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14745003 上传时间:2022-05-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2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2 年中考语文模拟卷各题具体分析卷一、基础题题目: 1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蓬蒿 (h o) 炽热 (ch ) 恪尽职守 (g ) B沉淀 (di n) 校补 (xi o) 擎天撼地 (q ng) C 藩篱 (f n) 追溯 (s ) 尽态极妍 (y n) D 诘责 (j ) 忏悔 (ch n) 深恶痛绝 (w ) 1. 行为目标:认识常用汉字2. 内容领域:汉字拼音3. 题型:选择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C 【解析】(多音误读: A “恪”读“k”, B “校” 读“ji o”,D “诘” 读“ji ” 。)6. 难度: 0.85 题目: 2 2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 分) A 化妆红装素裹成就墨守陈规 B 惯例豁然贯通雅座如坐针毡 C 装潢飞黄腾达阻挡锐不可挡 D 惊骇害人听闻宫廷大庭广众1. 行为目标:辨识音近、形似的汉字2. 内容领域:汉字字形3. 题型:选择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B【解析】( A 墨守陈规墨守成规;C 锐不可挡锐不可当;D 害人听闻骇人听闻)6. 难度: 0.8 题目: 3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 分) A舍前有两颗梨树, 等月升中天, 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驳,此时尤为幽绝。( 斑斓 ) B环球时报评论员指出,中国人不排队的现象不只是一种

3、不良的习惯,也折射出了我们文化的无序现象。他这种勇于承认不足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效仿。( 效尤 ) C有不少代表团与奖牌从来无缘,但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参与比赛;很多选手明知道自己实力不济,却仍然乐此不疲地参赛。 ( 乐不思蜀 ) 1. 行为目标: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2. 内容领域:词语运用3. 题型:选择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D 【解析】( A“斑驳”:色彩杂乱;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纷杂。“斑斓”:指色彩错杂灿烂的样子。B“效尤”:仿效坏的行为。 “效仿”:模仿 C“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4、-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不感觉 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6. 难度: 0.70 题目: 4 4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 分)中秋节的傍晚,我从湘湖越堤那边返回。_ 啊,湘湖的夜晚,是如此迷人,让人流连忘返!不由想起那唱着催眠曲的母亲,和她手里的摇篮。船夫划动双桨,船在月光与水波织成的羽纱中飘荡。皓月当空,风平浪静。我躺在游船的甲板上,倾听那微风细浪的絮语,身子

5、轻轻地摇晃着A. B. C. D.1. 行为目标: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语句组合2. 内容领域:语句连贯3. 题型:选择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B 【解析】 (统观给定的语句,应该是由外部环境到内心感受,所以应是起首句,又因 为船在“飘荡”,所以,我“身子轻轻地摇晃着”,从而想起母亲的摇篮。)6. 难度: 0.65 题目: 5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B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C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我国养蚕、纺织、刺

6、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D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1. 行为目标:运用标点符号2. 内容领域:标点符号3. 题型:选择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B 【解析】( A句号放到引号外面, C 分号改为逗号,D问号改为逗号。)6. 难度: 0.65 题目: 6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旬。( 只选做三小题 )(3 分) 过尽千帆皆不是,_ 。( 温庭筠望江南) _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无丝竹之乱耳,_ 。( 刘禹锡陋室铭) 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

7、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1. 行为目标:识记古诗名句,积累经典2. 内容领域:名句补写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斜晖脉脉水悠悠无可奈何花落去无案牍之劳形天街小雨润如酥6. 难度: 0.75 题目: 7 7文学常识填空。(3 分) _ 在伤仲永一文中对“神童”最终变成了常人深感惋惜。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_ 。_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 中的沙

8、皇走狗形象。1. 行为目标:识记文学常识,积累经典2. 内容领域:文学常识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王安石儒林外史奥楚蔑洛夫6. 难度: 0.65 题目: 8 8、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 分)读书人是世间的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这是因为_。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鲁迅身上学到了顽强的批判精神, 从列夫托尔斯泰身上学到了对道德的执着_。1. 行为目标:得体地表达语言2. 内容领域:语言整合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9、. 分值 :3 分5. 答案:示例:书会带给我们一个或绮丽或宁静的精神世界阅读让我们成为智慧而高尚的人。6. 难度: 0.8 题目: 9 9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 分) 当下, 金融危机的存在使人们并没有忽视环境问题。将于 3 月 28 日晚上开展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就是人们积极保护环境。这个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活动号召个人、 社区、 企业和政府在当地时间晚上8 时 30 分熄灯一小时, 目的是提醒人们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全球共同抵制气候变暖。1. 行为目标:掌握语言运用习惯2. 内容领域:语病修改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把“并没

