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_张军.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486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_张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_张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_张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_张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4 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张军 摘要 本文依据大量的实地调查资料和问卷统计数据,从认同问题、整合程度等方面对当前西藏地区 的藏汉民族关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认为干群关系、政府政策、社会现状、结构差异以及内隐偏见等是影 响西藏藏汉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西藏;藏汉;认同;整合;民族关系 中图分类号 C956 女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557(X) (2015)03 - 0204 - 11 本文根据两次西藏调查统计数据 ,从认同问题、整合程度等方面对近 5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及 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的综合性探讨。对于调查及理论分析的不足之处,尚请方家斧正。 一、西

2、藏调查的设计 新时期在边疆民族地区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冲突,背后固然有敌对势力的挑动等政治方面的原因,同 时也存在其他方面的原因,如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历史传统的差异,特别是那些与社会活动密切相关 的心理活动的差异,可能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具有重要的和比较持久的影 响。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探讨边疆民族在心理和文化上的特点和差异,特别是在将各民族互相对比中, 在考察以往的民族矛盾和冲突中探讨各自的心理和文化特点与差异。这样的研究总结可以帮助各民族 互相理解和沟通,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对于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民族政策也有参考价值。 西藏自治区内有藏、汉、回、门巴和珞巴等多民族共同生活

3、,藏族人口占 90%以上,是西藏自治区的 主体民族。全区农牧民人口占总人口的 80%以上,悬殊的城乡区域比例,表明西藏也是一个以农牧民人 口占主导的省区 6据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西藏自治区 全区常住人口 3002166人。藏族人口 为 2716389人,占 90.4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 40514人,占 1.35%,汉族人口为 245263人,占 8.17%。 课题组分别在拉萨市区、堆龙德庆县 、山 南地区桑日县、日嘻则市 4个地方进行调查,总共发放 1000 份问卷,有效回收 985份 6此次调研根据所调查对象的民族而设定了不同的问卷,分为 A卷和 B卷,藏族 填答 A卷

4、,汉族填答 B卷。在抽样调查中,做比较分析的各个群体的样本量比例须适当,否则抽取样本的 本文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 边疆民族心理、文化特征与社会稳定研究 ”( 项目批准号 : 08jzd0023;项目合 同号: 08jzdh023)的成果之一。 2010年 7月在首席专家杨圣敏教授带领下,笔者与苏发祥教授及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 验室的 10余名研究生等一起在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进行了为期 10多天的田野调査。 2014年 0月笔者又赴西藏做了补充调査。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2011年 5月 3日。 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2

5、05 . 各项指标不能真正代表其所属子群体。西藏调查中,我们在藏族中选取了 5个群体:干部、市民、宗教界 人士、知识分子、农民;在汉族中选取了 3个群体:务工人员、商人、干部。这种选择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 况做出的,因而他们能够代表各自群体的特征。调查对象基本涵盖了当地所有的职业群体,具有广泛的 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认同冋题:国家、民族与地域 民族认同的强弱是衡量民族凝聚力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民族认同感越强,越有利于保存和发展 民族传统和文化,越难以被主流民族或主流文化同化和整合。国家认同是各民族团结发展的前提条 件。每个民族只有使自己的民族意识与祖国的意识和谐一致,才能促进国家

6、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否 则,就会削弱凝聚力和向心力。 表 1您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本民族人 /西藏人 )而感到自豪吗 ? 非常自豪 自豪 不太自豪 不自豪 没想过 不愿回答 合计 中国人 藏族 60.1 27.4 4.2 4.0 3.4 0.9 100.0 汉族 70.0 22.8 1.7 1.7 3.3 0.6 100.0 本民族人 藏族 48.6 27.9 7.4 8.2 8.0 0 100,0 汉族 28.7 31.5 3.4 2.2 34.3 0 100.0 西藏人 藏族 53.7 33.6 4.3 4.7 3.4 0.3 100.0 汉族 18.0 36.0 6.2 3.9 28.

