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4790432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8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2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现代汉语语法修辞 .pdf(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一、填空1、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 (概括性) 、(稳固性) 和 (民族性) 。 2 、 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 代词分为(疑问代词) 、(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 。 4 、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按其外部的(组合特点)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 结构特点 )分。 5 、兼语短语是由一个 (动宾)短语和一个 (主谓)短语套叠构成的。 6 、主谓谓语句是指以(主谓短语)作谓语的句子。 7 、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区别词) 。 8 、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

2、的 (组合能力) 和词的(造句功用 ) 。这里不知会不会是“功能”才对呢? 9 、 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 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 (实词 )和 (虚词)两大类10、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 (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 (句子的结构成分 ) ; (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 11 、将结构助词“的”“地” “得”分别填入下边句中的空格内。(1)他说(的)我没听清楚。(2)月亮悄悄(地)爬上了树梢。(3)我们按规定作(的)处理。 (4)高兴(得)眼泪围着眼圈儿转。(5)你别说(得)太过分了。 12 、 根据句子的( 语气 ) 分出的类

3、别叫句类,它包括: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和(感叹句 )四种;根据句子的(结构 )分出的类别叫句型,它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3 、 “生命之树常青”这一句话中用了比喻,这种比喻属于(暗喻) 。14、“我最近在读鲁迅”这一句话中用了借代, 其借代方式是(以作者代作品) 。 15 、辨别句型:把句型的代号字母填在括号里。 A、连谓句 B 、兼语句 C 、双宾句 D 、主谓谓语句 E 、主谓短语作宾语(1)他让我骑自行车。( B )(2)我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A )(3)他知道我不喜欢挤公共汽车。 ( E ) (4)骑自行车我从没出过事。( D) 16 、 “向前看”、

4、“向无此例”和“心里向着他” 的这三个“向”的词性分别是( 介词 ) 、(副词 )和(动词 )17、指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词性。(1)小王曾经跟老张到过俄罗斯。 ( 介词 ) (2)小王跟老张都到过俄罗斯。( 连词 )(3)小王跟着老张到过俄罗斯。 ( 动词 )(4)他的思想跟不上形势。 ( 动词 )二、单项选择1、句子“这东西你吃过没有?”中“没有”的词性属于( C )A、动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区别词2、下列句子属于连谓谓语句的是( C ) A、他看见了就上前去搀扶她。 B、差人带着张好古来到考场。 C、中午,老杨同志到老刘家去吃饭。 D、母亲站起身,出去了。3、下列句子属于兼语

5、句的是( D ) A 、最有趣的事是捉了苍蝇喂蚂蚁。 B 、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妇女丢了车票。 C 、闰土的父亲把闰土带走了。 D、这件事使大家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2 4、 “刚才指导员宣布一班的三个同学去训练,其余的同学去看彩色电视节目。”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分别为( B ) A 、副词、副词、形容词 B、名词、代词、区别词 C 、副词、代词、形容词 D、名词、副词、区别

6、词。 5 、 “一锅饭吃十个人。”中的宾语属于( B ) A、断事宾语 B、施事宾语 C、受事宾语 D、工具宾语 6 、 “盘子买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B )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断事主语 D、用事主语 7 、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运用的修辞格是( B ) A 、借喻 B、回环 C、比拟 D、借代 8 、下列句子中“谁”表示任指的是( B ) A 、明天开会谁的主席? B、咱们几个谁也不能推卸责任。 C 、谁说明天不上课? D、这句话我好像听谁说过。 9 、中心语是体词性,修饰语是( A ) A、定语 B、状语 C、同位语 D、插入语 10 、以下各例

