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共104页).docx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14564264 上传时间:2022-05-05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3.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共10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共10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共10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共104页).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年)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二一八年十一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前 言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这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旅游业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并为拉动经济增长、带动转型升级、实现创业创新提供了强劲引擎。发展海岛旅游,是保护海洋、利用海洋和管控海洋综合能力的展现,是解决海洋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

2、抓手,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一核一带一区”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发展海岛经济符合国家主张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和陆海统筹战略布局,符合从浅蓝向深蓝经济发展等战略部署。海岛旅游作为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将有力拉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海洋开发的桥头堡,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编制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落实建设海洋强国、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广东全域旅游发展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体行动,对于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总 则(一)宏观背景1.

3、海岛旅游政策背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对全省海岛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新时代下,旅游业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产业,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多项政策的出台为海岛旅游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广东省高度重视海洋旅游发展,提出将省内主要海岛打造成为国家乃至世界滨海旅游重要目的地的宏伟构想。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等多项海洋相关规划陆续出台,从海岛保护与利用、海洋主体功能区划、海洋综合开发等方面,为海岛旅游发展提供了创

4、新动力和广阔空间。2.海岛旅游发展态势纵观全球,海岛旅游是推动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海岛旅游,形成地中海、加勒比海、印度洋海岛、南太平洋海岛、东南亚海岛等五个世界最知名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全球海岛旅游正向产业化、多元化发展,已形成高端度假驱动、邮轮港口驱动、民风民情驱动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以及海岛观光、海岛休闲、水上运动等多种旅游产品形式。纵览全国,海岛旅游是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旅游消费热点。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海岛旅游市场日趋成熟壮大,旅游资源开发水平显著提高,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海岛旅游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广东海岛旅游形成于

5、上世纪80年代,以海陵岛、上下川岛、南澳岛等为代表开发了海水浴场;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全省出现海岛旅游热潮,形成了一批著名海岛度假胜地,海岛旅游开始由观光向度假转变;近年“黄金海岸”已发展成为广东旅游的四大品牌之一;未来广东海岛旅游依托珠三角城市群和港澳地区等潜力巨大的旅游市场必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二)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涵盖广东省195个海岛,包括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有居民海岛28个,以及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年)中列为休闲旅游用岛的无居民海岛167个。规划范围周边涉及到的部分具有较高休闲旅游开发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公共服务用岛和交通与工业用岛也一并纳入统筹。(三)规划

6、依据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广东省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年)、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2017-2030年)、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广东省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广东省滨海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和广东省海上休闲旅游发展规划(2013-2020)等国家和地方有关海岛保护与利用的法律法规及上位规划制定。(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7-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7-2020年,中远期为2021-2030年。二、发展基础(一)旅游资源

7、条件1.广东海岛总体概况全省14个沿海地级市共有海岛1963个,总面积1513.17平方千米,海岛岸线总长2378.13千米。其中,90%以上的海岛为无居民海岛,面积小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占50%以上,离岸距离小于1千米的海岛占近50%。全省有居民海岛户籍人口约67万人,常住人口约26万人。我省海岛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南部和热带北部海域。海岛生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岛体、岛岸线、植被和周边各种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了具有南海特色且相对独立的海岛生态系统。一些海岛还具有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典型生态系统。海岛及其周边海域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珠江口的海岛毗邻港澳,区位优势突出,海岛保护与利用条

8、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2.广东近岸海域环境概况海岛旅游开发受海洋环境、自然环境、气候天象等条件以及海岛周边海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广东省近岸海域水质大部分为清洁或较清洁,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监测的河口、海湾和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的生态状况基本稳定,为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但珠江口等部分近岸海域的入海排污超标、赤潮(绿潮)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岛旅游的发展。3.广东海岛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我省海岛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丰富。本规划涉及的195个旅游海岛均属于岛区类旅游资源,海岛上复合型的旅游资源可再细分为8个大类、14个中类、29个小类,共计10