7、1 7.9 100.0 结果显示,藏族与汉族对国家、民族与地域的认同表示 “ 非常自豪 ” 和 “ 自豪 ” 的比例不同。藏族被访 者对中国人、本民族人、西藏人三者 “ 非常自豪 ” 与 “ 自豪 ” 的加总分别为: 87.5%、 76.5%、 87.3%;藏族对 西藏的地域认同 ( 87. 3%)略低于国家认同 ( 87.5%),但高于对藏族的民族认同 ( 76. 5%)。汉族被访者 对三者的认同分别为 92. 8%、 60.2%、 54%。藏族和汉族的国家认同感都高于民族认同感。可以看出, 藏族的国家认同感没有因为民族和地域认同感强而削弱,反而是强化了,这三种认同不是一个博弈的关 系。汉族

8、对西藏的地域认同远低于藏族的认同。究其原因,汉族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和商人,对西 _的归 属感并不强烈。 那么,当国家、民族、家庭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在人们的心目中孰轻孰重呢?即该优先考虑 哪方面的利益?为此我们设计了一道排序题。 表 2分民族对 “ 民族、国家、个人、家庭 ” 四个概念排序情况 民族、个人、 家庭、国家 家庭、国家、 民族、个人 国家、民族、 家庭、个人 个人、家庭、 民族、国家 民族、家庭、 个人、国家 家庭、个人、 民族、国家 没想过 其他 总计 汉族 1.7 5.0 79. 0 7.2 0.0 2,8 2.8 1.7 100.0 藏族 7.3 4.4 73.1 7.3

9、 0.8 1.3 3.6 2,2 100.0 可以看出, 73.1%的藏族把 “ 国家 ” 放在 “ 民族 ” 之前,选择同一个顺序的汉族为 79%。也就是说 , 73.1%的藏族会把国家利益放在民族利益之上。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藏族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地域认同都很强, 73.1%的藏族会 在不同的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接近 90%的藏族人对于身为 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二)整合程度 1. 居住格局 居住格局是个体与其他民族日常交往中的一个稳定的环境影响因素,居住格局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投射出民族间的隔离与融合,如果两个民族的成员基本上混杂居住

10、,那样彼此间就有更多 206 中国藏学 2015年第 3期 (总第 119期 ) 接触、相互了解的机会。 表 3您现在的邻居的民族成分 民族 合计 藏 汉 多数为藏族 68.8% 25.6% 60.5% 多数为汉族 6.3% 34.4% 11.8% 藏汉各半 21.0% 29.4% 22.6% 几乎没汉族 3.3% 2.8% 3.2% 几乎没藏族 0.5% 7.8% 1,9% 合计 100.0% 100,0% 100.0% 可以看出,藏族、汉族都以本民族成员为邻居的占绝大多数。其中藏族干部和知识分子由于大多是 单位集体户,所以汉族邻居较多。而宗教人士和农民阶层的邻居中绝大多数都是本民族。西藏的

11、汉族 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外来务工人员,第二种是外来的商人,还有一种就是援藏千部。绝大多数援藏干部 属于单位集体户,住在单位集体分的房子里。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较散,一般居住在建筑工地或打工地点 附近,大多有集体的宿舍,因此与藏族接触的机会并不多。 2. 相互间信任程 度要想彼此和睦相处,相互信任非常重要。表 4显示,两个民族相互间的信任度 不够高,存在一定的偏见,尤其是汉族的偏见度高于藏族。对于 “ 大多数对方民族的人都 ;可以信赖的 ” 这个观点, “ 非常同意 ” 的藏族为 16.3%、汉族为 36.3%;“ 同意 ” 的藏族为 52.9%、汉族为 3.9%;“ 不太同 意 ” 的藏族为 16

12、.2%、汉族为 40. 2%;“ 完全不同意 ” 的藏族为 2.2%、汉族为 15.1%。汉族对于藏族的信 任度明显要低一些,可见 “3.14事件 ” 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表 4您同意 “ 大多数对方民族的人都是可以信赖的 ” 这个观点吗?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太同意 完全不同意 很难说 合计 藏族 16.3 52,9 16.2 2.2 12.4 100.0 汉族 36.3 3.9 40.2 15.1 4.5 100.0 3. 交友跨 民族的交友情况可以反映出两个民族的交往程度。对于在西藏的藏汉民族来说,结交 异民族的朋友、进入其社会网络,最重要的条件是会讲对方民族语言。对于藏族而言 ,一 个