7、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B ) A、这孩子像他爸爸。 B、这孩子像个猴子。 C、这孩子好像感冒了。 D、这孩子好像活过来了。 11 、 “墙上挂着横幅”变换成别的格式后意义有差别的是( D ) A、横幅在墙上挂着。 B、横幅挂在墙上。 C、横幅被挂在墙上。 D、把横幅挂在墙上。 12、 “书我看完了”中的“书”是( A ) A、主语 B、宾语 C、状语 D、插入语 13、实词是( D ) A、能单独充当主语、宾语的词 B、能单独充当宾语、补语的词 C、能单独充当定语、状语的词 D、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14、 “年年出口商品”中的“出口商品”是( B ) A、偏正关系 B、动宾关系 C、主

8、谓关系 D、中补关系 15、下面这个短语第一层的正确切分是( B )走进 来一 个男孩 子 A B C、 D、 16、状语是( D ) A、动词的修饰语 B、形容词的修饰语 C、名词的修饰语 D、谓词性偏正短语中的修饰语 17、下列句子中,“跟”属于连词的是( C ) A、我昨天跟他去公园了。 B、我跟他昨天去公园了。 C、我昨天跟他一块去公园了。 D 、我跟他没关系。 18、下面短语属于兼语短语的是( B ) A、别让雨淋坏了 B、让他再说一遍 C、你就让着他点儿 D、把这本书让给你 19、 “他清清楚楚地听见人在说话。 ”这个句子是( D ) A、连谓句 B、兼语句 C 、一般主谓句 D

9、、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3 20、下面的句子里使用了拈连辞格的是( A ) A、人老心却不老。 B、舍不得孩子打不住狼。 C、酒好不怕巷子深。 D、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21、下面的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格的是( B ) A、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B、浇树浇根,交人交心。 C、天寒地冻冻不坏我们的决心。 D 、高山低头,河水让路。 22、 “怎么少了个人?”这个非主谓句的下位句型是(

10、C ) A、名词句 B、动词句 C、形容词句 D、叹词句 23、 “你看、你听、严格说、毫无疑问”等用作插入语时,可以( B ) A、表示呼应和感叹 B、表示提醒和强调 C、表示推测和估计 D、表示依据和来源 24、下面问句中是特指问的是( C ) A、你说的像话吗? B、你这个人到底说不说实话? C、他讲过什么话呢? D、你是买东西,还是买态度? 25、 “土豆买回来了。”中的主语属于( B ) A、施事主语 B、受事主语 C、于事主语 D、断事主语三、判断正误正 1 错 2 1、 “跑了一匹马”和“杀了一匹马”的宾语“一匹马”都是受事。( 2 ) 2、 “很聪明”和 “很了解”都能受程度副

11、词修饰, 因而可以归入形容词。( 2 ) 3、 “他总是说这孩子很聪明。 ” “他总是夸奖这孩子聪明。 ”前一句的“聪明”是形容词,后一句里的“聪明”是名词。 ( 2 ) 4、 “武侠小说我从来没看过。 ”是个倒装句。( 2 ) 5、夸张可以通过其他修辞格来实现。 ( 1 ) 6、语法讲的是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1 ) 7、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主要是依靠语序这种语法手段。( 1 ) 8、 “他家有机会出国”和“他家有人出国”都属于连谓短语。( 2 ) 9、 “请他参加”和“希望他参加”都属于兼语短语。( 2 ) 10、 “一本新书”的第一层次划为“一”和“本新书”是违反了意义的

12、原则。( 2 ) 11、 “不好的习惯”的第一层次应划分为“不”和“好的习惯”。 ( 2 ) 12、 “残害人民的刽子手”的第一层次划分为“残害”和“人民的刽子手”是违反了意义的原则。( 1 ) 13、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宾语“山”是受事宾语。( 2 ) 14、 “打扫卫生”的宾语“卫生”是目标宾语。( 1 ) 15、 “多威风啊,仪仗队!”是一个非主谓句。( 2 ) 16、“篇章指的是由句子连接成篇的语言体。 ”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 “是” 。 ( 2 ) 17、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以改变我们的计划。”是一个单句。( 1 ) 18、 “你再说也没有用。”是一个单句。( 2 ) 19