9、41项。有居民海岛的旅游资源类型主要为建筑与设施类,无居民海岛的旅游资源类型主要为水域风光类与生物景观类。我省海岛旅游资源中,以沙滩、海域和森林为代表的海岛风光资源,以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国防军事遗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红树林、珊瑚、猕猴和鸟类为代表的海岛生态资源,以渔村渔港和现代海洋娱乐设施为代表的人文活动资源尤为突出。图2-1 广东海岛旅游资源分类统计我省高等级海岛旅游资源众多。广东各地海岛美食、横琴岛长隆海洋王国和海陵岛南海一号3项五级旅游资源具有国际影响力,南澳岛沙滩、庙湾岛珊瑚栖息地、威远岛虎门炮台等71项四级旅游资源具有全国影响力,水东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汛洲岛鸟类栖息地、硇洲岛宋

10、代皇城、猎屿古战场、放鸡岛度假区等358项三级旅游资源在省内具有影响力。综合海岛开发条件、旅游资源条件、旅游市场条件与其它限制条件,全省旅游开发价值较大的海岛主要包括海陵岛、南澳岛、横琴岛、海鸥岛、海山岛、淇澳岛、下川岛、上川岛、威远岛、南三岛等有居民海岛,也包括庙湾岛、放鸡岛、惠东三角洲、大辣甲、猎屿、上横挡岛、龟龄岛、赖氏洲、遮浪岩、南鹏岛和小万山岛等无居民海岛。4.广东海岛旅游资源区域特征广东海岛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呈现粤中多、粤东密、粤西精的特点。粤中地区海岛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在珠江口及其两侧,海岛数量众多,旅游开发价值普遍较高,尤以珠海、惠州和江门最为突出。粤东地区岛礁密集,且多离岸较近,

11、呈现近岸岛链的独特景观,以汕尾与汕头较为突出。粤西地区岛屿数量较少,但岛屿面积大、有居民海岛多、海域环境优越,适宜旅游开发,以阳江与湛江较突出。5.广东海岛旅游资源空间聚合特征广东旅游海岛呈现岛岸型、“大+小”型、岛群型和独岛型4种空间聚合形式。岛岸型海岛有99个,包括有居民海岛14个,无居民海岛85个,离陆地距离普遍在2公里以内,最易开发,以横琴岛、遮浪岩等为代表。“大+小”型海岛有59个,包括有居民海岛14个,无居民海岛45个,该类型的海岛离陆地较远,无居民的小岛靠近有居民的大岛形成组团,较易开发,以海陵岛组团、上下川岛组团、南澳岛组团最为典型。岛群型海岛有30个,均为无居民海岛,离陆地较

12、远,由多个小岛成群分布形成组团,其开发有一定难度,以珠海庙湾岛组团、惠州大辣甲组团等为代表。独岛型海岛有7个,均为无居民海岛,独立分布且离岸较远,开发难度较大,多位于粤西,以放鸡岛、赤豆寮为代表。(二)旅游市场分析1.广东海岛旅游市场特征我省海岛旅游市场需求旺盛,14个沿海城市是我省海岛旅游的主要载体,旅游发展迅猛,相关旅游指标连年增长。沿海14个地市的过夜游客接待人数从2010的1.6亿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2.8亿人次,年均增速11.8%。其中,珠三角滨海城市是发展的重心,2015年接待过夜游客2.0亿人次,占全省滨海城市接待过夜游客总数的71%;粤东、粤西滨海城市则是增长的主力,2010

13、-2015年接待过夜游客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和23%。沿海14个地市的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309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041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78%,5年内增加128%,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8%。据省旅游协会估计,2014年全省滨海旅游产值占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3;据省海洋局的数据,2015年全省滨海旅游业增加值2414亿元,占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38万亿元)的17.49%。多个代表性海岛旅游发展表现突出。珠海横琴岛2016年接待游客数量1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15亿元;深圳大鹏半岛2015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阳江海陵岛2016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01

1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 54.5亿元;汕头南澳岛,自2015年南澳大桥年正式通车后,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当年进岛旅游人次达到了 455.6万,同比增长383%,旅游综合收入预计12.2亿元,同比增长 187.4%,2016 年南澳岛全年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9.3%;汕尾红海湾海岛游2015年接待游客约174.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2亿元;江门川岛2015年共接待游客116.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6.76亿元,同比增长4%。2.广东海岛客源市场特征我国海岛旅游市场特征明显。出境海岛旅游游客主要来自国内经济较发达地区,最青睐亚洲海岛,游客花费高、停留时间长;国内海岛旅游则

