 熟练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抗压、抗拉、抗弯、抗剪)和变形(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的概念,强度和强度等级的关系。 熟悉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等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了解材料的热工性质、导热性与吸热性。 了解材料的声学性质、吸声性、隔声性概念及其指标。 掌握材料耐久性对建筑物寿命影响的概念。(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内容a.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密度、体积密度、表现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填充率、空隙率。b.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强度(压、拉、弯、剪)、变形:弹性与塑性、弹性与韧

17、性。c. 材料耐久性对建筑物的重要意义。 难点内容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可与材料的耐久性及各性质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学习。3、无机胶凝材料(1)主要内容介绍胶凝材料的分类及适用范围,气硬性胶凝材料重点讲解石膏、石灰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以及石膏、石灰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水硬性胶凝材料重点讲解硅酸盐水泥,介绍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的生产过程、矿物组成、技术性能和品质指标,以及在工程中各自的应用范围。(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掌握胶凝材料的分类。 石膏:掌握建筑石膏凝结硬化原理,建筑石膏的技术性性能及质量指标,熟悉建筑石膏制品及其应用。 石灰:掌握石灰的熟化与硬化原理、

18、石灰的性质与应用,了解磨细生石灰的特点及应用、灰砂砖等制品的特点及应用。 水玻璃:了解水玻璃的品种、性质及应用。 硅酸盐水泥a.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概念及分类。b. 熟悉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原理。c. 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水化产物、技术性质和品质指标。d. 熟悉硅酸盐水泥的腐蚀原因及防止措施。e. 了解水泥的运输和保管要求。 掺混合材的硅酸盐水泥掌握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复合水泥的组成、特性、品质指标及适用范围。 铝酸盐水泥了解铝酸盐水泥的特点、质量指标及其应用。 了解其它品种水泥的特点及应用快硬硅酸盐水泥、白水泥和彩色水泥、膨胀水泥、第三系列水泥等。(3)课程教学的

19、难点和重点 重点内容a. 重点掌握建筑石膏的基本性质、石灰的熟化和硬化原理、石灰的技术性质及应用、水玻璃的性质、硬化原理及应用。b. 硅酸盐水泥的四种主要矿物成分及其特性、水泥凝结硬化原理(过程)及影响强度的因素,水泥的腐蚀与防止措施。 C. 掺混合材水泥的特性及适用范围(包括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难点内容a. 石灰、石膏和水玻璃各自的特点,以及三者在凝结硬化机理及性能上的差异。b. 各种水泥的凝结硬化原理。4、岩石与集料(1)主要内容讲授常见岩石的造岩矿物、岩石的分类和基本性质、常见岩石及其性能,以及集料的分类和技术性质。(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岩石

20、的分类和基本性质、常见岩石及其性能。 掌握集料的分类和技术性质(粗细骨科的颗粒组成、粒径和级配、颗粒特征、石子最大粒径、砂子细度模数、杂质含量等质量要求)。(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内容a. 砂、石的品种、技术要求及选用。b. 砂、石性能的测定方法。c. 集料的含水状态。 难点内容a. 砂筛分析结果的分析。b. 碱集料反应及其防止。5、地基处理材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1)主要内容讲授土的组成、分类及其性质,地基处理材料的种类以及水泥土的性能和配合比设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分类与应用、主要技术性能和配合比设计。(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土的组成、分类及其性质。 了解地基处理材料的种

21、类,掌握水泥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和配合比设计方法。(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内容a. 水泥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b.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c.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难点内容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配合比设计。6、水泥混凝土(1)主要内容讲授水泥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各种组成材料的作用、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受力破坏的过程、混凝土的变形和耐久性、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评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特种混凝土。(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混凝土的种类、特点及发展趋势a. 掌握混凝土的分类。b. 掌握混凝土的优缺点。c. 掌握混凝

22、土的基本要求及发展趋势。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a. 掌握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要求。b. 熟悉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的合理选择。c. 掌握细骨科的细度模数的选择依据。d. 掌握粗骨料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的选择依据。e. 了解混凝土拌合用水及养护用水的要求。f. 熟悉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和分类、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速凝剂、防冻剂、膨胀剂等在施工中应用的意义、效果及方法。g. 掌握矿物掺合料的定义和作用机理,熟悉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等的性能要求及其在施工中应用的效果及方法。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a. 掌握和易性的概念及其对施工工艺的影响。b. 掌握和易性的测定方法。c. 掌握混凝土拌合