13、、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喻。 ( 2 ) 20、 “他一直是魂思梦想着打飞机,眼前飞过一只雁,一只麻雀,一只蝴蝶,一只蜻蜓,他都要拿枪瞄瞄。 ”这个句子使用了排比兼反复的修辞手法。(2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4 四、改错: 1 、以编辑的名义回的一封信是他们的习惯做法。 2 、江西宾馆改革后,今年的营业收入超过承包方案都65% 。 3 、这个厂刚实行奖金时

14、,由于社会上一度出现忽视政治工作的影响,职工中向“钱”看的倾向明显抬头。 4 、大批农村儿童上学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坐上了木制课桌凳,广大农民十分满意。 5 、李林感到了婆媳之间紧张的气氛,多次劝说妻子尊敬老人,可收效不大。 6 、按科学方法养猪,育肥一头猪,时间缩短一半,饲料成本减少一倍。 7 、经过周密调查,终于使我们弄明白了事实的真相。 8 、不管当地气候条件极端不利,探险队员终于胜利完成了任务。 9 、在渔民们起早睡晚,终日劳动下,生产计划终于超额完成。 10 、不但我们要使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五、语言现象分析(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

15、语 1、昨 天 从 家 乡 传 来 振 奋 人 心 的 好消 息 2、希 望 参 加去北 京 的 旅 行 团 3、派 人去通 知 小 王 马 上 来报到 4、痛 得 我差 点 掉眼 泪 5、他 能 不 能 马 上 来还是 个 问 题 6、把你 妹 妹 小 英 的 情 况给 大 家介 绍一 下 7、做一 个 有 理 想 有 作 为 的 青 年 8、世 界珍 贵 稀 有 动 物 熊 猫 的 故 乡 中 国 9、王 才喝 口 水站 起 身走 了 出 去 10、告 诉 我他怎 样 来这 儿(二)分化下列歧义短语 1、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他的哥哥和妹妹的三位朋友 2、看打乒乓球的中小学生看 打乒乓球

16、的中小学生 3、我们 五人 一组我们 五人 一组 4、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关于植树造林的建议 5、骂 他朋友的孩子骂他朋友的孩子 6、安排 好工作安排好 工作 7、非洲 语言研究非洲语言研究 8、他兄弟 小刚和小明他兄弟小刚和小明 9、撞倒他的自行车撞倒他的自行车 10、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摩托车和汽车的零件(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并分析它们的层次成分 1、这 件 事给 了 他很 深 刻 的 教 训。句型: 2、我弟 弟极 力 主 张 到 杭 州 去 旅 游。句型: 3、据说,厂长已 经找 了 你 三 回 了。句型: 4、这 个 问 题回 答 的 人 不 多。句型: 5、 这 台 计 算 机学 校

17、 的。句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5 6、老 王劝他马 上 骑 车 去请 医 生。句型: 7、 我 们对 他 的 品 德还是很 清 楚 的。句型: 8、 叔 叔, 你 去动 员他留 下 来看 戏。句型: 9、中 国 女 排飞到 漳 州开 始 训 练。句型:(四)分析下列多重复句 1 、车摇慢了,线抽快了,线就会断头;车摇快了,线抽慢了,毛卷、棉条就会拧成绳,线就会打成结。 2 、柜是一幅凶脸孔,主顾也

18、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记得。 3 、里有许许多多的事他不明白,听朋友们在茶馆里议论更使他发胡涂,因为一人一个说法,而且都说得不到家。 4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5、固然,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 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原因或普遍的根据, 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6、内容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不管写多长,也没有分量,所以不能只看量,要讲求质。7、北京是美

19、丽的,我知道,因为我不但是北京人,而且到过欧美,看见过许多西方的名城。8、只要我们在今后进一步改善对青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国家的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并且努力纠正我们工作中的错误,我们就一定能够帮助广大青年自觉地克服自己的弱点,勇敢地迎接自己的战斗任务。9、现在一些中低焦油含量的香烟虽然减少了对肺部的损害,但是并不等于此类香烟无毒,因为只要香烟燃烧,就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物质,就会对机体继续造成损害。10、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但至今还没有见; 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寻到一注钱,慌张的回顾,但屋里是空虚而且了然。 11 、塑料不腐烂分解是一大长处,因为当塑料垃圾被深埋时,它永远不会变成任何