15、以东部及东南沿海的近程海岛休闲市场为主,目前旅游消费较低,停留时间较短。市场调查显示,我省最受欢迎的海岛旅游目的地集中在珠江口地区(横琴岛、海陵岛、巽寮湾、上下川岛、外伶仃岛、威远岛、大辣甲)、潮汕地区(南澳岛)以及湛江市(东海岛、南三岛)等。游客来源以省内游客为主,广州是广东省内最大客源城市;深圳、东莞、珠海等珠江三角城市群是省内重要的客源地。省外游客主要来自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京广铁路的带动作用明显,沿线湖南、河北、河南等市场正在崛起。图2-2 广东海岛旅游目的地热力图基于大数据的市场需求挖掘分析结果显示:传统滨海旅游3S要素(阳光、海岸、沙滩),以及3S的延伸要素(礁石、海风、海浪等)

16、仍然是海岛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海鲜美食是海岛旅游第二大吸引力,游客对海鲜质量、烹饪方法和就餐环境/时间等关注度很高。海岛浪漫氛围是海岛第三大吸引力,游客关注的能营造浪漫氛围的活动主要包括观看日出日落、月亮星辰、蓝天白云等海岛天像景观,以及散步、燃放烟火/孔明灯等沙滩活动和游泳、海钓等海上运动项目。另外,潜水、海岛骑行、海洋游乐园、海岛温泉等旅游需求正在形成并强化。目前,我省大部分海岛旅游产品着力于传统滨海要素,对于海鲜美食、浪漫氛围和海岛度假活动等市场需求挖掘不足,市场需求与产品供给不匹配。图2-3 广东海岛游客活动语义分析3.广东海岛市场偏好个性民宿和精品度假酒店是广东海岛旅游市场最受欢迎的住

17、宿形式,两者占比超过60%。其次为连锁快捷酒店、标准星级酒店以及乡村农家乐,部分游客愿意选择帐篷露营地和自驾营地过夜。住宿消费意愿以中端消费为主,愿意选择三星级酒店入住的游客最多,选择五星级酒店和一星级酒店的游客较少。交通工具方面,喜欢自驾出行的游客最多,其次是高铁和飞机等公共快捷交通方式,愿意选择普通火车出行的游客不多。水上交通是海岛旅游的特色,游船游艇市场潜力较大,邮轮市场有待培育。超过80%的游客愿意购买土特产和有当地特色的文创商品,但单价支付意愿集中于50元以下。目前,我省海岛旅游缺乏能促使游客多频次多数量购买、价格实惠、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三)问题与挑战第一,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

18、将优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从而满足旺盛的旅游市场需求,实现旅游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匹配。第二,气候对旅游发展的限制。广东所处的亚热带气候条件限制了海岛旅游的发展,冬季不宜下水;夏季虽然是旅游旺季,但又易受到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第三,海洋污染问题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广东近岸海域及主要河口生态环境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受损较为严重,部分岛屿生态系统脆弱且不可复制,平衡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广东海岛旅游开发的重大挑战。第四,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广东海岛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主要客源地为省内,缺乏国内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品牌海岛。第五,海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19、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私自开发、重复建设等问题较为突出。交通通达度不足,不能满足海岛旅游发展需求。第六,复杂的权属问题。广东海岛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国防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其归属和管理机构涉及军事、国土、林业等多部门,给旅游开发带来一定的困难。三、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围绕实施“一核一带一区”战略,统筹全省海岛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设,提升海岛旅游资源保护水平,加快海岛旅游资源整合利用,健全海岛旅游管理保

20、障体制,积极探索海岛旅游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推动广东省海岛旅游科学有序、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强化海岛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缓冲区、国防和领海基点等不可开发利用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对岛体、海岛岸线、海岛动植物、海岛淡水资源以及海岛周边海域等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保护。坚持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海岛旅游开发模式、旅游产品的创新以及管理体制与政策的先行先试;加快海岛发展方式转变,以旅游为带动,落实国家循环经济、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等相关政策。坚持协调发展。协调广东各地海岛旅游发展重点与特色,构建区域协同的海岛旅游发展格局;统筹海岛的自然、经济、社会属性,协调海岛保护与开发