10、有”移到“使人们”前在“保护环境”后加“的范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抵制”改为“抵御”6. 难度: 0.70 题目: 10 10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3 分) 比 喻 是 哲 人 智 慧 的 火 花 , 为 真 理 生 光 ; _ ,_;_ ,_。巧妙的比喻可绘难状之景,可状难抒之情,可议难说之理。1. 行为目标:得体地表达语言2. 内容领域:语

11、言表达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示例:比喻是诗人想象的翅膀,为抒情添彩; 比喻是画家手中的颜料,为景色增彩。6. 难度: 0.75 二、现代文阅读题目: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 18 题。( 一) 美景,总在半梦半醒在故乡的夜晚, 一本书, 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子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

12、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月光和月光是不一样的。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股绿意,有一种说不出的嫩,夏日的月光呢,饱满,丰腴,好像你抓上一把,它就能在指尖凝结成膏脂;秋天的月光,一派洗尽铅华的气质,安详恬淡,如古琴的琴音,悠远,清寂;冬天的月光,虽然薄而白,但它落到雪地后,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所以冬日赏月,要立在窗前。看着月光停泊在雪地后焕发出的奇异光芒,你会想,原来雪和月光,是这世上最好的神仙眷侣啊。相比较,冬春之交的月光,就没有什么特别动人之处了。雪将化未化,草将出未出,此时的月光,也给人犹豫之惑,瑟瑟缩缩的。满月的日子,故乡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大家快活地喝酒聊天。晚饭后,熄灯睡了。大约凌

13、晨三点来钟的样子吧,我被渴醒了,床畔的小书桌上,通常放着一杯白开水。室内似明非明, 我起身取水杯的时候,发现杯壁上晃动着迎春枝条般的鹅黄光影。心想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做起了画。喝过那杯被月光点化过的水,无比畅快。回床的一瞬,我有意无意地望了一下窗外,立时被眼前的情景震住了:天哪,月亮怎么掉到树丛中了?我见过的明月, 不是东升时蓬勃跳跃在山顶上的,就是夜半时高高吊在中天的,我还从没见过栖息在林中的月亮。 那团月亮也许因为走了一夜,被磨蚀得不那么明亮了,看上去毛茸茸的,更像一盏挂在树梢的灯,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可是掖在林间的月亮,把它们映照得流光溢彩,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

14、春了。看过了这样的月亮,我再回到床上时,又怎能不被美给惊着呢! 只要睁开眼,朦胧中会望一眼窗外啊,月亮还在林间,只不过更低了些,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这是那一夜的月亮,留给我的最后印象。第二天彻底醒过来时,天已大亮。窗外的山,哪还有满月时的盛景?消尽了白雪而又没有返青的树, 看上去是那么的单调。虽然寻不见月亮的踪迹,但我知道它因为

15、昨夜那一场热烈的燃烧,留下了缺口,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因为它燃烧得太忘我了,动了元气,所以不管怎么调理,此后的半个月,它将一点点地亏下去。待它枯槁成弯弯的月牙儿,才会真正复苏,把亏的地方,再一点点地盈满。它圆满后,不会因为一次次地亏过,而就不燃烧了,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我怎么能想到, 在印象中最不好的赏月时节,却看见了上天把月亮拋在凡尘的情景呢。在那个时刻, 那团月亮无疑成了千家万户共同拥有的一盏灯。假使我彻头彻尾醒着,这样的风景即使入了眼, 也不会慑人心魄。 正因为我所看到的一切在黎明与黑夜之间,在半梦半醒之间,那团月亮,才美得夺目。(选自羊城

16、晚报,有删节,作者迟子建)11“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中指的美景就是栖息在林中的月亮,它到底美在哪里呢?请简要概括。1. 行为目标:理解主要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2. 内容领域:内容理解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4 分5. 答案:美在热烈燃烧,震撼人心(摄人心魄),夺人眼目。6. 难度: 0.80 题目: 12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 分) 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人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再睡,再醒来,再望,也不知循环往复了多少次,月亮终于沉在林地上,由灯的形态,变幻成篝火了。1