20、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人类生存的环境,即使是被焚烧,大部分塑料也不会释放出有毒气体。 12 、宋师毕竟是个快乐的人,虽然也苦恼了几天,装过几天病,但过了那股劲,憎恨的情绪慢慢也淡了,对小娥也管得不那样紧了。 13 、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14、这个院子,虽然不气派,甚至连一条平坦的路也没有,下雨到处是水塘和泥坑,但却时有漂亮的卧车驶入,都是找人事局那位陈科长的。 15 、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主义者,他们思想中就不能

21、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而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16、我们所以要隆重纪念阿耳伯特爱因斯坦,不仅是因为他一生的科学贡献对现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6 代科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为真理和社会而献身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是鼓舞我们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力量。 17 、在周副主席的号召和影响下,整个村子的部队都搓米:有瓦片对瓦片搓的;有石头对石头搓的;

22、 有的干脆就用手搓, 手上磨出了血泡,但仍然愉快地搓。18、叭儿狗如此宽容,别的狗也大可不必打了,因为它们虽然势利,但究竟还些像狼,带有野心,不至于如此骑墙。 19、我们无论认识什么事物,都必须全面地去看,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而且还要看到它的反面,否则,就不能有比较完全的和正确的认识。 20、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又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如果只讲革命精神, 不讲物质利益, 那就是唯心论。(五)指出下列一段话中使用的修辞格 1 、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象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两个比喻前后连用) 2 、盼望

23、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比拟连用) 3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对偶套比喻) 4 、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对比套排比、反复) 5 、我想:翻身农奴索朗阿爸,不正是一颗亮闪闪的夜明星吗?(比喻兼反问) 6 、这种感情象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比喻兼排比) 7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回环兼拟人、排比套比喻) 8 、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

24、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 (排比、谐音双关、仿词、反语、借代) 9、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 这是科学的春天: 染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对偶、引用、对偶套比喻、排比套反复兼双关和借喻、拟人) 10、足以纪念鲁迅的,是鲁迅自己的文章,自己的精神,自己的对于仇敌的认识与战斗。 (排比兼反复) 11、在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土里的竹根。(回环、顶真、层递) 12 、风失去了雨前的野性,轻轻地抚摸着草根;水珠在草尖上

25、闪光,象粒粒珍珠在闪耀;朵朵野花开得那么娇丽,红的似火,黄的似金(拟人、比喻、对偶套比喻) 13 、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 (排比、顶真、反复、比喻) 14 、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又是多么高尚啊! (拈连、通感、对比兼比拟) 15 、于今,汉匈一家,情同兄弟,兄弟之间,不就要长命相知,天长地久吗?长相知,才能不相疑;不相疑,才能长相知(顶真、比喻、反问、回环) 16 、他品味着香醇的酒味,品味着众人的甜蜜的笑声,品味着新的生活。(排比、拈连、通感) 17

26、、总理的轿车开动了,我们的心哪,跟着总理向前,向前,忘记了卸装,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7 记了时间,忘记了春寒许久许久,周总理的音容笑貌,在我脑际萦绕;周总理的谆谆教诲,在我心中回响。 (比拟、反复、排比、对偶) 18、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设问兼暗喻) 19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比

27、拟套比喻) 20 、这种感情像红松那样,根深蒂固,狂风吹不动,暴雨浸不败,千秋万载永不凋谢。 (明喻、夸张兼对偶)七、简答1、写出 A、B、C三组的重叠形式,说明为什么不能依照同形的重叠形式归并词类。A组不能受“很”修饰, D组却可以,为什么A组为形容词, D组反而是动词? A、笔直、血红、滚烫、雪白 B、干净、漂亮、马虎、文静 C、打扫、布置、调查、整理 D、同情、害怕、理解、担心答:A组 ABAB 方式重叠,如“笔直笔直” ,B组 AABB 方式重叠,如“干干净净” ,C组也按 ABAB 方式重叠,如“打扫打扫” 。虽然 A和 C在重叠方式这一点上相同,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更多: C组可以带