21、利用。坚持保障安全。海岛旅游发展要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加强安全监管为前提,严格保护海岛上的国防军事设施和科学观测、导航、测绘等公益性设施,加强海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保障海上交通和游客安全。(三)发展目标1.树标杆世界顶级海岛休闲旅游集群以万山群岛为龙头,以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建设为契机,统筹珠三角核心城市群的世界级旅游优势资源,积极打造粤港澳游艇自由行等高端旅游项目,打造世界顶级海岛休闲旅游集群。2.立特色亚洲海洋美食旅游目的地依托广东美食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知名度,汇聚中国及亚洲餐饮美食之精华,借助海洋及海岛食材之鲜美,打造亚洲海洋美食旅游目的地。3.领潮流海上丝绸之路旅游核心门户的战略支点

22、以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南澳岛、上下川岛、海陵岛、放鸡岛等为核心发展海丝文化游精品线路,加强与港澳台区域旅游合作,拓宽与东南亚、澳新等国际旅游交流,切实实行“走出去”战略,将广东海岛旅游打造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核心门户的战略支点。4.争先进海洋旅游强省打造20个滨海海岛旅游目的地,培育近200个休闲旅游用岛,积极创建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打造海洋旅游强省,助力广东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综合试验区。表3-1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主要指标主要指标2020年2030年1旅游总人次(万人次)5000 100002年旅游总消费(亿元)1500 5000 3入境过夜游客数(万人次)300 1000 45A/4A

23、级景区总数(家)10 20 5旅游人均消费(元)3000 5000 专栏1 20个滨海海岛旅游目的地重点建设10个滨海海岛旅游目的地:1横琴岛7巽寮湾(惠东三角洲、2海陵岛大辣甲岛群)3南澳岛8红海湾(汕尾遮浪岩、4川山群岛龟龄岛岛群)5万山群岛(外伶仃岛、东澳岛、三角岛)9湛江五岛6大鹏半岛(赖氏洲、洲仔岛)10放鸡岛积极培育10个滨海海岛旅游目的地:11海鸥岛16三门岛12大九洲岛群17威远岛13桂山岛18南鹏岛岛群14大万山岛19罗斗沙15庙湾岛岛群20西澳-汛洲岛-海山岛(四)发展战略1.一核一带,标杆品牌为使全省海岛旅游实现突破性发展,依托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建设,将万山群岛横琴

24、岛打造成为具全国示范性、全球知名度的海岛旅游标杆品牌。对接广东省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珠三角旅游核心区,发挥对广东海岛旅游的示范引领;打造以珠三角城市群为核心、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阳城市带为两翼的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统筹海陆关系,推动协同发展。2.一市一主题,一岛一特色沿海各城市深入挖掘海岛特色,以“一市一主题”的方式建立多元海岛发展格局。差异化打造一系列主题突出的特色海岛旅游目的地,扩大海岛旅游中高端供给。根据海岛的自然与人文特点,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对海岛进行精准定位。以主题产品为核心,以主题海岛为节点,以主题线路为牵引,形成独具特色的全域海岛旅游体系,构建“一市一主题、一岛一特色、一岛一策略”

25、的海岛旅游发展布局。3.海陆统筹,以大带小推进全省海岛旅游的海陆统筹和互动发展,强化内陆、沿海、海岛之间的联系,形成立体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根据海岛地理优势与条件,统筹省内、国内、国际三个层次的海陆空间关系。统筹珠三角腹地资源,发挥海港辐射能力,融入“一带一路”整体发展。加强海陆联系,建设三级海岛旅游桥头堡,形成海岛经济战略支点。有居民的大岛与周边无居民的小岛形成组团,以大岛带动小岛,以小岛丰富大岛,实现以大带小、大小互补的协同发展模式。4.数字海岛,智慧评估整合散乱孤立的海岛旅游数据,增补海岛地理信息数据、旅游资源数据、旅游统计数据、旅游网络大数据。探索推进横向整合关联各部门信息数据资源,打

26、通各部门信息孤岛,形成完善的广东省海岛旅游数据库,为海岛旅游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支持。建立广东海岛旅游开发价值智慧评估体系,明确海岛开发的主要方向与优先顺序,为海岛旅游的智慧决策和永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5.蓝色国土,绿色发展打造蓝色国土综合开发典范,建设国家蓝色旅游示范基地,提升蓝色国土意识,助力海洋文化发展。发挥海岛旅游的国际影响力,友好彰显蓝色主权。建设美丽海岛,践行绿色发展道路。以促进海岛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与建设,提高海岛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为原则,将生态旅游作为海岛旅游的核心理念,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建设。6.政策创新,先行先试根据海岛开发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政策与保障体系的创