17、. 行为目标: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2. 内容领域:语言赏析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4 分5. 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月光的调皮和可爱,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月光的喜爱之情。运用比喻手法,将栖息在林中的月光比喻成“燃烧着”的灯和篝火,借月亮表达人要不断地付出和奉献自己。6. 难度: 0.70 题目: 13 13请揣摩作者第三段写“冬春之交的月光”的匠心所在? 1. 行为目标:理解文章内涵,分析疑难问题2. 内容领域:问题深究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18、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5. 答案:欲扬先抑,形成反差;与下文出现的月亮形成对比,从而突出热烈燃烧的月亮6. 难度: 0.65 题目: 14 14“因为月亮懂得,没有燃烧,就不会有灰烬,而灰烬,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作者借月亮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1. 行为目标: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2. 内容领域:作品评价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5 分5. 答案:人要勇于奉献,用自己的付出甚至牺牲造福他人。认同,人生因为付出而精彩,生活因为造福他人而更美妙,像月亮

19、一样不会因为一次次的亏过,就不燃烧了。不认同,因为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应该珍爱自己,只有每个人都活得精彩,世界才更精彩。6. 难度: 0.70 题目: 15 ( 二) 海洋中也有沙漠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汇,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不过科学家最近发现,在海洋中同样存在一些地方,在那里,动植物都不见踪影,可谓是海洋中的“沙漠”地带。在热带南太平洋地区,大约有一半的地方,其面积比整个欧洲的面积还要大,由于缺乏营养盐而导致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无法生存,使这里成为不毛之地, 从而被称为海洋中的 “沙漠”。海洋沙漠被称为海洋低氧区、海洋缺氧区,或者海洋死亡区。2006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20、)在北京召开的大会上发布了,2006 年全球环境展望年鉴,该报告称,海洋沙漠数量已经达到了200 个,在过去两年中增长了34。自从上个世纪70 年代以来,海洋沙漠的数量和面积一直在扩大。梦科学家认为:造成海洋“沙漠” 面积扩大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因为研究早已表明,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水温升高,而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会有所下降。研究证明,这种现象与海水温度日益升高有密切关系。在 0 摄氏度的时候, 1 千克海水可以携带大约l0毫升的溶解氧,但如果温度升高到25 摄氏度, l 千克海水携带的溶解氧就减少到4 毫升。根据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海洋沙漠扩张化同时导致海水

21、表面温度平均每年递增1,相当于0.02 摄氏度到 0.04 摄氏度。海水升温还使不同水层屏障现象更加恶化,阻止深度海域的营养物质上升到达海洋表面向生物提供食物。在赤道太平洋一些海域的海洋表层,水温常年平均为27 摄氏度左右,但由于没有上升流将深海中含有高营养盐的海洋底层冷水带到表层海水,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洋洋流的变化,在许多热带海洋区域,海洋层化现象进一步加剧,导致海洋沙漠化的区域进一步加大,这种现象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关注。由于海洋中缺少氧气的“死亡区” 鱼类和海洋植物的墓地快速增长,正逐渐

22、威胁着地球的健康。 受全球变暖影响, 海洋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已危及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全球气温继续升高,就可能给海洋生物以及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带来“严重后果”。随着海洋沙漠不断扩大,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许多物种被迫离开深海栖息地前往含氧充足的海域,这意味着它们将不得不为争夺新的生存空间而展开残酷的竞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15. 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

23、文段,分点概括。 (3 分) 16. 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 分) 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人们会马上想起干旱缺水的沙漠。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17. 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分) 18. 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加点字“严重后果”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4 分) 15. 为什么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是造成海洋“沙漠”面积扩大的原因?请仔细阅读选文段,分点概括1. 行为目标: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2. 内容

24、领域:信息筛选梳理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下降。海水升温使水层屏障现象恶化,阻止营养物质上升。洋流的变化,加剧了海洋层化现象。6. 难度: 0.75 题目: 16 16. 根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 分) 提起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等词,人们会马上想起干 旱缺水的沙漠。再加上海洋的层化作用,导致表层海水中营养盐极端缺乏,因此这里作为海洋食物链基础的浮游生物的数量也极少。1. 行为目标:掌握说明语言的特点2. 内容领域:说明语言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4 分5. 答案:“马上”就是“立即”,表现