28、宾语, A组不行; A组既不能受“很”修饰,也不能受“不”修饰,但可以进入“是的”格式中,而C组这些及物动词虽然不能受“很”修饰,但却能受“不”修饰,不能进入“是的”格式中。因此,不能仅仅只凭重叠形式相同这一点来把 A和 C两组归为一类。 D组可以受“很”修饰的同时又可以带宾语,如“很同情他”,因此还是动词。2、 “爱、恨、希望”等是动词,经常受程度副词修饰;“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是形容词,却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为什么说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形容词?答:一般动词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但是“爱、恨、希望“等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有程度之别,所以可以手程度副词修饰。我们之所以判定这些是动词,是因

29、为这些词都能做谓语中心,又能带宾语,如“爱祖国” 、 “恨敌人”。一般形容词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但是“笔直、雪亮、红彤彤、绿油油”等不受程度副词修饰,因为这些词本身含有程度深的意思。我们之所以判定它们为形容词,是因为它们都可以做定域和谓语,不能带宾语。例如“笔直的大道”、 “眼睛雪亮”等。3、举例说明动词和形容词的关系这两类词共同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两条: (1)大都能受到副词“不”的修饰; (2)都经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词。它们相对立的语法功能差别主要也有两条:(1)能不能带宾语,能带的是动词,不能带的是形容词; (2)能不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能加“很”的是形容词,不能加“很”的是动词,这两

30、条要同时作鉴别标准。请看下表:例词能不能带宾语能不能加“很”词性 1洗、赠送 +-动词 2短、平常 -+形容词 3想、喜欢 +动词 4休息、出发 - ? 5碧绿、共同 -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8 第一行是动词,第二行是形容词, 功能对立,界线清楚。第三行能带宾语, 又能加“很” ,也是动词,不过主要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困难在于第四、第五两行,都不能带宾语,也都不能加“很”。这就要用第三条功能差别

31、来鉴定了,能不能受副词“没有”修饰,能加“没有”的是动词,不能加“没有”的是形容词。据此,可以确定,“休息” 、 “出发”是动词, “碧绿” 、 “共同”是形容词。 4 、举例说明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差别这两类词的主要功能差别是: (1)时间名词可以修饰名词,时间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刚才”可以修饰名词(如“刚才的事” “刚才的话”) ,应归入时间名词,而“刚刚”只能归入时间副词。(2)时间名词前面可以加介词“在” 、 “到”或者“从”,构成介词结构,时间副词前面不能加这些介词。根据这个差别,可以确定“早上、平时、日前”之类是时间名词, “从来、时常、立刻”之类是时间副词。这两条标准只要满足一条便

32、可以确定是时间名词,因为副词除了作状语外不能再作其他成分。由于部分时间名词跟介词组合有一定困难(即习惯上反而不用介词) , 如 “在现在”,因此第一条标准最简单可行。5、举例说明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这两类词的主要功能差别也有两点: (1)形容词一般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而副词则不能。 “非常努力” “很亲切”中的“努力”“亲切”都应当确定为形容词; “大力” “亲自”不能说成“非常大力”“很亲自”,则应是副词。(2)形容词可以修饰名词,副词不能。 “共同的生活”“静静的顿河”中的“共同” “静静”都修饰名词,应当确定为形容词;而“互相” “悄悄”不能修饰名词,则是副词。此外,要特别注意一部分同音