27、新,激发旅游发展内生动力,规范海岛开发及环境保护行为,促进海岛旅游跨越发展。聚焦海岛行政管理、海岛保护社会公则、海岛保护与利用政策及海岛开发激励机制等重点领域,率先建立完善的海岛开发先行先试体制。地方对海岛开发利用应依法依规加强监管,坚持保护为优先,优化功能最大化,防止开发过度。(五)总体布局围绕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构建广东海岛旅游“一核一带,一湾三点”的总体布局。图3-1广东海岛旅游发展总体布局1.一核引领,一带贯通(1) 一核引领:强化珠三角核心区引领作用,培育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强化珠三角核心区引领带动作用,对标全球一流海岛旅游目的地,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利用港澳

28、直通车等政策优势,重点发展大众化家庭式综合休闲娱乐、商务会议、邮轮游艇和个性化海岛旅游等度假旅游项目;建设一批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海岛旅游度假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海岛旅游目的地。(2) 一带贯通:海丝旅游带贯通沿海,带动东西两翼海岛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广东海岛旅游“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以海陵岛、上川岛、南澳岛独特的海上丝绸之路资源优势建立海岛旅游号召力,以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脉络为线,将各个海丝旅游资源点进行整合串联,统筹海陆发展关系,形成广州(南海神庙、南越王博物馆)惠州(平海古城、巽寮湾、三角洲岛、东升岛)珠海(万山群岛)江门(上下川岛)阳江(海陵岛)茂名(浪漫海湾

29、、放鸡岛、冼太故里)湛江(五岛一湾、徐闻古港)的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带。建设东西两翼的海岛旅游产业发展区。东翼海岛旅游产业发展区以汕头市为中心,包括汕头、潮州2市全域,揭阳市城区和惠来、普宁2县(市),汕尾市城区和海丰、陆丰2县,重点发展归国华侨旅游、商务会议旅游、海峡文化旅游、红色文化旅游和渔家体验旅游等;建设主题式户外培训基地、商务会议型海岛度假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平台作用,实现海岛旅游客源共享与区域合作,形成粤闽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西翼海岛旅游产业发展区以湛江市为中心,包括湛江市全域,茂名市城区,阳江市城区和阳东、阳西2县,重点建设综合性度假区,开发家庭旅游、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旅游

30、、科技探险旅游等;加强与北部湾、琼州海峡旅游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合作,共同打造粤桂琼海洋旅游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2.一湾领潮,三点聚力(3) 一湾领潮:依托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培育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标杆旅游岛紧密对接粤港澳世界级旅游休闲湾区建设,发挥万山群岛横琴岛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旅游资源组合优势与试点政策优势,打造世界级精品海岛旅游目的地。在未来条件成熟时,探索将东沙群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综合效益突出的热带特色标杆型旅游岛。(4) 三点聚力:依托海陵岛、南澳岛、川山群岛迅速打响海岛旅游品牌优先发展景观资源优越、文化积淀深厚、旅游项目多样、配套设施齐全、

31、旅游品质较高级、拥有相关政策性扶持的著名海岛。依托海陵岛、南澳岛和川山群岛,捆绑开发周边无居民海岛,迅速打响广东海岛旅游品牌。沿海各市依托各自市场影响力和特色海岛旅游资源,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海岛旅游目的地。四、重点任务(一)模式创新,六大突破科学发展根据岛岸关系和空间聚合特征,结合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有居民海岛、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和群礁的发展特点,因类施策,从岛岸联动、岛岸互动、大小互补、岛群协同、独岛领潮和群礁融合六大方向,推进海岛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其中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有居民海岛发展模式包含岛岸联动、大小互补两种模式,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包含岛岸互动、岛群协同、独岛领潮三种模式,群礁包含群礁

32、融合一种模式。1.岛岸联动模式岛岸联动模式适用于与大陆距离不超过2千米的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有居民海岛。这类海岛离大陆近且有居民居住,开发难度较小,应尽可能与所毗邻大陆海岸建立联系,与大陆旅游活动形成协同发展。在功能上可作为大陆城市休闲旅游的组成部分,与大陆海岸旅游形成密切互动。应增强交通便捷性和物质供应保障,尽可能利用大陆上的基础设施,降低海岛开发难度。以岛岸联动模式推进14个海岛的旅游开发。重点推进5处共6个海岛的建设,加快发展东莞威远岛、广州海鸥岛、珠海淇澳岛、湛江南三岛、潮州西澳-汛洲双岛。表4-1岛岸联动发展模式的海岛城市适用的海岛潮州西澳岛、汛洲岛汕头妈屿岛、达濠岛汕尾小岛惠州盐洲东