23、物流动性选择的依据。d. 掌握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其改善措施。f. 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混凝土的强度 a. 掌握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强度等级。 b. 掌握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 c. 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 d. 掌握混凝土强度公式的应用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掌握混凝土的各种变形性能的概念,了解其影响因素。 掌握混凝土的耐久性概念,了解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掌握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混凝土的碳化、碱骨料反应、耐磨性和耐火性等常见的耐久性问题,掌握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掌握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方法,熟悉混凝土质量的评定方法

24、。 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目的、方法和步骤。 了解特种混凝土,如高性能混凝土、轻混凝土、纤维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功能和智能混凝土等的概念和性能。(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内容a. 混凝土的分类和基本要求b. 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及其选择依据。c. 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概念指标(坍落度、维勃稠度)、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及改善措施。d.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与强度等级,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e. 混凝土变形的概念。f. 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提高耐久性的措施。g.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数理统计方法、

25、强度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强度平均值、标准差、强度保证率、混凝土配制强度等。h.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三个主要参数的选择,绝对体积法和假定重量法、计算步骤、配合比调整等。 难点内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计算和选择。7.聚合物混凝土(1)主要内容讲授聚合物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树脂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和聚合物浸渍混凝土的原材料、硬化机理、技术性能、施工工艺和应用等。(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聚合物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 了解聚合物混凝土的组成、性能及其应用。(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重点内容a. 聚合物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b.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组成、性能及其应用 难点内容聚合物

26、对水泥混凝土的改性机理。8、沥青与沥青混合料(1)主要内容讲授石油沥青的组成和技术性质、改性沥青的分类和技术性质、乳化沥青的组成和技术性质,以及石油沥青和其它沥青在土木工程中的标准和选用。讲授沥青混合料的组成、分类、技术性质及其测定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掌握石油沥青的组分、结构和技术性质,熟悉石油沥青的分类、标准及选用。 了解煤沥青特征及分类、煤沥青与石油沥青比较。 了解沥青的改性和乳化及主要沥青制品及其用途。 掌握沥青混合料设计与配制方法及其在工程中使用的要点。(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石油沥青的组分、技术性质和牌号的划分。 煤沥青的特性和应用。 沥青混合

27、料的配合比设计。9、建筑砂浆(1)主要内容讲授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及其配合比设计,以及各种砂浆在工程中不同用途。(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掌握砌筑砂浆的组成材料及技术性质(包括流动性、保水性、凝结时间和使用时间、强度、粘结性)。 掌握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 掌握抹面砂浆组成材料及要求。 了解商品砂浆的品种与用途。(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砌筑砂浆的组成材科及其技术要求,砌筑砂浆的性质(流动性、保水性、强度等)。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10、砌体材料和屋面材料(1)主要内容讲授砌体材料的品种、技术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讲授屋面材料的品种,重点讲述目前我国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和今后

28、的发展概况。(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粘土砖的生产过程及烧结原理。 掌握砖(含烧结砖、灰砂砖)的品种、技术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掌握砌块(含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品种、技术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了解板材和石材的品种、技术性能和应用情况。 了解屋面材料的品种,常用屋面材料的性质与应用特点。(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烧结普通砖的烧结概念、生产原理、技术性质与应用。 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技术性质和在工程中的应用。11、建筑钢材(1)主要内容讲授建筑钢材的冶炼和分类、力学性能和加工处理、防火和防腐蚀,建筑钢材的标准和在工程中的选用。(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钢的分类、

29、钢的冶炼对钢材质量的影响。 熟悉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掌握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拉伸、冷弯、冲击、硬度、疲劳强度。 掌握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处理及其应用。 熟悉钢材的防火和防腐蚀方法。 掌握常用建筑钢材(如普通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普通低合金结构钢、热轧钢筋、钢绞线等)的标准及其选用原则。(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建筑钢材的分类和标准、主要建筑用钢材的力学性能(包括抗拉性能、冷弯性能、冲击韧性等)。 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钢材的冷加工与时效。 常用建筑钢材(普通碳素结构钢、普通低合金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筋、钢绞线等)在工程中的选用。12、木材(1)主要内容讲授木材的