13、汉族如果能 说藏语,起码表示出他对藏语的重视,也反映出他对藏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汉族人较易被藏族 接受。 表 5您有几个汉族 /藏族朋友? 没有 .|v 两个 三个或三个以上 合计 藏族 30.1 13.0 9.7 47.2 100.0 汉族 7.8 6.1 12.8 73.3 100.0 没有汉族朋友的藏族( 30.1%)大大高于没有藏族朋友的汉族 ( 7.8%),同时在拥有异民族朋友的数 量分布上也有差异。汉族拥有 “ 三个或三个以上 ” 异族朋友的比例 ( 73. 3%)比藏族 ( 47.2%)高 26.1%。 这是由于语言、职业的差异,人们与异族交往的机会明显不同。汉族被调查对象

14、大都居住在城区,这里 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所在地,精通双语的人比较集中,语言交流的障碍较小,再加上工作需要,藏 汉两个民族交往的机会较多,交友的机会也相对增加。而对于居住在乡村的农民而言,实际接触汉族的 机会很有限。山南桑日县一位 30岁男性受访者表示: “ 县城里的汉族人比较多,但村子里基本上就没有 汉族人。 ” 拉萨的一位女性受访者也谈到:“ 我上学的时候,在日喀则高中,老师大部分是汉族,除了藏语 课以外全是用汉语教课,藏语课时藏族老师教,其他的课一般都是汉族老师教。我们班都是藏族,跟老 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207 师关系都很好,我们整个学校也都没有汉族同学,日喀则的重点

15、高中里有,我也没有接触过。 ” 4. 对族际通婚的态度 族际通婚常常是衡量民族交往的重要指标。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密尔顿 .戈 登指出,研究和度量民族融合的 7个变量中,其中族际通婚被视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族际通婚可以反 映民族关系的深层次状况,因为一个人只有对另一个人在心理和情感上都表现出深层的认可时,才有可 能考虑与那个人缔结婚姻。在族际通婚的情况下,这样的婚姻也标志着把一个 “ 异族人 ” 吸收进了 “ 本 族 ” 。因而,两个民 族成员对待族际通婚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也被视为两个民族关系好坏的重要标志。 “ 我的妻子就是半藏半汉,她母亲是江苏人,父亲是拉萨本地人,现在这样的人也很多。交朋友

16、主要是看 性格方面合不合得来,人与人的性格都有差别,不管是藏族还是汉族,只要是性格合得来,那关系肯定 好 ;如果性格合不来,那永远都成不了朋友。 ” 表 6您认为藏族和汉族可以通婚吗? 可以 不可以 很难说清 不知道 合计 藏族 80.1 7.6 6.4 6.0 100.0 汉族 41.7 7.3 43.9 7.2 100.0 对族际通婚持肯定态度的藏族被调查者( 80.1%)的比例为汉族被调查者 ( 41.7%)的近 2倍。汉族 的顾虑主要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这两方面的原因,很多汉族认为与藏族通婚就要信仰藏传佛教,这就 得改变他们原有的信仰体系,而改变宗教信仰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17、此外,多数汉族人作 为外来人员,他们定居的意识并不强烈,对异地婚姻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持保留态度。 5. 双语能力 语言既是一个族群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与工作中相互进行交流的 工具,所以在衡量当前的族群关系时,关于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题。由于青 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上西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相对较少,藏族的语言、文化相对比较独立。在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藏语文是当地民众唯一的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外界联系的增加,西藏不再是 一个封闭的地区,与外界沟通越来越频繁,汉语在工作、生活中使用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藏族人开 始学习汉语。 表 7您会汉语 /藏语吗?

18、不会 会说一点 说可以写一般 会说会写很熟练 合计 藏族 22.2 35.8 10.3 3.1.8 100.0 汉族 60.4 36.3 1.6 1.6 100.0 汉族不会藏语的比例 ( 60. 4%)是藏族不会汉语的 ( 22.2%)近 3倍,将近 80%的藏族都会说一点甚至 1/3以上的藏族能熟练使用汉语。西藏的汉族中,外来务工人员大概占了 1/3,他们的流动性强,居住时 间不定,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劳动强度大,所以学习藏语的时间、精力、愿望都有限。另外一部分人群为 援藏干部。援藏干部为轮换制,所以很多援藏干部在西藏居住时间有限;其次,很多援藏干部日常工作 生活中接触的藏族大多是会汉语的,