33、莞威远岛、木棉山岛广州海鸥岛珠海淇澳岛江门盘皇岛茂名大洲(水东岛)湛江南三岛、特呈岛2.岛岸互动模式岛岸互动模式适用于与大陆距离不超过2千米的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这类海岛离大陆近,旅游发展难度较小,应尽可能与所毗邻大陆海岸联合,与大陆旅游活动形成差异化发展。在功能上可作为大陆城市休闲旅游的组成部分,或作为大陆海岸毗邻景区的海岛型游览景点。尽可能利用大陆上的基础设施,降低海岛旅游发展难度。惠州和汕尾地区部分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应注意协调海岛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岛岸互动模式推进83个海岛的旅游发展。重点推进4个海岛的建设,加快发展深圳赖氏洲、汕尾遮浪岩、深圳洲仔岛,在满

34、足资源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有条件发展惠州惠东三角洲。表4-2岛岸互动发展模式的海岛城市适用的海岛汕头德洲岛、屐桃屿、鸡心屿、龟山岛、头发尾汕尾遮浪岩、青岛尾、虎头、平滩、汕尾尖石、三姐妹石、头滩、卵石、拦门、东头尖、田寮岛、四石柱四岛、四石柱岛、散石北岛、蛤澎仔、燕坞群滩、尖石仔、三脚虎、青鸟尾南岛、二滩、三滩、海猪仔、犁壁、担仔惠州米塔仔深圳赖氏洲、洲仔岛广州上横挡岛、下横挡岛、凫洲珠海野狸岛、交杯岛、珠海洲仔岛、横沥岛、渔女四岛、渔女三岛江门神灶岛、鸦洲岛、狮子洲、台山白鹤洲、小郁头山岛、独崖岛、二崖岛、铜鼓排阳江梨壁岭、鸡母岭、龟岭、阳西大洲茂名电白三洲湛江赤豆寮岛、一墩、三墩、二墩、鸡笼山

35、、橹时墩城市有条件适用的海岛(位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汕尾冬瓜屿、内乌滩、乌滩、大泵惠州惠东三角洲、潮洲、宝塔洲、坪峙岛、虼仔洲、猫洲、桑洲、鹅公洲、虎洲、坪峙仔、内园洲、惠阳三杯酒、鹅兜、刀石洲、白虼洲、老虎排、内赤洲、独洲仔、横排3.大小互补模式大小互补模式是以“大”岛带动“小”岛发展的模式。“大”岛是指具有离陆地稍远,但具有旅游影响力、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有居民海岛。“小”岛是与“大”岛距离不超过2千米的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以及与个别距离大陆较远的“大”岛距离不超过5千米的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或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同等地理区位条件的农林渔业用岛和公共服务用岛。大小互补模式应重点提升“大”岛的

36、旅游综合吸引力,各“小”岛依托“大”岛拓展差异化的专项旅游产品。“大”岛宜优先发展大众游和综合游,周边的“小”岛可重点发展高端游、特色游和体验游。“小”岛应依托“大”岛的基础设施降低自身发展难度,减少建设成本。以大小互补模式推进13组共59个海岛的旅游发展。重点推进8组共48个海岛的利用,包括珠海横琴岛及周边小岛、阳江海陵岛及周边小岛、汕头南澳岛及周边小岛、江门上下川岛及周边小岛、珠海大万山岛及周边小岛、珠海东澳岛及周边小岛、珠海桂山岛及周边小岛、珠海外伶仃岛及周边小岛。表4-3大小互补发展模式的海岛城市大岛小岛潮州海山岛圆屿汕头南澳岛猎屿、案屿、官屿、塔屿、凤屿、狮仔屿、案仔屿珠海横琴岛大三