33、同形的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它们是:“好、光、老、白、直、怪、硬、净、干、穷”等。由于它们在作状语和作定语、谓语时语义不同,因而应分别属于副词和形容词两类,它们是同音词。例如:形容词好戏光 脚白手套路很直人老了副 词好漂亮光说空话白跑一次直哭老不说话 6 、举例说明动词和介词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动词和介词不难确定,如“被、从、对于、关于、以、自”等从来不单独作谓语,即使带上名词也不作谓语,显然是介词。但是,现代汉语里,还有一批动、介兼类的词,如“在、为、比、到、给、通过”等,就容易发生界线模糊不清的情况。区别的办法是:凡句子里有别的词充当谓语的中心语,它就是介词;没有别的词充当谓语的中心语,它就

34、是动词。他在教室里。( “在”是动词)他在教室里读书。( “在”是介词)他到北京。( “到”是动词)他飞到北京。( “到”是介词)我给你一支笔。( “给”是动词)我给你买铅笔。( “给”是介词)7、举例说明连词和介词的区别。甲组:和、跟、与、同区分方法一:“和、跟、与、同”连接的两个单位可以变换位置,而意思基本不变,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9 这是连词的用法。否则,便是介词的用法。例如:张三和李四都是武

35、汉人。李四和张三都是武汉人。 (意思不变,“和”是连词)为了报告喜讯,王五跟赵六通了电话。为了报告喜讯,赵六跟王五通了电话。(意思变了, “跟”是介词)区分方法二:“和、跟、与、同”前边能插入修饰语的,这是介词的用法;不能插入的,便是连词的用法。例如:为了报告喜讯,王五已经和赵六通了电话。(可以插入修饰语,“跟”是介词)张三已经和李四都是武汉人。 () (不能插入修饰语,“和”是连词)乙组:为了、由于、因为区分方法是: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 算介词;后面接非名词或非名词性短语的,算连词。例如:为了祖国,前进!(介词)由于有空调,不觉得热。 (连词)8、如何辨别具体句子中的动词“没有”和副词

36、“没有”(1)在汉语中,有两个“没有” : “没有 1”是动词,“没有 2”是副词。它们在语法形式上最大的不同是 n1 n1n1: “没有 1”后跟名词性词组,“没有 2”后跟非名词性词组。例如: 1 我没有语法书。 2 我没有借语法书。例1 “没有”后接的是名词性词组“语法书” ,所以是动词;例 2 中“没有”后接的动词性词组“借语法书” ,所以是副词。如果我们把这两个例句变换组成相应的主谓谓语句,则也可发现这两个“没有”和它们的后续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是不同的。 3 语法书我没有。(例1 的变换式) 4 语法书我没有借。(例2 的变换式)从以上的变换式中, 我们可以看出 “没有 1”是支配后

37、面的名词性词组的, 因而是动词;“没有 2”只是修饰限定后面的动词性词,因而是副词。(2)这两个“没有”都是表示否定的,但是它们所否定的内容有所不同。“没有 1”是对“领有、具有、存在”等意义的否定,即是对动词“有”的否定;“没有 2”却是否定动作或状态已经发生或出现的。所以,它们的肯定形式有所不同。如: 5 我有语法书。(例1 的肯定式) 6 我借了语法书。(例2 的肯定式)(3)这两个“没有”在结构地位上的不同,也造成了它们的提问形式有所不同。“没有 1”只有一个提问形式:“有没有”;而“没有 2”的提问形式却不止一个。例如: 7 你有没有语法书?(例 1 的提问形式) 8 你借了语法书?

38、(例 2 的提问形式) 9 你借没有借语法书?(例 2 的提问形式)有的方言(如上海方言)存在“你有没有借语法书?”这种格式,但普通话里是不能这样说的,因为不存在“有借语法书”这种肯定形式。9、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助词“了“和语气词“了”(1)有两个“了”容易发生混淆。从形式上看,一个必须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而且还必须紧挨着前面的那个动词或形容词。这就是说,如果动词或形容词还带有宾语或补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