19、所以沟通没有障碍,也就少了必须学习藏语的压力。上世纪 50年代 初期十八军入藏时,中央出于对西藏民族问题的关注,要求各连队都要配备藏语翻译,同时要求在藏工 作的千部、工人、士兵都应学习说简单的藏语,也要求主要领导干部通晓藏语。所以那时候在藏族地区 工作的汉族干部,学习藏语的热情很高,甚至在很多场合主动使用藏语。 70年代以后,情况慢慢有了很 大改变。但是,现在仍有必要提高汉族干部的藏语水平,以方便正常开展工作,更好地促进两个民族之 间的沟通和合作。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个案去了解语 言的学习和使用对于干部工作的必要性。 个案 1:退休藏族干部 我出生在 1942年, 13岁跟家里人来到拉萨,在粮

20、食仓库当社工,搬运粮食。 1957年我们领导把我送 到了西藏地方干校去学习,他是一个汉族,是我们粮食仓库的主任,他把我送到干校去学习,汉语、藏语 这是受访的一位 34岁的藏族男性干部(个案 8)所说 208 中国藏学 2015年第 3期 (总第 119期 ) 都要学,那是我第一次学习文字。后来 59年西藏叛乱的时候我参加了工作。总共学习了 2年的时间,后 来西藏叛乱就没有时间学习了,我就参加了工作,在部队当翻译,跟部队一起出来了,平息叛乱。有个军 区俘管总队,管俘虏的,就是犯人,我在那里管犯人。 60年的时候我的工作调到了西藏劳改局,也是管犯 人。那时候藏语、汉语都懂得的人少,不能说我是人才吧

21、,但那时候社会用得着我这样的,很大一部分原 因就是因为我的汉语还不错。 个案 2:藏族干部,男 27岁 因为我的父母都是干部,所以我很小就接触到一些汉语,但是正式学习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到 现在为止,感觉自己的汉语水平还可以。因为我们从事的是民族宗教工作,而拉萨本身就是一个 比较敏 感的地方,所以平常除了一些大型的材料,一般小的材料都是我写,什么简报啊、请示啊,都由我来写,而 且全是用汉文写。像我们从事民族宗教工作,大多数要和基层的僧尼或者不会汉语的人打交道,我觉得 如果藏语、汉语都懂的话,工作起来就会比较方便。如果只会汉语,不会藏语,那我们的工作就没法展 开。如果安排一个汉族同志,到了基层

22、或村委会,除了村长这些人之外,几乎沟通不了。所以对我们的 要求是,既要懂汉文,又要懂藏文,而且要都会说,都会写。现在单位里有一个汉族,他虽然会说也听得 懂藏语,但是不会写,所以单位里的大型材 料都由我来写。 在访谈中,很多藏族表示自己或者子女要学习汉语。拉萨的一位藏族女性说道: “ 等儿子长大一点 我们想把他送到幼儿园汉族班,大部分家里 (条件 )稍微好一点的藏族家里都会把小孩送到汉族班,上汉 族班的话上小学的时候汉语基础就会好一点,写作文这些就容易些,考内地西藏班也容易一点。我公公 也是希望孩子好好上学,将来找个好工作,不然小孩上不了学,将来只能当保安,当清洁工。 ” 另一位也谈 道 :“

23、我是拉萨本地人,我有很多汉族朋友,所以我的汉语比较好,我们小区里大部分是汉族,我小学的时 候就开始学汉语了,从三年级开始吧,数学都是藏语教,小学的课程最主要就是藏语、语文、数学这些,还 有体育、美术、音乐等等,除了语文以外,其他的都是用藏语教 ,跟现在不一样,现在从幼儿园开始都学汉 语。 ” 这说明大多数藏族百姓对学习汉语文是很积极的,对汉语文持一种更为积极和开放的态度。 6. 对民族关系的评价 表 8您认为藏族和汉族的关系怎么样 ? 很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不知道 合计 藏族 71.6 22.4 1.6 1.2 3.3 100.0 汉族 40.0 51.1 5.0 1.1 2.8 100.