37、洲、小三洲担杆岛二洲岛、直湾岛、细抯岛、细岗洲大万山岛小万山岛、竹洲、白沥岛东澳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桂山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外伶仃岛三门岛、竹湾头岛、黑洲、横岗岛江门上川岛、下川岛王府洲、坪洲、琵琶洲、观鱼洲、山猪洲、马骝公岛、狗尾岛、大风北岛、格勒岛、大招头岛、磴口排、墨斗岛、宝鸭洲、高冠洲、飞沙洲大襟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无居民海岛阳江海陵岛三山、龟山、老鼠山、西寺仔山、寺仔山、马尾洲仔、马尾大洲、鸦洲湛江东海岛鲎沙硇洲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4.岛群协同模式岛群协同模式适用于离大陆较远

38、,但与其它多个小岛成群分布的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岛屿间一般距离不超过2千米,其旅游发展有一定难度。岛群协同模式应注重整体规划统筹利用,以主岛为核心集中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岛群内其他岛屿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完善陆岛交通体系,强化主岛与大陆桥头堡的互动,加强岛群与大陆的联系。除主岛外的其他岛屿宜发展中高端旅游项目。发挥“旅游+”作用,带动岛群周边农林渔业和公共服务用岛协同发展。珠海、惠州、江门、阳江部分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应处理好海岛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岛群协同模式推动10个岛群27个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的旅游发展。重点发展5个岛群19个休闲旅游用岛。率先发展珠海大九洲

39、岛群、汕尾龟龄岛岛群;在处理好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珠海庙湾岛岛群和惠州大辣甲岛群,积极探索阳江南鹏岛岛群的旅游发展。表4-4岛群协同发展模式的海岛城市适用的海岛群主岛其他小岛汕尾龟龄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海丰鸡心石鸡心石三岛、鸡心石五岛珠海大九洲九州头、鸡笼、龙眼洲、横当、茶壶盖岛、西大排、横山、海濑洲三角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大蜘洲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城市有条件适用的海岛群(位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主岛其他小岛惠州大辣甲惠阳横洲、牛头洲、白沙洲、小鹅洲、惠阳赤洲、鹅洲小横洲洪圣公珠海庙

40、湾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阳江南鹏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二镬岛周边具有较高旅游发展潜力的农林渔业用岛及公共服务用岛5.独岛领潮模式独岛领潮模式适用于独立分布且离岸较远的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一般距离大陆及周边岛屿距离超过2千米。这类海岛距离陆地、大岛及其他小岛都较远,周边可依托资源较少,发展难度很大。独岛领潮模式应利用市场间隙,突出生态景观特色资源,打造特色主题项目,提升海岛的核心吸引力。岛上旅游项目应突出海陆特色差异,重点发展深海旅游项目、特色度假项目等,吸引高端客群。根据独岛自身特点有选择地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海岛与大陆交通联系

41、的便利性。在海岛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以独岛领潮模式推进7个无居民休闲旅游用岛发展。重点发展2个海岛。率先发展湛江罗斗沙,在处理好与自然保护区关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茂名放鸡岛的旅游发展。表4-5独岛领潮发展模式的海岛城市适用的海岛惠州小星山汕尾江牡岛江门小风北岛茂名放鸡仔岛湛江罗斗沙城市有条件适用的海岛(位于自然保护区实验区)阳江大镬岛茂名放鸡岛6.群礁融合模式群礁融合模式是将小型礁石集群进行整合发展。这些礁石彼此距离在2千米以内,单个礁石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且地表无植被覆盖,主要由休闲旅游用岛、保留类海岛、农林渔业用岛和其他用途用岛等组成,排列为围合型或带状型。群礁融合模式注重依

42、托周边岛屿协同发展,降低自身发展难度。礁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为深海旅游创造条件为重点,是海洋浮岛科技创新应用的切入点,有利于打造深海旅游跳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探索填海围陆或设置海上浮台,提升岛礁综合服务能力。礁群利用以海上运动、海上娱乐、潜水或海底观光等项目为主,重点发展爱国主义特色游览项目,将提升游客海疆意识作为重点。以广东省海岛数量最多的汕尾市为试点,采用群礁融合模式探索5组海岛的旅游发展。表4-6群礁融合发展模式的海岛(以汕尾市为试点)城市群礁汕尾妈印仔、分石、汕尾叠石、坣仔屿、炉担、六耳、女仔石、圆石仔、小圆石、驼峰岛小双礁、鸟粪礁、小龟礁、旗杆夹礁、旗杆夹南岛裂礁、刺剑太礁、小白