30、构造与分类、力学及物理性能、木材的干燥、防腐和防火、木材产品及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木材在建筑上的应用。 熟悉木材的构造和分类。 掌握木材的物理及力学性质。 熟悉影响木材强度的因素(含水量、负荷时间、温度、疵病等)。 熟悉木材的干燥、防腐和防火技术。 了解木材的综合利用。(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影响因素。 木材的腐朽与防腐蚀措施。 木材及人造木材在工程中的应用。13、合成高分子材料(1)主要内容介绍合成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及主要高分子材料的品种。熟悉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品品种及其用途。(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分

31、类和一般性质。 了解塑料的基本组成及常用的建筑塑料制品。 了解胶粘剂的基本组成和胶粘机理,常用胶粘剂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了解涂料的组成和分类、常用建筑涂料的品种、性能及应用。 了解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塑料的组成及作用。 建筑上常用的塑料及其制品。 常用的胶粘剂及其特性。14、建筑功能材料(1)主要内容讲授常用的防水材料、堵水材料、灌浆材料、补强加固材料、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建筑玻璃、装饰材料的分类、性能要求以及它们在土木工程的应用。(2)掌握知识的基本要求 掌握防水和堵水材料的主要类型、性能特点及选用。 了解灌浆材料和补强加固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32、了解绝热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了解吸声隔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了解建筑玻璃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 了解装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性能特点(3)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防水材料和堵水材料的分类和组成、性能特点与选用要领。 绝热材料和吸声材料的构造特点和基本要求。理论教学学时分配序号课 程 内 容学 时1绪论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3无机胶凝材料2气硬性胶凝材料33硅酸盐水泥34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25其他品种水泥16岩石与集料1.57地基处理材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1.5水泥混凝土8混凝土的组成材料29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410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1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112特种混凝土113

33、聚合物混凝土114沥青与沥青混合料315建筑砂浆216砌体材料和屋面材料217建筑钢材 218木材119合成高分子材料120建筑功能材料2合 计38(二)、实验教学部分:1、水泥物理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水泥物理性能实验包括水泥细度、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水泥胶砂成型、水泥胶砂抗折强度和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等8个实验项目,其中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属于演示性实验,共需2.1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细度的实验方法、评价方法和要求。 了解密度的实验方法,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和水泥的密度范围。 掌握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实验方法。 了解凝结时间的实验方法,掌握凝结时间的概念和要求。 了解安定

34、性的实验方法,掌握安定性的概念、评价方法和要求。 掌握水泥胶砂成型的实验方法。 掌握水泥胶砂抗折强度的实验方法和要求。 掌握水泥胶砂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和要求。2、砂物理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砂物理性能实验包括砂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和筛分析等3个实验项目,共需0.8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砂松散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的实验方法。 掌握砂表观密度的实验方法。 掌握砂筛分析的实验方法和砂颗粒级配分析方法。3、石物理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石物理性能实验包括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和筛分析等3个实验项目,共需0.8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石松散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的实验方法。 掌握石表观密度

35、的实验方法。 掌握石筛分析的实验方法和石颗粒级配分析方法。4、混凝土实验(1)实验项目混凝土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拌合、和易性测定、表观密度测定、强度试件成型、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等实验内容,共需2.0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并能根据拌合物和易性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掌握混凝土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 掌握混凝土强度试件的成型方法。 掌握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掌握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掌握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比例关系。5、

36、砂浆实验(1)实验项目砂浆实验为设计性实验,包括砂浆配合比设计、砂浆拌合、和易性测定、表观密度测定、强度试件成型、抗压强度等实验内容,共需1.7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砂浆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掌握砂浆拌合物和易性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并能根据拌合物和易性情况对砂浆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掌握砂浆表观密度的测定方法。 掌握砂浆强度试件的成型方法。 掌握砂浆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了解砂浆抗压强度与基底材料的关系。6、砌体材料实验(1)实验项目砌体材料实验包括普通烧结砖抗压强度、蒸压灰砂砖抗折强度、蒸压灰砂砖抗压强度、加气混凝土干体积密度和抗压强度实验等5个实验项目,

37、每组只进行普通烧结砖、蒸压灰砂砖和加气混凝土三种墙体材料中一种的实验,共需1.2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普通烧结砖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掌握蒸压灰砂砖抗折强度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掌握蒸压灰砂砖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掌握蒸压灰砂砖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比例关系。 掌握加气混凝土干体积密度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掌握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实验方法、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7、钢材力学性能实验(1)实验项目钢材力学性能实验包括钢筋拉伸和钢筋弯曲实验等2个实验项目,共需0.6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钢筋拉伸的实验方法。 掌握钢筋屈