24、0 在对当地民族关系的评价中,认为藏汉关系 “ 很好 ” 的藏族被调查者 ( 71.6%)比汉族被调查者 (40%)高 31.6%,认为关系 “ 一般 ” 的汉族被调查者( 51.1%)比藏族被调查者 ( 22.4%)高 28.7%。认为 “ 不太好 ” 和 “ 不好 ”的汉族被调查者为 6.1%,藏族被调查者为 2.8%。也就是说,藏族被调查者对藏汉民 族关系的评价比汉族的评价要好得多。当地人对民族关系的评价不同于学界的客观指标,虽然各自标 准不同,但它是长期、众多信息短时汇集、判断的结果,这种心理感受比学者的评价更为真切。据我们在 当地的访谈可知,不少藏汉族人在年节时相互走动,遇到困难时也

25、能从异族朋友那里得到帮助。有些农 民和汉族朋友的关系还很不错, “ 经常搞聚会 我生小孩的时候,他们也过来祝贺我。 ” 个案 3也提到: “ 有一个修摩托车的汉族和我关系挺好的,我经常到他家去,他也常到我们家来。我觉得和汉族人交往 挺好的,也没发生过什么矛盾。 ” 同时,访谈也发现,抽样数据与人们的实际态度有一定差距。这主要是因为这一问题比较敏感,大 多数人只求和平共处,进一步相互融合的期望值都不太高。个案 5提供的情况可以让我们多少了解一下 部分藏族人对藏汉关系 评价并不太高的原因所在: “ 我觉得有些汉族人挺好的,像我们旁边的消防大队 的汉族当兵的同志都挺好的。但有些人不太好,不讲诚信,之

26、前有一个工地的汉族包工头,我老公给他 的工地打工跑运输,后来他没给工钱就跑掉了 ,一 共欠了 3万 7千元,到现在也没要回,这么多血汗钱没要 回心里挺难过的。我也向县劳动局报了这件事,但已经有一年多了还没有解决。 ” 近五年来西藏藏汉民族关系调查报告 .209 . 三 、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分析 1. 干群关系 干群关系也是民族关系好坏的重要体现。在老百姓的眼中,干部就代表了政府,两个民族的群众对 汉、藏族干部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态度。 表 9在您的周围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怎样? 很好 一般 不太好 不好 不知道 合计 藏族 70.2 24.7 2.2 1.0 1.8

27、100.0 汉族 8.4 38 27.4 1.1 25.1 100.0 藏族被访者中 , 70.2%的认为周围的干群关系很好 ,24.7%的认为一般,只有 3.2%的认为不好;汉 族被访者中,只有 8. 4%的认为周围的干群关系很好, 38%的认为一般 , 28.5%的认为不好,还有 25.1% 的选择了 “ 不知道 ” 。 表 10您认为大多数汉族 /藏族干部都是诚实勤勉和有能力的吗? _ _ _ _ ( _ _ _ . _ 非常同意 同意 不太伺意 完全不同意 稂难说 合计 汉族干部 藏族 18.7 51.3 16.9 3.0 10.1 100,0 汉族 12.2 43.9 19.4 1.

28、7 22.8 100.0 藏族干部 藏族 26.8 49.9 12.7 1.3 9.4 10.0.0 汉族 12.9 31.5 31.5 1.7 22.5 100.0 对于 “ 大多数汉族干部都是诚实勤勉和有能力的 ” 这个问题, 70%的藏族和 56.1%的汉族 “ 同意 ” 这 个观点。对于 “ 大多数藏族干部都是诚实勤勉和有能力的 ” 这个问题 ,76.7%的藏族和 44.4%的汉族 “ 同 意 ” 这个观点。由此可知,藏族对干部表现出了较高的认可度与满意度,而汉族对干部的工作成绩和工 作能力认可度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大部分干部素质高、责任心强,能够时刻谨记为西藏 百姓服务

29、的工作目标,确实为藏族群众做了很多事情,因而藏族群众满意度高,认可度强。第二 ,在西藏 地区,汉族大多是务工人员和商人,他们在西藏享受的民族优惠政策有限 ,加之他们对西藏地区的认同 感也不强,容易将事业生活的不如意归结为干部的能力不强,没有为老百姓办实事。 表 11您周围的汉族 /藏族干部尊重当地百姓吗? 都可以 大部分可以 一部分可以 几乎都不能 不知道 合计 汉族干部 藏族 33.9 41.7 17.2 1.5 4.4 100.0 汉族 12.8 35.6 32.8 4.4 14,4 100.0 藏族千部 藏族 43.2 39.1 11.7 1.8 2.8 100.0 汉族 35.6 32