43、礁北岛、牵宫门礁、头礁、头礁外岛、头礁内岛鸟咀礁、花园礁、花园礁南岛、纺车篮、篮尾礁、公子帽、浪泡石双仁礁、六耳礁、雌礁北岛、雌礁、甲子屿南岛、甲子屿东岛、溪心、勺子礁(二)产品创新,突出特色优化供给1.创新十大特色产品全力推进海岛美食产品创新升级,重点促进水上运动、浪漫蜜月、休闲渔业、家庭亲子和海洋乐园五大产品普及推广,加快培育游艇旅游、海洋探奇、海岛研学和商务培训四类产品潜力市场。海岛美食:海鲜美食类是最受市场偏好的旅游产品,游客对于不同档次的海鲜美食产品均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充分发挥广东各地菜系和海鲜食材在全国的影响力,积极引入全球顶级美食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食型海岛旅游目的地。突

44、出特色发展,依托广东各地菜系和即捕即食的海鲜特色,以美食餐饮、美食体验、美食节庆等特色为核心,构建具有广东海岛特色的美食旅游产品。打造各具特色的美食型海岛,形成“一岛一特色”的美食旅游吸引力。构建海鲜美食主题线路,整合多个海岛的美食资源;发展“海鲜+”旅游产品系列,完善全档次供给体系,拓展海鲜美食与海岛观光、夜间休闲、渔业体验、时尚运动等业态的融合发展。重点发展海陵岛、南澳岛、上下川岛、放鸡岛、东海岛、大万山岛的海鲜美食节事产品,积极培育以达濠岛、横沥岛、担杆岛、龟龄岛、西澳岛与汛洲岛为代表的一系列海岛的美食体验活动。水上运动:水上运动已经成为海岛游客的重要活动内容,近1/3的受访者对各类水上

45、运动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针对市场需求,积极开展潜水、冲浪、帆船、滑水、海上拖伞、水上自行车、海上摩托、海上自驾艇等娱乐性强的海上运动项目。大力推进海上和海岛运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专业培训、安全救护、保险服务等相关配套,构建引领国际前沿的海上海岛运动体验项目集群。重点发展珠海横琴岛、珠海淇澳岛、阳江海陵岛、茂名放鸡岛、珠海三门岛、汕头达濠岛、惠东三角洲、罗斗沙、外伶仃岛等海岛的时尚运动旅游产品以及桂山岛的帆船游艇业。浪漫蜜月:主打浪漫主题的海岛旅游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游客选择与恋人或配偶出游,浪漫氛围成为这部分人群的重要兴趣点。以“蜜月天堂、奢华浪漫、舒适温馨、情定甜蜜岛”等形

46、象为特色,打造浪漫海岛婚庆特色产品。针对婚庆蜜月、情侣度假等市场需求,打造海岛婚礼、婚纱摄影、蜜月服务、浪漫体验等一条龙服务。针对高端群体,满足个性化定制服务,打造私密婚庆海岛、私享蜜月度假海岛等创新产品形式。重点发展庙湾岛、东澳岛、海陵岛、横琴岛、南澳岛、三门岛、王府洲、坪洲、大九洲岛群的浪漫蜜月旅游产品。休闲渔业:38%的游客对于特色渔村、渔家乐等休闲渔业类项目表现出较高兴趣。依托海岛渔业产业基础,积极开发休闲渔业产品,发展渔村、渔港、渔场等为代表的休闲产品,将海岛渔业特色、海岛生态环境与旅游休闲活动相融合,突出海岛海滨特色的渔村休闲旅游。重点发展珠海东澳岛、江门上下川岛、湛江东海岛等地的休闲渔业旅游产品。家庭亲子:家庭亲子已经成为海岛旅游的重要出游形式,28%的受访者首选“带小孩一起”的出游方式。以海岛为依托大力发展家庭游乐和亲子体验等项目,形成富有趣味性、体验型、益智性的产品形式;融入童话主题、梦幻主题、探索主题、友情主题等适宜儿童游乐的产品内容;结合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创造亲子互动的旅游空间;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建设;完善住宿、餐饮等设施的亲子服务功能。重点发展横琴岛、东澳岛、海陵岛等海岛的家庭亲子旅游产品。海洋乐园:游客对海洋乐园类项目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度,其中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作为海洋乐园的代表,成为受访者最关注的海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