39、迎下载10 语,这个“了”要放在宾语或补语之前。我们把这个助词“了”叫做“了1” 。例如: 1 他批评了我。 2 屋子里亮了起来。另一个“了”,是用在句子末尾。我们把这个语气词称之为“了2” 。例如: 3 他批评我了。 4 下雨了。这两个 “了” 还可以在一个句子里共现, 足见例 12句子和例句 34中的两个“了”不是语序上的变化,而确是两个不同的词。例如: 5他批评了我了。(2) “了 1”紧挨着动词或形容词, 语法意义表示动作完成或变化完成。如例句 1中的“了 1”是表示“批评”的动作已经完成,例句2 中的“了 2”则用以表示“原先屋子里是暗的,现在已经变得亮了” 。所以, “了 1”是时

40、态助词。“了 2”用在句末,紧跟在名词之后,语法意义表示一种新的情况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并起煞句作用,表示一个句子的终结。例句34中的“了”,就是起这个作用的。所以, “了 2”是语气词。(3) “了”出现在句子的末尾,而又紧挨着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6 他终于来了。这个“了”既表示动作的完成, 又起煞句的作用。 我们不妨把它看成是时态助词“了1” ,和语气词“了 2”的重合体,即“了1+了 2” 。下表总结了“了 1”和“了 2”的不同:了 1 了 2 了(了 1+ 了 2)位 置动词或形容词 +了 1+宾/ 补名词后、句末动词或形容词+了、句末表达作用动作完成或变化完成一种新情况出现

41、并煞句兼有了1 和了 2 的语法义词 性助词语气词助词 +语气词10、结合实际例子说明“是”在具体的句子中的词性(1) “是”也有两个:“是 1”起判断作用,后接名词性词组作为它联系的对象; “是 2”起强调作用,后接非名词性词组作为它修饰的对象。下面有三个例句: 1 他是我的老师。( “是 1” ) 2 火车是误点了。( “是 2” ) 3 他是勇敢。 ( “是 2” )(2)因为“是 1”起的是判断作用,而“是2”并没有起判断作用,所以它们的否定形式是不同的。试把上面三个例句变换为否定句,就成了: 4 他不是我的老师。(例1 的否定式) 5 火车是没有误点。(例2 的否定式) 6 他是不勇

42、敢。(例3 的否定式)可见, “是 1”的否定式为“不是”,而“是 2”的否定式为“是没有”或“是不” 。(3)因为“是 2”是表强调的,所以它可以被副词“的确”替换,例如: 7 火车的确误点了。(例2 的替换式) 8 他的确勇敢。(例3 的替换式)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1 是 1 是 2 词性动词副词表达作用判断强调肯定形式是 +名词性词组是 +非名词性词组否定形式不是 +名词性词组是没有 +非

43、名词性词组不是+非名词性词组用“的确”替换不能能而“是 1”则因为不表强调,并且又处在句法结构中的重要位置上,所以它不能由“的确”来替换,而只能受副词“的确”的修饰。 9 他的确是我的老师。从这儿,我们也能获得证据,说明“是1”为动词,“是 2”为副词。 11 、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助词“的”和语气词“的”。“的”作为结构助词,可以附着在实词或词组后表示前面的成分是定语,也可以附着在实词或词组后构成具有名词性功能的“的”是结构。作宾语的“的”字结构中的“的”有时会和处在句末的语气词“的”发生混淆。我们把构成“的”字结构的“的”叫做“的1” ,把语气词“的”叫做“的2” 。(1) “的 1”之前的实

44、词或词组,可以是名词性的,也可以是非名词性的;“的 2”前的词或词组却一定是非名词性的。如: 1 在那么多的设计方案中,我还是赞成小王的。( “的 1” ) 2 在那么多的设计方案中,我还是赞成小王提出的。( “的 1” ) 3 我要去的。 ( “的 2” )(2) “的 2”一定出现在句末,而“的1”就不一定出现在句末: 4 小王提出的最合理。( “的 1” ) 5 我找了卖瓜的三次。( “的 1” )(3) “的 2”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因此去掉后,原句的基本意思不会改变的,只是肯定的语气不那么强烈罢了。 “的 1”是“的”字结构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标志,所以不能去掉。例如: 6 我要去了。