30、.2 21.7 2.2 8.3 100.0 对于汉族干部是否尊重当地百姓,藏族被访者中 , 33.9%的认为都可以 , 41.7%的认为大部分尊重; 汉族被访者中,仅有 12. 8%的认为都可以, 35. 6%的认为大部分尊重。对于藏族干部是否尊重当地百 姓,藏族被访者中 , 43.2%的认为 “ 都很尊重 ” , 39.1%的认为 “ 大部分尊重 ”; 汉族被访者中 , 35.6%的表 示都很尊重 ,32.2%的认为大部分尊重。 衡量干群关系的另一个维度,即干部对群众的态度,干部若能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群众自然会给 予积极的反馈,干部则可根据群众的反馈,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而更好的为群

31、众办实事、谋福 扯。这样,干群之间便实现了良性的互动。 汉族干部的被认可度不如藏族干部高的原因,也许从以下个案的访谈中能找到一些, “ 汉族干部跟 老百姓接触不上,语言不通。他们要是下乡,语言不通就还要配一个翻译,所以一般都是在乡里面,很少 去村里。去了也说不出来,他们说的我们也听不懂,老百姓也说不上话。 ” 此外,有小部分干部将喝酒应 210 中国藏学 2015年第 3期 (总第 119期 ) 酬的风气从内地带到了西藏,这给一些群众带来了负面的印象。在西藏日喀则地区进行调研时,笔者曾 在街道的一家汉族餐馆进行调查,在问到这个问题时,老板开玩笑地说: “ 援藏干部很辛苦,他们整天喝 酒很辛苦啊

32、!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汉族群众对于干部的工作表现颇有微辞,因而汉族对于干部的工作作 风认可度稍低。 那么,被调查者是否欢迎援藏干部来西藏工作呢? 表 12您是否欢迎来自内地的支援西藏建设的汉族同志 ? 欢迎 不欢迎 无所谓 很难说 不愿回答 合计 藏族 B4.9 4.7 6.1 2.9 1.4 100.0 汉族 40 51 5 1 3 100.0 84.9%的藏族对援藏干部表示欢迎,只有 40%的汉族对援藏干部表示欢迎,有 51.1%的汉族表示不 欢迎援藏干部。笔者分析,汉族被访者中除了干部阶层就是商人和务工人员,他们与干部之间在收入、 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明显,有一定的心理落差,所以对援藏干

33、部表现出排斥的态度。藏族的感受则不 一样,援藏干部不仅支援了西藏的建设 ,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支援。援藏干部需要采取公开报 名、择优选择的办法,并且选派条件也较为苛刻,如政治上靠得住,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身体健康,适应高 原环境,能坚持长期在藏工作 ;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业务水平,等等。因而,被选派进藏 的汉族干部大多是政治觉悟高,身体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他们在西藏为老百姓做实事、谋福 利,为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生长在西藏的藏族百姓,他们中的绝大多 数对于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着切身的感受,对于汉族干部的付出与贡献,也持认可和感恩的

34、 态度。 在西藏的各级党政机关中,藏族干部的比例普遍很高,而且越到基层组织,藏族干部的比例越大。 这种情况与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很相近,即干 部的主体为当地民族。对于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自我 认识和这个民族在与其他各民族关系中的定位,社会精英具有重要的塑造和规范作用,在特定的社会环 境中,精英的言行对社会的影响不能忽视。 精英阶层接受过现代化教育,不仅熟知汉文知识体系以及 国家的各项政策及其运作,也熟悉和掌握着本民族知识, “ 无论是对汉语文知识或是本土知识,他们都不 仅是学习者或推广者,同时也是选择、诠释与创造者。 ” 因此 ,相比普通民众,他们往往是双语人或多语 人,是各种文化之间的沟通者

35、,尤其是官方和地方、异地和本土之间的中间人,他们所掌握的信息、 知识、 关系和社会地位,使他们很容易代表本族群从政府获得各种物质和符号的资源。 也因此,他们成为由 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身份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的直接受益者。 2. 政府政策 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和相应的制度对民族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以前,南非的种族隔离和种 族歧视政策无疑是使白人与黑人之间处于对立状况的重要因素。与之相反,民族平等和诚心扶助少数 民族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则有助于使民族关系日趋融洽。政府的政策对于各个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影响很 大,政策执行得是否到位、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影响了人民对国家的满意度。 表 13西藏的 民族语言政策实