25、出人们反应之快,说明了人们对干旱缺水的沙漠寸草不生、荒无人烟的特点留下的印象之深刻,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极端” 一词说明了缺乏的程度严重,也说明了海水温度高、海洋的层化作用对表层海水中营养盐的影响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6. 难度: 0.80 题目: 17 17. 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 行为目标:掌握说明方法,及其相应的作用2. 内容领域:说明方法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用列数字和作比较这两种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海水升温后溶解氧的能力有所下降。6. 难度: 0.85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26、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题目: 18 18. 结合选文最后一段内容,简述加点字“严重后果”是指怎样的后果。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能做些什么。1. 行为目标:领会作品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2. 内容领域:科学领会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4 分5. 答案:导致海洋生物大量减少(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需面临残酷竞争);依赖海洋生存的地区的人们失去生计,无法生存。示例:大力宣传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劝说亲友购买小排量汽车;写信给相关工厂劝说减少废气排放;参与植树造林。6. 难

27、度: 075 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 题。( 一)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二)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

28、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注 亭林: 即顾炎武。亭障:边塞岗亭、堡垒。经年:一年左右。干:求见。甫:刚。题目: 19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 A咨其风土 ( 询问) B或颠坠崖谷 ( 有时 ) C会有土寇 ( 恰好) D如是日千百遍 ( 日子 ) 1. 行为目标:了解基本语法知识2. 内容领域:文言实词3. 题型:选择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 D 【解析】( D每天)6. 难度: 0.80 题目: 20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 分) A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醒能述以文者 B考其区域其真无马耶 C自练乡兵与之角孔子

29、曰:何陋之有 D使试于一村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1. 行为目标:了解基本语法知识2. 内容领域:文言虚词3. 题型:选择题4. 分值: 4 分5. 答案: A D 【解析】 (A,两个都是“用”;B,第一个代词,第二个“难道”;C,第一个代词,第二个提宾标志;D,两个都是“在”。) 6. 难度: 0.75 题目: 21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

30、已。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1. 行为目标:理解浅易文言文,并且浅近表达2. 内容领域:文言句意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4 分5. 答案: 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地订正,一定要毫无疑问才停止。沟渠刚挖成, 大水冲过来, 顺着渠道灌进村子里,村里的人差点儿成了鱼(淹没了) 。6. 难度: 0.70 题目: 22 22顾炎武和刘羽冲都是好读书之人,但他们学成的结果截然相反。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1. 行为目标:在理解浅易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评价2. 内容领域:文言文评价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4 分5. 答案: 顾炎武:每

31、到一个地方就要走访当地人,考察当地风土区域,以修正书本上的错误,可见其书读得活,并不盲目迷信。刘羽冲:缺乏实际经验,只知道照搬书本去做事,结果自然是失败,可见其死读书,不懂得灵活运用。6. 难度: 0.65 23.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小题。 (5 分) 野步宋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2) “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3 分)题目: 23(1)(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 行为目标:理解简单诗句的含义2. 内容领域:诗歌内容理解3. 题型:文字表述题精品资料 - - -

32、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4. 分值: 2 分5. 答案: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1 分):远处,春风徐徐吹拂,麦浪泛起绿波;近处,沟中草根蕃孳,水草肥美,更有栖于水草中的新蛙,争相欢鸣,噪声一片6. 难度: 0.70 题目: 23(2)(2) “烂醉”二字,语新意丰,请作简要赏析。1. 行为目标:感悟古代诗歌中的审美情趣2. 内容领域:诗歌字句赏析3. 题型:文字表述题4. 分值: 3 分5.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或

33、借景抒情 ) ,“烂醉二字,描绘出蝴蝶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鲜妍芬芳所吸引,以至于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的情态;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陶醉。6. 难度: 0.65 四、作文题目: 24 水,有时是雪, 有时是露, 有时是冰凌, 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的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请以“不会变的是_”为题,写一篇600 字到 800 字的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1. 行为目标:多角度观察生活,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

34、受和真切体验2. 内容领域:美文创作3. 题型:写作题4. 分值: 40 分5. 答案:分五等评分一等( 35-40 分):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通畅、生动。二等( 29-34 分):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三等( 22-28 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尚明确,内容欠具体,结构尚完整,条理欠清楚,语言欠通顺。四等( 16-21 分):不符合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结构欠完整,语病较多。五等( 15 分以下):感情不健康,或文理不通,或语病严重,或不足300 字,不成篇。说明:有创意,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结构精巧,酌加3-5 分。书写清楚美观者,酌加1-3 分;书写潦草、结构精巧,酌扣1-3 分。错别字3 个扣 1 分(重错的不计)。300 字以上 600 以下者,降等给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0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