45、7 我要去。 (这两句话的基本义不改变)12、 “我催着他干活。”和“我瞒着他干活。 ”是同样的句型吗?为什么?“我催着他干活。”是一个兼语句。“我瞒着他干活。”是一个连谓句。二者的区别是:(1)连谓句前后两个动词为同一个主语,可以分化为“我瞒着他,我干活。”而兼语句的前后两个动词分别有自己的主语,可以分化为“我催着他,他干活。”(2)连谓句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只是受事,而兼语句中的兼语既是前一个动词的受事,又是后一个动词的施事。13、 “我们要求他唱了一段京戏。 ”和“我们听见他唱了一段京戏。 ”是同样的句型吗?为什么?“我们要求他唱了一段京戏。 ”是一个兼语句;“我们听见他唱了一段京戏。 ”是

46、一个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二者的区别表现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2 (1)兼语句中的第一个动词带有使令意义,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的第一个动词不带有使令意义。换言之,兼语句中前后两个动作之间有因果关系,可以分化为“我们要求他,结果他唱了一段京戏。 ”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中前后两个动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不能分化为“我们听见他,结果他唱了一段京戏。”(2)从意义上看,兼语句的第

47、一个动词的对象是人,“要求”的对象是“他” ,而不是“他唱了一段京戏。”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宾谓语句的第一个动词的对象是事,“听见”的对象是“他唱了一段京戏”这件事。14、举例说明“把”字句的特点。(1) “把”的后边一般是名词,表示有定的、被处置或受影响的人或事物。如:他把嗓子喊哑了。(受影响)你把衣服整理整理。(被处置)(2) “把”和后边的词语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修饰的动词不能是简单形式的一个动词,特别是不能用一个单音节的动词。例如:我把信一看,简直气坏了。你把信交给领导!你把信复印一下!(动词性短语)你把信寄走!你把信撕了!(带动态助词)你把信看看!(动词的重叠形式)(3)否定词“

48、不、没”一般用在“把”的前面。15、下面的句子有什么特殊之处,请归纳它们的特点。车旁蹲着几位战士。学校里出了一件大事。早晨走了一批旅客。这些句子都是存现句。它的主要特点有三个:(1)存现句的主语具有时间处所性。充当主语的词语一般是表示处所,有时表示时间。(2)存现句的动词具有存现性,即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意义。如第一个句子表示存在,第二个句子表示出现,第三个句子表示消失。(3)存现句的宾语一般是施事,但大都具有不确指性。宾语里常带“一个、几个”之类的数量定语,不能带“这个、那个”这样的指量定语。16、举例说明并列复句与顺承复句的区别:公路冲跨了,树木冲断了,房屋冲塌了。大堤决口了,洪水扑进村

49、了。房屋冲塌了。例几个分句前后可以互换而意思基本不变,分句间按雁行式排列,因而是并列复句;例几个分句的顺序有先后,位置不能互换,分句间关系是相继的,按鱼贯式排列,因而是顺承复句。 17 、举例说明并列复句与选择复句的区别:他不是老实,而是愚蠢。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25 页 - - - - - - - - - -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13 他不是去苏州,就是去杭州。以上两个复句中, A分句和 B分句都是对立的,但是,例肯定B而否定 A,说话者的意思明确无误,因而是并列

50、复句;例可能否定A肯定 B,也可能否定 B而肯定 A,说话者在这二者之间选择未定,因而是选择复句。区别标志是:第一、并列复句关联词语“不是而是” ;选择复句关联词语“不是就是”第二、分句间有“不是就是”而能用“或者或者”或“要么要么”替换的是选择复句,不能替换的是并列复句。18、举例说明并列复句与转折复句的区别:他爱听音乐,不爱听京戏。他爱听音乐,但不爱听京戏。例是肯定 A而否定 B,两个分句意思虽然对立但无转折意思,A句和 B句语意并重, 因而是并列复句; 例也是肯定 A而否定 B,但两个分句之间有明显的转折意思,语意重心落在 B句上,因而是转折复句。 区别标志是: B句中出现表转折关系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