38、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方法。 掌握钢筋弯曲的实验方法和评价方法。8、沥青试验(1)实验项目沥青性能实验包括沥青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实验等3个实验项目,共需0.8个学时。(2)对学生的要求 掌握沥青针入度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掌握沥青延度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掌握沥青软化点的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实验教学学时分配实验内容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砌体材料钢材沥青学时分配2.10.80.82.01.71.20.60.8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土木工程材料(上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土木工程材料(下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土木工程材料习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材料教研组编土木工程材

39、料实验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材料教研组编六、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方式以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加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进行。平时成绩为20分,其中考勤和作业成绩10分;土木工程材料课外调查10分,根据调查内容的完成情况、调查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分。实验成绩为10分,根据考勤、实验预习情况(含配合比设计)、实验操作情况、实验内容掌握情况、实验报告质量、实验分析报告质量等综合评分。期末考试为70分,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全部内容。 七、教学大纲执笔人:梁松、杨医博工程测量学教学大纲 Civil enginneering surveying总学时:48 理

40、论课学时:39 实验课学时:9一、 课程的性质该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二、 课程的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是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奠定基础。三、 课程适用专业土木类各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四、 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1 理论教学部分:按各章节列出主要内容,注明课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以及学时的分配。一)绪论本章主要内容:测量学简介;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地球曲率

41、对测量工作的影响;测量工作概述;测量上常用的计量单位。基本要求:本章要求了解测量学概念与分类;重点要求掌握铅垂线、大地水准面、旋转椭球面、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高程等测量基本概念;了解测量的工作原则和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熟练掌握测量上常用的计量单位。学时为2个(二)水准测量本章主要内容: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使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水准测量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简介。基本要求:本章要求熟悉水准测量原理;重点掌握水准仪的使用和水准测量的方法;了解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熟悉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掌握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学

42、时为7个(三)角度测量本章主要内容:角度测量原理;经纬仪的使用;角度测量的方法;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电子经纬仪简介。基本要求:本章要求熟悉角度测量原理;重点掌握经纬仪的使用和水平角、竖直角测量的方法;了解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熟悉角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掌握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方法。学时为7个(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本章主要内容:钢尺量距;视距测量;电磁波测距;直线定向。基本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和电磁波测距的外业和内业方法;熟悉各种测距方法的误差来源及其消减方法;重点掌握直线方向的表示方法及坐标方位角的计算方法;掌握罗盘仪的使用。学时为

43、3个(五)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本章主要内容: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衡量精度的指标;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误差传播定律;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基本要求:本章要求熟悉测量误差的来源;熟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特性;熟悉中误差、相对中误差定义及计算方法;重点掌握算术平均值及其中误差的计算和误差传播定律的应用;熟悉加权平均值及中误差的计算方法; 学时为4个(六)小地区控制测量本章主要内容:控制测量概述;导线测量;交会定点;电子全站仪;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基本要求:本章要求了解国家以及小地区建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原则和方法;重点掌握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外业工作内容和内业计算方法;熟悉交会定点的各种方

44、法;熟悉电子全站仪的各项功能;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及使用。学时为3个(七)大比例地形图测绘本章主要内容:地形图的基础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面数字化测图简介。基本要求:本章要求掌握地形图的比例尺、分幅与编号、地物符号与地貌符号等地形图的基础知识;掌握典型地貌的等高线的特征;重点掌握经纬仪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步骤和作业方法;熟练掌握等高线的勾绘;熟悉地面数字化测图作业方法。学时为6个(八)地形图应用本章主要内容: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应用;数字地面模型简介。基本要求:本章要求熟练掌握点位平面坐标、点位高程的量测,熟练掌握两点间水平距离、坐标方位角和坡度的量测方法;熟练运用地形图按限制坡度选定最短线路、绘制断面图、确定汇水范围等;掌握各种填挖土方量计算和面积测定的方法;了解数字地面模型。学时为3个(九)地籍测量本章主要内容:地籍测量的任务和特点;地籍调查;地籍测量;面积的量算和精度。基本要求:本章要求熟悉地籍测量的任务和特点,掌握土地分类和编号、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界址调查的方法;掌握地籍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图编绘、面积量算和变更地籍测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