36、施得怎么样? 很成功 实施了但有问题 没有实施 不知道 合计 藏族 66.4 22.6 3 8 100*0 汉族 34.8 26.4 2.8 36 100.0 对于西藏的民族语言政策,藏族被访者中 , 66.4%的认为实施得 “ 很成功 ” , 22.6%的认为 “ 实施了但 美 安东尼 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 4 -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 个 华夏历史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M,北京:中华书局, 2008年,第 27页。 纳日碧力戈: (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年。 印尼的大部分青年华侨不懂汉语文

37、,在很大程度上已接受了当地民族的风俗文化。但由于他们在经济收入上与土著民族仍有 明显差别,因此一遇风吹草动,仍会出现当地人大规模的暴力排华事件。 2005年 10月在法国爆发的外来移民的大规模骚乱,烧毁汽车 4000多辆。骚乱亊件最初起因是巴黎郊区两名移民青年在受到瞥 察追捕时逃入一所变电站触电身亡,青年移民们对此事件不能接受,于是当天夜里就爆发了数百青年人上街的骚乱,随后几天内骚乱就 由巴黎蔓延至全国。移民们焚烧汽车、商店,与警察冲突。移民主要来自北非和中东。这些移民在融入法国主流社会中困难重重,他们 的经济收入远低于白人,面临失业等 很多困难。骚乱参加者说: “ 这里聚集着太多的失败。所有

38、这一切都等着爆发的这一刻 214 表 20您认为汉族 /藏族聪明吗? 中国藏学 2015年第 3期 (总第 119期 ) 都很聪明 大部分聪明 一部分聪明 都不聪明 很难说 不愿回答 合计 藏族 31.8 41.6 16.4 0.9 7.8 1.4 100.0 汉族 29.4 24.4 22.8 0.6 15.6 7.2 100.0 两个民族认为对方民族 “ 都很聪明 ” 的比例相当,都在 30%左右,认为 “ 大部分聪明 ” 的藏族为 41.6%、汉族为 24.4%。 但是,认为对方民族 “ 都不聪明 ” 的比例很低,都不到 1%。 说明在这个方面两个 民族没有明显的偏见。 表 21您认为汉

39、族和藏族谁更讲卫生 ? 大多数汉族 大多数藏族 两个民族差不多 很难说 不愿回答 合计 藏族 30.7 10.1 5; 0.6 7.5 1.2 100.0 汉族 36.3 3.9 40.2 15.1 4.5 100.0 在卫生习惯方面,汉族和藏族有 30%多的人都认为 “ 大多数汉族 ” 比较讲卫生 ,认为 “ 两个民族差不 多 ”的藏族为 50.6%、汉族为 40.2%,认为 “ 大多数藏族 ” 更讲卫生的汉族的比例远低于藏族。说明在卫 生习惯方面,汉族对藏族有一定程度的偏见。 四、结论 汉藏民族关系是研究西藏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几乎都是关于汉藏民族关 系史的研究,对于民

40、族关系现状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我们在西藏的调查研究,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 综合性调查之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利因素的存在,影响了民族关系的 和谐发展:首先,经济收入和教育方面的差距拉大。目前,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明显,而少数民族大都 聚集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尽管改革幵放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与东部地区差距仍在 不断扩大,城乡差距也不断扩大。其次,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 。再次,社会发展不均衡。在中国的高 速经济增长和严重社会分化的大背景下,贫富分化、区域分化、城乡分化以及生态危机已经达到了相当 规模 ,而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也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条件。族群之间因

41、资源的竞争和博弈的结果,是追求 一种结构性均衡的体系,因此,需要深入探讨通过何种政治途径消弭族际间的利益冲突、观念分歧,进而 达成各民族均衡发展。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快速变化,都使得调整后的利益格局和旧的社会结 构不同,既造就了一个很大的新的受益群体,同时也有少数人因为受到冲击而不满。其中有些照顾少 数 民族的政策也受到了冲击或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所以在目前形势下,在西部某些民族区域适当放缓开 发的速度 ,对某些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是必要的。 民族关系是十分复杂的,除了前 述所谈因素之外,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其他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还有一些历史因素和偶发事件也会成 为影响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些内容需要在今后的调查中逐渐补充完善,以期我们更好地理解把握 西藏的民族关系。 本 文责 任 编 辑 狳 绍 强 作者简介 张军,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北京 100091) 杨圣敏:经济发展与民族关系:基于科学 发展观的反思 N,中国民族报 2010年 3月 12日,第 5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